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亮,宫中便来人接走了子妤。
商王年事已高,太子正值壮年,主理朝政,商王宫廷自然也是由太子妃鄂氏打理。
子妤在宫人的引领下,于早膳时分向太子妃见礼。
只见上方端坐的女子端庄沉稳,身着一袭红白相间的直裾服袍,衣袖垂至腕间,领口金丝绣着展翅的神鸟,额上凤冠庄重而典雅,气度不凡。
子妤凝视着太子妃,想起那日为自己包扎的少年,他们眉眼间确有几分相似。
子妤因此也不由地生出几分亲近之感。
一旁陪坐的还有二皇子妃姜氏,身着青色裙裾,以白玉为饰,宛如空谷幽兰,清新婉约。
仔细端详其面容,子妤即刻便知,此乃殷郊之母。
“商之王女,失而复得,又逢胜仗,实乃吉兆矣。”太子妃面带微笑,看着子妤,命宫人赐食。
子妤闻言有些惶恐……以及尴尬,这宫里人怎么这样讲话,自己不过是在军营待了几天而已,就给自己扣上这样的高帽。
“岂敢,大军获胜,乃主帅以及众将士英勇之果,子妤岂敢受此赞誉。”子妤恭敬又谦逊地回答。
太子妃嘴角微扬,轻点颔首,缓声道:“大王年事已高,难以分心于琐事。若是早几年,大王或许会有兴致亲自见你一面。现如今由本宫协理宫廷,诸事繁忙,唯恐照看不周。”
“太子妃言重了,子妤漂泊在外,经风历雨,命悬一线,如今能得安身之所已是万幸。”
太子妃已将子妤审视数遍,见其进退有度,且仪态端庄,不卑不亢,甚是满意。遂看向一旁的姜氏,“本宫近日忙于筹备大军庆典,子妤认祖归宗之事及衣食住行恐难周全安排,弟妹可否闲暇时代为照拂?权且照顾子妤两日,待本宫得闲再作安排。”
姜氏一直在旁聆听,闻得太子妃所言,欣然应诺。
太子妃又询问了子妤往昔经历,以及如何与殷商大军相遇等问题。
三人用过早膳,太子妃便起驾离去。
殿中仅余子妤与姜氏二人。
姜氏像子妤笑了笑,起身言道:“不必拘礼,二皇子宫殿素日清静,我常感寂寞,现今你可暂伴我左右,我甚是欢喜。”
姜氏上前牵起子妤,一同向外走去。
忽地瞥见子妤掌心,姜氏微怔,扶于子妤腕上的手紧了紧。
子妤察觉其目光落在自己手上,想是这狰狞的伤疤惊吓到了她,遂抽回手,尴尬一笑,“无妨,快好了……”
未料姜氏竟主动握住子妤的手,“好孩子,过去受苦了……”
“王宫内有医术精湛的巫医,稍后传来为你再研制些药膏,如此美的一双手实乃可惜……况且我亦心想,若你情愿,我可教你弹奏古琴。”
姜氏凝望着子妤,言辞恳切。
原来对方是一番好意,子妤只能微笑颔首:“谢二皇子妃!”
子妤和姜氏并肩而行,踏入了二皇子的住所崇英殿。
此处宫苑与方才经过之处并无不同,只是一棵桂树亭亭玉立,立在院落中央,十分惹眼。
微风拂过,桂花纷纷飘落,宛如金色的雪花,给地面铺上了一层美丽的花毯。
子妤和姜氏驻足。
子妤轻轻地伸出手,接住了一片飘落的桂花,放在鼻尖轻嗅。
冀州苦寒,以前从未见过这么特别的植物。
“好香啊!”子妤赞叹道。
“这是桂树。”
姜氏微笑着看着子妤,眼中满是温柔和慈爱。
……
过了几个时辰,大军入城之仪已毕,殷郊入宫,先来拜见姜氏,言其父尚有杂务,暂不能归,嘱咐母亲宽心。
卸去战甲,身着常服,殷郊从英勇战士变成了锦绣华服的王室贵胄,凌厉之气稍减,优雅从容之态更甚。
殷郊在姜氏身侧见到子妤,有些惊讶。
姜氏解释道:“太子妃忙碌,嘱咐我照看子妤两日,想必你们已经认识了。”
殷郊点头,含糊应答了两句。
姜氏爱怜殷郊,仔细端详着儿子的面庞“瘦了,也黑了。”
“这才是大商男儿应有之貌。”殷郊骄傲地回答母亲。
“晚间,儿臣等人要为大王献舞一支,所以现在还要去寻姬发他们,先行告退,待晚些时候再来拜会母亲。”
殷郊向姜氏交代晚间的行程,恭敬退下,离开时不忘向子妤颔首示意。
……
然而未曾料到,这大商宫廷竟是如此波谲云诡。
姜氏正与子妤一同用晚膳,宫人逐一向子妤介绍用膳的礼仪以及中原的吃食种类。
子妤疲惫但要顾及姜氏的面子,做出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
蓦地,一宫人神色慌张地闯入,跪地高呼:“二皇妃,大事不好了!大王驾崩了!”那宫人浑身颤抖。
姜氏手中的玉箸应声落地,断裂为数段,她霍然起身,问道:“究竟发生何事?二皇子现在身在何处?”
“晚间质子们向大王献舞,不想太子突然发狂,执剑刺杀大王……接着……侍卫姬发又刺死了太子,此刻二皇子正在料理后事!”
闻得二皇子平安,姜氏稍稍松了口气,但似是想起什么,赶忙唤来身旁亲信:“速去栖霞殿探望太子妃!”
大殿内鸦雀无声,众人皆在静待回音。
子妤也不敢发出声响,这是发生宫变了?
少顷,消息传来:“太子妃和小世子已于宫中自戕……”
二皇子成为了唯一的继承人,姜氏亦将成为大商宫殿的女主人,被册封为王后,而殷郊亦会被立为太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