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宝钗掩唇一笑。

“果真被三妹妹猜着了,这荒唐话是骗不过妹妹去的。”

“并非我有意作弄,只是承人所托罢了,还请妹妹大发慈悲这几日里别揭穿三妹妹她们的谎话,等她们哄住宝玉再说。”

黛玉只抿着唇不言语,骗得了宝玉一日,还骗得了他一世么?

拖泥带水的平白生出事端来,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早日交割干净。

宝钗一看便知黛玉的想法跟自个儿是一个样,便在黛玉床边坐下,缓缓道。

“我这次来,不只是为了传话,更是想和妹妹说两句真心话。”

黛玉暗自惊奇。

宝钗为人向来八面玲珑,虽然难得挑出她的错处,却难免让人觉得她待人不诚。

因此虽然一处住了几年,黛玉与宝钗依旧只是面子上的情分,着实算不得亲密。

此时听她要说真心话,黛玉便笑道:“你说,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是不依的。”

宝钗叹了一声:“薛家祖籍在金陵,从前我们还未上京、仍然住在南边儿的祖宅时,我跟着母亲各处赴宴,不少姑母婶子每每见了我都喜欢得紧。”

“她们总是一见面就把我揽在怀里,嘴上还说些什么‘等我及笄便要厚着脸皮来薛家求娶’‘万望我父亲母亲割爱’之类的话。”

黛玉难得听宝钗说起她在南边的往事,尤其是事关婚嫁,她忍不住问道:“姨妈又是怎么回的?”

宝钗眼神变得柔和起来,似是在追忆什么。

“我那会儿也才几岁,母亲自然不会把这些话当真了。她只说舍不得我,要多留我几年,那些姑母婶子听了只是笑。”

“不过后来好些薛家族里嫁出去的姑母回薛家做客时,常常带着几个沾亲带故的表兄弟,其中……倒是也有谈得来的。”

黛玉起了兴致,笑问道:“后来呢?”

宝钗神态自若,也笑到。

“后来么,后来我父亲病逝,哥哥又是个不成器的样子,家里为着他不知赔了多少银子进去。”

“那些人家许是担心我哥哥带坏了家里的儿孙,也不许他们再来薛家,自然慢慢的也远了。”

自从来贾府,黛玉见惯了世态炎凉。

宝钗虽没明说,黛玉却不难猜到后文——

先前那些惦记宝钗亲事的人家本就是为了‘钱’‘权’二字才围了上来。

见薛家大不如前,这些表兄弟当然不会再愿意掺和进薛家的烂摊子里,和宝钗的亲事自然也没下文了。

黛玉心里唏嘘不已,难免物伤其类,她与宝钗的处境何其相似!

二人都算不得贾家正经的小姐,二人是一样的无依无靠,一时生出许多同病相怜来。

黛玉叹道:“从前我总想着姐姐虽也没了父亲,但到底比我强得多。”

“又有母亲,又有哥哥,在京中又有买卖,家里又有土地,住在贾府不过是亲戚间的情分,日后要是不愿住了想走也便宜。”

“只是如今大观园穿越到了现代,姨妈和薛家哥哥都没法子跟来,姐姐与我倒是一样的人了。”

宝钗无奈笑笑,什么亲戚间的情分?这话也只好哄哄旁人了。

薛家厚着脸皮住在贾家,就是为了求一个庇护,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搬走的。

只是黛玉明明心里明白,还愿意在话语间维护着她的面子,宝钗格外感动,忍不住道。

“从前我喜爱妹妹为人,只是因着宝玉,和妹妹难免像是隔了一层似的。今后没了他,只盼着妹妹多与我亲近。”

提起宝玉,黛玉仍是有几分不自在,垂眸道:“姐姐又提他做什么。”

宝钗道:“这事说来原是我的过错,跟妹妹没半分关系。我嘴上说着不喜金玉良缘,实则又拗不过母亲的意思,见天儿地往怡红院跑。”

“不说妹妹,只说贾府这些下人,私下也没少编排我剃头挑子一头热。”

黛玉忙道:“姐姐千万别多心,我从未如此想过。”

宝钗笑说:“甚好,这些事我们只当是翻了篇,今后我再也不提了,可好?”

二人相视一笑,宝钗又道:“我贸然提起在金陵的往事,倒不是为了别的,只不过不愿见妹妹这般聪慧的人为婚事所困。”

“大户人家结亲,家世、权势摆在前头,情投意合倒成了最不要紧的事,换做从前,我的婚事我也是做不了主的。”

“到了现代来,虽说近亲不能结婚了,但从旁的地方来看,却是极好的事!”

“前几日我曾私下打听过朱姐姐的婚配,她如今二十有五,仍未定下亲事,其余几人也大抵如此。”

“依我之见,说不定在现代婚事是最不要紧的事,虽嫁不成宝玉,妹妹依旧也是和从前一样看书作诗,又有何可忧?”

她一层层抽丝剥茧地说开,黛玉听了觉得有理,正想说上两句,却听宝钗狭促道:“况且……宝玉虽好,妹妹岂知天底下没有更好的呢?”

黛玉不觉红了脸,嗔道:“我原把你当个正经人,才听你说这么些真心话,你反倒拿我取笑儿,下回你要再和我说‘真心话’,我可是不敢听了。”

宝钗笑了,也只点到为止,二人又说些诗词闲话解闷儿。

一番深谈下来,宝钗不禁感叹:那些惯爱踩低捧高的丫鬟婆子只说林妹妹尖酸刻薄嘴上不饶人,实则我再没有见过比她待人还要赤诚的人了。

黛玉也暗叹:宝姐姐不说那些看似句句有理其实没有一丝真心的场面话时,原是这么一个热心肠的人,我长到如今,竟没有一个人肯像她这样现身说法劝导我。

二人是越说越投契,连朱丽吃完晚饭回来也没好意思进去打扰。

钗黛二人就这么一直说到了熄灯时分还是难解难分,最后彼此也不称呼什么“宝姐姐、林妹妹”了,索性略去前缀,好似亲姐妹那样只以“姐姐、妹妹”相称。

*

既是解开了心结,黛玉的病第二日就渐渐好转,她和宝钗的情分也是一日好过一日。

不过与之相对的,宝黛二人的关系日益疏远。

黛玉性情高洁,既是想通了其中紧要,便不会再和宝玉如过往般亲密,以免给他不切实际的希望。

二人都在病中,并不去含芳阁和姊妹们一道用饭,而是由人专门把饭菜送到住处来,宝玉同黛玉已有数日未曾见过面了。

即使宝玉多次来潇湘馆探病,黛玉得了信儿也早早避出去。

次数多了宝玉便明白她的态度,知道她是有意避开。

为此宝玉茶饭不思日渐消瘦下去,大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架势。

探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要厚着脸皮求黛玉去劝上一劝,却又知道此举极为不妥当,只好来找宝钗商量。

她来至蘅芜苑时,恰好同住此处的湘云寻惜春玩去了,宝钗正独自一人在房中看书。

探春进屋后直言道:“宝姐姐,我有一桩麻烦,还望姐姐不吝赐教。”说着把宝玉的情况细细说来。

这几日宝钗偶然在潇湘馆外头遇见过宝玉一次。

他脸色苍白、眼下乌青、双颊消减,要不是衣裳还和往日穿的一样,险些让宝钗没认出来。

此时听探春如此一说,宝钗意识到严重性,若是长此以往说不准会要了宝玉的性命。

碍于情分,宝钗此时顾不得她过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沉思片刻便道:“论理我是客,不该替主人家做主,但事态紧急,少不得说上几句。”

迎春木讷,惜春年幼,唯一知道利害的探春无人相商,不得不把事憋在心里,好容易逮住个能出主意的人,她忙拉住宝钗不放。

“姐姐何必说这些生分的话,咱们打小一块儿住了这么多年,几时把姐姐当外人了?还是速速把法子说来,救了这呆子的性命为妙!”

宝钗见探春急得额头沁出一层薄汗,也不卖关子。

“依我说,宝玉这场病的根子都在近亲不能结婚这个规定上头。那日你拿话哄好了他,等他清醒了仔细想想怎会看不出其中的端倪来?”

探春也懊恼:“我原是不该浑说,那日只想着赶紧哄住他,别让他再行痴狂之举,倒是没想过今日,和饮鸩止渴也无甚差别了。”

宝钗又劝:“何必自责?那日他病成那样,也是没法子的事,你不过是事急从权了。你既找我了我,我自然帮你想个法子周全过去。”

宝钗拉着探春坐下,细细与她说来:“咱们这样的人家,亲上加亲不在少数,骤然说不成了,宝玉心里必是想不明白的,只好一头钻进牛角尖折磨自个儿。”

探春听了她的分析,也有了想法:“姐姐的意思,是让我们拿着这事去找朱丽姐姐问个明白?”

宝钗笑道:“我正是此意,把这里头的条理和宝玉分辨清楚,好叫他知道缘由,以免他日夜辗转反侧郁结于心。“

“只是他这几日言行反常,贸然去问朱姐姐,他们必然往宝玉身上猜,外头的风言风语也够恼人的,不过幸好牵扯不到林妹妹身上。”

探春是个有决断的,当即咬牙发狠道:“罢,罢,命都快没了,还担心这个做什么?便是当真不中用了,也得叫他做个明白鬼。”

二人达成了一致就一齐去晓翠堂找朱丽。

二人并未提起宝玉黛玉的名字,只说她二人那日在医院看到近亲不能结婚的规定,觉得好奇,特意来问上一回。

朱丽一听,这不是跟项目组的安排不谋而合了吗?

她便安抚道:“你们且等上一日,我必然给你们个说法。”

不爱写雌竞,爱大部分女角色,但袭人王夫人这种对黛玉自带敌意的除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12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