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这个地方,挖墙脚不必那么顾忌,郭汜自己出路都没搞明白呢,根本没空管张济,只要张济不挡他的路,明着与他作对,张济要走,郭汜肯定不会闲工夫去拦的。就算张济没兵权,好歹也当了两年弘农太守,怎么也是有点自己的班子的,和他拼那不是稳亏的吗?
至于走之后,弘农会怎么样,到底是有兵权的郭汜说了算,还是和张济交接权利的孙家说了算,那是该孙策去操心的事儿。
这点事儿都办不好,过不了这一关的话,孙策也别想着回家了,刘表那关更不好过。
但是在长安,还是得顾忌一下的。
如今的长安现在很乱,称得上群魔乱舞。
王允没有兵权,如今城防是吕布在负责,而论打仗,吕布本事甩李儒好几条街,但要说出谋划策,对情报的敏感性,对城池的管理,那就是个外行了。李儒能把长安经营的铁桶一般,什么探子都伸不出手,吕布却是做不到的。
即使有王允帮衬,他们两毕竟不是铁板一块,双方只是因为利益暂时联系在一起,肯定不可能完全信得过。
吕布知道张辽消失,怀疑王允做了什么,直接找他质问,双方差点不欢而散,还是小皇帝刘协“懂事”儿,一番好言相劝,这才让吕布收了脾气。
有些身份特殊,很多眼睛盯着的人,那肯定是别想出城的,要是走的人多了,目标太大,也是问题,她最开始就只打算挖一个是路粹,蔡琰既然提过,之前也有联系,那么干脆就把这件事儿做完,也算有始有终,另外便是张济。邹氏和张绣算是顺带的。
张济作为弘农太守,本也在王允拉拢之列,虽没兵权,但人家至少有实权,但王允被另外更重要的事儿给拖住了,根本顾不上这一茬。现在能救命的人才是有用的,张济在弘农可救不了他,邹氏和张绣自然更往后排。
在董卓死后,南边郭汜还算安稳,北边才叫风起云涌。
李傕本来在北边奉命防备西凉马腾势力。
十八路诸侯讨董结束之后,其他诸侯都安安分分回自己的地盘了,唯一没走的孙策,在洛阳就那么几千兵力,也翻不起什么巨浪,距离董卓最“近”的,一是宛城,另一个便是西凉那边了,马腾的威胁还在宛城之上。
李傕和郭汜他两在历史记载中最大的事迹算是并排的,但这一次他可比郭汜果断多了。
他们两都是牛辅的手下,而吕布直接在军中杀死了牛辅,董卓尽管心中恨的不行,但局势如此,还是忍下了这口气,作为原本牛辅的心腹麾下,董卓便把他们一南一北调走了。他不愿意再把吕布外放,这些和吕布关系没那么就亲密,主要是他部下出身的将领自然更得看重。
李傕知道董卓死了,他继续呆在天水这地方,不要说吃肉,汤都喝不上一口热的,如今回长安才是正经事儿。甭管谁是胜利者,他手上有兵,总能分一杯羹。但无诏回京,授人以柄,得想个好主意。
董承算是天水文臣的一把手,作为刘协的叔父,一个外戚,他也觉得这是个回去掌权的好机会,如今董卓死了,刘协即将拿回些权利,还能不提拔他吗?为了让李傕动手,董承也是非常迫切希望李傕回去的,单他自己肯定是回不去的,路上就得被被乱兵吞了。
于是给李傕献上一计。
马腾知道董太师死去的消息,一心想要攻到长安迎接被掳走的天子,尽管李傕拼了命抵抗,但军心因为长安之事浮动,实在是抵挡不住,被迫一路后撤,直到长安。这个理由就足够了,本来也不需要完美,说得过去就行。
因为天水到长安这一节路很远,而李傕本来只是找了个借口,但谁知道马腾“配合”的过分了,他们和李傕属于一直没有大面积开战,但小摩擦不断地情况,李傕有心要走,马腾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察觉到他不是以退为进做埋伏,果断便一路追了过来。
这下子李傕有点骑虎难下了。
没有了天水的城池以为防御,要和马腾打阵地战,他并不占据什么优势,真赢了再回长安黄花菜都凉了,而且也剩不下多少势力,到时候说话都没底气。最后演变成了李傕在前面跑,马腾在后面追。
因为双方互为牵制,行程并不快,这天水到长安,路上还有两座城,因此到现在还没到。
当信使把貂蝉的回信送到王允那儿,王允的注意力果然如预料的那般被转移了。他尽管对于这个离开之后,两年没有对他的信做出什么回应的义女报什么希望,但信真到了手上,他也不是一点期待都没有的。
这种情况下,邹氏和张绣的动作,确实没有引起什么注意。邹氏毕竟是女子,而且还已经成亲,尽管也出仕了,正常工作往来无妨,肯定不会有谁没事儿就盯着她的行迹。至于张绣,他如今声名不显,若
王允没在意,吕布就更不会在意了。
至于路粹,他相比邹氏和张绣,更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官员,在别的城池,可能还算个高官,但在长安城,上面有个朝廷,一块石头都能砸几个重臣,他真不算什么。他们三个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开长安城本来是挺简单的。
但路粹说服了老师,打算和蔡邕一起走,情况又不一样了。
蔡邕作为知名大儒,又有着修《汉史》名头,尽管身上没有什么实职,但无疑便属于目标较大那种。
不过方夏没有安排蔡邕离开,倒不是顾忌这一点。
两年前还是网瘾少女,方夏还是穿越了之后才知道“蔡邕”这两个字后面第二个字怎么念,游戏里也没给拼音,就知道他挺有名气的,是才女蔡昭姬的父亲。更多她确实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蔡邕在历史记载中,很快便因为董卓死后为他说话,被王允下狱,很快便去世了。
如果知道这一点,就凭方夏和蔡琰的关系,尽管蔡琰并未出仕,但在其他地方,帮助她以及她麾下的谋士们良多,肯定不可能看着她的父亲遭此横祸。
而贾诩的计策,一向以切身利益为先,他狠起来只顾自己,哪管外面洪水滔天,显然也不会为蔡邕考虑,而增加这一计的风险。
没有貂蝉大人和贾大人的命令,信使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但带上蔡邕这件事儿,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要是条件允许,方夏恨不得把整个长安城都一起搬过去,担心的只是会不会因此引起他人的注意,从而横生波折。
最后咬咬牙,总不能让路粹把蔡邕这个老师扔下跑掉,信使觉得以貂蝉大人之仁善,要是做出选择,必然也是这样,最后只能决定赌一把,分了两波,其中邹氏和张绣先出城,至少能让张济后顾无忧。而路粹则和蔡邕一波,照顾一下年迈的老师。
这一段“犹豫”其实也起了些作用,
蔡琰当初离开洛阳的时候,便劝过父亲,让蔡邕和她一起走,当然被拒绝了,如今蔡邕虽答应和弟子离开,但其实他还想着,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这个那个同僚,朋友,一起离开,带他一个已是不易,再多加人真走不了了。
这么一来,也算给蔡邕浇了一盆冷水,自己都不一定能走得掉,就别操心别人了。
可能是方夏一直运气都不错,帮了这些人,也可能是王允如今真的顾不上有人离开了,直到蔡邕最后一个离开,也没发生什么意外。
倒是往弘农这一路上走的不大顺利,不过总算有惊无险,成功抵达。
张济见到阔别已久的妻子和侄子,也是相当开心。
董卓搞这么一出,常年让他们夫妻分离,他两自然是没办法有后的,真有的话那问题更大,因此张济很看中张绣这个侄儿,视若亲子,如今一家人团聚,他再无顾忌,果断准备离开。至于和孙家交接的条件什么的,之前都已经谈妥了。
张济只带了些信得过的亲兵护卫,东西确实带的不多,收拾的都是便于携带物资,一行人便出发了。
先北上,到了岔口再南下,走的和张辽一样的往宛城去的路。
其实和孙家谈拢了,往洛阳走也可以,但主要是兖州的曹老板,谁知道他缺人缺疯了,看到两个人才,一个大儒,甚至还有一个在历史上害他犯过错误的人-妻会有什么反应,还是绕开他地盘更稳一些。当然,蔡邕是意外。
方夏不想考验和曹老板义兄妹的小船到底有多坚固,会不会翻,危险还是扼杀在摇篮里面最好。
这么一来,又是差不多半月,夏天快要过去了,陈群接到了人,对方夏去信报告了这个好消息。一路奔波,蔡邕身体有些扛不住了,稍稍歇息一下,再准备赶去许昌。
同时,在路上耽搁许久的大军,也终于到了长安。
历史上没记载张济儿子,游戏里面张济是真的惨,一直被董卓外派,而邹氏是文官,基本上只管商业和文化,根本和邹氏都见不上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7章 第 127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