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感谢CRIMASTER官方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
300道门槛题还是有规律可言的,也有较为明确的考察范围。你写了一半题后大致摸到了题目规律,不必继续维持高频率翻书,速度渐渐加快。这意味着你有希望在开学前一个星期玩上真正的游戏内容。
你:有点兴奋,但查资料写题过久,似乎令人对游戏的认知定位发生了一定偏差,换句话说就是刷题刷上瘾了。
#从犯罪悬疑风破案游戏到免费题库,没毛病#
你在当了半年住校生后又回到了走读状态。
原因是政府在学校所在片区的据点还需要一个玩得转电脑的常驻人员。他们觉得你可以,你自己也觉得可以。接触高配置电脑的好机会,不去?怎么可能?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你在那个诡异来电的第二天就申请查看近年的案件记录,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本市某女子中学某初三女生遇袭事件。
事件报案人:唐泽雪穗、川岛江利子。
啧。
先不提你做出了什么猜测。若你的猜测成立,应有这样一个条件:唐泽雪穗应有与其密切联系的帮手,或者说是同盟。
但你的猜测可能性较小-------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首先,所谓“帮手”需要隐藏在极深的幕后,或是联系极远,才可能瞒天过海,但这又与案件前后经过的自然串连互相矛盾;其次,唐泽雪穗说到底只是一个16岁的女孩,而达成此种程度,甚至涉及犯罪的联系,这之中极可能有切实的利益关系,但唐泽能够创造的价值极其有限。这猜想中的联系,退一万步来说,光是稳固程度也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你的怀疑本在不断生长,但前后一想,恍然发现你想得已经太远,于是你在庙会之前暂且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庙会上,你在隐蔽处观察到的场景与你的想象渐渐重合,重要的一环被补上。
庙会结束,蹬着自行车回家,你的心情非常复杂。
你:意外之喜,意外惊吓,还有突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脑补的迷茫。
先不谈你是如何把多方面看似毫不相关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为其中也有你猜测的成分,但你已大致把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串了起来:
唐泽雪穗突然联系你的原因,需要追溯到八月初的某一天,你接到一个指令,要求“友好访问”一些行为不合规定的人。
人在做,天在看,行为不端,别人顺藤摸瓜找到你家,这是迟早的事。
你、两个实习生和另外几位更专业的警方调查人员站在第一个被□□的倒霉蛋“家”门口。
敲门,屋内电器发出的嘈杂声响突然停歇,一个年轻人打开门,在看到你们领头的那一位时瞳孔缩了一下。询问几句,出示证明,那个年轻人便后退几步让出过道,叫来另一位几乎与他同龄的人和他一起应付。
那人似是他的共事伙伴,但你站在最后观察着,觉得两人之间的关系与其简单地概括为合作,不如说是领导与从属、台前与幕后。
两个人,开门的是园村友彦,另一个是桐原亮司。而你们□□的原因,是大阪的警察最近打掉了一个制售伪基站的窝点,追踪货物流向找到了一串人,其中几个在横滨。
这两人,开门大吉。幸运客户,获得免费提供的专业“事业咨询”服务,字面意义上的。
两人年龄不过十六七岁,在一所不算好的公立高中念书,业余研究电脑软件,而这里是他们的活动地点。商业活动逐渐发展,他们甚至雇佣了一个兼职会计做财务工作。
哦,创业者。所有人对两个年轻人的态度都和缓了几分。
你在做记录之余扫了他们两个一眼,他们也开始打量你,表情在一瞬间里几乎可以形容成愕然。
又是年龄问题,小事情,连解释都不用。
直到后来,你在庙会上看到了那个名叫桐原的“创业者”站在阴影里,望向夜空下的灯火中央,和你一直小心提防,甚至可以说是“伴君如伴虎”的同学遥遥相望。
那份记忆并不算久远,且当时的环境下,辨明曾经见过的一个人的身份,对你而言不是难事。
别人眼里的言情桥段,你眼里的恐怖剧场。
后知后觉的你:瞳孔地震。
妈耶,事情严重了。
同班同学,甚至可能是一个犯了大事的同班同学,通过一条意想不到的途径知道你是警察(虽然你不是),那她会干什么?
你:我怎么知道?如果是我,我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你没想过,你也想不到一个年轻人的经历竟然会如此丰富。
不会像灭口那么严重,但依照你之前获取的信息里那种情况,或许是尝试攻心术-----收买。
不对,他们不知道你大概知道他们的事。
但作为无论在体力还是势力都处于弱势的一方,你要更加谨慎。
这是你收拾行李准备走读之前短暂的心理活动。
(上层叙事:槽点太多,反而不知如何吐槽。)
足音在阴暗而封闭的楼道中被不断反射,变得沉闷。你提着箱子一步一步向上走,迈上最后一个台阶,打开楼道里的灯,掏出钥匙,望着面前灰黄色的木质大门,停顿一下,将门打开。
房间如同阁楼一般,陈设相当简洁,没有赘余的物品。你关好门,开始仔细查看房屋的布置。
床占据着房间的另一头,用从天花板垂下来的帘子严严实实遮挡住。你把帘子拉开,发现床铺是木质的上下两层,和学校宿舍里的几乎一样。窗帘看似轻巧实则厚实,朝里的一侧有一层浅灰色的布料,摸起来像是雨伞。床下铺和上铺间的墙上有一扇狭小的窗户,两扇推拉玻璃使其只能打开一半。
屋子的采光不好,即使现在是下午2点,房间内也不甚明亮。你拉开所有窗帘,打开窗户(你现在只看到两扇),拧开灯。橙色的柔光洒下,你眯了眯眼,适应了昏暗的眼睛感到有些不适。
这里是3楼,下层的建筑经过特殊改造,结构与一般建筑有很大区别------你听不到下方的一点声音。
风开始在室内流淌,窗帘飘舞。
门在房间的侧面,床的一侧是占了第二大面积的褐色书桌,桌面下方排着5个带锁的抽屉和储物柜,一把配套的硬椅被潦草地塞在书桌中央的空腔中,而另一扇较大的窗户就在书桌的正上方。
书桌的对面是两米高的衣柜,衣柜门上有一面大镜子,你抓住两侧的金属把手拉开柜门。衣柜上下两层,足够你装东西。衣柜的一侧还有被钉在墙上的5排铁架,用以放置书籍。
厨房在门一侧的狭长走廊上,盥洗室门挤在走廊末端的一边,你这时才发现走廊处有一扇向光的大窗,晾干衣物的旋转架就摆在这里。这里没有露天阳台,窗外正对着学校附近的一条商业步行街,街边店铺上方的墙面鲜亮的橙黄色已在日晒雨淋中渐渐黯淡。你对这条街道很熟悉,现在正午刚过不久,日光刺眼,街道上行人寥寥。
你把行李箱搁在房间正中央的地上,所有东西上都积了些许灰尘需要擦洗。你清点了房间里已有的东西,从行李箱里抽出工具准备大扫除,对于这你相当有经验。
在拧开水龙头没多久,门口传来叩响。
你打开门,见到一位棕色长发,戴着褐框眼镜的年轻女孩,眼镜上覆的一层淡粉色保护膜微微反光。她似乎是楼下的工作人员。
“你进来时我们就看到了监控,必要的资料我们也有。但作为常规流程,我们还是需要核查一下,”女孩相当友好地提出要求,“初次见面,我是小林绿子。你······是在打扫卫生吗?不方便的话我等一下再来。”
你微微扫了一眼她脖子上挂着的工作证:
小林绿子
女
24岁
编号:··········
“东野圭吾,初次见面。不介意的话请您稍等片刻。”你匆匆跑去取相关资料。
小林绿子自告奋勇帮助你打扫房间,两人协力,效率高了许多。你发现小林的运动能力很强,她夹着鸡毛掸,踏着凳子,借助衣柜大门的夹层快速攀到高处清理顶端的蜘蛛网和灰尘,动作之干练令你目瞪口呆。之后,她又以类似的速度跳回地面,头发上落了不少灰尘。
“我体重最轻,爬高取东西、组装器械这样的事都是我干,”小林耸耸肩,“其实你也可以试一试,权当锻炼自己。”她用手比了一下你的身高,“话说······你是‘电脑专家’?开个玩笑,你学过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吗?”
“学过,”你尴尬的轻咳一声,“从小就感兴趣,近期被栗山老师指导后略了解一二。”栗山老师,也就是栗山小姐的父亲,那位在政府述职的电脑专家。
“唔,是这样吗?······”小林嘟囔着转过身去擦衣柜的侧面,“那你和彻君有共同话题了。他也是栗山先生的学生,还获过计算机竞赛奖,是名古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呢。”
“真是厉害呢!”你由衷赞叹道,“那么那位彻君应该不止是在这里供职吧。”
“对,非常驻人员。”小林点头。
“那你们的工作是······?”
“我们?”小林绿子停顿了一下,微微眯眼,像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形容词,“算是半个行动组吧。补给站、监控室、网络警察······远程导游、快递员,让我想想还有什么······”
画风渐变,有点想笑。
“噢!”小林作恍然大悟状,“还有街道管理员!我差点忘了。”
在不知如何回答(吐槽)的时候,笑总是最好的选择。
“记得6点开会,你需要熟悉一下这里。我走了。”小林绿子从打开一半的门后露出一个脑袋向你喊道。
“嗨嗨,知道了。”
小林绿子、“彻君”=渡边彻,人物来自《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春树,但几人与文内黑手党成员村上君没有关系。
注意本文的基调是沙雕,归类为搞笑。
写得有点短,不定期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七章(1)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