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回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间,五个春秋在燕云大地的风沙与炊烟中悄然流逝。

曾经的硝烟与血色,已渐渐被蓬勃的生机与日渐浓厚的烟火气所取代。镇北司的设立,如同在这片胡汉杂居的土地上投入了一块巨大的磁石,以其独特的包容与高效,吸引、安抚、整合着各方力量。

在扈三娘的主持下,一系列政令得以推行:招抚流亡的汉民,授田垦荒,减免赋税;整饬边境贸易,打击奸商,设立公平的市易之所;选拔汉胡子弟中有才干的,入镇北司或玄甲营效力;甚至开办了教授契丹人汉文、汉人契丹语的学堂……手段虽偶有强硬,但更多的是怀柔与务实。渐渐地,抱怨与冲突少了,往来商队多了,荒芜的田地重新长出庄稼,边境线上虽依旧戒备森严,但民间往来却呈现出多年来未有的融洽。

玄甲营也早已不是当初那支仅有数百人的孤军。它吸纳了各族勇士,规模扩至三千,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不仅承担着机动作战任务,更成了维护地方安定、清剿马匪流寇的重要力量。扈成因功升任副指挥使,独当一面;巴图则成了掌管皮货贸易、沟通草原部落的得力干将。柳娘子的“三柳绣坊”已开遍南京道主要州县,成了闻名遐迩的品牌,更成了镇北司一个隐秘而有效的信息节点。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始终离不开那座位于析津府核心、守卫森严的镇北司府邸,以及府邸深处,那双始终注视着这一切的浅褐色眸子。

这日春和景明,镇北司后园,几株移栽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朵簇拥枝头,如云似霞。扈三娘难得偷闲,未着官服,只穿了一身素雅的常服,坐在亭中翻阅着各地送来的文书。阳光透过花枝,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眼神愈发沉静深邃,那份经年累月执掌权柄所养成的威仪,已内敛于一举一动之中。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沉稳而熟悉。扈三娘没有回头,只是唇角微微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答里孛走到她身边,很自然地坐下,拿起石桌上另一杯微温的茶,呷了一口。她如今已是辽国朝堂举足轻重的人物,权势更胜往昔,眉宇间那份属于上位者的决断与威严也愈发明显,但只有在扈三娘面前,才会流露出这般毫无防备的松弛。

“看什么呢,这般入神?”答里孛放下茶杯,目光落在扈三娘手中的文书上。

“幽州来的奏报,今年春耕顺利,新开的荒田长势不错,流入的汉民也已基本安置妥当。”扈三娘将文书递过去,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答里孛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点了点头:“你做得好。”她放下文书,目光投向亭外烂漫的海棠,“还记得五年前,这里还是何等光景?烽火连天,人心惶惶。”

“记得。”扈三娘也望向那片春色,“那时只想着活下去,守住想守的。”

“现在呢?”答里孛转过头,看着她,眼神温柔。

扈三娘沉默片刻,迎上她的目光,缓缓道:“现在,想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变得更好。想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无论胡汉,都能安居乐业。也想……”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却更坚定,“与你一起,看尽这燕云四季,岁岁年年。”

答里孛笑了,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瞬间融化了所有威仪。她伸出手,覆在扈三娘放在石桌的手上。两人无名指上,戴着同款式的、镶嵌着青玉的指环,那是她们在某个不被外界打扰的纪念日,互赠的信物。

“会的。”答里孛轻声应道,指尖摩挲着扈三娘指间的微凉玉石,“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

一阵微风拂过,吹落几片海棠花瓣,悠悠飘落在石桌上,两人的手边。

“南朝那边,近来似乎有些异动。”扈三娘忽然提起,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宋江梁山旧部,似有被边缘化之势。童贯等人,对燕云依旧贼心不死。”

“跳梁小丑,何足挂齿。”答里孛语气淡然,带着一丝不屑,“如今南京道固若金汤,民心渐附,他们翻不起大浪。至于梁山旧人……各有缘法,强求不得。你已仁至义尽。”

是啊,仁至义尽。扈三娘心中轻叹。她与过往,早已在两军阵前、在鹰嘴崖顶,做了彻底的了断。如今,她的根,已深深扎在了这片北国的土地上,与身边之人血脉相连。

“听说,南朝那边,私下里都称你为‘北地胭脂虎’,又敬又畏。”答里孛忽然笑道,带着几分戏谑与骄傲。

扈三娘挑了挑眉:“那你呢?在我这儿,是什么?”

答里孛凑近了些,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声音低沉而充满磁性:“是我的鹰,翱翔于我的苍穹之下;是我的刃,守护着我的一切;更是我的心,缺之不可。”

直白而滚烫的情话,让扈三娘耳根微热,心中却如同浸了蜜糖。她微微侧头,看向近在咫尺的容颜,看着那双倒映着自己身影的浅褐色眸子,轻声道:“你也是我的。”

不是依附,不是从属,而是彼此拥有,互为羽翼,互为铠甲。

阳光正好,春色正浓。亭中相依的两人,仿佛一幅定格的水墨丹青,宁静,隽永。

远处,隐隐传来市集的喧嚣,孩童的嬉笑,还有玄甲营操练的号角声。这一切的声音,交织成了她们守护的、充满生机的现在与未来。

青史如何书写,世人如何评说,于她们而言,早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们挣脱了各自的枷锁,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找到了彼此,找到了归宿,并亲手描绘着属于她们的江山画卷。

燕云春暖,比翼双飞。

此生,足矣。

(正文完)

后记:

《玉手纤纤扈三娘》的故事,至此画上句点。从现代灵魂的惊魂甫定,到梁山泊的忍辱抗争,再到北地辽国的崭新立足,直至最终与答里孛携手并肩,共掌一方,扈三娘完成了一场跨越身份、性别与国别的壮阔旅程。

这个故事,不仅是关于爱情,更是关于一个女子在乱世中寻找自我、掌控命运的挣扎与成长。她不爱王英,挣脱了原著中那令人扼腕的悲剧;她爱答里孛,选择了能与自己灵魂共鸣、并肩翱翔的伴侣。

感谢您的一路陪伴,见证扈三娘从困守牢笼的“一丈青”,成长为威震北地的“镇北司指挥使”,也见证了她与答里孛之间那段超越世俗、炽烈而坚定的情感。

希望这个结局,能为您带来一丝圆满与慰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第四十六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