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再小的人物都有自己的门路,也有自己生存的技能,郑乾根本就不必去亲自一个接着一个的去谈商贩,完全不用费那个劲儿。
‘在一个公司中,老板只需要抓最大的事情和最小的事情就可以。’
郑乾没做过暑期工,甚至没打过工,但是他有手机,他会刷视频,他不傻,事事都自己操心,事事都去自己做,那得活生生的累死!
作为整个计划的最高权力者,郑乾只需要将任务分配下去就可以,同时又要有鞭子,又要有大饼。
*
果然小官吏们一看是给自己挣钱,个顶个的,都是一把讲价的好手!
如果说这钱是上面发的,这些人觉得理所应当自己得的这些银子。
一些小商小贩,尤其是小货郎们,本来还想赚一波快钱,还没行动呢,就已经被这些小官吏找到了家门。
没有人知道这些小官吏到底说了什么话,又做出来了什么样的保证,反正大家都美滋滋。
除了小货郎们被警告不允许卖高价,还必须把自己所拥有的利润让出来一部分,但是这些小货郎小商贩儿们也不生气,他们觉得自己至少是攀上了一个关系呀。
虽然少挣钱了,但是出货多了,两两相加,倒是薄利多销了。
小官吏们每天都能收到分红的钱,每天干活的时候都笑眯眯对待他们手上的这些灾民,有时候态度特别的好。
毕竟这一个个的属于他们眼中的冤大头,辛勤工作之后赚的银子还有几个铜板会流落到他们的口袋中。
*
李瑞将这件事情回家告诉了父亲之后,李父带着他家的兄弟们一起干活,这事儿就没有入李瑞的手。
李父也知道自家儿子有才有能力,但是心比天高,没错,李父就觉得自己的儿子,有一些眼高手低了。
像这种小官吏说白了是不能够科举的,其身份可能就比不上农民,士农工商,小官吏不在其中,在三教九流之中。
小吏不能成为官员,哪怕读书识字,就是已经给设定死了。
李瑞才会有闯荡的心,想要追随郑乾公子的心,因为他想逃离出‘舒适圈’。
幸亏郑乾不知道李瑞的想法,要是知道他的想法,肯定指着他鼻子大骂一顿。
‘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在自己的舒适圈当中,有吃有喝还有钱,拿过的不比别人差,多么适合现代00后的躺平族。’
*
将近二十多天的时间,整个庐州城现焕发生机,城墙都亮了,道路也已经平整了,对于一些大老爷们来说,坐着马车出门,再也不磕磕碰碰了,平稳的街道,让大家很舒适。
城西干净的胡同,下水道沟渠,也被打扫的干净了。这都是肉眼,且能看到的好处,整个府城中的老百姓,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全部都受益了。
不得不说,这样的大改造符合了庐州府大多数人的利益。
哪怕是有一些底层的老百姓有什么意见或者是怨言,比如每天或者是每几日都要多花一枚铜板处理污水。
当然这种意义对于大方向来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了!
近几日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城中有不少的礼佛的夫人和小姐,经常出门会去寺庙里礼佛添香油。
某家夫人正好就被土匪给盯上了,留在营地上的灾民们,一看这事儿可不行,那些土匪可是假冒成灾民的破破烂烂的样子。
想到郑乾公子说过的话,有搞事情的人赶紧去找太守府的三少爷。
灾民们直接打退了土匪,甚至还将这些土匪关押起来,然后护送着这家的夫人回到了府城。
石小三带着官府的衙役来到此处之后,经过探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就是一些不学好的,或者是早早就已经被驱逐出去的人,组成的土匪,然后还想再将给这些灾民。
没想到事情刚刚发生,就被这些灾民给识破了!
自从城门打开,出门的小姐夫人们,遇到什么事儿,这些灾民们甚至会直接帮助,就怕打着灾民的旗号,干着土匪的事情!
灾民中有不少主事的老人,可是见多识广,他们才刚吃饱几天饭呀,没有人忘记,大半个月前,还饥饿难耐饿着肚子的感觉。
那不就是有灾民在搞事情,导致所有灾民都受难了,为了不重蹈覆辙,必须杜绝此事。
灾民们:挡老子的财路,老子让你无路可活!
没错,郑乾制定下来的连坐罪,让灾民们很团结,所以他们直截了当的就看出来了,前来搞事情的人就是土匪,就不是灾民做的事。
灾民们也不傻,他们明明可以走正规渠道,赚踏实的钱,何必多此一举呢。
灾民手中有了钱,他们就得消费,消费就刺激了庐州府城的商铺,商铺卖货就赚银子,而这些商铺背后的人大多数是府城中的各大家族。
明明就是所有的东西仅仅是来回一倒手灾民们活了下来,城中府城的各大家族的家主,认真一盘算,他们也没有耗费多少东西。
要比往年赈济灾民时使用的钱粮不算多,但是效果却出乎常人的预料。
随着灾民手中有银子,小商小贩儿们开始在其他府城或者是其他南方等手工业的地区购买商品。
郑乾公子的名声,也开始扩散开来了,尤其是一些淘到更南方的灾民们他们所遭遇的一切,雨停留在庐州府城的灾民有吃有喝,攒了银子,据说没有多少日,他们就要回老家了。
这一趟出来逃灾,停留在庐州府城的灾民们不仅挣了银子,买了粮食,换上了厚衣服,甚至有一些还买了一些粮食种子。
倒是有的家族,比如木族的粮食种统一全部都已经存放在山里或者是祠堂的地窖中,反正他们留有火种!
只要这些粮食种留着,明年种下去,他们就能活下来。
不能把粮食种给吃了,把粮食种子给吃了,他们明年的地里种啥?不种粮食,又怎么会收获粮食。
不过有一些灾民,因为实在是饿死了,所以留下来的粮食种子,也都已经吃了,毕竟不吃都饿死了,留下来的粮食种,不知道便宜给谁了。
反正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庐州府城的灾民只能算是灾民中的一小部分,毕竟青州在北边,比较荒凉的地方,地方很大。
逃亡的人口也比较众多,据说青州那边的官员都已经被朝廷下了指责骂,有一些已经丢了官身,至于有没有被砍头的官员,那就无从得知了。
只知道灾民们有一部分停留在了北方,有一部分去了京城,还有一部分继续往南行走。各有各的缘法,不知道在哪里的人能够活下来了。
***
庐州府城的变化,只要长了眼睛的人都见到了,有一些人了解清楚了之后,其他地方的灾民有多惨,就显得郑乾有多么的才思敏捷,能干!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对比之下,一个好的计策到底有多么的能耐?
比如在更南方金陵城以及附近的几个有名的富贵城,杭州府城,扬州府城,通通都有灾民聚集。
而这些灾民的下场,要么是粥水给养着,要么是被驱赶了,有的人死在了路上,有的人死在了北驱赶上有的人胆大妄为,开始烧杀略强,有不少富商都遭了难了。
所以说官府最后派兵镇压了灾民暴动,但是已经造成的烧杀掠抢的后果,或者是某些小家族的就彻底的没了。
基本上被灾民暴动突袭的某些小家族,钱财没了,命没了,甚至家中的女眷都遭受了侮辱。
惨,实在是太惨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碰到灾民出现所有富贵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关城门,别让这些灾民出现,因为一不小心真的会死人。
*
发生了灾民暴乱的事情,无论怎样都要上报给朝廷,当这种事情已经上报给朝廷了,就属于天下共知的消息。
不再属于秘密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在警醒,尤其是庐州府城的一些人都觉得没有付出多少东西,留得了好名声。
关键是在郑乾治理下这些灾民,不仅没有出现暴动,甚至还救人了,堪称奇迹呀!
所有很多商人,甚至有一些家族都觉得郑乾这样的天纵奇才必须交好,指不定人家啥时候就一飞冲天了。
郑乾公子的名声越发响亮了,他的名声并没有达到顶峰,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郑乾的名字会随着庐州府城外这些灾民他们返回青州这一路上的传播,传到北方!
那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郑乾的名声可能就会传遍大江南北,从此天下谁人不识君!
于是郑乾自己不知道情况下,他现在被很多人围起来了。
很多人都送钱送礼送东西,甚至还有人送美女,有人知道他有个妹妹还想送奶娘!!
郑乾:你们真是够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手中好似没有官职,但是呢,却有权利,这就是县官比不上现管。
不少商人点头哈腰,真的是给郑乾送真金白银,绫罗绸缎,还有一些珍贵的礼物。
郑乾根本推脱不了,还有很多人给帖子邀请他去吃喝玩乐,两手一摊,根本就推辞不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26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