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天地不仁

言通玄这个问题很关键,应载雪先前也有想过:“我猜,是原先被选中之人未能上船。”

因为人没上船,所以才临时改变了目标,选中船上最没有身份背景的她二人。

耳边风声不断,言通玄脑子转得飞快:“被那两人选中的要求有哪些来着?必须能与云舒公子单独见面,孤身一人上船,社会关系简单。”

“咦,第二点,花照月好像也蛮符合。不过应该不是她。她不会参与竞卖,云舒没机会与她单独相处。”感叹:“这得是个有钱人啊,不然管事如何保证对方与云舒共进晚膳。”

这样一来,这人还很可能是云舒的熟客。也因为是熟客,顶替起来比其余人更为方便。

但…想及那几日在船上看得竞卖现成。言通玄幽幽道:“有钱成那样,社会关系怎么可能简单?”

无论哪个世界,有钱都代表掌握了一定的资源。而在这个阶级分明的世界中,掌握资源的人…只会是氏族和强者。

可是那管事疯了吗?杀氏族子弟顶包!这是个人都知道不可行啊。

应载雪顺着她的话思索了片刻:“如若是氏族子弟误杀了云舒呢?项氏应当不会为一颗即将抛弃的棋子,去追责对方的过错。哪怕心有疑虑。”

言通玄立即反驳:“可氏族子弟怎么会孤身一人上船?社会关系更不会简单啊?”

她与应载雪至今所遇到的氏族子弟,哪个出门不是成群结队?就是那个什么鹌鹑,身边也带着岁枯荣风又生两人。

言通玄思绪一顿。

不会那么巧吧…

应载雪确认了下言通玄口中的“社会关系”是何意,才慢悠悠回道:“枯荣道友口中的那位奚姓公子,应该是奚氏的旁支。”

奚氏是劳生界的大族,人口上万。

若将目标定位不受宠的旁支,的确可以做到既让对方参与竞卖,又让对方身死后,不引起她人注意。

特别…是在对方身边侍女都会帮忙掩护的情况下。

两侧景色于眸中快速掠过,言通玄囔囔:“如果是…借刀杀人,妙啊。”

岁枯荣与风又生想要杀奚允鹌这点,岁枯荣二人从未隐瞒过,甚至还主动告知过应载雪。

虽然这个联想很荒诞,但如果岁、风二人真与红绸船有联系,那奚允鹌此趟出门,无论有没有遇到邪修,结局都逃不了一个死。

想到这,言通玄都不由得怀疑鹌鹑会与族中人起争执,也有岁、风二人的手笔。

拧眉想了半晌,又觉得不对:“大氏族不应该都有那什么血脉感应,或者什么命灯吗?”

那什么鹌鹑一死,人家奚氏不就马上察觉到了吗?也顶替不了啊。

脑海中各式各样的问题缠绕在一起,言通玄觉得自己思绪陷入了死胡同。一会儿在想自己将红绸船一事与岁枯荣风又生联系在一处,是否太牵强?一会儿又在想,或许不是氏族子弟呢。只是寻常散修,因为偶然暴富被云舒他们盯上?

种种猜测于脑海中徘徊,绕得她头疼。忽而,她听见前方传来一阵轻笑。

“血脉感应?”

“在复灵之初,这些氏族也期盼过这样的事情。但她们是以父亲作为家族的延续,所以做不到。”

言通玄听懵了,什么以父亲作为家族延续,所以做不到?

不等她开口询问,便又听应载雪道:“通玄说的命灯,可是指与修士性命相连的灵器?一旦修士身陨道消,灵器会立即做出反应?”

“是…是。”言通玄呐呐点头。

“这样的灵器,氏族中确实有。”

“但此器锻造耗费巨大,作用却又单一简单。故而氏族只会将这种灵器用于重要子弟身上,寻常旁支是没有的。”

扶住脑门,言通玄懵懵地想,所以云舒他们就算杀了奚允鹌,也不必担心奚家发现喽?嘶…怎么越想,越觉得岁、风二人与这事有所关联,明明一开始也只是随便联想而已。

言通玄有点别扭,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此时她的联想太像是一个贪官为了尽早结案而胡乱定罪了,有种冤枉人的心虚和愧疚。

身后人突然安静了下来,没有接话,应载雪稍加思索,便猜到是怎么回事,笑着宽慰道:“只一种猜测罢了。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多思多想,才是修行之人的善思良习。”

“况且,此事若真如通玄你推算那般,也无大碍。”

岁枯荣与风又生自幼受困于氏族,与那奚允鹌也算有仇。在没有其余信息补充的情况下,对方借刀杀人,好像也并无过错。

应载雪知道,自己从来算不上好人。

在大多时候,她的是非观都在随身边人、身边事而改变。不然她也不会默许岁、风二人亲手结果了奚允鹌。

当然,她也不觉得自己有错。

从小她便知,自己也不过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栗罢了。她没有资格评判她人对错,她人也无资格评判她的对错。她与她人之间,有的不过是立场的衡量罢了。

她不觉得杀了那邪修,杀了那些主动吃人的可怜修士是对,但站在她的立场上,她希望这些人早些归于天地。

所以岁枯荣风又生哪怕真与云舒二人有所勾连,她也不甚在意。

“也对。”言通玄轻呼出一口气:“就算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世良好市民的品格到底还是要从她身上抽离了。也许…自己本身就是个法外狂徒。不然怎么在离开往日生活后,想法怎么越来越危险呢?

两侧葱郁枝叶在少年的极速飞行下,串成了连绵绿意,似海浪般自二人眼角余光中掠过。

这般视野的风景,哪怕第一次见到时,是满心的激动,刺激,忐忑…但随着时间的递增,也成了被人忽视的背景。

因着言通玄突破聚气境,又阴差阳错准备了不少肉干。应载雪无需再一日三次的下降休整。所以这一次她直接带着言通玄连飞了三天。直至飞到言通玄见着肉干就觉腹中翻涌,难以下咽,才依舆图所指,就近择了处地方降落。

道观伏林而卧,暮色如灰,两道身影似星光漂移而下,站定在道观正前方。

“刍狗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观取名竟有众生平等的意思。”仰首望着上方匾额,少年语气虔敬。

言通玄也在抬眼打量匾额。

在来的路上,她就拿舆图对比过,知晓自己二人此番应该是在刍狗观暂歇。这会听着“刍狗观”三字倒也不觉得惊讶,只拿眼不断地观察四周。

随着天际余晖散尽,光线也变得惨淡黯然,从言通玄的视角看去,天空就仿佛一盆浑浊的脏水,斑驳,深浅不一。

上前,与身边少年一同往观内走去。

这座道观很大,应载雪印象中道观该有的建筑布局,此处都有。灵官殿,主神殿,老界堂,三清阁,一个不落…二人走了一盏茶的时间,才将此地大致浏览完。

而她们目光所及之处都只剩破败二字,不见此地该有的辉煌生机。

三清阁的墙壁只剩下一半,灰泥脱落,如同腐尸上的疮疤,令人看着难受。而阁外仅存的几棵树木也歪七扭八,枝干曲折着向灰蒙蒙的天空伸去,仿佛在向谁发出无声求救一般,瘆人惊悚。

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言通玄深吸一口气,试图清空突然有些混沌的大脑。然而就是这么一下吸气,她忽然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糊住了一般,再也透不过气。

“载!”

一个字吐出,身边人已有了反应:“屏气!听我口令,云水澹澹,山气冥冥,涤吾尘襟,合道玄音。三花照虚,五炁朝元,呼吸自在,开合由心,净!”

于应言通玄后背连点几处穴道,应载雪口中念咒,引导着人从困境中走出。

这样连续循环念了四五遍,言通玄才脱水般从窒息中挣脱出。捂住胸口,大口大口地吸气,有那么一瞬间她都差点以为自己要嘎在这了!再看向周遭环境,眼眸里已不再是单一的观察,而是带了几分惊骇:“这是怎么回事?”

应载雪也是皱眉:“此地汇聚了不少阴煞之气。”

言通玄错愕:“比那日地洞还多?”

那日地洞入口那么多阴煞也没将她弄成这样啊。

跟着应载雪混了那么多日子,言通玄如今也明白了,邪祟是指作怪的妖魔鬼怪,阴煞则是指一种负面能量,概念比邪祟还玄乎。

先前在邪修地洞上方看见得一缕缕黑色烟雾,是阴煞,也可以被称为邪气。是因下方有大量修士自相残杀,枉死而汇聚形成的。

一般来讲,有这种东西存在的地方,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神情忽而变得有几分古怪,再次看看四周,言通玄:“可是这地方荒凉许久,应该多年未曾住人了,怎么还会阴煞之气?”

虽然在穿书前,她对于阴煞的关联词是鬼屋。鬼屋不住人,不是很正常吗?可在这个世界醒来多月,她也明白,形成鬼屋的前提是有人死了,并且死得很惨烈。

而这,不符合与她印象中的刍狗观…

面皮不自然地扯动了下,白布修士一时不知道自己是该说,还是不该说。

因为站在言通玄身后的原因,应载雪并未注意到她的面容变化。只将弓着背的人扶正后,也抬眼看向四周,接话:“许是这里人搬离前出的问题?”

一般来讲,这是肯定答案。

鬼故事不也都是一个地方出了事以后,周边人纷纷撤离吗?

可言通玄这样问了…打量着周遭的目光不由带了抹深思。应载雪敏锐察觉到言通玄这句话应当还有个前提条件,可这个条件是什么呢?

跟她,会有关吗?

目前来讲,言通玄身上表现的异样不是跟言通玄自身有关,就是与应载雪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握住白布修士的手笔,应载雪:“此地古怪,今晚还是不要再次休息了。你且忍忍,我们再往前走走。”

她知晓言通玄此时必然是很饿了,可这里刚进门没多久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实在不适合休整,还是再换一个地方吧。

揉了下自己发酸的小腹,言通玄:“也只能如此了。”

二人又踏上细杆,顺着舆图标出的路线往前飞了数百米。在言通玄肚子饿到都要发呕的时候,终于瞧见前方有炊烟升起。

这个点的炊烟?

白布修士抬头望望天色,心想着七八点的晚饭怎么不算晚饭呢。有人的地方或许能问问那刍狗观是怎么回事?

观月镇,破旧的木牌用墨汁简单写了镇名,插在镇门口,告诉着来往路人此地为何处。

言通玄站在木板旁,往镇里头张望了一下。发现这个地方说是镇,其实还没婵娟村大,就几户人家,可以说一眼望到头。

而她们此时所站的地方,除了写着镇名的木牌外,还有一棵大树,大树下几个孩童正围坐在一起玩我做饭,你吃饭的游戏。

应载雪盯着那几个孩子看了一会,然后拉着言通玄走向了另一边:“线下已经迟了,我们还是不要进镇惊扰里面的居民了。就在镇外休息一晚,明早继续出发。”

言通玄觉得也是。

虽然她很想要张床,但看这个镇的穷困程度,未必有哪家人能多出一张床给她,还不如野外直接睡。

然而她们刚架起了火堆,准备做些吃食的时候,那边本在玩游戏的孩童却是将目光投向了她们。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引用自《庄子·列御寇》,意思是:人心的复杂和险恶程度超过了山川,而了解人心比了解天象还要困难。(夸克)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引用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此处“百姓”应指贵族与平民)

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百度百科~)

……

那个奚氏子弟上万,没有夸张哈,真的有这个数。

存在时间长嘛,活得又久,一代叠一代,这些氏族已经不是简单的六代同堂。甚至这个数还算少了,因为还考虑到环境恶劣,可能比正常情况还要少些。

然后那个“旁支”,我也不知道我哪蹦出的字词,我们是没有明确“旁系”这个说法的,只有“旁系”。而“旁系”是指与自己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像同母同父的姐妹兄弟也属于“旁系”。所以我想想“旁系”可能不太适合用在这里,还是用“旁支”吧。

……

感觉应载雪言通玄这段分析是有点啰嗦的…啊【抓狂】先做个标记,看看以后有没有能力简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天地不仁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