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哪吒出世

朝歌城内,人声鼎沸。

玄都一袭素袍,步履从容,行走于市井之间。他气息内敛,与凡人无异,唯有眸中偶尔流转的道韵,显出非凡根底。

忽见前方人群拥挤,议论纷纷,皆仰首望向城墙。玄都眉梢微动,亦随众望去——

只见灰褐城墙上,以朱砂题着一首诗,字迹凌厉,隐带仙气:

“妖氛秽乱宫廷,圣德播扬西土。”

“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

玄都眸光一闪,心道:“此诗暗藏天机,直指纣王无道,暗指凤鸣岐山之事,莫非是哪位道友所留?”

正思索间,忽觉身后一道清朗气息靠近,转头便见一位道人手持拂尘,笑意温润,正是云中子。

云中子执礼道:“不想在此得见玄都师兄。”

玄都还礼,含笑指向墙上诗句:“原是师弟所题,倒是好锐气。”

云中子摇头苦笑:“让师兄见笑了。我见朝歌妖气冲天,本欲以松木剑镇妖,奈何纣王昏聩,焚毁法器。无奈留诗警世,也算尽些心力。”

玄都若有所思:“师弟慈悲。只是劫数已起,单凭一首诗,怕是难改人心。”

云中子叹息:“师兄所言极是。此番量劫,仙神都难逃厄运,何况凡俗?我本欲回终南山,不曾想竟巧遇师兄。”他顿了顿,问道:“师兄对殷商是何看法呢?”

玄都笑而不答,只抬眸望向王宫方向。

但见九间殿上空,一缕黑红劫气如孽龙盘旋,隐约有妖星闪烁。

云中子见玄都迟迟不语便也作罢,转而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说来也巧,我听闻太乙师兄正在陈塘关李靖府上,其徒儿即将出世。既然今日得遇师兄,不如我们一同前去如何?”

“太乙师弟收徒了?”玄都略显惊讶,随即点头,“善。此子非同寻常,乃灵珠子转世,命中注定要应劫封神。既如此,我们便一同前往。”

二人相视一笑,驾起祥云,朝陈塘关方向飞去。云海之上,两位仙人衣袂飘飘,谈笑风生。

“师兄近来可好?八景宫中事务可还繁忙?”云中子问道。

玄都轻叹:“师尊近来闭关参悟天道,命我执掌八景宫诸事。封神大劫将至,天地气运紊乱,不得不谨慎应对。”

云中子点头:“正是。我观天象,杀劫已起,人间将有大变。太乙师兄此时收徒,想必也是为此准备。”

说话间,陈塘关已映入眼帘。只见城郭巍峨,百姓熙攘,一派繁华景象。二人按下云头,化作寻常道人模样,漫步城中。

李靖府邸位于城东,朱门高墙,气派非凡。府前守卫见两位道人仙风道骨,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询问。

“贫道云中子,这位是玄都**师,特来拜访太乙师兄。”云中子温和道。

守卫闻言大惊,他连忙躬身:“两位仙长请稍候,小的这就去通报。”

不多时,府门大开,一位身着红袍,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快步迎出,正是陈塘关总兵李靖。他身后跟着一位白须飘飘,手持拂尘的老道,正是太乙真人。

“师兄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太乙笑容满面,上前对玄都见礼。

玄都微微一笑:“听闻师弟收得佳徒,特来道贺。”

李靖连忙上前行礼:“末将李靖,见过两位仙长。能得三位仙人光临寒舍,实乃三生有幸。”

云中子打量李靖,只见他眉宇间正气凛然,却又隐含忧虑,便道:“李将军不必多礼,殷夫人临盆在即,我等前来,也是缘分。”

太乙在旁说道:“你们来得正好,此子非同寻常,正需诸位见证。”

众人入府,李靖命人奉上香茶。茶过三巡,后院传来一阵慌乱脚步声,一名丫鬟慌张跑来:“老爷!夫人要生了!”

李靖猛地站起,面露焦急之色。太乙安抚道:“将军勿忧,此乃喜事。不如我们一同前往?”

众人来到后院,只见厢房上空竟有五彩祥云汇聚,隐隐有仙乐传来。院内仆妇们惊慌失措,纷纷跪地祈祷。

突然,一道金光自厢房冲天而起,照亮整个陈塘关。天空中祥云翻滚,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惊叹不已。

太乙面露喜色,至于李靖已经迫不及待冲入房中,刚迈过门槛,就有一肉球向他冲来,大惊之下他一剑砍去,一个小孩从中跳出来。

片刻后他出来,因有三位仙长在此,李靖有了心理准备,倒也没把自己儿子当成妖怪,脸上又是惊喜又是困惑:“仙长,这孩子...”

众人进去,只见这小孩粉雕玉琢,双目炯炯有神,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最奇异的是,他右手腕上天生套着一个金镯,腰间缠着一条红绫,宝光莹莹,显然非凡物。

玄都眼中精光一闪:“灵珠护体,法宝随身,果然是天命之人。”

他为这次量劫想了很多,首先阐教欲借封神之机肃清截教,代天封神;而截教万仙来朝,却因门人良莠不齐,劫气缠身,已入死局。两教相争,必有一伤,而人教若想从中斡旋,唯有——交好两教,再谋转圜。如今天命之人已现,他也得做出一番安排了。

太乙慈爱道:“此子当名哪吒,乃灵珠子转世,注定要成就一番事业。”

云中子仔细端详,赞叹道:“好一个仙胎道骨!太乙师兄得此佳徒,可喜可贺。”

太乙将哪吒交还李靖,正色道:“哪吒天生异象,必有非凡人生。李将军需好生教养,他日必成大器。”

李靖连连称是,却又忧心忡忡:“只是这孩子出生便有此等异象,恐怕非我能管教啊。”

玄都安慰道:“将军不必忧虑。哪吒虽非凡俗,但心地纯良。只是年少时难免顽劣,需严加管教。”

正说话间,哪吒忽然笑了起来,小手挥舞间,那红绫无风自动,竟在院中盘旋飞舞,宛如活物,众人啧啧称奇。太乙解释道:“此乃混天绫,是哪吒前世法宝,今随他一同转世。那金镯名为乾坤圈,皆是护身至宝。”

天色渐晚,三位仙人被安排在府中精舍歇息。月华如水,洒落庭院,太乙真人邀两位师兄在院中石亭品茶论道。

茶香袅袅中,玄都开口道:“太乙师弟,你收哪吒为徒,可是为应对封神大劫?”

太乙点头,道:“师兄明鉴。哪吒命中注定要辅佐姜子牙完成封神大业。我玉虚宫一脉,当为此劫早做准备。”

云中子轻抚长须:“我近日推演天机,见杀劫已起,商朝气数将尽。不知两位师兄有何高见?”

玄都沉吟道:“我师尊曾言,此乃天地定数,不可强求。我等修道之人,当顺天应人,各尽其责。”

太乙赞同说道:“正是如此,师尊也常常让我们顺天而为,没想到太上师伯也是如此想的。武王伐纣本就是人心所向。”

见玄都沉默,他随后转头面向云中子,“师弟,你一向清修,此番下山,莫非也有收徒打算?”

云中子点头,“只是时机未到。”

接下来三人相视而笑,茶盏轻碰,月光下宛如一幅神仙画卷。

夜深人静,远处传来孩童清脆的笑声。三人循声而去,只见哪吒不知何时已漂浮在半空中,混天绫环绕身周,乾坤圈金光闪闪,正自得其乐地玩耍。

李靖和殷夫人惊慌失措,又不敢贸然上前。太乙笑道:“无妨,此乃天性使然。”说罢,他伸手一招,哪吒便轻飘飘落入他怀中,竟也不哭不闹,反而伸手去抓太乙的胡须,惹得众人莞尔。

玄都感叹道:“灵性天成,果真非凡。”

哪吒乃灵珠子转世,天命在身,杀劫重重。太乙真人为其师,阐教十二金仙之一,若借此因果,人教可暗中扶持哪吒,既顺应天意,又不显山露水。

玄都思忖:“赐他一道护身符,可挡一次死劫。”袖袍一挥,一道清光遁入虚空,悄然附在哪吒元神之上。待他日后遭劫,此符自会显化,助他脱困。如此,太乙必承人教之情。

为了防止意外,玄都又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递给李靖:“此乃护身符,可保哪吒平安。他日若有疑难,可持此符寻我帮助。”

李靖感激不尽,连连道谢。见此情景,太乙和云中子对玄都也是大有好感,尤其是太乙,更是感动不已。

时间转瞬即逝,三位仙人辞别李靖一家。临行前,太乙郑重叮嘱:“哪吒七岁时,我当再来传他道法。在此之前,将军需严加管教,莫让他惹出祸端。”

李靖肃然应允。殷夫人抱着哪吒,依依不舍地送别三位仙人。

三位仙人驾云而行,各奔东西。临别前,玄都道:“封神大劫将至,我等当勤加修持,以备不时之需。”

云中子拱手:“师兄所言极是。他日若有需要,尽管传讯。”

太乙也连忙应答:“师兄保重。若遇上困难,尽管来找我们。”

此时在陈塘关李靖府中,哪吒正睁着好奇的大眼睛,望向三位仙人离去的方向,小手紧紧抓着混天绫,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波澜壮阔的未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