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四季(6)

夏天转眼过完,回紫禁城在即。

但是钮祜禄贵妃舍不得黛玉回去。

胤俄亦是舍不得。

贵妃院子,无人打扰的后花园。

“林姐姐,我皇阿玛、额娘他们要回去了。我额娘想问问,姐姐能跟我们一起回紫禁城么?”胤俄问。

黛玉笑着道:“那胤俄可也想问?”

自打互换荷包后,已经没法躲在弟弟这个身份下了,面对她时,他都心跳得厉害。这下被她一反问,他都红了脸。“姐姐,我当然想问啊。”

他哪里舍得再把她放去贾家。

黛玉见他如此腼腆,越发想逗逗他了,故意问:“那胤俄想问我什么呢?”

看着他的脸一直红到耳根,她都拿帕子挡着在窃笑了。

“!”胤俄知道了,女神故意在逗他玩儿了。

他心一横,就把自己的一颗真心拿出来,如果女神能感到快乐的话,也是值了。

他看着她的那双清透的眸子,问:“我想问姐姐,我们互换荷包的事,还算数不了?”

她抬头看着他。他那认真的神情,愈发让他显得稳重而俊朗了。

这下,她的心里,也端上了小鹿。她避开他的凝视。夕阳下,她垂下的眼睫,在她那张出尘的脸上,留下两道动人的倩影。“当然算数了。”

她的这句话,于胤俄,比任何定心丸都管用。

胤俄笑了,转向后花园正对着的大湖。湖面波光粼粼,湖光有些耀眼,就跟湖底蕴藏了无数奇珍异宝似的。他内心的滚滚波涛,逐渐平息,留下的是宁静和温暖。

她红着脸道:“俗话说,千金难买季布一诺。我虽不是任侠季布,但我认定你,便是你了。再说,我爹爹年底来述职,我们便……”

黛玉依旧知道皇上跟贵妃的安排了。她心中感激他们对这件事的处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跟他的事儿,旁人拿不到话头说的,只有羡慕的份儿。

胤俄庆幸自己在上书房苦哈哈地熬文言文的这大半年,让他能够接住女神的梗。

季布是楚汉争霸时期,西楚霸王项羽麾下的一员将领。季布有侠士之风,重诺守信著称。故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成语“一诺千金”也是源自此。

胤俄道:“姐姐在我心中,岂止千金,万千珍宝都不换的。姐姐安排就是了,我全听姐姐的。”

黛玉心中感慨,原来还在羡慕宝姐姐,有母亲和兄长撑腰。而她远离家人,从扬州大老远来京城,寄宿在外祖母家。外祖母虽疼她,但已经不管家了,虽然她吃用跟贾家的姑娘一样,可她的婚事一直无人做主。

如今她明白了,为何她跟宝玉的事一直没有个说法。跟她有没有得力亲人在身边是无关的。若是真心喜欢,就会像此般明明白白地摆出来,哪里用得着她去猜来猜去。即便二舅母王夫人向着宝姐姐,宝玉不是也一次也没跟他们提么?可见宝玉的喜欢,没有他闹起来那般的喜欢。

黛玉道:“胤俄,我心已笃定,荷包只会送与你了。

六年前,我母亲故去,外祖母一封书信,致意教我去。我爹爹便送我到外祖母膝下教养。六年里,外祖母待我不比她的亲孙女差的。

年底待我爹爹来,谢过了外祖母后,看爹爹的意思。”

胤俄有了她的话做定心丸,也不多想了。他尊重她的意思。

贾家的人只知道黛玉进宫是给贵妃讲史,回去小住到年底,问题不大。

且说黛玉回到贾家,外祖母自是十分欢喜。原先猜来猜去的诸人,也都没做声了。就连最喜欢打听她的宝姐姐,也只是简单地问了几句。

黛玉发现了,她没有被过多盘问,是因为诸人的注意力,并不在她这里。待坐定之后,在诸人的闲谈中,黛玉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东府的蓉大奶奶,竟然疯了!

王熙凤连声叹息:“前儿,她还跟我说,要趁富贵之日,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还让把家塾设于此。说什么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要常思日后。

我还道她有见识。怎么没两天,东府传来,蓉大奶奶好好的一个人,竟然一夜之间,疯了!”

这东府的蓉大奶奶,便是贾蓉之妻,秦氏。她生得婀娜纤巧,行事温柔平和。黛玉素闻外祖母对其的夸赞,说她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偏偏这么一个端庄、稳重的美人,怎么就疯了呢?

原来,那日胤俄在太虚幻境烧了薄命司后,金陵十二钗正副册的灰烬,带着书中的警示散落人间。那警幻仙姑又将会放大人心欲念的术,加在了这些灰烬上。

秦氏便是得到了来自太虚幻境的警示,又放大了心中的愿望的人之一。

秦氏原是养生堂里的一个孤儿,后来,跟另一男婴一起,被一对夫妻收养。

她的小名叫做可儿。

养父秦业现任营缮郎,是个管理建造和修理的小官。养父母待她跟另一男婴都不错。然而,那男婴夭折了,养母不久后也去世了。

养父跟贾家素有些瓜葛。宁国府的敬老爷见秦氏容貌出众,便做主让她嫁给了他家的嫡长孙贾蓉为正妻。

这对秦家这样的小门小户来说,跟贾家结亲,是泼天的好事儿。秦氏当时是不解的,这般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根本就不可能啊。但宁国府当家老爷贾敬的一句话,上下不从也得从。秦氏就这样过门了。

背后对她的议论就没有断过,有说她看似是养生堂的弃婴,但她来头大得很。说她怕是哪个坏了事儿的王孙贵胄家里被抱养出来的千金。这般传出去要被杀头的话,贾家素来欠管教的下人,是不怕闪了舌头的。

甚至有人说,哪里有那些个落魄公主等着人捡?不过是敬老爷自个儿看上了,一大把年纪又不好意思给自个儿续弦,便塞给他孙儿了。说那秦氏明了对外说,是孙媳妇儿,实际里,那可是宁国府家的祖奶奶。

谁知,不久后,敬老爷竟然去了都外玄真观当道士去了。爵位、族长,都给了他的儿子贾珍,也就是贾蓉的父亲,秦氏的公公。

在这些流言蜚语中,秦氏还是逢人一张笑脸,毕竟日子还要过。

直到这天,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曲。

画中是高楼大厦,一女子悬梁自缢。

诗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yin。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曲曰:“画粱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势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秦氏从梦中惊醒,醒来后,那画、那诗、那曲无比清晰。

那画中的女子,像极了她。她竟是在悬梁自尽!

秦氏凉从背上起。

诗中的“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yin”。

情,不就是通秦吗?

这首诗,也是在说她。

还有那曲中的,“箕裘颓堕皆从敬,家势消亡首罪宁”。

敬,是敬老爷,宁,是宁国府。

说明宁国府大厦将倾啊!

这画,这诗,这曲,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道惊天巨雷,让秦氏如梦初醒。只怕是得了神袛的指示了。

回顾前半生,她是个孤儿,出生便被遗弃在了养生堂,被养父秦业抱回了家。至于外边闲言碎语,她是金枝玉叶一说,是不是真这般,且不提,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嫌贾家人的脑袋不够结实。

敬老爷为何要把她嫁给贾家的嫡长孙贾蓉,另一段流言,怕是说中了。秦氏的样貌,不说倾国倾城,也是难得的百里挑一。只是她过门不久后,贾敬便大病一场。此后,他开始畏惧生死,去了都外玄真观,专事烧丹炼汞,一概不问世事。

贾蓉心里知道,爷爷为什么要把秦氏许给他。他才不愿当那剩忘|八,所以待秦氏一直不上心,跟秦氏做着表面夫妻。

如果只是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也能过。

要命的是,公公贾珍也来凑热闹。今儿一个古玩字画,明儿一个奇珍异宝,都往她屋里送。

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宋学士秦太虚秦观亲笔学的对联,赵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唐懿宗的女儿同畅公主制的连珠帐等等,这些数不胜数的无价宝物,她应有尽有。

那些说她是流落民间的金枝玉叶的流言,便是从这里来的。

婆婆尤氏是续弦,小户出身,对此是一句话都不敢说的。

公公贾珍越待秦氏好,丈夫贾蓉待她愈发冷漠,后来甚至都不去她屋了,成天跟丫鬟厮混。

有时候,秦氏都生出错位之感,她到底嫁的是谁?

但是,有公公撑腰,即便丈夫冷落她,底下人也不敢明里造次。她的生活也因为公公的无条件给予,变得更好了。

待贾珍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便开始跟秦氏给了音信,递东西时不经意地碰碰手指,或者是一个深情的凝视。

久而久之,秦氏开始心猿意马,心慌意乱。且贾珍也不过三十大几,容貌不俗。

就在贾珍以为好事要成的时候,秦氏大梦初醒。

她回顾过往这一生,荣国府的祖孙三人,哪个是真心待她?不过当她是个玩物罢了。那满屋的无价之宝,不还是放在他们贾家吗?

还有人戳她金枝玉叶呐,若真当她是君,真敬着她,公公怎会毫无忌惮地示爱?他的通房侍妾不少的。

秦氏冷笑着,自己原还傻傻地动过心。若真跟公公有了首尾,万一揣了孩子,受苦受难的还是她啊。婆婆尤氏若捏了把柄,但凡对外一张嘴,这世上就没有地方能容她秦氏了。

那画中悬梁自尽的人,便是她唯一的结局了。

秦氏大梦初醒,求生的愿望占了上风。

她想着隔壁荣国府里,还有一个聊得来的婶子王熙凤,跟她叙话一番后,便回家中等着。

果然,这天夜里,公公贾珍摸到秦氏房里,哑着嗓子喊了一声“可儿”。

谁知,一把冰冷的剑搁到了贾珍脖子上。

随后便是一阵乒呤乓啷地骚动声。千年古玩,百年奇珍,滚了一地。

贾珍吓得披头散发,连滚带爬,从秦氏房里夺命而逃,声音颤抖地连喊“来人,来人”。

婆子、媳妇们见秦氏如鬼魅一般,提着一把明晃晃的剑见人就砍,躲都躲不及。

“杀人了!杀人了!”

“蓉大奶奶,她疯了!”

秦氏看着这些平素在背后中伤她的人,一个个地抱头鼠窜,好不畅快。

秦氏毕竟是贾敬接回来的人,贾珍没胆子明里拿她怎么样。待她平静后,好说歹说,把她远远地送去了一座庵堂。

从此秦氏,过着青灯古佛的日子。

没有奇珍异宝,前呼后拥,众星捧月,但亦无流言诽谤,过得踏实。

黛玉觉得,秦氏远离宁国府的是非,也是自在了。

不过,秦氏留给王熙凤的一句话,倒让黛玉记住了,那边是让她们置产。

黛玉想着,将来她若是出嫁,从自个儿家里风风光光接亲多好。待年底父亲来京述职,她跟胤俄定下后,她便跟父亲提在京置产的事儿。

*

包嬷嬷在宫外有自己的家,她隔三五天会回去看看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就是胤俄的奶哥哥们。

自打包嬷嬷进荣国府,亲眼所见宝玉胡搅蛮缠的一幕后,便让她在钮祜禄家当差的丈夫留意留意贾家的事。

这天,她回去后听她丈夫说,宁国府最近大闹了一场。他家的孙媳妇儿,蓉大奶奶,给送得远远地当了姑子。

包嬷嬷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胤俄,让他心里有个数。

胤俄听罢,心道,蓉大奶奶,那不是后世传得沸沸扬扬的神秘人物秦可卿么?原著正文中,她很早就病死了。而太虚幻境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对她的隐喻,似乎是上吊而亡。

这般看来,原著剧情是变了。

离开宁国府,于秦可卿来说,是顶好的。活着多好啊。

胤俄有个大胆的猜测,秦可卿命运的改变,可是跟他烧了太虚幻境薄命司有关?

若是真是如此,他大可以对未来再自信一些。因为原著里金陵十二钗正副册记录在册的结局,很可能被他付之一炬了。也就是说,林妹妹的未来,在命格上,也已经大为不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四季(8)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