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穗禾并没有对陆筝这段看似随意实则掏心窝子的话作出任何回应,她静静凝视着不远处打完比赛便立刻凑在一起复盘的罗晓溪与邓琳,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林立骅拿着几包小零食站在不远处观望,地上坐着的两小只被场地旁的挡板遮住了大半身体,只露出两个小小的脑袋。
比赛时他一直在现场盯着,一个是他正在带的孩子,一个是他想带并且即将要带的孩子,哪怕是队内赛他也得来看看。
方穗禾emo的时候他正打算上前,可陆筝先一步去了,他迈出去的左脚又收了回来,决定先去给俩孩子拿点小零食,回来再看看情况,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她们。
作为方穗禾的主管教练,对于她持续性的状态下滑,林立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导的话说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每次都收效甚微。方穗禾给自己建起了一座围城,别人进不去,只能她自己走出来。
其实林立骅也摸不准陆筝凑过去是要劝人还是歇歇,但无论怎样,有个人陪着方穗禾总归是好的。反正刚打完比赛,就当是放松休息一下,说不定还真能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说起来,训练时是不提倡吃零食的。按照李国伦的说法,训练就得有训练的样子,太松散了怎么行,把训练场馆当成什么地方了,这不是把训练当儿戏嘛!然而林立骅一向很疼手底下的女娃娃,加上带男队和带女队本来就不一样,所以在女队这边,一些约定俗成的“法则”经常性被忽视。
大概又坐了5分钟,方穗禾稍微挪了挪方向,身体角度朝陆筝侧了些:“我的进攻**比较强烈,有好几球本来可以不丢的。”
陆筝也改了个坐姿,盘腿侧身,和方穗禾面对面:“你的打法就是速度流,连珠炮似的进攻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这是没错的,每次你发力的时候我都要提一口气。”
这架势是进入了复盘环节。
刚刚说了那么一番话,陆筝并没有抱着什么开解人的目的,她只是纯粹想将自己的想法说给方穗禾听。
也许正因为没有目的,倒叫听的人卸了心防,所以更容易听进去吧。
看到两小只手舞足蹈的你一句我一句,林立骅露出老父亲的笑容,准备上前加入复盘。
来都来了,看都看了,总不能白看吧。
一起聊聊。
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教练组破天荒做了回人,宣布三天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半决赛和决赛。陆筝也终于被林立骅收入门下,迎来了她的第四位正式教练,也是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教练。
之所以要加个“正式”,因为还有钟仪琳这么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代教练。钟仪琳没少帮周显平带陆筝,无偿献爱心干着教练的活,把她也算上,林立骅在陆筝教练序列里的排名就只能往后挪一位,屈居第五了。
陆筝和方穗禾成了“同门师姐妹”,鉴于此,重新分配宿舍时便把陆筝安排进了方穗禾的屋子,徐梦则住到了陆筝的对面屋。
陆筝又是抱着徐梦好一顿撒娇:“隔着两扇门一个过道,就像隔着全世界呜呜呜。”
徐梦已经习惯了陆筝的黏糊劲儿,但每次还是会忍不住心化的一塌糊涂。
陆筝整个人有一种养尊处优的白净,不知道是不是家学渊源的缘故,在她身上有一种书卷气。打个比方就是,哪怕她在球台上给人打了个爆冲,表情严峻,旁人也很难从她身上感受到那种咄咄逼人的狠劲。
她往那一站就是老师最爱的品学兼优三好学生的样,说不定闲暇时还会弹弹钢琴练练书法,不说的话没人会把她和运动员联系起来。
陆筝就像不小心走错了片场的小白兔,懵懵懂懂地一头撞进徐梦的怀里,把徐梦吃得死死的,让徐梦毫无抵抗力。
至于为什么陆筝不在钟仪琳面前这样,问就是钟仪琳气场太强大,在她面前,陆筝总会下意识变得规规矩矩,一如学生见到老师,乖巧有余而亲昵不足。
陆筝和方穗禾同屋的第一天晚上,两人就因为一个共同的喜好迅速拉近了距离,这个喜好可不是打球。
结束一天的训练后,陆筝才有时间搬宿舍,她有三个行李箱,两大一小,大的箱子里是衣物和课本。
课本是字面意义上的课本。沈听筠希望陆筝能在训练之余自学初中的课业,不要傻乎乎等国家队的补课,自己抓住的学习机会才是最靠谱的。为此,沈听筠贴心配备了各科的辅导书,这也导致陆筝的行李重量直接飙升了一个档次。
然而进队后陆筝算是明白了,她那爱操心的美丽妈妈恐怕如愿不了。
自学?可以自学。
时间?没有时间。
有时间都用来吃吃喝喝睡睡了,哪还顾得上学习。特别是每天结束训练后冲完澡躺在床上,她连动都不想动一下。
把衣服和鞋子都归置好,书原封不动的关进行李箱,陆筝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两手一摊躺在床上。
这没文化的亏她愿意吃。
方穗禾一进屋就看见陆筝呈“大”字形瘫在床上,一副“躺尸”的模样,三个行李箱还在地上放着。她刚洗完澡,边擦头发边问:“你收拾好了吗?”
陆筝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回道:“差不多啦,我先缓缓,等会儿再把箱子收好。”
“你要把箱子放上去吗?”方穗禾的行李箱在衣柜顶上叠着,她不知道陆筝是不是也这样放。
“嗯,既节省空间,还看着整齐。”陆筝伸直手臂又慵懒地舒展了一下身体。
房间大约20平,放了两张床,两个衣柜和一张长桌,剩余空间并不多,如果把行李箱堆放在地面上,即便摆放得再整齐,也难免让人感到房间狭小压抑。
“那你弄好了跟我说,我帮你放。”方穗禾跟徐梦一样,都把陆筝当作需要照顾的小妹妹。
陆筝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不用不用,我自己放就行。”
之前和徐梦同屋时也是把行李箱往柜子顶放,一般拿上拿下的活儿都是徐梦干。她的身高接近一米七,用这个理由成功说服陆筝当个看客。
但方穗禾和陆筝差不多高,陆筝可不好意思让人帮自己搬箱子。
陆筝想的也很简单,她只看身高,不看年龄,把自己和方穗禾摆在同等位置上。客观条件一样的话,为什么年长的一定要挺身而出呢?她才不管这个。
为了减轻举重负担,陆筝把箱子里的书重新分装,全压在一个箱子里还真有点沉,就这样还是方穗禾在旁帮她推了一把,箱子才顺利放好。
嘴上没说什么,方穗禾的眼睛可一直没离开过陆筝。她亲眼看见陆筝往两个箱子里分书,知道了箱子有重量,所以一直做好随时搭把手的准备,最后也确实帮上了忙。
孩子都说要自己做了,那就试试呗,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等孩子遇到了困难,再帮她解决。 ——方穗禾带陆筝心得
搞定两个大箱子后,小箱子还孤零零杵在床边。
“这个要放吗?”方穗禾瞅了眼。
陆筝摇摇头,一脸神秘把箱子放在两张床的过道里。
“这里面是我的精神支柱。”
方穗禾满眼茫然。
陆筝郑重其事地把箱子放平,解开拉链:“当当当当!”
伴随着献宝似的哼唱,箱子里的东西露出庐山真面目,全都是酸奶疙瘩,周边还围着冰袋保鲜。
“这个可好吃了!小时候我妈妈去新疆交流带回来的,我一吃就喜欢上了!然后我妈妈就经常托朋友从新疆寄过来。”说起吃的,陆筝那叫一个神采飞扬,更别说是她无比推崇的酸奶疙瘩。
看她还用冰袋小心地冰着,就知道她有多看重这堆酸奶疙瘩了。
“你尝尝?有不少人吃不惯,但我真的觉得超好吃的!”
陆筝这辈子都忘不了李喻的形容——发酵后的面包块。
不懂欣赏!!
方穗禾道谢后没有丝毫犹豫就往嘴里送。
只要是吃的,方穗禾可谓是冲锋在前无所惧,一队的队员们都知道她是个吃货,看她军训还要夹带烧饼就明白了。
陆筝眼巴巴等着方穗禾的反馈,谁懂她那颗想让全世界都知道酸奶疙瘩是沧海遗珠的心啊。
奶味很浓,咸咸的酸酸的,有颗粒感,初入口时味蕾受到冲击,但越嚼越上头,有种酒香味。
方穗禾的表情经历了微微皱眉到眉头逐渐舒展,再到眼神光越来越亮的三个明显变化,陆筝一看就开心了。
她找到知音了!!
她身边除了爸爸妈妈和钟仪琳,没人接受得了酸奶疙瘩。也许酸奶疙瘩和豆汁的味道有点异曲同工,所以同为北京人的钟仪琳能够接受,但她并不喜欢吃。
李喻徐梦邓琳周显平等等一大堆人,吃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满脸写着痛苦。
因为酸奶疙瘩,陆筝和方穗禾迅速拉近了距离,比说上一堆掏心窝子的话还管用。想来重要的不是什么酸奶疙瘩,本质应该是吃货之间的奇妙共鸣吧。
关了灯临睡前,陆筝问方穗禾:“小禾姐,你喝过豆汁儿吗?”
方穗禾虽然在北京待了很久,但还真没尝试过豆汁,毕竟豆汁一直名声在外,她多少有些顾虑,生怕踩了这“雷”。
吃货也是懂得趋利避害的。
“没呢,我怕喝不惯。”
“休假的时候我带你去喝个老字号,你喜欢酸奶疙瘩,那我觉得豆汁儿你应该也行。”
“豆汁配焦圈儿,那叫一个美~”
屋子里暖气很足,陆筝抱紧了自己的小被子,语气满是兴奋。
她想带方穗禾吃更多好吃的!
方穗禾也翻了个身,和陆筝面对面,带着笑意:“好啊,我的豆汁初体验就交给你了。”
方穗禾跟冯戎、罗晓溪一样来自辽省,不过城市不同。东北人大多敞亮直率,自然也会喜欢率真的陆筝。
陆筝心里的小算盘又开始噼里啪啦地打起来了,在心里用小本本记下:
1、跟冯戎打一局,打他个11:8!
2、带方穗禾去喝京市最正宗的豆汁儿!带她吃好多好多好吃的!
当生活充满阳光,心开阔了,应该就不会困于囹圄了吧。
女孩子之间迅速拉近关系的契机真的很五花八门,有的是买买买,有的是玩玩玩,筝筝和小禾就是吃吃吃~千言万语不如吃
ps:我每次看评论都笑的像个二傻子哈哈,欢迎大家跟我唠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共鸣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