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

袁基敛目坐在轮椅上,木质的轮毂碾过木地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让以行走间寂静无声为容的世家贵族,有些难堪。平日里只见荀攸,倒也不觉得如何,如今见了旁人,他略显尴尬的撇了眼轮毂,然后抬手向唐婥作揖。

唐婥在他面前跪坐下来,让自己和袁基一样高后,才作揖回礼。

“还在雒阳时,婥未去拜访太仆,但叔父倒是常常说起太仆风姿,如今一见果然不俗。”唐婥微笑着说,“孙膑刑而著书,以成兵家圣贤,安国亭侯也莫太过灰心。”

袁基自出生便一帆风顺,第一次遇到挫折便如此沉痛。他苦笑了一下,敲了敲自己毫无知觉的腿,“如今就是灰心,也只得如此了。”为族人报仇后,即使丧气他也没有勇气自尽。

可如今官员遴选,仪态也在考教之列,他连行走都无法做到,根本不可能再为官,光耀门庭更无从谈起。只能如此苟活于世,浑浑噩噩。

唐婥偏着头看着袁基,突然问道,“安国亭侯曾为太仆,可否熟悉马政?”太仆是九卿之一,为天子执御,掌马政。可袁基加冠后,就被举为太仆,但从未有政绩,所以也难怪唐婥怀疑他不通马政。

袁基没有生气,他点点头,“即使幼时并未学过,在太仆任上多年,我也不是一无所知。”

“那阁下,可愿为豫州从事?”唐婥认真地看着袁基,在他诧异的目光下解释道,“我为豫州刺史,可如今手下只有兵丁,文武属官都不足,阁下既然想回乡修养,不如在谯县任个闲职,我这里有不少疾医,还可为阁下调养身体。”

这点袁基并不怀疑,他的命就是唐婥派去雒阳的那些疾医治好的。只是他如今已为废人,唐婥为何要招他为官呢?

唐婥抿着嘴笑了出来,“我为女子,若是征召属官定然不顺,若是袁氏都愿在我手下任职,日后再推行政令,招揽人才定然更容易些。”

“还请刺史容某几日。”袁基并没有立刻答应,他温和的请唐婥让他考虑一下。

唐婥也没打算立刻让袁基答应,从九卿之一跌到刺史从事,这种落差。确实需要一些心理准备。

那边曹操和荀攸也不知谈了些什么,两人整整一日都未出书房,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曹操才冲到唐婥面前,脸上毫无彻夜未睡的疲倦,激动地说,“公达,非常人也,操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

唐婥在见到荀攸时,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异常,直到袁基告诉她荀攸在牢狱中关了月余,一度目不能视光,人也沉默寡言了不少。唐婥才恍然荀攸也许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正常。

如今曹操想要重用他,唐婥有些艰涩的望着荀攸,却得到一个安抚的眼神。

果然,曹操乐呵呵的想拍唐婥肩膀,刚抬起手又意识到不妥,转而拢进袖子中,“安如,你这不是缺少人手?公达他们长途跋涉,不易随军,不如先表其为汝南郡守,在豫州修养如何?”

唐婥眨眨眼睛,松了口气道,“自然听曹公的。”

汝南郡守徐璆早就迁为东海郡守,从理论上来说,汝南郡守的位置现在是空悬状态,只不过徐璆代为掌管而已。荀氏族人都住在汝南,荀攸回去也好过随曹操南征北战。

“我们出城后不久,陛下便想要回雒阳。陛下应是没和郭汜、李傕谈起此事的,北方匈奴刚好进攻凤翔,趁着他们带兵抵御匈奴,圣天子带领百官准备回雒。”袁基喝着乳酪,与唐婥说着他们一路回来的见闻。

唐婥手里拿着荀采核对好的颍川农资畜牧,在下面写下批文,然后接话道,“难怪十几天的路程,你们竟然走了几个月,是在路上同天子碰上了?”

袁基还没有答应唐婥,做她的从事,只是经常来刺史府衙坐坐。

“如果只是同天子圣驾撞上,也不会耽搁时间。”皇帝如今威信全无,他们又是轻车急行,应该是不会因他耽搁时间的,“只不过,到了新丰时,郭汜又欲胁迫献帝还郿县。只不过被杨氏族人识破,弃兵而逃,没有将领的部队堵塞的道路,我们也只能在附近的乡里停下。”

后来杨奉、董承等人护驾东行,只安稳了不到十天,郭汜留下的部将伍习就夜烧皇帝住所,想劫持皇帝,被杨奉等击败。

然后,因为后将军杨定与宁辑将军段煨素有嫌怨,于是与杨奉、董承等夹攻段煨,二军又相持十余日。

“所以,现在其实你们也不清楚,皇帝在哪里?”护送皇帝东归的杨奉都和当地守军打起来了,皇帝的处境恐怕不好。而且,雒阳已经被董卓烧了,就算皇帝回到雒阳又能如何呢?别说住处,就连吃饭都很难吧。

曹操在前几日已经回兖州,豫州平稳,徐州也无大事发生,他现在已经准备回去击退吕布了。

不过在他临行前,特命唐婥修整豫州,为日后的战事筹措粮草。唐婥这几天,都忙于统计州内情况,打算在这个冬日的农闲时,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开垦良田,将豫州彻底稳定下来。

“如今各州郡都不再向朝堂供奉粮草布帛,皇帝又带着朝臣们四处奔波,并非良策。”袁基温和的说,“公达在面见曹公时,恐怕就是以此为贺礼,送曹公大义。”在皇帝最危难的时候营救,自然是大功一件。

“文若曾经来信提起过,曹公想迎皇帝到兖州。”唐婥拿出尺规,在一张大纸上开始描摹,她比对着贞姬画好的豫州水文图,仔细勾出水渠的大概。

即使从未读过气候史,唐婥也感觉到了如今天气越来越冷,干旱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显然是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期。因气候改变而导致的蒸发降低,降雨减少,是人力不可为的。

而她先前设计的水车,根本无法从根源解决供水问题。以汝阳县为例,全县的耕田,如今有98万亩,可水浇地不足1万亩。而不论化肥的效果多么显著,浇不上水的地,产量是极低的。

而且,豫州境内的河流是无法覆盖所有郡县的,很多支流都具有季节性,大部分的县乡都是靠天吃饭。贞姬这些年没有再研究天文,而是将重点放在对豫州的实地考察上。

她不仅带着文弟子们实际探查过豫州各地,绘制了各郡国的详细地图,也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和气候的变化,一一标注,最后将水源分为稳定水源和季节性水源,也整理成册。

虽然贞姬和文姬在汝南走不开,但在听说唐婥为刺史后,她就托荀采将这些东西都带到谯县,供唐婥参详。

伊河、洛河、瀍河、涧河、黄河及荥泽、菏泽、孟诸泽构成了豫州的水系支架,除去黄河外,其他河流都汇入荆河。因为已经属于平原地区,水流速度不快,非常便于利用。

三个大泽是天然的蓄水点,而河流则要寻找断壁设坝蓄水,为了不影响地势较低的河滩地,唐婥的计划是设置渡槽,再以龙骨水车和大水车组合,建立总干渠的渠首,将水流分散到各个下级干渠,再下级干渠引水进支渠。

因浇灌土地,兼用肥料可能会造成地下水上升,土地盐碱化,所以可能还需要在各个支渠边开挖排碱渠。当然,地下水是非常深的,唐婥只是考虑到以后会常年灌溉,可能造成地下水上升,先预留出位置。

这只是初步规划,真正实施还需要对各郡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再确定蓄水点和渠首位置。

袁基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接着她刚刚的话继续道,“曹公此时应该不会迎天子的,如今还有老臣拥护天子,若是贸然将他们迎回,只怕是不能奉天子以令不臣,反而会捉襟见肘,处处不顺意。”

袁基没有考虑过曹操会学董卓,毕竟如果想自立为王,就不用将皇帝接回来,直接让他自生自灭便好。

唐婥在水渠的初步图纸上做了个标记,将这些图册收好,才抬头看袁基,微微一笑,“此事并非我考虑的,曹公应当自有决断。”

袁基本就是和她闲谈,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曹公身边谋臣众多,又善于决策,定然会在合适的时机,迎回天子。”

......

“将军,有汝南郡吏前来拜见。”小沛城中,仆役在刘备书房门外躬身禀报道。

“汝南?”刘备捋了捋胡子,缓步走出房内,问道,“郡吏何在?还不速速请去厅堂。”

等到他洗漱更衣,端正了进贤冠来到厅堂时,就看到一个青衣挽髻的背影,被一众明显不是属于他的短褐军士簇拥,其中甚至有刀戟女侍。

他快步向前,对方也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向他躬身行礼。

“汝南郡吏荀采,见过将军。”实际上,荀采应称呼刘备阁下或者使君,但使君和阁下,都是对州郡大员的尊称,在她眼中,如今只是驻扎在小沛的刘备,甚至连名义上的豫州刺史都不算,自然也就省了这一尊称。

“荀,荀女士。”刘备同样拱手作揖,掩过脸上的诧异,他也不确定荀采的官职,只能用一个,对有才能的女子的尊称应付。他从未见过女官,但在入豫州前,陶谦曾告诉过他,豫州的汝阳县,县令乃先帝御赐的女令,属官也多为女子。

他做不到真的如对待其他县吏一般,去对待荀采,但也不能太过失仪。

荀采连忙摆手,“采只是一介掾吏,称不得女士。”

两人寒暄了片刻,刘备这才拱手请荀采落座。荀采示意自己的护卫们出去,有些歉意的看向刘备,“将军莫怪,沛国、梁国匪盗并未清剿干净,从属们大多担忧我的安全,这才有些失礼。”

这哪里是担心她的安全,明明就是担心刘备见她的女子,怕他轻慢待她,所以军士们才来,帮荀采震慑他。

也不知道刘备信了没有,他宽厚的笑了笑,转而问道,“不知荀掾吏,自汝南远道而来,可是为何?”

“如今豫州初定,人手不足,所以唐使君将我调到此处,命我等收拢梁、沛两地的百姓,恢复耕作,安抚民心。如今梁国已经稳定,所以我便带人来沛国。”荀采笑盈盈的看着刘备,装作刚刚知道这里驻军的样子,“采初来乍到,正在统计如今沛国的土地和人口,到了沛县发现这里秩序紧然,就觉得此地定有人管理,这才前来拜访。”

刘备听到她提到‘唐使君’,有些疑惑道,“这位唐使君,可是现今汝南郡守?”

荀采摇摇头,“是豫州刺史,唐安如,唐使君。先前陛下发制书于曹州牧和唐刺史,分别立两人为兖州牧和豫州刺史。”她知道刘备在小沛,自称豫州刺史,故意解释的如此详细。

刘备点点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只是叹息道,“徐州牧陶使君,本觉豫州不平,以为这里无人值守,便表某为豫州刺史。没想到,陛下早有圣裁,是我等鲁莽了。”

荀采本以为能在明知豫州有主的情况下,还张扬自己为豫州刺史之辈,并不好说话,所以刚刚才显得有些咄咄逼人。没想到刘备性情温和,看上去为人也颇为宽厚。

她放软了语气,微微躬身又行一礼,“既然此乃误会,我定会去信唐使君,解除她的疑虑。只是如今时间紧张,我等想要在冬麦播种前,使百姓和流民都能有田可种。”

“不知将军,可否配合呢?”

刘备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详细问询了荀采想要如何分配土地,又如何收税后,才捋着胡子点头,“掾吏颇有大才,方才言自己当不得‘女士’,实在是自谦了。”

两人沟通顺畅,荀采并没有如她原本预料的,在沛国受到刘备的阻碍,很快她就将沛国的人口和可耕作土地,统计了出来。只是还未等她将这些事,都禀告唐婥时,黄巾余党管亥就率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派太史慈向刘备求救,刘备便引兵去了北海。

“这刘玄德,倒是妙人。”唐婥在收到荀采的信后,和在一旁替她绘图的郭嘉说。

郭嘉哼笑了一声,“不过是见荀掾吏有军士护卫,又姓荀,这才礼遇有加。若是旁人,恐怕不会如此顺利。”

唐婥笑着摇摇头,“奉孝也不必如此说,说不定这位刘玄德,真的是良善之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