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北京的冬日很寒冷,但璟瑜的内心是火热的,特别是我宣布将整个越(防屏蔽)南地区作为璟瑜的封地时,璟瑜只觉得一股股热气上了脸,让她激动的脸颊通红。
有生以来,她第一次昂首挺胸的站在太和殿前听候册封,站在所有人前面,只在我下面,而且身边没有跟着妹妹和弟弟。
这是只属于她一个人的荣耀,不会被她的弟弟、丈夫、儿子分走的荣耀。
我精心培养了她那么多年,如今她取得的成绩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也是对殿上绝大部分官员(特别是男性官员)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注视着让我骄傲的璟瑜,璟瑜也和我有同样的默契。
作为女性争夺皇位的继承权,只有两个结局,一是登基,二是死。
如果换成是男性,那么新帝还可能因为各种缘由放过自己的对手,但新帝绝不会放过女性对手,说难听点,同样都是对手,铲除女性对手的舆论可比铲除男性对手的舆论轻多了,而杀鸡儆猴的作用却没有任何区别。
或许永琏上位后会放过他的姐妹,但是,“或许”二字,便不如自己上位后或许会放过别人了。
璟瑜不能接受失败的下场,所以她必须抓紧一切机会提拔自己人,在我的纵容下,这么做也变得很简单。
虽然收到通行速度的限制,大清显而易见没法长期控制越(防屏蔽)南,但以璟瑜的本事,也不用一年到头的待在本地,像秦始皇镇压六国那样镇压越(防屏蔽)南。
我暂且还舍不得她,并且她也无法丢下趁着弟弟入朝(我压着他读书)之前大肆招揽权力的机会,因此任然活跃在北京里。
在天然拥护璟瑜的一众女官中,格外出色的魏嬿婉给璟瑜献计,因此,乾隆十二年秋,璟瑜上书要求严禁裹脚。
别误会,事实上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就觉得汉人有病,为什么要掰断女人的脚,因此早就禁止过,只是关注度不高,民众抵抗情绪激烈,且脚不像头发那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否执行了政策,因此禁止裹脚的政策基本算是大失败了。
这次璟瑜为了让女性放脚,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首先,我在位这么多年,国力强盛,对外能打赢仗,对内能吃饱饭,能吃饱饭了,人们就没那么抵触朝廷了;其次,满人基本不喜欢裹脚,近些年或许有一些满人汉化了,但裹脚仍然不属于大流;最后,禁止裹脚是祖宗之法,你反对我就是反对我祖宗,反对我祖宗就是反清朝,一顶顶大帽子扣上去,保证中秋节前让你能和先人团聚。
这三点保证了没人会反对政策,当然,努不努力执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璟瑜还是用实打实的利益来说服别人,她罗列了裹脚妇人和未裹脚妇人种田的速度,这毫无疑问,瘸子肯定没正常人种田快,然后以小见大,一个人便少种那么多田,天下万万人得少种多少田?
再说生育这回事,虽然事实上裹脚反而让生育变得更轻松(具体原理我忘了,好像是心声那本写的),但是清朝人又不懂啊!他们只会觉得,一个病痛缠身的人,生孩子肯定使不上力,所以难产的死亡率也高了,特别是贵族家的小姐,本来也不怎么运动的,力气更小,比普通农妇更容易难产了。
抓住了粮食和人口,基本就是抓住了一个国家的命脉,即使是看不惯女性当官的老封建,也不得不赞同她的观点。
璟瑜当然不会只给出利益,俗话说的好,斗米恩,升米仇,只给胡萝卜不给大棒,只会被人敲骨吸髓,因此璟瑜请求我,禁止家中有裹脚妇人的男性参与男科。
璟瑜几乎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因此我不能责怪她遗漏了一些,她才20岁呢,显而易见,我帮她补充了一些没掌控过最高的权力所不能预见到的部分。
首先,我选择北京作为试点,如果在离皇帝最近也掌控力最强的地方都无法实行一项政策,那么这个政策就不用颁布到全国了,徒增笑料罢了,但是这个决定除了我以外没有任何人敢提出或者指挥我。
其次,在如何执行检查裹脚情况这件事情上,我和璟瑜有分歧,但我相信她是错的,因为她希望让科举上来的女官去负责这项工作,但在我看来这是埋没了人才,于是在我的指导下,这项任务变成了宫女出宫后的养老工作——宫女们连娘娘的脚都看过,你们其他人还有什么好高贵的?
紧接着,我相信我死之前能消灭裹脚这件事情,于是接下来有个问题,不再有检查裹脚情况这个职位后,那些出宫的宫女应该怎么谋生呢?难道还要去嫁人吗?我的做法是,早就出宫的宫女干若干年后就可以凭借资历去各地从小吏做起,刚出宫的宫女则因为前人干得不错,可以直接去当小吏(小吏=给官员跑腿的微末小官)。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禁止男科的辐射面不够广阔,但退休宫女又不可能多到满天下的去查谁家裹脚了,因此要放出消息去,先试点北京,然后扩散到全国,暂时选择禁止裹脚妇人的家人考男科,但以后“估计”会实行裹脚妇人家少分田(问就是你家裹脚本来也种不了,既然如此就给能种的人分田),举报者可以得到她们家少分的那部分田,如此一来,百姓们都会瞪大眼睛,恨不得仔细瞧瞧邻居到底裹脚没,自发成为朝廷的眼线。
当然啦,这里面还有个微末好处,那就是对妇女来说,丈夫家算家还是娘家算家?这个政策一出,没裹脚妇女的娘家一定会为了田地厚着脸皮到处说自己家才是“未裹脚妇女家”,丈夫家也会为了田地提升妻子的地位来留下她;而裹脚妇女娘家和丈夫家则会互相推辞,这也有助于裹脚妇女心甘情愿的放脚,当初忍痛裹脚是怕自己嫁不出去,那现在也可以忍痛放脚免得被家里人抛弃。
最后,我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宣告天下我的决心,我下旨,三品及以上大员,不得娶裹脚女为妻,而裹脚的小妾,其所出之子不得祭祀父系先祖,不许上族谱,如有违逆者,降其父官职一品,便是过继,仍然不得幸免。
我想,我的先祖在入关的时候没有考虑过长久的统治,只是想要暂时的服从,因此没有很努力的打扫房子,但我知道,知道百姓想得到的不过是一口饱饭,因此我确定我不会被赶出去,爱新觉罗氏的老家不再是关外了,既然如此,我当然要把所有的尘埃和垃圾从屋子里丢出去。
……
乾隆十三年春,我下旨册封陈婉茵为后。
老实说,她人有点懦弱了,不是最好的皇后人选,但我主要看重她汉人的身份,立她为后,岂不是最好的民族融合方式(不是满汉融合也不是汉满融合,就像两性平等不是男女平等也不是女男平等一样),尽管我没有打算让璟琥即位,但作为一位贤公主(贤王的贤非贤惠),也足以让天下人侧目了。
好在她人也温良,想必养出来的孩子也会如此,将来能是璟瑜的好帮手,自从我发觉女儿有些少了后,便持续不断的刷孩子性别:一键跳过十个月,女孩,读档回报喜哪天,男孩,读档回宠幸之前重新宠幸,虽然有点累,但成果斐然,小小的变化,哪怕只是时间上的改变,也足以让男婴根本不会出现在母亲的腹中。
只有一个缺点,这个身体真的很能配男孩(历史上记载是17:10),所以来回的刷就更烦人了。
前朝已经很久不敢反对我的旨意了,有游戏系统在,就算做了什么掉威严的事情,我也能很快重新刷上来,长久的维持着满格的威严。
就像我问也没问就下发了立陈婉茵为后的旨意,满人还骚动了一下,而汉人甚至从始至终都没反应,安静、顺从、高呼万岁,我甚至知道有些人偷偷在家小小的庆祝了一下。
陈婉茵没想到会有这一天。
或者说全后宫都没想到会有这一天。
后宫里的女人,基本是和外界脱节的。
她们能得到的消息,只有公主和阿哥一样受宠,甚至是更受宠,她们能知道我把公主的待遇调的和王爷一样高,知道璟瑟当了大将军,或许隐约能听到女科的风声,能通过喜悦的宫女得知我在禁止裹脚,但也只是如此了。
为了保证天子血脉清正,她们一向是不能与外人接触的。
正因为如此,在政策的领悟上她们是迟钝的,或许格外聪明的会有些猜想,但绝大部分人只能是个“瞎子”,直愣愣的四处撞墙。
因此六宫恭听皇帝诏书的时候,恍若晴天一道雷霆,劈开了她们。
陈婉茵是个汉人,她们这么想到,皇帝怎么能这么任性?
不受宠的那些也就罢了,像是海兰这样受宠的,难免打探我的口风。
太恶心了,我听我同事说有些大学直接不招女生了,他是部队里出来的,本来想走关系让自己女儿和自己走一条路,结果人家直接不要女生了,从源头阻止女性走军伍的道路,贱人,诅咒他们亲自一胎怀五个男宝然后生完了把男宝剁成肉酱喂他们吃进去,现在只能努力当文官了,除了招兵处以外其他女性进军队的路子在被围剿[愤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禁裹脚,汉人皇后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