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同梁山泊的水,表面波澜不惊,底下却暗流涌动。鲍旭事件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小石子,漾开几圈涟漪后,很快便沉寂下去。丧门神被编入了步军,偶尔与李逵等人一同操练,虽仍显得格格不入,但总算是在梁山安顿了下来。无人再深究他当日为何突然服软,仿佛那只是宋江“义气”感召下的又一例证。
宋清依旧维持着他透明人兼怪人的形象,大部分时间窝在藏书楼——那是他发现的另一个清净地,虽然藏书质量堪忧,多是些兵法典籍、地方志怪,甚至还有些残缺的佛道经卷,但总比在外面听那群好汉们吹嘘打杀来得强。
他试图从这些故纸堆里找到关于“穿越”、“时空裂隙”哪怕一星半点的记载,结果自然是徒劳。更多的时候,他是对着窗外发呆,看着校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身影,心中那份疏离感与日渐滋长的“不忍”反复纠缠。
晁盖偶尔会来寻宋江议事,这位托塔天王性子豪迈,对宋清这个“宋家四郎”倒也客气,只是那客气中带着明显的距离,如同对待一件精致的摆设。宋清能感觉到,晁盖与宋江之间,似乎并不像表面那般和睦。关于梁山未来走向的暗流,已在核心层中涌动。
这日午后,宋清正对着一卷《阴符经》打瞌睡,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藏书楼的宁静。
“哥哥!哥哥可在里面?”声音焦急,是阮小七。
宋清皱了皱眉,放下书卷。只见阮小七满头大汗,脸色惶急地冲了进来,见到只有宋清一人,愣了一下,也顾不得礼数,急声道:“四郎兄弟,可见到公明哥哥和吴学究?”
“未曾。”宋清摇头,“发生何事?”
阮小七跺脚道:“探马来报,曾头市那帮撮鸟又放出狂言,辱我梁山,说……说晁天王不过一村野匹夫,合该被他们史文恭一箭射穿!天王闻报大怒,已点齐兵马,要去打那曾头市,谁也劝不住!”
宋清心中猛地一沉!
曾头市!史文恭!
这几个字像冰锥一样刺入他的脑海。来了,终究还是来了!原著中晁盖的陨落之地,梁山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他“霍”地站起身,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夜间中伏,被史文恭毒箭射中面颊,不治身亡!临死前留下“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的遗言,间接导致了后来宋江与卢俊义之间的微妙局面,也为梁山最终的招安之路埋下了伏笔。
那是活生生的人!是那个虽与他无甚交集,却会对他客气点头的托塔天王晁盖!
“公明哥哥和军师呢?”宋清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已有人去寻了!可我大哥他们已随天王点兵下山,怕是快要出发了!”阮小七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得快去拦住哥哥!”说完,也不等宋清回话,转身又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
宋清站在原地,心脏怦怦直跳。他该怎么办?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晁盖走向既定的死亡?还是……
他冲出藏书楼,直奔山寨辕门。远远便看见旌旗招展,人马喧嚣。晁顶顶盔贯甲,手持长枪,面色铁青,正在做最后的动员。阮小二、阮小五、刘唐、白胜等一众老兄弟簇拥在一旁,群情激愤。宋江和吴用匆匆赶来,正在极力劝阻。
“哥哥!那曾头市分明是激将之法,诱我深入,不可不察啊!”宋江拉住晁盖的马缰,言辞恳切。
吴用也道:“天王息怒!小可已思得一计,可智取曾头市,何必急于一时,以身犯险?”
晁盖正在气头上,如何听得进去,怒道:“那厮如此辱我,若不出这口恶气,我晁盖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公明贤弟,军师,你等留守山寨,看我踏平那曾头市,取史文恭狗头回来!”
眼看劝阻无效,兵马即将开拔。
宋清看着这一幕,与记忆中的情节严丝合缝地重叠。他知道,晁盖此去,便是永诀。
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他不能!他不能就这样看着!
他挤开人群,冲到阵前,因为跑得急,气息有些不稳,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在周围一群糙汉中显得格外突兀。
“天王!且慢!”他扬声喊道,声音清越,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惊讶、疑惑、不耐……各种视线交织。
晁盖勒住马,皱眉看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宋家四郎:“四郎?你有何事?”
宋江也看向他,目光中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四郎,此地不是胡闹之处,快回去。”
宋清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知道,空口白牙说晁盖会中箭身亡,只会被当成疯子。他必须换一种方式。
他仰头看着马上的晁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冷静而笃定:“天王,我曾……曾听过往商旅提及,曾头市地形复杂,尤其夜间,多有沼泽迷雾,极易迷失方向。那史文恭善射,尤擅夜间冷箭,诡计多端。天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不若从长计议,或遣先锋探明路径,大军再进不迟。”
他这番话,已是尽可能地将“中伏”、“夜战”、“毒箭”等关键信息隐含其中。
然而,盛怒之下的晁盖哪里听得进这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他本就因宋江、吴用的劝阻而心烦,此刻见这平日毫无建树的宋清也来指手画脚,心中更是不悦,脸色一沉:“四郎,你年纪尚轻,不知兵事,休要在此妄言!我晁盖纵横江湖多年,岂会怕他史文恭冷箭?”
旁边刘唐也嚷嚷道:“就是!宋清兄弟,你管好筵席便是,打仗的事,你不懂!”
白胜等人也面露讥诮之色。
宋清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他看到宋江对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说了。他看到吴用羽扇轻摇,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什么。
那种熟悉的、被轻视被排斥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他的一片好心,在这些人看来,不过是无知孩童的怯懦之言。
“我……”他还想再说什么。
晁盖却已不耐烦,大手一挥:“不必多言!出发!”
号角呜咽,旌旗招展。晁盖一马当先,带着满腔怒火和决绝,率领着人马浩浩荡荡下山而去,扬起漫天尘土。
宋清僵立在原地,看着那逐渐远去的队伍,仿佛看到了死神扬起的黑色斗篷。
宋江走到他身边,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四郎,我知道你是担心兄长安危。只是天王正在气头上,你莫要往心里去。”
他的安慰一如既往的温和,但此刻听在宋清耳中,却带着一种无力感。
宋清没有看他,也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队伍消失的方向,清冷的眸子里,第一次燃起了某种不甘的火焰。
他错了。他以为凭借先知先觉,可以轻易改变些什么。但他忘了,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崇尚武力与义气的梁山,他一个“无用”的关系户,人微言轻,他的警告,他的“预言”,在别人眼中,连个屁都不如。
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
他默默地转过身,没有回藏书楼,也没有回宿舍,而是再次走向他那处临水的僻静角落。
他需要冷静。
他坐在冰冷的石头上,抱着膝盖,将脸埋了进去。穿越以来的所有委屈、孤独、彷徨,在这一刻汹涌而来。他救不了晁盖,他改变不了任何事,他只是一个误入此地的、多余的旁观者。
时间一点点流逝,夕阳将水泊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慌乱的马蹄声和哭喊声打破了黄昏的宁静。
“不好了!不好了!天王中箭了!”
“快请安道全!快请神医!”
山寨瞬间炸开了锅。
宋清猛地抬起头,脸上没有意外,只有一片冰冷的麻木和深深的无力。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缓缓站起身,望向那片被血色夕阳浸染的水泊,指甲深深掐入了掌心,留下几道弯月般的血痕。
预言成真,无人喝彩,唯有代价,如此血腥。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那双清冷的眸子里,所有的迷茫和软弱都已褪去,只剩下一种近乎坚硬的决绝。
“既然无人肯听……”他低声自语,声音在风中飘散,带着一丝凛冽的寒意,“那便只能用我的方式,在这暗处,落子了。”
青萍之末,微风已起。而风暴,即将来临。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