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守在七夕之前就到了,但是祝英宁却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马文才和他爹说了什么,马太守匆匆来了,却也匆匆就走了,似乎有很重要的事情。
一转眼七夕也就来了。
七夕又称女儿节,也是传说里织女与牛郎一年一度相逢的日子,虽然书院里大多都是男子,但因着山长的两个女儿,还有几个打杂的姑娘在,便也办了个七夕夜宴。学子们整日学习,也难得休息,所以大家也很是高兴,热闹极了。
趁着前面大家都在夜宴上热闹,英台和英宁偷偷溜到了后山,在这里颂云和吟心也准备了些东西,好让她们也可以偷偷摸摸拜拜织女娘娘,好让她保佑她们。
“阿宁,你说咱们这一身男装,织女娘娘会不会认不出咱们是个姑娘来?”英台笑着说道。
“当然不会,织女娘娘可是神仙,自然火眼金睛,什么看不出来。”祝英宁将自己的锦盒放在供桌之上,顺便将香分给英台还有颂云吟心。
祝英台接过香凑着蜡烛将其点燃,“说的倒也是,什么事儿瞒得过织女娘娘。”
祝英宁将香也点燃,顺势看了眼自己锦盒旁边的锦盒,“九姐,你这盒子里除了蜘蛛还放了别的吗?”
“自然是有的……”祝英台说完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狠狠地瞪了眼祝英宁,“你还说我呢,那你呢,你这盒子里又装了什么?”
祝英宁轻轻一笑,娟美的脸上带着笑意,“不告诉你。”
“好啦,两位小姐,赶紧拜吧。”
祝英台正要回嘴,吟心倒是等不及了,她们可是偷溜出来的,要赶紧拜完了回去呢。
祝英台点头,然后四人赶紧拜了织女,将香插在香炉里,这些做完了,她们又赶紧溜了回去,七夕夜宴大家都在,她们可不能失踪太久,不然就被人发现了。
几人却不知道,她们走了以后,两个人影前后找到了这里。
“这是什么?”马文才望着这个供桌有些疑惑,他是跟着祝英宁他们来的,直到她们走他才出现。
“他们在拜织女。”
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马文才回头一看,居然是谢钧。他向来看不上书院的人,但是这谢钧是他觉得不错的人之一,除了阿宁和她哥哥祝英台之外,唯一一个。不说此人的身份,便是他一身风度也让马文才折服。
“拜织女?”马文才更加不解。
谢钧漫步走了过来,他素来喜欢研究些杂书,也对风俗略知一二,自然也知道这女儿节的一些事情。
“今日是七夕,乃是女儿节,”谢钧说道,“这一日未出阁的女子便会将自己的生辰八字,连带着心上人的一齐放入锦盒之中,跪拜织女,希望得到织女的保佑。”
马文才立马知道了谢钧的意思,这人也发现阿宁是个女子了。
供桌上放着两个锦盒,谢钧伸出手拿起一个盒子,马文才也不甘示弱,拿起另一个盒子,两人一齐打开。
盒子放着两张纸,他们将纸打开,看清了上面的字。
“祝英台,阳女,甲午年八月十五日。”马文才读着上面的字。
“祝英宁,阳女,甲午年,八月十五日。”谢钧望了眼上面的字。
两人对视一眼,余光扫到对方手中的纸,无比默契地同时将纸合上,递给地方。
“你的。”
“你的。”
又同时接过对方手中的纸。
两人打开下面的一张纸,待看清了上面的字之后,两个往常都无比冷静、不苟言笑的男人均同时在脸上浮现了笑容,欢喜无比。
两人对视一眼,看清了对方脸上的表情之后,似乎都明白了什么。
“恭喜。”马文才不知为什么,脑子里就浮现了这句话。
谢钧脸上一抽,却说了一句,“同喜。”
说完这话,两人均是觉得无比尴尬,背过身子,一时无语。
即便两人之后身份更加亲了许多,有时聚在一起喝酒时聊到这件事,也会哈哈大笑。
晚上,马文才照旧坐在了榻上,他微微侧身,忽然觉得身下有什么东西,伸手一摸,居然摸出了一个天青色的荷包,上面俨然绣着的是几株翠竹,绣工细腻,针脚细密,看着就知道是花了很多心思去做的。
抬头望向侧室里的方向,马文才眼里满是情谊,轻轻抚摸着荷包,将它置于胸口。
祝英宁则是翻身睡不着,望着床顶的纱幔,她忍不住心思飘到了旁边的房间。
也不知他发现她的荷包了吗?他可喜欢?
七夕之后,祝英齐来到了书院。
“八哥,你怎么来了?”
祝英台和祝英宁都很是激动,毕竟这是她们离家之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人。
祝英齐一身翠色长袍,更显身姿挺拔,他眼中含笑望着这对姐妹花,似乎并未消瘦,看来并未吃苦,而且好似少了些娇气,尤其是阿宁,眉宇间多了几分明媚。
“你们不回家看看,我自然就来看看你们这两个没良心的了。”祝英齐笑着,继而目光往后看见了跟在自己两个妹妹后面的男子。
祝英齐眼前一亮,这两人一个俊伟健朗,一个潇洒飘逸,都是人中龙凤。再一看,祝英齐不由皱眉,这人怎么看着这么像马家那个小子?
“八哥,你这话说的可是伤了我和英台的心了,我们俩时时刻刻都想着爹娘和哥哥们。”祝英宁拽着祝英齐的袖子,处处透着一丝女儿家的娇憨。
马文才目光紧紧追着英宁,这是他再次遇见祝英宁之后第一次见到她如此娇俏的样子,忍不住被她吸引住了。
祝英齐一直观察着马文才和谢钧,自然发现了马文才的目光,敛眸了然,拍了拍祝英宁的肩膀,“知道你想着我们,爹娘和哥哥们也很想你们。”
因着马文才和谢钧是外人,不便留下,两人便离开了,只余兄妹三人。
“八哥,好端端的你来尼山书院,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祝英台歪头问道。
“自然,”祝英齐脸上带着喜意,“你们收拾一下,过了七夕便同我一起回家吧。”
祝英台同祝英宁均是一愣,两人对视一眼,祝英台赶紧问道,“八哥,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走?我不走,我还要在这里读书呢。”
“那你呢,阿宁?”祝英齐望向英宁。
祝英宁也摇头,“八哥,我也是,学业未成,我怎能离开。”
祝英齐没想到连最是听话懂事的英宁也不肯回家,怒极反笑,“难道哥哥成亲,你们也不回去?”祝英齐压住心中之气,反问两个妹妹。
原来不是要带她们回去!
祝英台和祝英宁心中一喜,两人自然点头,“八哥成亲定然要回去。”
祝英齐毕竟最是疼爱这两个妹妹,也没生什么气,“下个月我就要娶若兰过门了,你们两个小姑子不在成何体统。”
“苏姐姐也是当世闻名的才女,她当了我们的嫂嫂,倒是八哥你的福气了。”祝英宁知道英台一直希望玉姐姐成为八嫂,因而一直不喜欢苏蕙,所以故意这么说,希望她能够敞开心扉。
“你这话说的倒是显得我配不上你们未来的嫂子了。”祝英齐哈哈一笑,提起苏蕙他便心情愉悦,刚才的不高兴一扫而空。
“阿宁自然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她是说八哥八嫂郎才女貌,天生一对。”祝英台接话。
祝英宁惊讶望着英台,没想到英台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心中也是高兴,英台总算是放下了这个心结,她就怕英台说的话伤了八哥的心。
祝英齐听着这话心中欣慰,他知道英台喜欢良玉,所以对他退婚与苏蕙定亲的事儿很是反感,但是他是真的喜欢若兰,手心手背都是肉,若是英台真的同若兰闹了起来,他估计得头疼死。
“你这丫头。”祝英齐轻轻一笑。
又聊了一会,祝英齐忽然想到,开口问道,“刚才那两个少年人是谁?看着倒是不错。”
祝英台不知为什么脸一红,目光游离起来,也不敢说什么。
祝英宁倒是大方,“八哥,刚才左边的是谢钧,他长姐乃是谢道韫,右边那个你可是也认识呢。”
“嗯?是谁?”祝英齐倒是注意到那谢姓少年腰间那块玉佩,乃是谢家子弟的身份象征。
“便是马文才呀,八哥你不记得他了?”
祝英齐猛然站起身,居然真是那小子!千防万防,没想到那小子居然也会来了尼山书院,早知如此,就不该让阿宁出门!
祝英齐可不瞎,刚才阿宁时不时就将目光飘到那小子身上,分明就是有问题!
祝英宁显然被祝英齐的反应吓了一跳,忍不住想到那日马文才说的话,难道八哥真的扣住了她和文才哥哥的信?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
八哥:马文才那个臭小子,居然敢看阿宁!
文才:我不仅看了,我还和她住一块了呢!
八哥:竖子尔敢!
文才:那个谢钧也和九姐住一块了
英台:谁是你九姐,居然拖我下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祝家十妹(十四)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