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年,年前,贾母收到了贾敏让人从扬州送去的礼物。
“我这姑妈就是孝顺,大老远的在扬州还想着老祖宗,这得多贴心啊。”王熙凤在一旁打趣。
贾母自然乐得合不拢嘴,一旁坐着的王夫人却是表情不善,手里拿着佛珠一个接一个地拨着,偏生压不住内心的烦闷,只暗暗嘲讽,京城里什么好东西没有,扬州便是再富裕,还能越得过他们贾府不成?心里面这么想着,眼睛却控制不住地朝那边望去。
鸳鸯盛着笑,替着贾母将屋子里礼物上的红丝锻给揭开了,当即满室红光,照亮了一屋子人的眼。
红丝锻下面是一棵盛开着红色梅花的树,花朵各式各样的,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贾母本就喜欢这些个花花绿绿的东西,当即就喜欢极了。
“大冬天的,敏儿居然让人给我送了这么棵红梅,倒是有心了。”贾母笑道。
王夫人不屑地撇了撇嘴,她这个小姑子就是这么清高,喜欢这些个花儿草儿的,要她看,还不如一盒子金元宝来得好些。
鸳鸯倒是一笑,“老祖宗,您哪怕是没仔细瞧,这哪是真花啊,这一朵朵的分明是一块块的红玛瑙。”
贾母一听这话,赶紧仔细一看,果然,这红玛瑙做得实在是太逼真了,任谁乍一看都看不出这不是真的花。
这么一棵玛瑙树……
贾母面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起来,“这敏儿,果然是有心了。”
在屋子里的谁都明白,这老太太啊,是真真儿的高兴了。
王夫人目光落在那棵玛瑙树上,手中捏着佛珠的力道都重上了不少,“小姑子可真是大手笔啊。”
贾母是何等厉害的人物,哪里听不出王夫人话语里的尖酸刻薄,她其实是不大看得上这个儿媳妇的,眼界太低了。“宝玉呢?”
一提到宝玉,王夫人立马抛开了那些不开心的,脸上带上了笑容,“许是在学堂里,宝玉聪明得很,一学就会。”
贾母一提到这个自己最为疼爱的孙子,脸色也好了不少,“你眼光要放长远些。过些日子我想接了敏儿的两个女儿来,你且安排着,不许怠慢了。”
“可是……”
“我累了,你退下吧。”贾母不给她拒绝的机会,摆摆手算是赶人了。
王夫人连带着王熙凤一块离开了屋,王夫人走前看着那棵闪得她眼睛疼的玛瑙树,只觉得自己心口发疼。
她哪里不懂老太太的意思,不就是想要同林如海结亲吗?她偏生就疼爱贾敏那个狐媚子!她的宝玉可是衔着玉生的,是有大造化的,以后便是尚公主也是能的,怎么可以取贾敏的女儿?她女儿算个什么东西。
气归气,她却没胆子去同贾母争辩什么的,只是屋子里又是一套上好的瓷器摔了个粉碎。
贾母不是第一天有接黛玉和绛玉去京城的想法了。早些时候因为绛玉还小,贾敏给拒绝了,后来又因为林如海被派去了扬州,又耽误了,但是这个念头一直在她心中,她就是希望以后这两个丫头里能有一个嫁了她的宝玉,这样林如海现在所有的一切便都是她宝玉的了。
贾敏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拒绝不了的,不然就是不孝,只能为两个女儿收拾东西。
“母亲,为什么外祖母偏要黛儿和绛儿去呀?”林黛玉小小的人坐在榻上,怀中抱着本诗集看着。
“姐姐说的是,父母在不远游,绛儿和姐姐都不想离开爹娘。”林绛玉坐在林黛玉旁边,怀里捧着一碟子果子,边吃边顺带着看看姐姐的诗集,粉嫩的小脸因着塞了果子,更显得可爱。
“你们俩莫要胡说!”贾敏柔声呵斥着,却没有真的生气,将两个孩子搂在怀中,“娘亲已经十多年没见过你们外祖母了,她老人家怕是想我呢。等你们去了国公府,可千万要替娘亲好好孝顺老太太。”
“知道了。”林绛玉见事情没有回旋的余地,有些难过,放下手中的果子,爬下了塌,“我去找爹爹。”
“母亲放心,我会照顾好绛儿的。”林黛玉点点头,也下了塌去追妹妹了。
贾敏当即坐下身子,眼泪就流了出来,心中也忍不住埋怨起贾母,可是她又不能再拒绝了。想起贾母的来信,写着想让黛儿同二哥的孩子结亲,她原是同意的,现下也有些不乐意了。她哪里不知道自己的二哥二嫂是什么人,二哥迂腐之极,二嫂又向来与她不和,她的黛儿嫁过去了,怎么会过得好。
想到这里,贾敏越发觉得不妥,心中更加不安起来。转念又想到林如海劝慰她的话,等过了这几年,老爷回京述职,便赶紧将黛儿和绛儿接回来,心中又安定了不少。
贾敏这个主母在,自然比林如海自己瞎鼓捣来的好。母女情深,她担心两个女儿在京城水土不服,又担心受了委屈,什么都想到了。
黛儿怕生,自然得有扬州过去的仆人婢女陪着,因而两个女儿一人带了四个丫鬟,四个小丫鬟,还有两个婆子,几个小厮。绛儿嘴刁,定是吃不惯京城那般重油重盐的东西,自然要再带两个扬州的厨子过去,最好单独给开一个小厨房才好呢。两个丫头喜欢读书,这书画什么的自然也不能少,而家底颇厚的林家是从来不缺这些的,随随便便便是几箱子书画收拾了出来,还生怕不够。贾敏最是知道贾府里面捧高踩低的奴才,生怕女儿被欺负了,干脆又准备了几万两的银票,另外是一些散碎的银子好打发奴才的。
这般随便一收拾,便是一大船才放得下,幸亏林如海找了艘还算大的船。若不是林如海拦着,怕是得好几船过去。至于贾府有没有给两个小姐准备这么多地方放,贾敏是默认为有的,毕竟她出嫁前乃是国公府里最受宠的小姐,便是她两个哥哥也得靠边,她自然觉得贾府至少得划出一个院子给她的两个女儿住。她还没考虑两个院子呢。
就这样一大船的人,载着两个小姐,一路从扬州到了京城,出发时天气还热,此时已经是冬季了。
--------------------------------------------------
京城码头,每日均有船只靠岸,或是装载着满满的货,或是哪家的亲眷到京了,因而这里也算得上是京城最为热闹的地方之一了。
岸边有一茶楼,二楼悄悄开着半扇窗户,里面是两个贵公子正在喝茶。
“九弟,这都快一个月了,自入了冬,你整日便来这码头喝茶,究竟是为了什么?”说话的是个年轻的公子哥,也就弱冠的年纪,一身上好的锦衣,袖口鞋边均是金线绣以祥云,却丝毫不显奢靡,头顶玉冠,更显得面如冠玉。
他面前坐的少年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容貌精致,宛如画中之人一般,只是表情冷峻,大有少年老成的意味。
“等人。”少年开口了,他的声音就如同他给人的感觉一般,似乎比外面的寒风还要冷上几分。
“都等了一个月了,你确定你等的人会来?”青年问道。
“不确定。”
“那人不会不来吧?”
“不会,我感觉得到,她会来的。”
青年微微挑眉,把玩着手中略显粗糙的茶杯,他还是真是不明白自己这个胞弟在想什么。
这个青年便是当今的太子了,他面前坐着的乃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司马砚。他这个弟弟,刚出生的时候得了失魂症,直到五岁那年花朝节之日,他忽然开了窍。他是非常疼爱这个弟弟的,但是说真的,便是相处了这么多年,他还是不知道弟弟到底在想什么。比如说最近一个月吧,居然大冬天的跑到码头整日喝茶,说是要等人。
谁敢让当今的九皇子殿下等啊?
一等还等一个月的!
不要命了吗?
关键他今日一问,居然弟弟也不知道人家会不会来,合着他是等着玩玩?
忽然他就看见自家弟弟忽然站起了身,大步走到了窗口,往日里清冷的面容上居然带着淡淡的欣喜,太子殿下揉了揉眼,确定自己没有看错,然后站到了司马砚身后,顺着他的发现看来过去,一下子就在满满的人群中看见了岸上那两个清丽的身影。
那两个姑娘看着不过七八岁的样子,长得有几分相像,想来该是姐妹吧。依照着太子殿下见惯了美女的眼光,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姑娘是个美人胚子,虽然年岁尚小,但是已经可见其角色。
“九弟,你在看哪一个?”太子殿下问道。
司马砚没有打理自家哥哥,目光死死地落在那道娇小的身影身上。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觉得自己在找一个人,最近忽然有一种直觉那人要出现了,所以他日日在这里等着,终于还是让他等到了。
太子殿下随意地靠在墙上,“接她们的轿子上的图案似乎是贾府的,这两个姑娘应该是贾家的亲眷。”太子熟知这京城里所有大小官员的信息。
司马砚似乎没有理他,只将目光落在岸上。
只见那两个姑娘一道坐进了一个轿子里,然后由着人接走了,只余下了一船东西。
“这贾府的人倒是好笑,居然让两个姑娘坐一个轿子,派来的车也不够装人家行礼的,这哪是来接亲戚的。”太子殿下冷笑着。
司马砚一听此话,一双黑眸里越加深沉,“来人,去查,看看这是谁家的姑娘。”
暗处一道身影掠过,悄悄接下了主子的任务。
楼下---------------------
“姐姐,外祖母家不是国公府吗?怎么连轿子都没有?”林绛玉清脆的声音响起,虽然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轿子外面贾府的奴才听见了。
轿子外跟着的奴才当即脸上一红,原以为这不过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倒是没想到这林家的小姐排场这么大,回头回了府定要好好伺候着。
“绛儿莫恼,咱们初来乍到的,便算了吧。”林黛玉拉着妹妹的手劝着。
“我听姐姐的。”林绛玉嘟嘟嘴,却又不舒服地搂了搂自己的胳膊,她一下船便觉得有人在看她,那目光怪让她不舒服的。
轻轻掀了点帘子,凭着感觉寻了过去,却只是一间茶楼,连窗都是关着的,而此刻那道目光也消失了,似乎只是她的错觉。
红楼梦其实时间线不是很清,很多东西不可推敲,且算林黛玉入府8岁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0章 林二妹妹(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