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白布因树枝剐蹭,再次意外散乱。言通玄轻啧一声,打算直接将白布扯断,露着黑脸赶路,但被应载雪拦住。
少年低声问她,可想此刻就换布条。
言通玄反问:“现在方便?”
她们此时所处的地方,正是平原与一处小丘的交界处。虽说四下无人,但到底不在室内。若是就地更衣,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极其缺乏安全感。
少年笑而不语,只带着人来到一处由灌木遮挡的洞穴入口,才道:“适才在路上,我见有虹蛇飞过的踪迹,便猜测它们的洞穴就在附近。通玄若欲此时更衣,可于此稍等,我去去就回。”
虹蛇,一种并不是很常见的黄级灵兽,其鳞带毒,会飞,还群居。因这三种特质,虹蛇虽只是黄级灵兽,但极不受修士欢迎,大部分修士遇到它都会选择避让
应载雪除外…
言通玄不了解虹蛇,还是谨慎多问了句:“清理可会有危险?若是有危险,还是算了。”反正她外头还套着件道袍,不急着这一时半会。
应载雪淡定回:“不会,很快的。”
事实证明的确很快,言通玄就见少年往那漆黑的洞穴中丢了张符纸。符纸在半空中无火自燃,化作一道灼目的火焰,瞬间点燃了整个洞内。
嘴角抽抽,正想吐槽,又见洞穴中陡然飞出无数七彩飞蛇,仿若日光下的虹架,令人一瞬间失神凝望。
意识到自己刹那的不对劲,言通玄蓦然回神,刚要喊住应载雪。却见少年手中旗杆已然飞出——“剑”光流畅似细雨,轻和地穿梭在霓虹之间。
转瞬,天空落下不少残断软肉。
言通玄看得清晰,那锋利杆尖轻巧挑破虹蛇下腹,然后顺势取出它们的蛇胆,将它们挑飞。
每一条皆是如此,无一例外。
“通玄可进去更衣了。”应载雪收杆,侧头示意身后修士赶紧进洞。
言通玄心里默算了下时间,不到半盏茶…这何止是快。
灵符烧过的洞穴非常干净,干净到根本看不出这里先前是蛇类灵兽的栖息地。
准备上药时,言通玄却是想起一事:“氏族中可有血脉相系的术法,或是命灯一类的灵器?若是有,钟清渠一人连杀两名氏族子,可会有危险?”
她也是此时才想起这事,那些氏族打了小的,还有老的,最是麻烦。
身后,传来少年的轻笑:“通玄说的可是以血脉相连的感应之术?若真是此法,那通玄怕是记错了。”
清凉药膏贴上言通玄焦黑的肌肤:“复灵之初,氏族确曾在此术上倾注心血,欲借其力,凝聚血缘,稳固宗族。可奈何此术根基却与她们‘以父系为宗,延续香火’的根本相悖,最终只得作罢。”
言通玄低垂的眉眼一颤。
应载雪:“至于你所说与修士性命相连的灵器,氏族中确实有。但此类灵器锻造耗资巨大,作用又单一简单。氏族一般只会将其用于重要子弟身上,寻常旁支是没有的。”
默默消化了下此话的意思,言通玄:“那…打劫氏族小子弟,岂不是发家致富的最佳捷径?”
“是。”应载雪声音里的笑意更清晰了:“所以她们出门总是成群结队。”
这固然有炫耀的意思,但也包含了守卫自身安全的想法。谁让这年头记恨氏族,仇视氏族的散修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这若是不做点防护措施,转头就能给拔毛下锅。
将木板清洗干净,和药罐一块收回到芥子囊中。应载雪只身出了洞穴,将先前挑飞的蛇身蛇胆收起。
而言通玄则是活动活动臂膀,才跟着起身。刚一站起来,就感到脚下有异,低下头。
“兽骨?”
“不,是人骨。”外头应载雪听见声音,重新返回洞中。
她眼睛利,老远就看清了被言通玄踩到白色物体,推测道:“约莫是有脱凡境以下的修士误闯到这,被虹蛇围捕,当了食物。”
拿起旁边两条没用上的白布条,将白骨包起,言通玄:“我们离开时顺便找个合适的地方,为她们重新埋骨吧。”
应载雪颔首:“寻处能照到日光的地方。”
二人商罢,又将洞穴内仔细搜寻了一遍,却没有遗落的白骨后。在洞穴四里地外,找了处日光能够直射下来的地方,将其埋下。
坑很深,不会被灵兽二次刨出。
安置完后,应载雪现写了一张往生符,点燃烧去。深灰色的灰烬一开始还在红烟中挣扎,后随着火光越来越大,变得浅弱,零碎…最终随风飘去。
言通玄看着她的举动,想起道家早期并无轮回转世一说。开口:“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载雪点这符,当真有用?”
应载雪松手,让最后一点灰末散去:“雨落成水,水燃变雾,雾升为云,云…再落下雨。天地万物皆是这般轮回变幻。人,又为何不是?”
言通玄本是随口一问,可现下听了此话,倒是一怔。
是极,自然万物皆在无形间作为能量轮回转换,人又为何不是?也许人活着,本身也是一种能量形态。
两侧肩膀不自觉放松,身上毛孔舒张,整个人仿佛沐浴在水中般格外舒适。本能地伸个了懒腰,就看见少年一脸无奈的看着她。
“通玄可能要重新去换下布条了。”应载雪是这么说的。
同样闻见自己身上怪味的言通玄:“…好。”
不过二人最后都没有回到山洞中,因为她们在前方发现了一处道观。
“刍狗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观取名是有众生平等之意…”少年仰首望上着方匾额,面露感慨。
道观位处低势,被周遭草木树丛遮得严严实实。端看其外观,此地起码也荒废了五十余载。
“你的神识,先前竟然没有发现此地还有一道观?”话是这么说,可白布修士看向匾额的目光却是有些复杂。
应载雪也是觉得稀奇:“未曾…通玄要不还是回洞穴换衣。”
此地殊异,还是不要冒然进入。
然言通玄却是摇头:“不,我们就进这里。”
说完已一步踏出,进了道观。
见状,应载雪自然也是跟上。
道观内,墙体屋檐坍塌大半,唯留几座看不清面容的石像屹立在最后方的四御殿内。灰泥铺满了整个地面,让人无从下脚。几株老树歪七扭八伸向天空,像是一只只无助的枯手。
站在观内空地,言通玄捏了捏自己的手腕,呼出一口气。
“你要不试试在这寻你老师的气息?”她状似随意的一问,却是让本盯着老树看的少年豁然转身,目光灼灼,与其相对。
抿直唇角,言通玄:“试试吧,同属道家,又在前往平生关的路上,说不定你师就曾在这停留过。”
应载雪目光在其面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只是无声取出了寻踪符,点燃。
无数光点似蝶飞出,很快一条银白色光点路径,就出现在了二人的视线中。路径很乱,几乎经过了道观内每一处角落,甚至还围着老树转了好几圈。
看着脚下繁杂的光点,应载雪有片刻的恍惚,她好像瞧见了老师的身影在道观中徘徊,前行,一遍一遍逛着殿宇,不肯离开…
不自觉抬手抚上面前老树,正欲说话…
“应载雪!”
惊呼声先一步传来。
转身,就见方才还好端端站在那里的白布修士,突然自己抓住了自己的脖子,双眼瞪直…
连忙闪至其身侧,点下几处穴道,口中念咒:“云水澹澹,山气冥冥,涤吾尘襟,合道玄音。三花照虚,五炁朝元,呼吸自在,开合由心,净!”
这样连续循环念了四五遍,言通玄才脱水般从窒息中挣脱出。捂住胸口,大口吸气:“怎么回事?”
应载雪也是皱眉:“此地汇聚了不少阴煞之气。”
言通玄错愕:“比那日邪修地洞中还多?”
“是。”少年颔首,握着白布修士手臂一跃而起,同时贴出一张乘云符,助对方御空飞行。
“此地古怪,我们先走。”
然言通玄到底刚刚才中了招,现下精神状态不佳,飞行没多久便已支撑不住。
无奈,应载雪选了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落地休整。可刚一站定,又见着前方升起袅袅炊烟…
“刚出道观,又遇炊烟。这是有鬼?还是我们单纯运气好?”靠在树干上,言通玄看着前方的白烟,也是有些头疼。越是艰巨的环境,人越喜欢抱团而居。此地距离城池相去甚远,怎会有村落镇子坐落于此?
“我们是去看看,还是就当没看见?”
应载雪毫不犹豫:“当没看见,待你休息好,我们绕路而行。”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引用自《庄子·知北游》。意思是: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元气相汇便产生**,消散便导致死亡。(夸克)
道家的轮回观念,好像是汉代以后才吸收产生的。像是早期老子庄子,其实就是提出一种思想(哲学层面),并未形成宗教意识。
……
“云水澹澹,山气冥冥,涤吾尘襟,合道玄音。三花照虚,五炁朝元,呼吸自在,开合由心。”
…因为来回的改文,重建文档,我找不到这段咒语的出处了,尴尬。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引用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此处“百姓”应指贵族与平民)
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百度百科~)
……
言通玄这里一定要进道观有原因的。
欲知缘由,请继续追更ヾ(????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刍狗道观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