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预热、热搜与一次失控的流量

郝斯羡的行动力像他编写的代码一样高效。第二天早上,翟星辰还在梦里跟房东周旋,就被手机连续不断的提示音吵醒。他迷迷糊糊抓过手机,屏幕上的景象让他瞬间清醒——

微博、朋友圈、几个本地音乐人群,甚至他那个只有几十个僵尸粉的音乐人主页,都在被同一组内容刷屏。

那是一组九宫格照片。

第一张是封控第一夜,郝斯羡用速写捕捉的那个阳台剪影,线条写意,雨丝绵密,孤独感几乎要溢出屏幕。

配文:「听见。封控第一夜,隔壁传来的《无名路》。」

后面几张,有翟星辰在阳光下调试吉他的侧影(不知何时被拍下的),有他那把贴满贴纸的旧吉他的特写,有郝斯羡手绘的、带着腊鱼和晾衣杆的武汉老街景速写……

最后一张,是一张简洁却专业感十足的海报:

「“无名之路”线上音乐会。时间:本周六晚8点。平台:XXX」

发布者是一个新注册的账号,名字就叫「无名之路线上音乐会」,头像用的是那张阳台剪影。

文案极其克制,只有时间地点和一句:「他是翟星辰,他在唱歌。」

翟星辰手指有些发颤地点开那个账号,发现下面已经有了几百条转发和评论。

「卧槽!这氛围感绝了!是我们小区的阳台!」

「《无名路》我听过!之前在地下通道那个小哥哥!」

「这画是谁画的?好有感觉!」

「灯光师小哥哥视角?有点好磕……」

「封控期的浪漫?关注了!」

「武汉加油!音乐加油!」

热度像野火一样蔓延。郝斯羡没有动用夸张的煽情,他只是用图像和音乐本身说话,精准地击中了封控期人们内心深处对连接、对艺术、对真实情感的渴望。那些速写里熟悉的武汉元素,更是轻易地引发了本地人的共鸣。

翟星辰还没完全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关注,郝斯羡的消息就发了过来:

「热度初步达成。转发节点符合预期。下一步,你需要发布一条个人预告。」

紧接着,一个剪辑好的视频文件传了过来。

翟星辰点开,是他某次在阳台即兴弹唱的一段副歌,画面是郝斯羡拍摄的、武汉黄昏时分的延时摄影,云霞流转,灯火次第亮起,最后定格在那张音乐会海报上。视频的色调、节奏、甚至字幕出现的方式,都带着一种独特的、冷静又动人的美感。

「发这个。」郝斯羡指令简洁。

翟星辰照做了。他用自己那个杂草丛生的音乐人账号转发了「无名之路」的预告,配上了郝斯羡剪好的视频。

这一次,流量真正炸了。

原本只有几十个粉丝的账号,粉丝数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转发和评论里除了期待和鼓励,开始出现大量关于“灯光师小哥哥”和“阳台歌手”的讨论。

有人扒出郝斯羡是某个知名剧团的灯光师,有人根据速写风格推测他的专业背景,甚至有人根据那张带着腊鱼的速写,精准定位到了他们所在的小区。

“无名之路”和相关话题,竟然在傍晚时分,挤上了本地热搜的尾巴。

翟星辰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和评论,感觉像在做梦。他习惯了被忽视,被淹没在城市的噪音里,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被推到流量的聚光灯下,哪怕只是本地热搜的末尾。

这种感觉并不全然是喜悦,更像是一种失控的眩晕。他下意识地想给郝斯羡打电话,想听听他那冷静的声音,好像那样就能稳住这艘突然被巨浪推起的小船。

电话接通了,郝斯羡那边很安静。

“郝斯羡,你看到没?热搜……”翟星辰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

“看到了。”郝斯羡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数据增长在预期上限的115%,略有溢出,但仍在可控范围。舆论导向正面。”

他的冷静像一盆温水,慢慢浇灭了翟星辰心头的躁动。

“我,有点慌。”翟星辰老实承认,“从来没这么多人……”

“正常反应。”郝斯羡分析道,“流量是工具,不是目的。记住我们的目标。”

目标是解决债务,是用音乐说话。

翟星辰深吸一口气,对,不能本末倒置。

“嗯。”他应了一声,感觉心跳平稳了一些。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郝斯羡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低沉了一点:“也有不在预期内的数据。”

“什么?”

“关于我们……关系的讨论。占比17.3%。”郝斯羡的语气里听不出情绪,像是在汇报一个普通的监测数据。

翟星辰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指的是那些“好磕”、“灯光师小哥哥”之类的评论。他的耳根莫名有点发热。

“哦……那个啊,”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无所谓,“网友就爱瞎起哄。”

“嗯。”郝斯羡应了一声,没再多说。

挂了电话,翟星辰看着手机上那些关于他们“关系”的猜测,心里有点异样。像是平静的湖面被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涟漪一圈圈荡开。

而隔壁,郝斯羡放下手机,看着电脑屏幕上实时监测的舆情数据图。那个代表着“关系讨论”的橙色板块,确实超出了他最初的模型预测。他移动鼠标,将那个板块单独标注出来。

理性告诉他,这只是宣传策略引发的附加效应,无需过多关注。

但当他看到某条高赞评论写着“阳台爱情是真的!灯光师为歌手追光,歌手为灯光师歌唱!”,他的指尖在鼠标上停顿了足足三秒。

然后,他打开那个加密的、名为“星辰观察笔记”的文档,在最新一行的记录下面,添上了一个新的数据点:

“预热日。观察到:关于‘我们’的公众讨论声量超出模型预测值。个人生理反馈:无明显异常。”

写完“无明显异常”几个字后,他沉默地看着屏幕,然后移动光标,将“无”字删掉,改成了“待观察”。

窗外,武汉的夜色深沉。一场由数据和理性策划的线上音乐会,似乎正悄然搅动着一些计划之外的东西。流量如同潮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而两颗在封控中逐渐靠近的心,希望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平衡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