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乔瓦尼意识到这个提问是在指责马尔蒂尼前,科斯塔库塔就已经在更衣室里骂了句粗口。其他米兰球员的脸色也不好看,今天的输球犹如一片厚重的阴云,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那些球迷到底想表达什么?”乔瓦尼在心里问道,“他们难道希望巴雷西复出吗?”
“这就是问题所在。”克鲁伊夫也盯着电视屏幕,“他们是不承认小马尔蒂尼的队长身份,我记得早在他接任队长的时候就有部分球迷表达过不满,今天德比失利更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电视屏幕上,马尔蒂尼正在讲述他对巴雷西的尊敬,似乎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
“矛盾?为什么队长和球迷会有矛盾?”乔瓦尼不解地问道。
克鲁伊夫瞥了一眼乔瓦尼:“你不是也始终认为小马尔蒂尼与你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吗?”
乔瓦尼闻言一愣,只听他的幽灵教练继续说道:“有些球迷可以接受老马尔蒂尼、巴雷西当队长,是因为这两人是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去的,与他们所处的阶层相同。但保罗·马尔蒂尼不一样,他代表的是精英阶级,从小生活优渥,有一个享誉足坛的父亲。在部分人眼里,小马尔蒂尼的队长袖标不是靠自己得来的,而是‘继承’来的。他们抗拒的不只是他,更是他身后那个他们永远无法触及的世界。”
可是这不对,乔瓦尼在心中默默反驳,马尔蒂尼确实与他相处两个世界,可他从未用那份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压迫过任何人,他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每一次讲话、尊重别人的每一个选择,哪怕对方只是一个来自福利院的孤儿。
更何况,根本没有人有资格质疑马尔蒂尼作为球员的价值。他是意甲最出色的左后卫,攻守兼备,仅仅是站在场上就有稳定人心的力量。在更衣室,他更是以真诚和平易近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大家会和他开玩笑,也会听他的指挥。
这样的人不配当米兰队长吗?乔瓦尼想不出现在这支球队里还有谁能比马尔蒂尼更值得这个位置。
“……那些球迷就是在放狗屁,眼睛都瞎了吗?”乔瓦尼心里堵得难受,没忍住咒骂了一句。
一向寡言少语的乖顺少年忽然吐出一句脏话,瞬间吸引了更衣室里所有人的目光。
科斯塔库塔先是愣了一下,但随即便露出了一个赞赏的表情。他走过来用力揉了揉乔瓦尼的脑袋:“说得好!他们根本就是一坨狗屎。”
乔瓦尼抬起头,表情异常认真地附和道:“对,是臭狗屎。”
站在一旁的阿尔贝蒂尼张了张嘴,本能地觉得科斯塔库塔这样带着未成年孩子说脏话不太妥当,但更衣室的沉重氛围竟因两人这副同仇敌忾的样子有了几分缓解。
“你们要骂就现在骂,等保罗和先生回来后就闭嘴吧……”最终,阿尔贝蒂尼只能摇了摇头,做出了无奈的妥协。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科斯塔库塔自然而然地揽住了乔瓦尼的肩膀。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一向抗拒肢体接触的少年并没有挣脱。两个人就这样并肩坐在更衣室的长凳上看起了新闻发布会,毫无顾忌地痛骂那些极端的球迷和揪住米兰德比失利大做文章的媒体,大有一种彻底放弃做体面人的觉悟。
米兰的几个外援一边听着一边小声聊天,他们惊讶地发现意大利语原来也可以骂出不同的节奏与气势。
好脾气的阿尔贝蒂尼只能守在更衣室门口,确保没有外人靠近这里,要是“AC米兰副队长携球队未成年新星激情辱骂球迷媒体”这种标题上了明天报纸的头条,那这场风波可就真的没法收场了。
于是,等马尔蒂尼与卡佩罗一前一后返回更衣室时,两人都有些意外地发现,先前那种几乎令人窒息的沉重氛围已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古怪的沉默弥漫在房间里。每个人在米兰队长目光投来的瞬间,都会下意识地移开视线。但这种回避,并非因看到他被媒体诘问而生出的尴尬,而是一种恶作剧之后不敢直视正主的心虚感。
“你们……”马尔蒂尼刚想开口,科斯塔库塔就“噌”地从凳子上站起来,“保罗,你别多想,球队支持你,我们都支持你!”他拍了拍好友的后背,“赶紧收拾收拾回家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马尔蒂尼还没来得及说话,两边肩膀各挂了一个训练包的乔瓦尼就站到了他面前:
“队长,你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我们回家吧。”
马尔蒂尼注意到,乔瓦尼说“队长”的音量比平时大了许多,仿佛刻意要强调什么。而且说实话,少年用单薄的肩膀扛着两个大包的样子,还带着几分可笑的笨拙。
自赛后就一直憋在胸口的一股气似乎被人戳了一个小洞,失利的沉重与苦涩就像沙漏中的细沙一样慢慢流泻,不再死死地堵在心口。
马尔蒂尼的喉结微微滚动,犹豫片刻,才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他伸手拎过了属于自己的那个训练包。
“……好,回家。”
在回程的车上,马尔蒂尼很想问少年更衣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话到嘴边,却是一句“明天你想去哪里玩?”
副驾上的乔瓦尼闻言一愣,眼神里全是茫然,什么哪里玩?
后座的克鲁伊夫立刻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就知道你忘了,你赛前答应小马尔蒂尼一起出去走走,就在几天前,米兰内洛的仓库里。”
“啊……”经这一提,乔瓦尼才想起来确实还有这么一件事。
可是球队刚刚输球,现在无论是谁怕都没有了玩乐的心思吧。
似乎是察觉出了乔瓦尼的迟疑,马尔蒂尼的视线依然注视着前方:“那个邀约与比赛的胜负无关。”
乔瓦尼一时没能回答。他望着窗外安静的夜色,脑子里却满是今天比赛的画面,阿尔贝蒂尼倒下的样子,卡佩罗嘶吼的背影,还有克鲁伊维特腿上的血痕。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是真的在意了。
他在意这场比赛的胜负,在意队友的疼痛,在意看台上旗帜的颜色。那种原本只属于“米兰人”的情绪,已经悄悄地钻进了他的心里。
乔瓦尼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竟会因赛后身上的那件“干净球衣”而觉得有些羞愧。
原来,这就是“我们”的感觉。
他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已经是“我们”中的一员,但他知道,他想要是。
乔瓦尼搓了搓自己的手指,心中有了一个想法:“我想去哪里都可以吗?”
“当然。”马尔蒂尼的回应依然温和。
“我想去练球。”乔瓦尼简短地说,但他随即便意识到这似乎就是范巴斯滕过去拒绝马尔蒂尼邀请时的说法,于是立刻补充道:“我是说……我想和你一起练球,队长。”
马尔蒂尼确实因少年的前半句讶异了片刻,但随即而来的解释却让他心底泛起一丝复杂的无奈。
“不,没关系的,乔。”他说道,“你的生活中并非只有足球,今天的失利更不该成为你剥夺自己休息的理由。”
但乔瓦尼的目光却清澈而冷静:“……队长,过去的我一无所有,也从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争取什么。可现在不一样了,我有了必须实现的目标,也获得了来自你们的信任和尊重。”
少年侧过头望向马尔蒂尼,“队长,我想得到更多的上场机会,这既是为了我的私心,也是为了告别今天在替补席上无能为力的自己。”
“我没办法接受自己只能坐在场边,球衣干干净净,仿佛这一切与我无关。”
握着方向盘的马尔蒂尼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答道:“好,那便如你所愿。”
今天备注会很长:
首先是关于马尔蒂尼与极端球迷矛盾的相关报道:
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马尔蒂尼始终以俱乐部利益为重,这导致他与极端球迷产生了摩擦。在AC米兰惨淡的1997-98赛季,AC米兰对阵帕尔马的比赛中,球迷向场内投掷物品,导致比赛暂停超过五分钟。马尔蒂尼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公开批评球迷行为的球员。次年AC米兰夺得意甲冠军后,他拒绝与球迷一起庆祝,并迅速与科斯塔库塔一起回到更衣室。
②这是一篇意大利语报道Maldini e i tifosi del Milan non si sono mai amati的节选(写于2009年5月24日后,即他退役前最后一次代表米兰在圣西罗球场2-3负于罗马的那场比赛):
切萨雷之子保罗的传奇,奠定了意大利乃至世界足坛的基石,如今这位前队长已被尊为足坛巨擘之一,超越了肤色和阵营。这仿佛开启了一段近乎史诗般的英雄传奇,一位无所畏惧、毫无瑕疵的队长,在势不可挡的胜利与荣耀的巅峰中,载入史册。然而,如同所有精彩的故事一样,对手的复仇之举总是在关键时刻展开。在米兰对阵罗马的比赛结束时,全世界都见证了球迷们的姿态。比赛结束时,整座球场,乃至全世界,都向这位冠军致敬,而他们却将矛头指向这位英雄,以报复那些源于宿怨的宿怨。
保罗·马尔蒂尼并不是米兰传统中最典型的继承者。像所有人类现象一样,足球也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它承载着大量的符号和意义,形成了明确的社会身份。
如果国际米兰是“bauscia”(在方言中字面意思是“唾液”,但在这里却带有“吹牛大王”的意思,这是蓝黑军团球迷,也就是所谓的“米兰精英”的绰号)的球队,是承接启蒙时代社会创新的中产企业家阶层的象征,那么AC米兰则是“casciavit”(在方言中意为“螺丝刀”,即工人阶级)的球队,是那些被社会创新波及、在阶级斗争逻辑下经历身份变迁的人们的球队。
事实上,进入90年代末的米兰正处在贝卢斯科尼时代,而球队的队长是弗兰科·巴雷西,他是“casciavit”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一脉相承的最后一位传统继承者。在巴雷西之前,这条传统的队长袖章传承过的球员包括切萨雷·马尔蒂尼、里维拉、本内蒂、比贡和马尔德拉。
这种传统在保罗·马尔蒂尼出任队长时被打破了——他是切萨雷的儿子,来自米兰上层,可以说属于“米兰bauscia”阶层。保罗的社会背景本身就与传统有所断裂,从一开始,马尔蒂尼就注定要在象征意义最高的符号和球迷之间,形成深刻的分裂。
伊斯坦布尔的戏剧**件之后,横跨双方深厚鸿沟的破旧桥梁最终崩塌。球队从伊斯坦布尔海峡返回后,双方爆发了一场紧张的对峙,互相指责,言辞激烈。球迷们主要指责老将,尤其是队长马尔蒂尼,未能保持高度专注,导致下半场球队崩盘。他们还用极端球迷惯用的套路指出,那些花费数千欧元支持球队的人理应受到尊重。马尔蒂尼再次毫不留情,据当时的报道,他称球迷是“可怜的乞丐”。
在惨败的尘埃中,一场持续了近十年的冲突的激进化达到了顶峰,而最终导致最著名事件的复仇情绪也日渐成熟。
谁知道马尔蒂尼在那个炎热的五月下午在想什么呢?谁能体会一位拥有如此地位与荣誉的球员,在完成他职业生涯仪式的最后一次时,会经历怎样的情感?也许那天连鞋带的触感都显得不同了,也许更粗糙,或者更松软;那件穿了四分之一世纪、历经无数设计变更的3号球衣,也许那天第一次让他觉得陌生。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人们要为马尔蒂尼25年的贡献而庆祝,而罗马在客场的胜利似乎丝毫无法撼动围绕这个图腾而聚集的球迷的节日氛围。比赛结束后,切萨雷的儿子保罗在一个明显带着情感的时刻,开始场地巡礼——象征性地向红黑军团的球迷作最后的告别。就在这一刻,按剧本般的出其不意,南看台展开了横幅,要向这位队长“算账”。
看台中央展开了一幅横幅,上面是巴雷西的6号球衣,旁边附有两条留言,献给保罗·马尔蒂尼:“谢谢你,队长:球场上你是无尽的冠军,但你曾对那些让你富有的人不敬”,以及“为你25年的辉煌职业生涯,接受那些你称之为雇佣兵和穷鬼的人送上的谢意”。整个场面伴随着“世界只有一位队长”的合唱声,以此向弗兰科·巴雷西致敬。
③这是一个外国网友在一篇质疑马尔蒂尼的帖子下的高赞回复:
保罗·马尔蒂尼是我真正死心塌地投入这家俱乐部的原因。我才不在乎区区几百个混蛋对他的看法。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些伪球迷,即便他们自称是极端球迷也无所谓。
在我们输掉欧冠决赛的时候,马尔蒂尼有勇气站出来捍卫球队。而那些辱骂他的人,却只想要一纸道歉和钱。很多人把球员当作没有感情的机器,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但足球的真谛就是不可能场场必胜。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足球如此迷人。
马尔蒂尼是男人与运动员的楷模。所有与他并肩作战过的人,都对他有同样的评价。他在更衣室里是绝对的领袖,他没有任何丑闻,他始终是一个顾家的男人,生活在没有推特的年代,职业生涯中对阵过几乎所有顶尖球员,忠于俱乐部。而他在球场上的技术与决心,简直超越常人。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周围的同龄人还在梦想自己能成为蝙蝠侠、《足球小将》里的大空翼,或者《毁灭公爵》里的角色,我却只梦想着至少能达到马尔蒂尼的一半水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加更】脏话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