(一)
朱棣没想到,那小东西一哭还停不下来了。这到底是受了多大委屈啊。
“行了,这小哭包。”朱棣无奈笑骂道,抹了一把他那早就花了的小脸。“老朱家男子汉,哪有一个像你这么梨花带雨的。”
朱棣把他那小身子扳直了,看着孙子哭得这么难过,一时间都搞不懂该怎么哄他。
“怎么了?疼啊?过来爷爷给揉揉。”
拦着腰把他拉到自己腿边,那小家伙却一个劲的摇头。
“来个人!拿个帕子来。”
朱棣对太监吩咐道。
用温水洗了块帕子后,他一把摩擦在那张小脸上。嘴上收紧的语气,警告说:
“以后别再乱画了啊。我告诉你,这要是审案子,你留下的笔迹这都是证据。人家摆出来了,爷爷也救不了你。听见没有?你再惹事,爷爷还打这么狠……”
说完往那小腰上掐了一把。
这下小瞻基抽泣了两下,终于点头了。
许是哭累了,折腾得没劲儿了,今晚都没说话,那小家伙便沉沉地睡过去了。但是,他依旧在往朱棣身上挤,撒娇似的把手抓在爷爷胸前。脸颊肉嘟嘟的,额前会时不时弯皱两下。
朱棣没有睡,他拄着胳膊看着睡梦中的孩子。心中的感情如那深夜的潮水般奔涌着:他真的太可爱了。打了他也毫无怨恨,还是这样亲昵着他。
这些年身份变了,利益算计得多了,自己孩子便也只会张手要这个要那个,更不用说那些大臣官员们。倒是不如这9岁的孩子,愿意为江山保住人才而牺牲自己……
也许那孩子想不到那么深,但这能看出,他那小小的心底,有多么仁善和大度。
朱棣忍不住拿手揉了揉那熟睡的小脸。他又忍不住想到了妻子:
夫人啊,这才是你养出的孩子,你又何苦自责,到底苦了自己呢……
(二)
这一天还没过完。
不过爷爷教训了一顿孙子,传到宫外,能炸出烟花来。
赵王都等不到第二天,就来找二哥了。他那张狐狸一般狡猾的脸,笑得叠出了好几层褶子。
“我都听说了,那小兔崽子,被老爷子给揍了。”
汉王脸上倒很平静,不屑地一笑。
“这有什么的。就他挨那打,跟你我小时候的比就跟挠痒痒似的,”
二哥说话这么扫兴,是赵王没想到的。他也不往脸上凑了,靠在椅背上听他讲。
汉王的确有他想说的。他带着得意又藏着得意地说:
“你知道,那小子这事是谁谋划的吗?”
朱高燧一听到这话,脸色立刻变了,露出一抹惊恐。他瞪圆了眼睛又凑到二哥脸上,认真地问:
“二哥,这事儿……是你整出来的?”
汉王摇了摇酒杯,骄傲地点了点头。然后有条不紊地把整个过程和背景都讲给弟弟听。
不想赵王听完却气急败坏地把桌子拍得啪地一响。
朱高煦不解。
朱高燧一脸恨铁不成钢地埋怨说:
“你说你整这个事儿干嘛啊?”
朱高煦更不解。
朱高燧生气地直喘,把头扭向另外一边。然后又转回来问二哥说:
“那两个太监,你处理了吗?”
汉王一脸懵地摇摇头。
朱高燧急坏了,放低声音教育二哥道:
“你这么整,那老爷子不早晚能查出来吗?”
汉王露出一脸弟弟小题大做的笑容,自信地说:
“害,你看看你。这有什么的,我这些年,找那么多人在他耳边说太子坏话,他不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不一样。”赵王咬牙切齿地说。“二哥,你怎么还不明白?”
“明白什么?”
“你老是把那小兔崽子,当成是太子那边。”
“那怎么,他不是啊?”
“啧,你想想,胡广算半个太子党吧。那他为什么要去老爷子面前告这么一状。”
汉王似乎开始觉出点不对劲了。
“你知不知道,娘一死老爷子为啥非得把那小子弄到他跟前儿去?他一大老爷们,养孩子他有意思吗?那就是为了把他孙子从太子身边摘得干干净净的。现在那小子背后的,全是御前的势力。你要是真想整他,就该直接把他整死。老爷子疼一下也就过去了。你弄这不疼不痒的,让老爷子给你记一笔,这图啥?”
朱高煦被说得有点没面子,只好强行找台阶说:
“你说的倒容易……我这不……没想到怎么弄死他吗?”
结果三弟马上抢话回嘴说:
“你知道你为啥想不到吗?”
汉王心想:得,这还有一课没上完?
朱高燧贴过去,捂着嘴悄悄说:
“自从那小子去了,老爷子把他御前的宫女太监换了一大半。大多是直接从坤宁宫来的。你知道黄俨吧?”
汉王点点头。
“前一阵,我找他想打听那小兔崽子的事,结果他说,老爷子知道他跟我来往过密,连碰都没让他碰上。现在朱瞻基身边有三个太监贴身伺候着,一个是老爷子派的,一个坤宁宫来的,一个是你大姐的心腹。”
“呸!那不是你大姐啊。”
朱高煦插话呛他。
“我才不认她!你别打岔。这三个太监,来头不同,势力不同,互相牵制监督。现在御前就是堵铁墙,想插根针进去都费劲。”
朱高煦算开了眼了,心里五味杂陈地说:
“哼,把亲儿子防成这样,他至于吗?我们还真能……不是,你打听的这么清楚,合着你真想过要那啥啊。”
汉王举手,落下。
赵王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不说了。
(三)
第二天那小东西难得没有按时起床。太监来叫:
“皇孙,皇孙,得起了。不然上书房要迟到了。”
没反应,叫不动,只好上报皇上。
朱棣以为这臭小子又在耍赖,背起手准备来收拾。坐到床边摇了摇,那孩子却挪了挪他软软糯糯的小手,晕乎乎地说:
“爷爷,我有点难受。”
朱棣眉头一皱,拿手探了探小脑袋,还真有点热。
这就折腾病了?朱棣心里有点意外。
“快!宣太医。”
他焦急吩咐道。
总管老王也过来伺候,偏不会说话地问:
“是不是昨儿打坏了?”
“不会,我昨晚看了不要紧……我能把他打坏吗?!”
等朱棣反应过来了,瞬间暴怒,一脚踹飞了他。
朱棣身边有很多备受他宠信的太监,其中不乏才能杰出之辈。但如今,还能在他身边贴身伺候的,接触皇孙的,就只剩王忠一人。王总管没什么大本事,做事也粗粗笨笨的,但是老实,忠厚,有耐心,好脾气。
“去,到书房说一声,皇孙病了,今天不去了。”
朱棣又踢了他一脚,催他去。
小瞻基迷迷糊糊听到这句,着急了,用虚弱的声音说:
“别,爷爷……别再添麻烦了。我还能去。”
王忠也傻乎乎地在一旁附和:
“是啊,皇上。按规矩,这书房没法告假……”
不想正好当了朱棣的撒气筒。
“快给我滚去!怎么?我下的旨有人敢有意见?你就去跟那些个学士说,皇孙犯错被我教育得下不了床了,他们要是也想要,就试试。”
王忠日常又受了一发惊吓: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这就去传旨。”
说完,连滚带爬地出了宫门。
朱棣又看了看床上那小东西,无奈地叹了口气。还带着几分怒气地帮他掖了掖被角。
(四)
三天过后,朱棣等来了预料中的客人。
永安公主乖巧地蹲在朱棣腿边,朱棣白了她一眼。
“怎么……听说我打了那小子,来替你娘上紧箍咒了?”
朱玉英赶紧笑眯眯地哄道:
“爹,没有。我就是……进宫来看看您。”
“哼!”朱棣傲娇地哼了一声。“来看我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
“那不是……嘿嘿嘿……”
朱玉英慢慢虚了下来。
“怎么,你爹能骑马打仗一辈子,还能连个孩子都看不好吗?”
朱棣一边看着奏折,一边没好气地说。
“哪能啊,您我当然是放心的。问题是啊,这惦记您孙子的人,我看可远不止您。”
朱玉英站起身,隐晦地讽刺道。
朱棣听后倒是笑了。
“放心吧!我已经让人去查了。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朱棣也跟着女儿站了起来,调侃她道:“哎呀,你说你要是个男孩儿,不就早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吗。”
朱玉英吓得赶紧让他打住:
“别别别,爹。您可别把这些陈年旧话再翻出来。女儿我啊,可怕坏了。”
拜过了父亲后,朱玉英又去了趟太子府,想找太子妃说几句。刚走到门口竟看到了他那小侄儿也往里走。
“瞻基。”
“姑姑。”
“你怎么回来了?”
“我爹派人找我回来一趟。”
朱玉英同小瞻基寒暄了几句,看那孩子着急,便让他先进去了。
“你说这孩子啊,是真神奇,跟着谁就像谁。”
坐在东宫的小院里,朱玉英同太子妃说。“这孩子才跟我爹几天啊,言行举止就有了老爷子的影子,和我娘带的那时候不一样了。”
“都好,都好。”
太子妃随和地附和道。
“你啊,就庆幸这孩子是我娘带大的吧。当初,她规定每个月让瞻基必须回来两天,拜见爹娘。这要是老爷子从小养大啊,估计早不认你们了。”
太子妃听了噗嗤一笑。朱玉英还没讲完:
“这我爹的心啊,从来就不允许他博爱。这在老爷子哪儿啊,就不存在争宠二字,他要是喜欢谁,那就是往死里喜欢,要是恨谁啊,也是往死里恨……”
一谈到家里这些事,朱玉英总是滔滔不绝。
两人聊得正欢,一个太监突然来报:
“太子妃,您……要不要进去看看,太子他……正在训斥皇孙。”
(五)
快到傍晚,朱棣送走了好几拨大臣,突然觉得身边空空的,才发现今天都这个点儿了,那小家伙还没回来。
“老王!那小东西呢?”
又是怒冲冲地把王忠叫来了。
“呃……回皇上的话。”高压之下,他说话也吞吞吐吐的。“太子听说了前几日的事,把皇孙叫到了府上,说要教导一下。”
朱棣的脸色立马更难看了。
“去!去太子妃传旨,让那小东西赶紧滚回来。”
王忠拔腿要走。
“回来!去把皇孙带回来,然后让太子滚过来!”
“遵旨。”
朱瞻基在父亲面前跪了能有一个时辰,走路还有点不利索。他印象里,爹爹一直是很严肃,劝他要多读书。但是还从不像今天这般严厉,郑重地告诫他万万不可恃宠而骄,胡乱生事。
跟在父亲后面进了爷爷寝宫,他便也乖乖地跪在太子旁边。他看得出来,爷爷好像生气了。
“瞻基啊,过来。”
不想,爷爷很和善地叫他过去,还难得叫了他的名字。
“刚刚去干嘛了啊?”
爷爷笑着问他。
“我爹他……”
小瞻基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
“没事,跟爷爷实话实说。”
“嗯……爹怕我惹爷爷生气,教导了孙儿一番。”
他小心翼翼地说。
爷爷还是笑着点头。但是一回头便朝太子杀过去一记眼刀,咬牙切齿地说:
“朕什么时候说,需要你代为管教了?”
太子瞬间被吓得失了魂。
“启……启禀父皇,孩儿……孩儿……”
“王忠!带皇孙下去用膳。”
朱棣先吩咐把小瞻基带走。
朱瞻基走前,略微担忧地回看了一眼。但是,那时候年幼的他,还是想象不到接下来的情形。
看孙子一走,朱棣立马一顿狂风暴雨吹向儿子:
“怎么?觉得朕教孩子教的不好?”
“没,没,爹。孩儿只是怕,这孩子不懂事,给您添麻烦。”
朱棣听了弯下腰,用瘆人的声音在他耳边说:
“朕有说过,这孩子不懂事吗?所以,你就是每天这么揣测圣意的吗?”
之后,又开足了嗓力一顿狂飙:
“哈,是不是怕这孩子惹我生气了,影响到您太子爷的地位。还是,他惹了你太子党的某个人,伤了太子爷你的羽翼啊!……”
用于用力猛,朱棣倒也没骂多久。
“滚吧!滚!”
待到一句都不想说了,便甩下这么一句。
太子此时,头上已经冒起了豆大的汗珠,最后颤颤巍巍地离开了乾清宫。
像赵王这么憨憨的反派,如果是一个原创角色,可能都会被嫌弃太无脑。可是历史上他真的这么憨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父子战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