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谢渊又钻了什么牛角尖,吃饭的时候心不在焉的。
杨桃捧着碗汤饭吃得津津有味,看他碗里却半天不见消下去一口,而坐在他对面的小曹氏已经看了他好几眼了。
饭桌摆在正厅里,大人坐一桌,小孩坐一桌。
小曹氏十分体贴地抱着谢婉云喂饭,好让柳氏能趁机和父母兄弟说说话。
于是他们这桌小孩就只有小曹氏一个大人,见谢渊半天不吃一口,还以为饭菜不合他的胃口,都在考虑要不要去外面找个闲汉买几道酒楼里的菜回来了。
谢渊没察觉到小曹氏的视线,杨桃可注意到了,心想这是在亲戚家里,他挑食的毛病可要收敛些才行。
她拿手撞了撞谢渊的身子,见他回过神,便朝他挤眉弄眼。
好歹多吃几口,想吃什么回家再给你做就是了!
可是谢渊没领会到杨桃的意思,他扫了一眼桌上的菜,最后夹了一大块炖肉放在她碗里,又自己出神去了。
杨桃欲哭无泪,都不敢去看小曹氏的表情了。
完了完了,他们会不会以为她这个丫头,平日里都在跟主子抢吃的呀?杨桃总算知道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自中秋之后,若是哪天谢濂一家三口没来小楼,杨桃一到饭点就端着碗去跟谢渊一起吃。
杨春娘要打她,谢渊不仅阻止了,还让她一块吃。
杨春娘哪里敢,杨桃不听她的,谢渊又纵容,她只好自己去门口望风。
没了杨春娘在旁边看着,杨桃如脱缰野马,但好歹还知道不能太过分,只叫谢渊把他不爱吃的给她。
刚才谢渊一晃神,还以为他们在小楼里呢,照常把肉夹给了杨桃。
杨桃很后悔,吃饭的过程老老实实,再也不敢管谢渊了。
小曹氏却看得会心一笑,她也是听说过谢渊脾气如何的。
可今日一见,他不仅礼数周全,性情温和,就连对丫鬟,也十分纵容。
一时又好奇,怎么往日竟传出那些传言?
等吃完了饭,又玩了半天,眼看就要日落西山,谢濂柳氏几人也要走了。
小曹氏看着他们的马车远去,忍了半天,总算将人送走,回家就跟婆母进屋子里讨论起谢渊来了。
去了一趟柳氏娘家,对谢渊改观的人又多了几个,可随着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了,谢渊却没能再出门了。
因为秋后下了几场雨,谢渊的腿疼不仅没能渐渐好转,反而随着秋雨的来临加重了。
谢濂又请郑宝林来了几趟,他却说这便更能确定是风邪引起的了,加重了止痛的药方,又交代每日给谢渊艾灸,可缓解疼痛。
于是杨桃现在每日不仅有熬药的工作,还要负责给谢渊熏艾。
艾炷点燃后烟大,杨春娘怕寝室染上气味散不掉,便将左侧间收拾了一番,给谢渊拿来熏艾。
谢濂还专门给谢渊寻回了一个躺椅,每日熏艾时他就在此呆坐着。
艾草味道浓烈醇厚,给人一种温暖,质朴的感觉。
杨桃熏得昏昏欲睡,揉着眼睛跟谢渊道:“少爷,你快讲个故事来听听,我好困。”
谢渊无奈地叹了口气,自那日杨桃得知他念过许多书,从云姐儿外家回来没几天后,她就鬼鬼祟祟拿了一本游记回来。
谢渊问:“你从何处拿来的?”
杨桃吞吞吐吐道:“梅香姐姐给我的。”
其实是杨桃去找梅香,说谢渊想拿本书打发时间,梅香不识字,自然更想不到杨桃识字,便随杨桃拿了。
谢濂虽然读书不成,但也自幼上过书塾的,房里多是些志怪故事,杨桃往日也见过他捧着本杂书看。
她眼馋得很,这儿又没有娱乐活动,看点故事书打发时间也好啊,可又不能暴露自己识字的事,如今可算是给杨桃等到机会了。
杨桃把书拿回小楼后,整日缠着谢渊给自己讲故事听,考虑到志怪故事不适合小孩子,杨桃还是专门拿的游记。
游记也好,也让她顺便了解了解外边的情况。
谢渊看她拿自己当说书先生使,不禁摇头,到底谁才是少爷。
可他也拿起了手边那本《水经注》,缓声道:“汉水北面连绵不断的群山,广布的山峰竞相争高。祁山就在嶓冢山西约七十里处,山上有个小城,十分坚固险要,从前诸葛亮进攻祁山时,攻的就是这个小城......”【注1】
杨桃听了没几句就忍不住发问:“少爷,你知道祁山在哪里吗?”
谢渊摇头:“我从没有离开过太康县,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城外的东源山。”
杨桃又问:“东源山上有什么?”
谢渊神色忽顿,他又想起过去夏日炎炎,谢家人去东源山避暑的事。
“半山腰上有座香山寺,去的人很多,很热闹。”
杨桃笑了:“你也很喜欢去吗?”
不喜欢了。
谢渊垂下眼睛,默默在心里回她。
“东源山如今可不只有一座香山寺了!”谢濂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
杨桃从一旁的椅子上站起身:“老爷!”
谢濂压了压手:“你做你的。”
他背着手走进门,自己拿椅子坐在谢渊旁边,看了一眼他手上的书,神秘兮兮道:“去年,县里来了个怪人,整日在北门集市那招苦力,说要去东源山上建几座房子,起初大家还以为是哪家贵人要建避暑庄子,谁知众人哼哧干了大半年,眼看终于要完工了,匾额一揭,才知是座书院。”
“书院建在山上,那学生们每日爬山上学,可不累死了?”杨桃惊道。
谢濂笑道:“何止,那儿的山长还说了,想要入学的人,必须要连续两个月,一日不落地到书院报到,才能正式入学。”
“这么严苛,那位山长一定很厉害吧。”杨桃懂了,有名的大家都喜欢不按常理出牌。
谢濂摇头道:“正是不见他有功名,也不是声名在外的大儒,所以如今那书院一个学生也没有,反倒成了城中百姓游玩的去处,因那书院景色秀丽,地方又大,有时比香山寺还热闹呢。”
杨桃暗暗道,原来是有钱没处花的怪人吗?不过这也算造福老百姓了。
谢濂默默观察着谢渊的反应,见他虽然不搭话,但好像也没对他提起的话题有所抵触。
铺垫了一堆,谢濂总算能步入正题:“渊哥儿,你可有想过去上个书塾?”
柳氏听了曹氏的劝告,当晚回家就跟谢濂提起了这茬。
谢家的小子从5岁起都是要读书的,曾经,他们是去外头开的私塾上学。
后来沾了谢集英这个秀才的光,他们家跟县令有了来往,谢家也开始有幸进入县令的家塾上学。
县令家塾请的西席可都是举人,有时县令还会亲自授课,又或者他经常会请同窗家来,根本不是外边的私塾老师能比的。
自本朝取消门第限制,年年考科举的人便如过江之鲫。
但在士族与官宦子弟极具优势的碾压下,那些落榜的人年年看不到希望,又负担不起读书的巨大花费,就会在家中开设私塾,赚些家用,柳东林就是在隔壁巷子一个老秀才家中念书。
以往四房没有儿子,谢濂和柳氏也没在意过什么读书不读书的事。
可如今不一样了,他们总要为谢渊打算才是,即便不考科举,读书也能明理增智,总没有坏处的。
见谢渊沉默,谢濂猜想他应该不愿意,可却也不想他再继续消沉下去。
他犹豫道:“我知道,往日都是你父亲带着你念书,可我却没这个本事教你,日后等腿治好了,你总要走出去的,若是你想跟集远他们一样,去县令的家塾上学,我便去求一求你曾祖母,说不定她会答应的。”
不,她不会的。
谢渊在心中暗道,她甚至都不允许自己再回主宅,定是怕自己会碍了那个女人的眼。
又怎么会允许自己跟其他兄弟一样,去上县令的家塾?
而且谢渊也并不想跟谢家的人再有什么交集,正如那日谢集远所说,他已经被他们彻底抛弃了。
谢渊平静道:“四爷爷,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我若出去,只会惹人厌弃,给家里带来麻烦,而且集远素来与我不合,若是在那里起了争执,只会让家中长辈蒙羞,曾祖母是不会答应的。”
谢濂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你小小年纪,怎么就想了这么多,渊哥儿,你告诉四爷爷,你还想读书吗?”
他还想读书吗?
谢渊也曾暗暗问过自己,日后他能做什么呢?
四爷爷一家想必也不是对他抱有多大的期望,说不定只是想让他像个正常人一样罢了。
就算日后当个闲人,也没有人会说他。
可是谢渊却觉得好不甘心,曾经大人对他抱着期望,以为他能像父亲一样青出于蓝,谢渊也一直是在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的。
而他如今,已经不想成为跟那个男人一样的人了。
他想,自己应该要比他更优秀,更出色,要让他们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谢渊看向谢濂道:“我想。”
谢濂郑重道:“那你就不要想别的,不就是上个学,太康县又不止那一个书塾,咱们去别的地方就是,不然去东林那里,听你外祖母说,那位先生人品也是不错的。”
谢渊沉思默想,他如今名声不好,若是和东林走近了,说不定还会连累他。
犹豫半响后,谢渊道:“我想去东源山那间书院。”
【注1】出自《水经注》卷二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