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宣庆年间,九州岛筑前国。
海面碧波万顷,天光水色连成一片,阵阵浪涌拍击着岸滩。
“娘,海的那边,就是大唐吗?”
俏丽可爱的女童仰头问身旁的女子,乌黑顺滑的后发将将过肩,垂落在抚子色小袖上。虽是简洁的便服,衣料却一眼就能看出价值不菲。
“不,祐子,在这里只能看见高丽国。”
女子柔声回道。她身着壶装束,姿态婀娜,伸手稳扶住市女笠的边缘。
海风拂面,吹起绢纱一角。这女子生得清丽绝伦,可堪国色,眉眼间与那女童有其八分相似。可见,是一对母女了。
这女童年约十一二岁,名唤祐子,出身东瀛九州国司的宗室。父亲时任大宰帅兼筑前国守,世人便都称他为筑前宫。
九州位于东瀛国土的西端,与高丽国隔海相望,更是与唐贸易的重要港口,来往使节商队络绎不绝。
因此,其行政首府“大宰府”素有“西都”之称。
“欸!好像有船过来了!是唐国的商船吗?”
女子揭开笠帽的纱帘,抬眼远望,当她看清船上人的打扮时,脸色微变。
船上来人皆头戴毡帽,身着窄袖袍服。
“等一下,祐子……”
话音未落,一支羽箭破空飞来,女子已经直挺挺地倒在沙滩上,胸口泅出艳红的血花。
“娘?娘!”祐子看见这一幕,小小的身体颤抖着,难以置信。
随着箭矢的破空声一道传来的,是一声汉语的怒吼。
“小郡主!你愣着干什么?”
唐国打扮的男子飞奔而至,他一把抱起女童,急急往远离海面的方向奔去。
他有些不忍地回头望了一眼,只见笠帽滚落在沙滩一旁,而那张绝色的脸庞已经没了生气。
“哎……王妃娘娘……”男子喟然。
这名男子名为李顺,是九州的唐国行商,虽说已长居东瀛,但仍喜欢沿用母国的习惯称呼她们母女“娘娘”、“郡主”。
祐子不大会说汉语,但来往筑紫的唐国人极多,也能听懂几个简单的句子。
还未跑出多远,李顺几乎撞上另一名唐国商人,那人也惊惶道:“李老板,方才船上那些人的打扮你看清了么,那分明是北地的人!”
李顺道:“北地……难不成是燕人?可真是晦气,怎么来了倭国还能遇上他们!”
这些对话,祐子并没有听懂。她只知道,娘亲再也回不来了。
后来,她听见筑前宫邸人来人往,似乎是在议论什么高丽海寇入侵的事。
筑前宫作为镇守九州的大宰府长官,无暇哀痛,只得立刻前往平乱,便将祐子托付给李顺,给他们寻了一处安全之所暂避。
祐子穿着橡实色孝服,神情空洞,泪意难抑。
李顺正在与一旁的唐国使者交谈,语气沉重:“听闻海寇势如破竹,连下倭人几岛,一路攻到了博多湾,筑前宫……已经战死了。”
使者闻言,目光落在祐子身上,轻叹一声,道:“这些海寇乃是来自北地燕人治下的一个部落,善布阵法,勇猛异常,倭人如何是他们的对手呢。”
“照此下去,倭国恐有亡国之危啊……”李顺顿了顿,随即换上一副哀求的神色,“钦差大人,小人有个不情之请,我等皆是圣朝子民,汉人讲究落叶归根,怎能这般不明不白地死在异国他乡啊!”
使者叹道:“你的意思本官明白。难道本官不想回大唐吗?如今海上战火连成一片,已无可供通行的航路了。”
-
危机之中,大宰权帅源兼通力挽狂澜,率军击退了刀伊军队,带回百余名被俘东瀛人。消息上报朝廷之后,关白恩赏他在权帅任期结束后返回平安京。
此役史称“刀伊之乱”。
与终日庆功、欢饮达旦的权帅府邸不同,筑前宫家中终归一片岑寂。
纷乱过后,祐子独坐家中,神情恍惚地望着母亲留下的那张和琴。
家中遭逢如此变故,仆人侍从人心涣散,陆续寻借口辞去,广大的宅邸终归于冷落萧条。
她一个年幼的孤女,又能奈他们何?只好由着他们去了。
日子渐久,连筑前宫生前几个亲信的人也再不来探访了,李顺他们也早已寻机返回故国,只剩几个侍女,每日满面愁容地进进出出,做事渐渐也不大上心起来。
她缓步至檐廊下,怅然望着逐渐荒芜,杂草丛生的庭院,蹙眉轻叹,不胜悲戚。
从前父母钟爱风雅,院中一花一木皆有讲究,格局布置得极为别致。
照此下去,只怕祖产都要守不住了吧。
正在此时,忽闻车马辚辚声,一名青年男子推门而入,身着紫袍,身姿挺拔,气质出尘,容貌更是光华耀眼,令人目眩。
侍女急急前来通报,祐子缓缓抬眼望去,心头一动,竟是个熟人。
他便是藤原行晏,是她父亲的旧时门客,经年一别,竟已成了平安京炙手可热的新贵。
“祐子。”行晏声音低沉,日光洒他深邃的眉眼间,投下一层阴翳,“跟我回京吧,从此你就是我的女儿。”
“行晏哥哥?是你……”祐子迷蒙地抬起头,愣愣地问。
“跟我走吧,从今往后,你就是藤原氏的女儿。”他蹲下身子,张开双臂,将她瘦小的身子紧紧拥入怀中,随即轻轻阖上眼,艰涩地开口,“我会护你一世无忧,许你滔天荣华。”
祐子咬着唇思索了一会,随即颤抖着将手交握在他温暖的掌心中,仿佛溺水之人抓住浮木。
-
平安京,时值天授三年。
凤凰殿,这是东瀛京都最为华贵的殿宇之一,其精美华丽,几乎不比内里逊色分毫。
殿内引入活水,取《观无量寿经》中于宝镜水面之上观想阿弥陀佛,方能以至诚之心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之意。
庭园格局别致,一到夏日,如瀑的藤华垂挂于水波之上,而更有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堂,供奉着庄严奢华的佛像、雕刻等稀世珍宝。
这些年,行晏兑现了他的承诺,助女帝践祚,一路青云直上成为新朝关白,权倾朝野。
祐子锦衣玉食,接受了最好的教养,和歌汉诗无一不通,尽显藤氏名门风范。
她虽身世伶俜,容色却愈见清丽,颇有莲华出尘之态,因此得一雅号“莲之君”。
然而,九州海边那一场血色变故却凝结成了她心头一道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
廊下,女房匆匆走来,引祐子往行晏房中议事。
“爹爹……”祐子低声呢喃,心头却忽然不安地一跳。
“爹爹深夜唤我来此,所为何事?”
“你可知,方才陛下来访,与我说了些什么?”
华丽的和室内,烛火影影绰绰,暖黄的烛光映照在藤原行晏的脸上,竟叫人生出一丝错觉,仿佛权倾朝野的关白殿下的面容也不再冷肃。
一提到这位陛下,祐子不由得有些吃心。两年前,宣庆帝在右大臣源兼通的逼迫下禅位出家,成为法皇。
法皇膝下子嗣稀薄,唯有一子一女,先东宫元贞亲王殿下因体弱多病英年早逝,直系血脉仅余照姬内亲王一人。
兼通原意让自己的大女婿中务卿亲王上位,然而大纳言行晏拿出先帝诏书,推举照姬成为女帝。
照姬践祚后,封行晏为关白,此后,行晏颇有烈火烹油之势,一时风头无两。
行晏位极人臣,然年近而立也并未娶正室妻子。又因其初入朝堂之时,便得到照姬赏识提拔,照姬继位后,也只封了两位妃子,坊间对二人风月之事多有猜测,更有传言称陛下属意关白殿下为中宫。
“上次在汉诗会上的表现太过惹眼,东宫殿下已属意于你。陛下决定……让你入内为东宫妃。”行晏顿了顿,似有些艰难地开口。
设定时期大概在摄关全盛之后,院政之前,刀伊之乱neta的是历史上的刀伊入寇 - 1019年女真族海盗入侵北九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抚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