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圣怒

景初从不曾在双亲面前发过这样大的脾气。

景深颇感诧异,站起身来,走到景初跟前,大掌轻轻拍了两下景初的肩,低声道:“是谁给我儿委屈受了?朝中有不识相的人?”

听到父亲这样问话,景初心头猛地一酸。

重生这些时日,父母只知道她移了性情,却不知道她曾遭受了多大的苦痛。亲眼看双亲惨死,故人离落,一腔委屈怨愤无处诉,只能积压在心里。

世界这样大,却这样寥寂,好似一座无垠无际白雪世界,只有她一人踽踽独行。

但积压的情绪今日决堤,双亲却不曾怪罪她的暴躁和不敬,只是问她,在哪里受了委屈,颇有为她撑腰的意味。

景初心头酸软,面上却倔强地摇头:“不曾受什么委屈。朝中都是些小事,孩儿能处理好。”

谢容走上前,温声道:“不论什么事,不要压在心里。我与你父亲,总是站在你这一边的。”

景初不再多言,只是行礼退下。

景深张口还欲再言,却被谢容拦下了。

待景初走后,谢容拉着景深坐下,叹道:“孩子大了,行事自有章法。你何必一问再问?”

景深听了叹道:“我难道不知道孩子大了有心事?不过是阿初言谈间对君父不恭敬,野望强烈,叫我心里不安。”

这傻子,难道看不出,阿初去了趟北疆,对那所谓“君父”已经十分厌恶了么?还在那里“君父”、“君父”的,讨人嫌。

但这话不能直说,谢容也知道景深一根筋。遂嗔他道:“在家里呢,怕什么?”

“何况我们这样人家,什么好东西没有。只有阿初这一个女儿,她想要什么,给她便了。什么叫野望?不过是一些权势罢了,我阿初难道不配有么?”

“哪里是不配?”景深好像被冤枉了,委屈地连声道,“往日里凭它什么好的,宫里的、民间的,我不想着法儿地给阿初?阿初自然值当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只是这次……”

“那么往后,公爷竟少啰嗦几句罢。”谢容无奈,伸出一只手指堵了景深的嘴。

景深话虽叫人堵了,忧心却愈发强烈,思来想去,到底还是发声长叹,叹息散在了天光里。

景初回了自己的院子,取来了笔墨。

父亲把那套君臣纲常看得很重,不敢越雷池一步。没关系,她会一点点敲掉父亲思想上的钢印。

那个案子,是时候翻出来了。

“眠风,”景初扬声唤道,“今年各地方入京述职的官员名单,吏部那边定下来也未?”

眠风听到少将军唤她,忙答应着进来。恭敬听了问题,答道:“婢子未曾听到消息。”

景初点了点头:“秦州朔方郡有个叫宋时的小官,文章写得不错。京中风物颇佳,正合才子试笔。”

眠风立即明白了自家主子的意思,轻声答应着退下了。

……

不知不觉,腊月悄悄地过去,新年到了。

正旦,皇帝大祀天地于南郊。

车驾还宫,诸臣按照本朝惯例,谒太极殿拜贺天子。

皇帝头戴十二旒冕,身着十二章衮袍,腰配天子剑,御太极殿。

群臣身着朝服,在执事官的引导下,各就其位,对皇帝行五拜三叩头礼。

接着,鸿胪寺官请皇帝升含元殿,受贺表。

按照惯例,皇帝受了贺表,众臣就可以回家了,放假七天,和自家人好好庆贺一下新年。

但偏偏兴宁十六年的正旦,出了岔子。

“贺表怎么会少了一份!”含元殿外,右相压低了声音斥问,面上隐隐带了怒色。

“是谁!哪一部的!”

贺表皇帝一般只会翻阅几位重臣的,但这不代表其他人可以不交!

新年向大齐的皇帝交贺表,这是在向他表明忠诚。皇帝可以不看,但如果皇帝听说贺表里缺了某个人的,那这个人的好日子也算过到头了,说不定还要大肆牵连。

有的人巴不得多交几份呢。

右相赵拙想得更多一些。

这可是正旦,新年的第一天!出了这样的岔子,多晦气的事!

这样大好的日子,若是因缺了一份贺表教陛下问起来,那岂不是他这个右相干的不到位!他还想再进一步呢,怎么能在皇帝跟前落下不好的印象呢?

“是刑部秦州清吏司的主事,”那传话的小官唯唯诺诺,“叫做夏执言的。”

“既然知道是谁,还不去催?!”右相脸色难看,冷声斥责。

怎么偏偏是他?!

缺了旁人的也就罢了,满朝朱紫,个个是文章锦绣之辈,贺表这种东西,可谓是挥笔立就。

实在不行,赵拙把这事掩下来,找个人补一份也就是了。

但缺的表是夏执言的,那不行。

这人堪称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从不阿谀、从不妥协,主打一个“有话直说”。

一开始他弹劾别人时,别人以为他是对家,还刻意针对他。后来渐渐发现这人不结党不站队,就是这么个臭脾气,也就随他去了。

但他这种脾性,在兴宁朝,显然是升不上去的。这么多年,还是在小小的刑部主事位置上蹉跎。

若是他赵拙找人替他写了个贺表,这姓夏的回头给这事捅出来,这就是欺君之罪,反而要掀起更大的波澜。

只能去催,代不了笔。

眼看太阳一点点西移,日影渐长,饶是赵拙练了这么些年的养气功夫,也焦躁不安起来。

已经反复叫人去催过数遍,每一回的回音都是:“在写了,在写了。”

赵拙面沉如水,心中更是不平静。

这夏执言敢在他赵拙执政的第一个新年闹出这样的岔子,无论如何,此人不适合待在中枢了。

待风头过去,就把这块臭石头贬到他看不见的地方去。

见这位名义上的右揆、实际上的首相面色不好看,已经知道自己手下出了岔子的刑部尚书魏勉只好上前,连连赔罪。

“右揆,此事是我之过。”魏勉面露愧色,“我昨日其实已经查过了刑部所有人的贺表,但这夏执言今日不知为何,竟污了写好的奏表,只能重写一份。还请右揆恕罪则个。”

这话明面上是在揽过,实则是在说,他魏勉该做的都做了,出了岔子完全是夏执言自己的问题。

赵拙闻言看向魏勉,此人两鬓微霜,国字脸透着凛然正气,那双眼睛里却闪着精明。

真的正直的人,在兴宁朝是出不了头的。

刑部尚书职权重,待魏勉再经历两年磨堪,若得了陛下赏识,加一个“参议政事”的职,便也能入政事堂了。

这样一位前途锦绣之人主动揽过,赵拙必须回应。

他长叹一声:“子勖!你已做到了大司寇的高位,自然也知道,此事非我恕罪便能压下来的,到底还要看他夏执言能不能赶上吉时。不过你放心,这是夏执言的过错,不会牵连到你。”

魏勉得了承诺,心里也稍稍安定了些。

就在这时,刑部侍郎靳纲一脸喜色,匆匆小跑过来:“右揆、大司寇,赶上了!夏执言的贺表到了,这回齐了!”

魏勉顿时喜气盈腮,连忙站起了身,从靳纲手中接下了奏表,双手奉于赵拙。

赵拙眼皮子突然跳了两下。

他抬头看了眼天色,又看了看殿前拉长的影子。

时间确乎很紧张了,不会是赶不上吉时了吧?

于是赵拙挥了挥手:“我就不看了,你们赶紧把贺表送进去吧。陛下阅览之后,咱们去应了宫宴,便各自回府吧。”

说着又寻来纠仪官嘱咐宫宴礼仪诸事。

这是他第一次以文官之首的身份带领百官贺新年,务必要尽善尽美。

但赵拙不知为何,心里总是不安。

皇帝今日一反常态地勤勉,到含元殿的时辰竟然比钦天监测算的吉时要早了一刻钟。

一向都是备好了贺表等皇帝,这次也不例外。除了夏执言的贺表,其他官员的都齐了,贺表都呈去了侧殿。

皇帝正好到早了,便去侧殿暂歇。索性无事,便随手拿起贺表翻看。

“倪大伴。”

倪和光听到皇帝叫他,上前躬身:“老奴在。”

“这些贺表为何放在侧殿,不呈去主殿?”皇帝有些疑惑,问道。

“回皇爷,”倪和光身为内相,沟通内外,外庭发生了什么事,倪和光当然知道,“贺表暂缺了一份。”

“谁的?”皇帝阴沉了脸色。

他猜了很多人。

景深,景初,燕宏才,赵拙,或是残余的荣王党羽。

“回皇爷,是刑部秦州清吏司主事,夏执言。”倪和光的姿态仍然是那么谨慎恭敬。

皇帝在记忆中翻了好一会,才找着这么个人。

印象中,夏执言身材瘦削,衣着简谱,神情严肃刚毅,是个固执的中年文士。

但给皇帝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他的性格。爱骂人。

不拘是谁都骂。韩秉礼执政的时候,骂韩秉礼,荣王监国的时候,骂荣王。

朝中几方势力,被他骂了个遍。

那就不可能是荣王的人。

“哦,是他。”皇帝慢慢笑了,“此人还活着呢。”

“是啊。”倪和光见皇帝心情不错,也附和地笑了,“只是这么多年了,还在主事位子上打转呢。”

皇帝点点头:“这个人不错。”

皇帝现在有些草木皆兵,无论是谁,他总担心是荣、靖二王的人。即便是刚刚救驾的景家的人,他也不爱用。

燕宏才是景深旧部,他便使手段,要让燕宏才与景深离心。

景家只能是孤臣。

但他玩制衡玩了那么多年,朝内党争成风,哪能挑出来几个不结党的人呢?

这个夏执言就不结党,这很好。

因此当夏执言的贺表及时赶到,执事官请皇帝升含元殿主殿受贺表时,皇帝心情很好地依言升殿。

诸重臣的贺表他看得差不多了,便特意嘱咐臣僚,把夏执言的贺表寻出来,他要看。

他倒要看看这个脾气臭到得罪满朝文武的老小子,耽误这么久,到底是不是在贺表上雕了朵花,表忠表出了新意。

以赵拙为首的文武百官依班次排列,安静地在含元殿外等待皇帝阅完贺表,颁下赐宴的诏旨。

景初也在其中。

天上洒下了些小雪,众臣静静矗立,不敢挪动失仪。些许琼花落在景初的头、肩、甚至睫羽上,脚下也积了薄薄一层。

但她没有分毫动作,只是静静等待。

没让她等太久,殿内便传来了当朝天子愤怒的咆哮。

“放肆!”

紧接着是皇帝砸了东西的声音,拔剑劈案声、瓷器碎裂声、裂帛声响作一团。

景初无声轻笑,眉眼间神色淡淡。

赵拙大惊失色,连忙遣人入殿,恭问天子安好,也乞天子示下为何动了雷霆之怒。

皇帝气喘吁吁。

盛怒之下,他不顾仪态,当庭拔出天子剑,冲出殿外:“夏执言在何处!朕要杀了他!”

开学了,更新不稳定[笑哭]放假会稳定一点,平时只能抽时间写,各位读者宝宝见谅[猫爪]

感谢读者宝宝小洋桑的地雷~爱你呦~[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圣怒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