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贾雨村奉命上西北

贾府一恢复原来的规矩,王夫人自是要伺候贾母用膳。

这日贾母漱完口却未让王夫人回去,反而道:“环儿进家塾也有十天半个月,学得如何?”

王夫人咯噔一下,往日贾母并不关心贾环情况,就连贾环当日进家塾时来请安,贾母也未多加嘱咐,反倒让他以后不用来说。

一想也就只有那日贾环故意使坏和顶撞她,不知为何传到贾母耳里。

“老太太,环儿刚入学,左右不过稳稳性子,如何谈学成呢。”王夫人应道。

“哼,学了仁义礼智信,倒把性子学坏,我也头一次听说。”贾母也懒得掩饰,提点道:“政儿媳妇,按理说入了学,环儿该跟他父兄学习学习,只是家里情况特殊,都离了府,没一个长辈提点他。你身为他母亲,该打该骂时不可心软,该教该点不可偷懒,免得真移了性子,以后便难改正了。”

王夫人只得点头应是,好在贾母并未将这事怪罪在周姨娘身上。

贾母话题一转,又提及了贾赦那小儿子贾琮,脸上笑意甚之:“他可比环儿小,还一同进家塾,你大伯爷亲口称赞,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同样是姨娘生的孩子,贾环就是不如贾母的眼,而贾琮却连连得到贾母的夸奖。

此刻的王夫人面子也有些挂不住,心想:可要赶在贾政回府前,把环儿的性子调整好,免得落得管教不力。

王夫人倒未曾往别处去想,只因同是赵姨娘所生,探春在锦绣堂处处争一二,不管学习还是女功都是拿得出手,更不用说性子讨喜,赢得府里上下的喜爱。

而环儿怕是从小离了生母,成长时期又正值贾府多事之秋,父亲、母亲确实关心不足,府里下人清不完的富贵眼,环儿怪癖性子也是可能的。

王夫人向来只想解决问题,而不纠结过去,自她知道周姨娘过于包庇贾环,便让贾环下了学就来她屋里用膳、学习,直至夜深要去洗漱歇息。

虽然贾环时不时唤她太太,但也没了那次令人气的反叛。

就算贾母怪她管教不力,她也未曾半句反驳,只想着贾环改过自新,众人也能看在眼里。

贾母敲打了一番王夫人后,便想放她回去用膳,却被一人通报止住了脚步‘宫里来了公公,说是大姑娘一事。’

如今二房府里只得女眷,贾母、王夫人只能更衣前去领旨。

王夫人心绪不宁,难道圣上是要元春离京去和亲吗?

一瞧喜妹取来诰命夫人的衣服,下意识要她换来素服。

等喜妹替她换好衣服,王夫人也下定了决心:就算元春亲口说她愿意为万民之宁而和亲,但身为母亲的她却不愿意,就如她先前所想,硬逼元春和亲,那她便一头碰死给他们看。

所以当贾母看到王夫人一身素服,眉头一皱,想让她再换一身衣服又时间不足,只好压下心中的不安,一同前往荣禧堂。

这次来宣旨的太监眼生,年轻、眉清目秀、一脸和善,见她们摆了香案接旨,才口宣道:

‘贾府大姑娘元春位三品女官,蕙质兰心,秀外慧中,在万佛寺为朕祈福三年之久,如此忠心耿耿,朕实在感动。’

话却停顿一下,吓得贾母、王夫人脸色一变,难道真的要元春和亲?

‘万佛寺归贤安县所管,当任县令为百姓父母官却无爱惜子民之心,近几年来生灵涂炭,实在令朕痛恨其为。’

虽说王夫人从云骧口中得知万佛寺老尼姑背靠县令才做偷鸡摸狗之事,但现在圣上怎么好端端扯上了贤安县县令作什么?

‘即日起,剥去贤安县县令朱蕴照官职,其任职期间收刮民脂民膏,都充作贤安县衙门运作,无须上缴朝廷吏部。任贾元春暂代贤安县县令一职,朕望其能爱民爱子,做出一番成绩。’

“什么?”

经历大风大雨的贾母也忍不住惊呼道,更不用贾府其余小辈。

宣旨太监笑了笑,道:“老太君、夫人,恭贺贾大人做贤安县县令,这差事办得妥当,万岁爷自有一番奖赏。”

贾元春早在三年前便是三品官员,但人人都称呼其‘贾女官’,好似要强调其官位的‘特殊’。

如今宣旨太监轻飘飘喊了句‘贾大人’,总感觉出不一样的。

贾母先回神问道:“敢问公公如何尊称?”

“老太君,咱家唤高升,您喊我小高便是。”宣旨太监也不自抬身价,笑意盈盈。

贾母笑道:“不敢不敢,高公公今日专门来宣旨,实在是贾府之幸。孙女不才,承蒙陛下厚爱,只是这世道向来没女人当县令,不知陛下此番委任,可有其他意思?比如说,暂代多久?”

高公公自是听出了贾母小心翼翼,回道:“老太君,万岁爷要用谁、用多久自然有一番打算,咱家怎敢妄自揣测。”

许是这一消息令贾母有些恍惚,又多嘴问道:“我孙女如今在万佛寺,这圣旨也到万佛寺?”

“老太君,这是自然。”高公公没有半点不耐烦,细细道:“万岁爷让咱家来宣口谕,另外的圣旨早早便往万佛寺出发去。老太君不必担心,咱家办事妥当。”

“高公公,我不是这个意思。”贾母慌乱说道,生怕元春才刚当上县令,就把圣上身边的人得罪。

“老太君,贾大人有造化,是您的福气。”高公公道:“咱家不过开沾沾喜气罢了。”

王夫人顺势请着高公公去喝茶,一番招待后,高公公心满意足地回了宫去。

“政儿媳妇,这是福是祸?”贾母眉间化不开的愁,并不觉得开创第一个做实职的元春真有福气。

王夫人也不懂圣上为何如此,但好歹不是送元春去和亲,这悬了半天的心也放下来,宽慰一番:“老太太,是福是祸都得接了,我们能做的,便是全力支持罢了。”

贾母若有所思地看着王夫人,唯有一声叹息。

……

西北前线

亲王亲自面见了京城来的官员,一看到此人,大惊道:“怎么是你?”

只见贾雨村朝亲王、护国大将军一一行礼,才把此事前后说清楚。

原来都察院换了上司后,不算编制内的贾雨村自然受了不少排挤,只得凭一己之力考上进士,得了翰林院检讨一职。

在翰林院待了几年,依旧没有任何提拔,谁料圣上翻了一下花名册,点了贾雨村护送议和钱粮上西北。

“陛下可有圣旨来?”亲王开口发问,贾雨村摇了摇头,道:“王爷,只有口谕。”

议和如此大事,圣上既然认了这议和的条件,为何不白纸黑字写下来呢?

而等贾雨村将口谕一一说出后,亲王咬牙切齿:怪不得皇爷爷不下圣旨,这分明是令他难做。

将军也忍不住开口道:“王爷,你在准噶尔面前认了这条件,现在陛下这般做法,岂不是让王爷失了脸面?”

亲王一想到自己拍胸脯说没问题,转头却都打了折扣:白银三百万两,骏马牛羊数量减半且是小只,谷米只有两万石。

“那和亲的人呢?”亲王突然想起这事,见贾雨村一脸懵,连忙明白道:“要送一个公主和亲,本王举荐了贾元春,她人呢?”

贾雨村摇了摇头,道:“王爷,微臣不曾听闻要护送公主来和亲,更何况。”

“何况什么?”亲王这时也想明白,想必他发去京城的议和信并未给贾雨村看过。

“贾府大姑娘刚任了贤安县县令一职,想必是不会送来和亲。”贾雨村一面打量亲王脸色,一面小心翼翼道出实情。

“什么?”亲王和将军异口同声,相识只觉得荒谬:一个女人当什么官?

“皇爷爷是老糊涂了吗?明明本王要她去和亲,怎么转头让她去当官。”亲王心里气得要死,对圣上自是有怨。

“王爷慎言。”将军示意了一旁的贾雨村,亲王才闭上了嘴,但面色依旧难看。

贾雨村自然看出他们忌讳他,便开口道:“王爷,微臣得益于王爷的赏识,才能在京里有一足之地,微臣铭记在心。”

将军撇了他一眼,道:“你是荣国府的同宗,就算王爷对你有恩,你也不一定。”

“将军。”亲王却打断了将军的话,面色缓和道:“既然投了诚,何必去纠结这点小事。只是你负责押送来,可知这远不及本王要求的。”

贾雨村连忙跪地表态,道:“王爷,微臣领旨时,并不知道王爷所要求的,前线多亏王爷和将军周旋,微臣要是早点知晓肯定会尽力争取。但如今成了定局,再与陛下争一二倒不好,若是在准噶尔面前不好交代,微臣亦可出面替王爷说一二。”

这番话说进了亲王的心里,要知他来西北快两个月,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谈判,却反而被自己亲爷爷背刺。

眼前的贾雨村愿意以圣上名义替他担罪,至少明日与准噶尔会面便有了台阶可下。

亲王笑了笑,道:“你奉陛下的旨意来,自是该与准噶尔见一面,你下去休息好,晚点再来与本王商议如何说服准噶尔认了这数。”

贾雨村一听便知亲王算是把他当一伙的,连忙感激涕零表白一番,才起身回去歇息。

“王爷,此子左右逢源,一边搭着贾府,一边又要与你投诚,怕是个小人。”将军虽说是站在亲王那头,但心却是实的,见不惯贾雨村此等作为。

亲王笑道:“小人好啊,给点蝇头小利就往前冲,省得本王费心思琢磨。”

将军劝说两回也没有改变亲王的想法,也只好由着他去。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