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峰很清楚自己如何规划未来的。
他想拍纪录片,家里有钱也支持,这几年就跟剧组,积累经验美化简历,再拿着推荐信去国外深造。路上的关节如何打通都不需要他烦恼,他只要沿着路向前走就行。
这样的安排很好,清晰可见,有一点挑战,但他足以应付。参与每个组的经历都会为他的履历添上一笔,但这一笔落下画完,笔锋便也止步了。他原本是这样想的。
他第一次担任执行导演的那个剧组纰漏百出,一会儿资金链要断,一会儿主演带头宁可交违约金也要跑路,实在是坎坷。但他心态好,预计留在国内的时间还长,经手了就是作品,能全须全尾地做完最好。
导演很感激工作人员里吴雪峰为首的这几个老实人,他们还愿意留下来一起等转机,这种时候就是稳定军心的大功。等着等着,兜兜转转也还真拼凑起来一个能开拍的班底。
叶秋也就是这个时候进组的,说起来他的角色也没换人,只是到了剧组大换血完才找着合适的演员。吴雪峰在他第一天进组时就打过招呼,少年平时懒懒的,在镜头下眼睛却亮亮的。
“这小孩也实诚,老周说他在来的路上劝他跑路来着,小孩说签了合同就要拍完。”导演闲聊时这么提过一嘴。吴雪峰正守在监视器前检查机位,闻言看向他,导演嘴上没继续说,脸上写着欣赏。
吴雪峰转回到屏幕上,那个叫叶秋的少年正在和人对戏,额前的碎发一荡一荡,眼睛亮晶晶地望向别人,剧本卷成筒捏在背后,讲到入戏时随着他的手势挥来挥去。
导演接着话头继续聊:“你最近当执行导演也上路了吧?我看你这几天指导拍的镜头进步了很多。”
“有吗?”吴雪峰有点意外。
“哈哈,你自己看可能感觉不出进步。”导演在他背上一拍,“抽空比较着看看呗,时不时反哺下自己,这样进步更快。”
吴雪峰懵懵应下,当真去摄像师那里拷贝了开拍以来他指导的镜头,晚上待在酒店抱着电脑研究。
一对比他就知道导演为什么这么说了,近几天他在指导B组的进度,叶秋的戏份正好也排在B组拍。
每个经由吴雪峰手安排过的镜头,叶秋在其中都仿佛在熠熠生辉,一双眼睛颜色深邃,但神光明亮,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摄像师拷完胶片还没走,他们几个走得近的工作人员本来就常在吴雪峰房间小聚,胶片是由经他手拷贝的,他也不避讳啥,凑上来就看。
看了俩镜头摄像师就开始给吴雪峰戴高帽,损友之间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就着叶秋这几个镜头猛夸,脚踩导演拳打宗师之类的话都吹出来了。吴雪峰拍了他一掌,给他看其他没有叶秋戏份的镜头:“这就是偶尔有几个发挥得还行,你看这几个,不还是原来那个水平。”
摄像师对比着看了几眼,较真起来,把叶秋刚进组的镜头也拿来比较:“那不能够,你看这老早之前的,这拍的时候你就是‘啊行了过吧’,你不会去要求要拍出什么效果,达到导演要求就行了,记得吗?”
“那我现在不一样吗?”吴雪峰好像理解了一点。
“那可就!”摄像师一下激动起来,挤到屏幕前,要过鼠标噼里啪啦翻出最近拍的镜头,“就好比昨天拍的这个!第一遍效果挺好的,你看完非让演员调整站位,说光影效果更好。”
“这效果真的好很多嘛……”吴雪峰争辩道,他回忆起了昨天,当时他满脑子是“这个角度的光如果再侧一点就能展现出叶秋鼻梁的挺拔”,但他不好意思把心路历程告诉给摄像。
摄像师突然道:“你拍的好的这几个都是在拍叶秋诶你发现没。”
“……有吗!”吴雪峰背脊紧了一下,想把鼠标抢回来,手举到半空又按捺住了。
我又没有做亏心事!干嘛好像被戳破什么秘密一样……他迅速收起那一点尴尬和羞赧,轻咳一声想怎么接话,摄像师却还在说:“你是不是找到你的缪斯了?”
吴雪峰压下去的热血又翻起来了。
缪斯,艺术与灵感的女神,在神话里能给艺术家带来无尽的灵感,放在现实生活里,指代能让人迸发创作**和激情的对象。
“你看你闹这大红脸……这有啥好害羞的。”摄像师大笑。平时吴雪峰都挺稳重的,脸一红才显得像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摄像师接着就说起他的“缪斯”前女友来,吴雪峰不得不陪着再听一遍,这晚上消耗了他房里最后的几罐啤酒,摄像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吴雪峰没陪几口酒,程序性地把摄像送到他自己房间里就走了。转过走廊拐角,安全通道里飘出一股烟草燃烧的味道。
叶秋大概很适合在镜头前抽烟。吴雪峰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他下意识往通道里看了一眼,昏暗的楼梯间里,红点在那人指尖暗暗地燃着,一缕轻烟袅袅环抱着那人。
那人注意到吴雪峰的存在,说了句什么就挂断了电话,屏幕亮起,照出了他的脸。
吴雪峰心头一动,脱口道:“挺晚了,怎么还没休息?”
叶秋掐掉烟,带着烟味走到灯光下:“吴导不也还没睡。”
“我成年了,熬一熬不要紧。你还在长个呢。”吴雪峰有理由的,叶秋个子才到他鼻尖呢。
叶秋抬眼估量两人的身高差,不知道想起来什么,鼻子里哼出一丝不服气。吴雪峰觉得好笑,伸手带住他肩膀往叶秋房间走:“我还没说你小小年纪就抽烟呢。走吧回去睡觉,年轻演员要知道保养皮肤,要不然以后花几倍的钱也补不回来。”
叶秋乖乖被他揽着走,但嘴上还是要反抗的:“我也没说你小小年纪就争着照顾人呢,我其实心理很成熟你知道嘛?”
“那是那是,叶秋哥厉害啊。”
还没有把真名透露的叶修笑笑不说话。他现在心情好得很,刚刚医院打电话来,说苏沐秋的情况在好转,虽然不敢确保,但是苏醒的概率上升了。
相比之下,院方说需要他继续准备医疗费都算不得坏消息了。
刚巧遇上,叶修顺便就问了:“雪峰哥,我这部分的戏下个月差不多也杀青了,你有认识什么剧组招人的吗?”
吴雪峰看了看他:“这么着急接下一个活儿?你在哪家经纪公司啊,公司要求的?”
“不是,嗨,我就是缺钱。我连经纪人都没有,要是有经纪公司,我还用自己找活嘛!”
“那可不一定……”吴雪峰说着就忧心起来,没有助理和经纪人的演员在行业内占绝大多数,基本都是没有知名度的小演员,演戏奔着糊口或是圆梦。以这小孩的天赋,吴雪峰倒不担心他能不能出名,他只担心这涉世未深的少年人遭人欺骗,拖慢他前进的脚步。
叶修不知道他这些担忧,一无所知地被送回房间,临别前回给吴雪峰一个发自真心的笑。
不行,年龄上我多少算个前辈,得照顾着点!吴雪峰暗道。
——————
燕戏的食堂里,芬格尔,路明非新上任的经纪人,此时正在压着嗓门规划路明非的职业生涯:“所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学校有规定,但你也不能老上综艺、光上综艺,你还是得接戏啊!”
此世界的芬格尔还不是路明非印象中留级败犬的形象,尽管举着包子捧着豆浆,尚有几分精英做派。但也不知道他一个老外,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跑国内来当明星经纪人。
路明非摆手:“大哥,我开学还不到三天,老师都没认全,之前趁着暑假能接几个综艺很不错了好吧。”
“不是这样算的。”芬格尔很严肃地掰指头,“你只有一部偶像剧,虽然是古装但也是偶像剧,已经上了三次综艺了,再继续接综艺会让你不够‘神秘’,你在观众眼中的形象也会被定型成‘爱上综艺的小明星’,不利于你以后继续演戏。”
说那么多,三个字“综艺咖”嘛……路明非心说,嘴上道:“行,那我不上综艺了。”
芬格尔又摇头:“不参加综艺,你怎么保持热度?你还只有一部戏,一部偶像剧。”
得,又绕回来了。路明非叹气:“那怎么办呢?”
芬格尔道:“你有博客账号吗?”
“哎?”路明非歪头。
博客(blog),多古早的词啊。路明非瞄了一眼放在餐桌上的按键小灵通,瞬间明白了芬格尔想让他做什么。
“SNS开始在你们这兴起了,你知道吗?”
“你想让我通过社交媒体,在年轻人中保持一定的曝光度。”路明非直截了当。
芬格尔睁大了眼睛,随即又欣慰道:“你比我想象的要聪明。”
路明非点点头,又摇摇头:“你的想法挺好,但是我一个要作品没作品要内涵没内涵的小演员,要怎么在网上杀出重围呢?不要小看经营个人账户这回事啊!”
芬格尔用力挺起胸膛,拍着胸口道:“你只管开账号,运营的事情交给兄弟!”
“事先说好,那种下三路的没下限的内容我是不会发的!”
“当然不会!你可是冰清玉洁的小演员啊!”
路明非越过餐桌去捂芬格尔的嘴,食堂里人还不少呢,这种恶心的话才是真正该小声说的,但这老外一兴奋嗓门就大了。
在这个世界的此刻,那只企鹅走上国内即时通讯工具的神坛已有几年,各类论坛也萌芽了一段时间了,但博客还算个新东西,日后各家粉丝奋战的微博客平台更是还没有影子。芬格尔挑了一圈,在当下最火热的八卦论坛发了一篇匿名帖子《盘点圈内七大明星“耍大牌”事件》。
路明非上完一天的课,开小号去看了一眼:“你这里头跟我相关的是一个字也没有啊?”
芬格尔就坐在路明非床上,把键盘敲得啪啪响,头也不抬:“我先把我自己的账号们经营起来,再旁敲侧击地去捧你,僚机战法,明白吗?”
懂了,营销号……路明非弱弱地说:“你不要瞎编乱造啊,会被起诉的……”
“你放心啦我都给起了昵称指代,而且都是靠你的人脉拿到的第一手圈内八卦!”芬格尔看着屏幕给他比了个大拇指。
“……我才有多少人脉啊!你这样不是一下就能反向定位到是我泄露的吗!?”
芬格尔艰难地从路明非钳制下挣脱出来:“真是开不起玩笑,主要是整理别人发过的零散信息啦,你的人脉还不如我的广呢。”
总之,芬格尔的营销号事业在路明非的提心吊胆下起步了。
路明非也不清楚他开了多少号,这些个账号之间似乎还有风格区分,甚至有些有不同的简单人设。路明非拿小号追踪了两三个账号发的帖子,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这是同一个人运营的号。
芬格尔声称“人在睡前看见的信息更容易进入潜意识”,老是把给路明非的特供通稿塞在半夜发,路明非合理怀疑他就是从白天拖稿到了半夜而已。
因为关注这些,生生给路明非又养出混论坛的习惯了。白天一身正装给你上课的专业老师,晚上被人在论坛里开八感情史什么的……不就是守夜人论坛八卦特化plus版吗!这熟悉的感觉!
路明非已能波澜不惊地面对这些真真假假的八卦贴了:“这个‘W姓小生带资进组定制角色’的帖子不是你写的吧?”
芬格尔摇头:“让我来肯定写得更有爆点。”
路明非早看过这帖文的内容,尽管描述得是嚣张跋扈,但根据一些细节,不难猜到“W姓小生”说的是吴邪:“没让你钻研业务,就是这里头提到的这演员,你记得别写太过分啊。”
芬格尔抬手比了个“OK”:“你的偶像?”
“……你就这么以为吧。”
“人性呢,就是喜欢关注负面消息。”芬格尔也不细究,“远古时期,人类大概是为了在危险来临时躲得更快;到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倒是方便操纵他们的视线所及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职业规划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