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几天,除非探春她们过来,否则林黛玉都是不出门的状态。
贾宝玉还是保持一天来找她一次的频率,要不就是扯闲篇,要不就是送东西,林黛玉要是不让他说话,他就闭嘴乖乖的坐在一边,或发呆,或看书,或偷看林黛玉。
林黛玉不解,她这样一副生人勿近的态度,贾宝玉为什么如此执着的要找她玩。
有一次林黛玉实在忍不住问他,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反正是即便林黛玉是打了骂了,他都想过来。
林黛玉实在无法,便打开天眼观瞧。在确定贾宝玉不是脑子有病,或者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缠上了以后,就不再理他。
时间转眼而过,很快就是新春佳节。
除夕这天,林黛玉先是跟随者贾家的人参与了他们的祭祖,见识到了世家大族的礼仪之繁重琐碎。然后她跟着贾母回到荣府,同姐妹们一同守岁。
到了第二天,即从大年初一开始,贾母这边一直都很热闹,不停的有各种亲朋好友过来请安问好。林黛玉在屋里想安静也安静不了,便常常趁着没人注意,躲到贾母后院的大花厅里。
因是冬天,花厅里又阴又冷,没有人过去。林黛玉的体质强劲,不惧寒冷,故而来这里躲清净。
最主要的是可以躲开贾宝玉。他真的是和父亲说的一样,在外面男人们那边待一会,就会进来贾母这边和女儿们玩。不是找这个说说,就是和那个聊聊,嘴里叨叨个没完。林黛玉本来就被吵的头疼,他这么说一通,林黛玉更是头大。
林黛玉来到花厅这边,上了后楼,本意安静坐着。耳听的后楼外面有些吵闹,便推开窗户去看,见那省亲别院里有不少人走来走去。不多时,那些人安静下来,又走进来几个面白无须的男人,左看看右量量。
林黛玉看了几眼,便知他们是在选吉位,自忖道:“这想必是为省亲来的。”看罢,林黛玉便不去管,关上窗户,安心打坐。
很快,十五就到了,元妃于今日出宫回家省亲。贾府这边,从十四各处忙碌完,十四晚上,府内所有人都没有睡觉。天不亮,贾母就大妆完毕,然后率领两府的女人们站在荣府大门外等候。
冷风萧瑟,林黛玉虽然感觉还行,但是不耐烦做这样的事情,且直觉省亲之时未到。她便暗中在手中掐指计算,得了个“留连”,便知省亲一事曲折拖延,那贵妃娘娘此刻必不能来的。有心想回去,但看到其他还站的恭敬肃穆,便闭上眼站着练静功。
果然,等了快三个时辰。快到午时了,宫里才有太监出来说贵妃娘娘戌时起身。
贾政他们连忙安排太监去吃饭,贾府的众人则回府等待。
人们妆发不敢拆卸,衣服也不敢换,身子僵硬的坐着苦熬了一下午。等吃过晚饭,贾府里的人才又出来等候。到了晚间,贵妃仪仗终于来了。众人行礼罢,引着贵妃进入贾府游园。
林黛玉跟随者贾府女眷,先是见了皇家仪仗的奢华,又跟着一众人入园游览了省亲别院的侈靡。暗叹自己走南闯北,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今日见此繁荣,才知世人何故追名逐利。一时想起自己师父常说的那句:富贵迷人眼,不知几人可安守本心?
林黛玉兀自叹着,忽听内里贵妃宣召,便和薛姨妈,薛宝钗一同进入。她们同元妃叙了几句话,又有贾政领着贾府有职位的男丁问安求见。
元妃又宣了贾宝玉进来,扶着脖颈亲昵了一会,便起驾用膳。随后给各处赐名,题字不提。又让姐妹给大观园题匾作诗,让贾宝玉单独为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浣葛山庄题泳。
林黛玉随意写了一个世外桃源,便坐着看其他人。等她们几个姐妹们写完,贾宝玉才作完两首,急的在哪里抓耳挠腮,头上冒汗。林黛玉瞧着好笑。却见薛宝钗写完,瞧见贾宝玉的样子,悄悄凑过去提点他。
林黛玉在对面看着二人郎才女貌,两张笑脸盈盈,彼此氛围和谐,点头暗道:师父的安排果然不错,这一对瞧着就很般配,果真是金玉良缘的天作之合。
她看了一会,觉得磕到了,心里比当事人还甜蜜。又想到平常贾宝玉来找她时,话里话外就多有提及薛宝钗,常有称赞之意。如今看来应该是少年人脸皮薄,不好意思直接去找喜欢的姑娘,所以过来她这边发牢骚,以解相思之苦。
看来日后她要是想要贾宝玉少烦她,还得想办法多多撮合金玉二人才行。只是,林黛玉皱眉,牵线搭桥什么的实在是有些为难她这个出家人,要是降妖捉怪就简单了。
想到降妖捉怪,林黛玉忽然有了主意,不如给他二人来个“钟情”法事?想着,她又自己先否定了这一做法,这样的法事,常常造成怨偶,最后反噬当事人和做法者。还是等她确定过金玉二人的心意,再行决定。
林黛玉正出神的计划着,忽然一个纸团扔到她眼前。林黛玉回过神,打开纸团一看,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妹妹救命!”看罢,林黛玉用脚想都知道这纸团出自谁之手。便抬头看向贾宝玉。
接着有一个纸团扔来,林黛玉展开一看,见上面写着,“愚兄拙笨,此刻才尽词穷,望妹妹帮忙写作一首“浣葛山庄”。”
林黛玉看向贾宝玉,又看了看薛宝钗,见薛宝钗安静的坐着,也回看着她,并没有帮贾宝玉的意思。
林黛玉疑惑,但此刻也不是问话的时候,只能提笔随意写了一首给贾宝玉扔过去。
贾宝玉将写完的呈交元春,得了赞赏。早有太监拿来戏单请贵妃点戏。
贾宝玉退下来,不去原座位,而是移到林黛玉身边坐下,笑道:“妹妹今日真是大功德。”
“何功德之有?”
贾宝玉笑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不就是大功德。”
林黛玉挑起眼角看了贾宝玉一眼,道:“你少胡说。难道你作不出来诗,你贵妃姐姐还能如何你不成。刚才还说自己江郎才尽,现在就会花言巧语了。我应该即刻请旨贵妃,打你板子。”
贾宝玉笑道:“近朱者赤,我坐妹妹身边,心上一清静,头脑就灵光了,嘴上也跟着利索了。”
林黛玉无语,憋不住笑了。
一时无话,众人都安静下来听戏。等戏唱完,贵妃就赐下赏赐。林黛玉得了书,砚,金银锞子。贾宝玉则是金银项圈和金银锞子。
贾宝玉低声对林黛玉说道:“我拿我这个金项圈和你的书换换如何?”
“瞎闹,赏赐下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哪里有换的道理?”
贾宝玉抿嘴有些不开心,突然拉过林黛玉的手将自己的金锞子塞给她道:“那我把这金给你。”见林黛玉要拒绝,贾宝玉赶紧说道:“先别说,娘娘起驾了。”
林黛玉只能攥着金子,等一会再与贾宝玉理论。
这一等,就给等忘了。贵妃起驾,众人相送,贾宝玉自然不在这一处,而是站到了贾府男丁的序列里。待送走贵妃,人们回府,各自歇下不提。第二日,贾珍那边请贾宝玉过去看戏,到晚上方回。林黛玉一天也没有见到贾宝玉,她将金锞子随手放抽屉里,转身便忘了此事。
第二日中午,林黛玉从后楼回来,正要进屋。听到后面贾宝玉房里大吵大闹,有人在不停的叫嚷着什么。听了几耳朵,知道他屋里丫头们多,素日多爱吵吵闹闹,故而不想理会。
正要进屋,碰到从房里走出刚打完牌的凤姐,她见到林黛玉,笑道:“定是李妈妈,走,跟我去看看,也好一起解劝解劝。”说着,就拉着林黛玉来到贾宝玉屋里。
凤姐进了屋三下两下拉着李妈妈就走,李妈妈边走边骂着。林黛玉一脸平静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有些无语,所以叫她来的作用是什么呢?吐槽完,便转身也要走。
贾宝玉先一步过来赔礼道:“让妹妹看笑话了,妹妹请坐下喝茶。”
“别了,我瞧着你这屋里面的事情不少忙,我就不耽误你处理问题了。”
贾宝玉也不好拦住,只好让林黛玉离开。
吃过午饭,贾母仍旧和老嬷嬷们打牌,林黛玉便又去往后楼躲清净。
到了第二天,贾母因昨天玩了一天,今日乏了,故而一早上都在休息。整个上房内,十分安静。林黛玉就没有出去,到了半晌午,听到外面丫鬟们喊了一声:“史大姑娘来了。”
林黛玉听了,心底对来人有个印象。初三史家的人过来拜年,她们互相见过,那时她跟着她婶婶后面,十分安静。
林黛玉一边想一边起身,正要开门,听到外面有人大声说笑,逗的贾母十分开心。林黛玉自言自语道:“原来婶婶不在,是这样的性格么。”说罢,走出屋来。
史湘云看到林黛玉出来,从贾母身边站起身和她问好,笑道:“那日来,我就想问问你还有没有多余的袍子,也给我一件。我即便穿的这样精干,也觉得不如你那样舒服呢。”
林黛玉见她穿着一件里外都是毛皮的修身大褂,脚上蹬着一双长筒靴,十分英气的装扮,看着比男子还有几分男子气概。因笑道:“我这样的宽袖大袍,可不如你的窄袖方便。不过你既然想要,我给你一件也就是了。”说完,走入东次间,问道:“你喜欢什么颜色的?”
史湘云便跟进去,挑了一件白色的道袍,笑道:“非得这个样子,才叫仙气飘飘。”她摸了摸,奇道:“这样冷的天气,你这衣服竟然是这么一个薄薄的夹衣吗?”说着,又伸手摸上林黛玉身上正穿的衣服,与她手上的一样薄。她好奇的绕着林黛玉转了一圈,赞叹道:“你果真修炼成仙了。”
史湘云说完,就将身上的毛皮大褂脱掉,穿上了新得的白色道袍。然后转着圈问道:“如何,我是不是也仙风道骨了。”
“仙风道骨不至于,不过风流名士倒是可以称得上。”
二人正说笑着,就听外面贾宝玉说道:“云妹妹呢?”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