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叮呤叮呤的闹钟声把陆筝和方穗禾从睡梦中叫起来,时间显示早上六点整。
六点三十要到操场集合进行跑操。
陆筝睡眼惺忪地爬起来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朝旁边一看,方穗禾正用被子蒙住脑袋蜷成虾米状。脑子一片空白的陆筝又躺了回去,再次陷入梦乡。
“陆筝,快起来,六点二十了。”感觉到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陆筝抬起沉重的眼皮,方穗禾正站在床边,手里拿着毛巾,一边擦脸一边看着她。
方穗禾一般都是赖床到六点十五起身,最晚的记录是六点二十五,主打一个“快准狠”,穿上衣服就往操场跑,等早操结束再回来补觉。
她用自己的记录做参考折中了一下,卡点二十再喊陆筝汽车。
二十了?陆筝闻言瞬间清醒,眼睛瞪得像铜铃。身体已经先脑子一步做出了行动,她掀开被子就直奔洗手间,方穗禾顺手帮她扯了一下被子,稍微铺展,让床铺看起来没那么凌乱。
之前打比赛的时候暂停了早操,大家只需要七点三十到楼下集合,点个名就完事了。集合只有一个目的,让运动员们爬起来吃早饭。不论饿不饿,健康饮食一日三餐必不可少,这也是为了运动员的身体着想。
没有比赛的这三天早上,跑操又恢复了。跑完就解散,大家各自随意活动,等到九点再到场馆集合训练。
所以今天可以算是陆筝到一队以后第一次日常训练。要是迟到了,那得多尴尬啊!
好在六点二十九分,二人及时赶到操场。女队在前男队在后,跑5圈,也就是2000米。
陆筝倒是可以跑,就是到了后期越跑越慢,方穗禾原本想陪她,被陆筝好说歹说劝走了。
尖子生可不要被她这么个弱鸡拖累了…
徐梦跑得很轻松,她降速度跑在陆筝身边,和之前在二队的时候一样。
“你别等我了,好好跑你的。”说一句喘三下,但陆筝的脚步一直没停。她心里清楚,这里不是二队,徐梦跟她一样都是新人,需要好好表现,她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徐梦进步。
“这不正跑着吗,别说话,呼吸节奏!”
陆筝乖乖闭上了嘴,跟着徐梦的呼吸节奏一起跑着,微微弯起的嘴角暴露了她此刻的真实情绪。
陆筝:呜呜呜全世界最好的梦梦姐!!
“还得练啊。”钟承翊从陆筝身边超过去,话不是对着陆筝说的,但傻子都能听出来,就是说的陆筝。
陆筝:?不是,他有病吧??
要是冯戎或者袁辛听到这句话,肯定要帮钟承翊解释一下。结合他的语气和表情可以判断,他不是在嘲讽,他真就是看见熟人搭个话,虽然也不知道陆筝怎么就成了他的熟人。
跑道旁,林立骅和李国伦也在交头接耳。
林立骅提出,在第一轮直通赛结束后,刚好赶着冬训结束,让全队进行一次体能测试。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对老队员状态的了解,还有新升上来的几个队员,需要考校一下。国乒的体测内容是中国乒协根据乒乓球项目特点设计的,对于常年训练的运动员来说,并不算困难。
“你是想看新来的那几个吧。”李国伦点出林立骅的真正目的。
林立骅主要想知道陆筝的体能在一个什么标准,这可是他最看好的苗子。之前陆筝在市队的情况就不多说了,进入国家队后,她虽然按时训练,质量上也没掉什么链子,但林立骅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对她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能摸底。陆筝现在所处的位置和以前大不相同,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也更为严峻,很多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跑道上的陆筝落在了队伍末端,林立骅抱臂叹息:“都得看啊,体能这一块儿你不抓?”
李国伦耸耸肩:“要抓,还得狠抓。”
未来的事实证明,两位教练确实很有前瞻性。
时间转到2020年全锦赛前夕,为切实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强化体能、恶补短板”的备战要求,全锦赛的参赛运动员统一进行了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测试,只有达标者才能参赛。
那时候的陆筝非常轻松的达标了。
——
训练馆内,男队和女队集中在一起进行热身训练。
先是拉伸,每天做好牵拉和放松,就可以避免很多急性的拉伤,也可以缓解训练后的肌肉酸痛。不过这方面的困扰对陆筝影响不大,可能是因为年轻,身体恢复能力比较好,但她也做得很认真。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的,省的以后年纪大了有积累性的损伤。
再是跑步和步伐训练。没错,还是跑步,绕着场馆跑六圈。陆筝觉得跑步将成为继乒乓球之后,占据她生活时间第二多的运动了。
热身一小时后进入技能训练,男女队分占训练馆的左右两边,中间有一条过道隔开,到处都能听到乒乓球的透板声。
所谓透板,就是通过击打乒乓球后,将乒乓球胶皮与海绵压缩,扎实地击打到乒乓球底板上,并能听见击打带来的清脆响声。因为只有打透了胶皮之后,与乒乓球底板相互碰撞,才能发挥出底板的作用、性能。很多业余球迷都想到达这样的境界,不惜花费几千元购买一块底板,然而依旧打不出其内在蕴含的威力。
央视五台的《体育新闻》正在持续跟进国乒的冬训进度,经常会有记者来抓选题。
记者一进场馆就听见让人激昻澎湃的透板声,便以此为切入点,在镜头前详细阐述了一番国乒的训练强度以及近期的比赛安排,接着抓壮丁采访对“透板”的理解。
先抓几个大众眼熟的,再抓几个生面孔,一碗水得端平。
一号壮丁方穗禾:“感觉乒乓球能停留在胶皮中,俗话说就是能挂得住。你击球时打的越深,含球的感觉会越明显,只有你含住了球,在拉弧圈球或者拧拉的时候,才能有那种把球扔出去的感觉。如果能明显地打‘透板’,你的发力就能借助到球板的底劲,出球速度会更快。只要动作够快,摩擦也能跟得上,质量就自然高了。”
非常专业。
二号壮丁冯戎:“我觉得透板是在形容吃球,吃得越深,球就会越转,手上对球的把控就越好。其实想打透板,肯定是需要集中力量,让海绵产生足够的形变来包裹乒乓球,到了一定程度,你自然就能体会到底板的力道。”
稍微容易理解了一点。
三号壮丁汪华:“我认为透板的时候,都是乒乓球在球拍上能有短暂的停留,这也可以说成我对乒乓球有足够的摩擦。海绵嘛,一定是先收缩,再快速反弹,只要你的力量达到了自身的70%就能做到透板。汪克明每年都会换底板,就是因为太透板了,他的板子打一年,木制会被击打的松散,从而失去了底劲。”
不仅浅显,还带了一个举例。汪克明的正手拉球势大力沉,之前录制宣传视频时直接击碎了玻璃,典型大力王,被人津津乐道。
记者在搜寻四号壮丁时,一眼就看到手腕绑着沙袋的陆筝。她正在跟林立骅做接发球训练,手腕负重使她的每一球都沉重了起来,打的越多越沉重。林立骅也丝毫不客气,手上发球的速度像无情的机器人,一个接一个发的飞快,陆筝明显累得够呛,但她的表情没有崩。几缕头发被汗水打湿粘在脸颊上,眼里透着不服输的倔强劲儿,非常像热血漫里对主角的描写。
大部分人都是视觉动物,不论男女,于是记者带着摄影师朝陆筝走去。
一开始陆筝是拒绝的。
第一,她不会说。你让她打球可以,讲解就不太行了。虽然平时和队友们聊战术、复盘比赛也能侃侃而谈,但面对镜头干巴巴地说,她实在力不从心。
第二,她觉得自己现在这副样子……央视诶。
此时的陆筝还不知道,在名为《国乒军训忙》的纪录片里,她已经拥有了特写镜头。
林立骅给了陆筝一个肯定的眼神,接过她擦汗的毛巾:“以后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慢慢习惯。”
陆筝认命般接受采访,并没有深究那句“越来越多”。
四号壮丁陆筝:“透板就是要用力,不过非专业人员还是不要过度追求这个,因为像我们不仅发力够,而且连续性,步伐,整体的都很好,不会影响下一步的动作。”
讲是讲了,但不多,还有点偏。
陆远鸣和沈听筠在电视上看到陆筝时,陆远鸣直接评价:“审题不够。”
沈听筠白了他一眼,心疼道:“怎么看着瘦了。”
确实瘦了。
日常训练期间,陆筝每天都要在球台上练**个小时,而且不是说练一会歇一会,是一直在球台上。她的身体正在慢慢适应突然增加的运动量。
——
三天的缓冲期过得很快,半决赛抽签中徐梦对上邓琳,而陆筝则对上冯佳婷。冯佳婷是一队的老队员,虽然没跻身主力,但在队内的排名也相当靠前。
2010年莫斯科直通赛中,冯佳婷在队内排名倒数第二,可之后的德国公开赛上,她从预选赛打起,一路击败荷兰、土耳其、韩国、日本的和新加坡的名将,闯入决赛后,更是从夺冠大热门邓琳手中“抢”过冠军。
竞技体育也充满了未知性,也许这正是其魅力所在。观赛途中跟着运动员的状态走,不在赛场也能体验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
在接下来的半决赛中,陆筝和冯佳婷造就了乒坛最经典的神仙球,即便因比赛的非公开性而不为外人所知,但国乒的主力们都记下了这一幕。他(她)们经常在镜头前提起,吊足了球迷的胃口。
这是筝筝第一次接受采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再也逃不掉。
明天的神仙球也会比较搞笑,不服输的筝筝上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日常训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