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入朝,文武百官心中有鬼之人,已经开始慌了,毕竟他上下皆查,只要他弹劾的,不是降职,就是有罪……
“王御史这是要参谁?”有官员低声议论。
“看他那架势,怕是又要掀起风浪了。”
……
朝会开始,然而今日萧琰并未现身,由曹公公代为主持。
议题一开始就是北狄战事,但是不等文武百官就战事提出话语,王璁便先一步出列,高声奏道。
“臣有本奏!弹劾二皇子纵容家奴,强占京郊良田百顷,致使数十户流民无家可归!弹劾三皇子门下官员贪墨河工款项,致使河防不固,百姓饱受水患之苦!”
王璁话音刚落,满殿哗然。
而被他弹劾的二皇子萧景琛和三皇子萧景桓更是顿时面色铁青。
先是三皇子反应过来,怒斥道:“王璁!你休要血口喷人!”
然王璁丝毫不惧,不卑不亢开口:“臣有实证,已呈递内阁!请公公如实禀告陛下,等陛下圣裁!”
一时间,朝堂上顿时乱作一团,哪还记得商议北狄战事之事。
倒是成为二皇子,三皇子双方支持者的拥护之战,多方势力争执不休,倒是谢珩冷眼旁观,心知这仅是萧岚计划的第一步,他,静观其变。
就在这时,钦天监监正李淳风缓步出列,声音不大,却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臣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晦暗,辅星侵扰主星,恐于圣体不利,为保陛下安康,社稷安稳,需有德高望重之臣暂理朝政,以安天象。”
此言一出,满殿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站在文官首列的谢珩。
德高望重之臣,除了他,还能有谁?
谢珩感到如芒在背,还是到了这一刻,他转身望向殿外阴沉的天色,心中一片冰凉。
山雨欲来风满楼。
文华殿内,死寂过后是压抑的窃窃私语。
无数道目光如针般刺在谢珩背上,探究的,忌惮的,嫉妒的,期待的。
他立于百官之前,表面面色平静如常,实则宽大朝袖中的手却已紧握成拳。
“荒谬!”三皇子萧景桓率先打破沉默,怒视李淳风,“父皇只是偶感不适,何须他人摄政?你此言是何居心?”
二皇子萧景琛虽也被王璁弹劾,此刻却与三皇子同仇敌忾:“钦天监何时能干预朝政了?李大人,你越界了!”
李淳风须发皆白,面对两位皇子的责难,只是微微躬身,语气平和却不退让:“老臣只是据实以告天象所示,
为陛下安康,为社稷稳固计,不敢有半分私心,至于如何决断,自有陛下圣裁。”
这时有一小太监跑到曹公公身旁,窃耳交谈了一下。
“你……”萧景桓还要发作,却被曹公公尖细的声音打断。
“诸位殿下,诸位大人,”曹公公站在御阶前,面色为难,
“陛下有旨,今日朝会到此为止,北狄之事,容后再议,王御史所奏之事,交由三司核查,钦天监所奏……陛下已知晓,暂无旨意。”
朝臣们面面相觑,皇帝此举,分明是暂不表态,静观其变。
谢珩心中明了,皇帝这是在试探,也是在等待。
等待朝中的风向,等待皇子们的反应,也等待他谢珩会如何应对。
“退朝,”
百官怀着各异的心思,缓缓退出文华殿。
谢珩刚走出殿门,便被几位官员围住。
“谢相,天象示警,社稷为重,您可不能推辞啊...”一位老臣语重心长。
“谢大人,陛下信任,万民期待,此乃天命所归...”另一人附和道。
“谢相...”
“谢大人...”
谢珩面无表情,只是微微颔首:“诸位同僚,此事陛下自有圣断,我等臣子,谨遵圣意即可。”
他拨开人群,正要离开,却见四皇子萧景琰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他,眼神复杂。
见谢珩看来,萧景琰上前几步,低声道:“谢相,树大招风,多加小心。”
说罢,不待谢珩回应,便转身离去。
谢珩看着四皇子清瘦的背影,眉头微蹙,这位一向低调的四皇子,今日的提醒,是善意,还是别有深意?
“谢相。”又一个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几分冷意。
谢珩回头,见二皇子萧景琛和三皇子萧景桓并肩而立,面色阴沉。
方才还在朝堂上争执的两人,此刻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二位殿下。”谢珩躬身。
“谢相好手段,”萧景琛冷笑一声,“不声不响,便要揽摄政大权?”
萧景桓语气更冲:“钦天监为何偏偏在此时提及天象?谢相莫非真以为,这满朝文武都是瞎子?”
谢珩直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两位皇子:“殿下此言差矣,天象之事,非臣所能左右。
臣今日亦是首次听闻,何来手段之说?臣一心只为社稷,从未有僭越之念,此心天地可鉴。”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坚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正气。
萧景桓还要再说,却被萧景琛用眼神制止。
“最好如此。”萧景琛深深看了谢珩一眼,“谢相记住今日之言才好,我们走!”
看着两位皇子离去的背影,谢珩心知,从此刻起,他已成为众矢之的。
……
凤阳阁内,幽香浮动。
萧岚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棋子,一名宫女跪在一旁,低声禀报着朝堂上发生的一切。
“公主,王御史弹劾了二殿下和三殿下,李监正提及天象,朝堂哗然,陛下未有决断,暂罢朝会,退朝后,多位官员围住谢相,二殿下和三殿下也先后与谢相交谈……”
萧岚听着,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谢相是何反应?”她漫不经心地问。
“回殿下,谢相始终平静,只说谨遵圣意。”
萧岚落下一子,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倒是沉得住气。”
萧岚语气中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其他。
宫女迟疑片刻,又道:“奴婢回来时,听闻陛下召了谢相入宫。”
萧岚执棋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随后开口道:“本宫知道了,退下吧。”
殿内恢复寂静,萧岚起身,走到窗前。
院中梨花经雨,落英缤纷。她想起昨夜谢珩离去时的背影,挺拔如松,却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孤寂。
五年了,她看着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翰林学士,成长为如今沉稳内敛的当朝丞相。
他是她最得意的一步棋,也是她……最看不透的一个人。
他对她,恭敬有余,却始终隔着一层。那双慌乱的眼眸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萧岚轻轻摇头,甩开这些无谓的思绪,成大事者,岂能为私情所困?
即便她察觉到谢珩偶尔流露出的异常,也只能当作不知。
毕竟棋盘已开,落子无悔。
只是,谢珩恐怕不懂自己为何一定要他成为众矢之的,萧岚心底自有盘算,无论如何,她最后还是需要再测试一下谢珩对自己的衷心。
虽这五年来,他是自己身边最听话的棋子,但是萧岚并不打算扶持当朝任何一个皇子,当初自己兄长叛乱,实际不知嫂子已有身孕。
萧岚虽保下自己兄长唯一的子嗣,但萧琰却将他藏于深宫。
想到此,萧岚眼底闪过一丝狠绝。
无论如何,倒时候真把谢珩扶持到了万人之上的地位,但是侄子还小,萧岚也怕谢珩一个外氏之人到时候生了不该的想法。
所以这个坎,无论如何,萧岚都要再试探一下谢珩。
……
另一边,养心殿内,药味比昨夜更浓。
谢珩跪在龙榻前,皇帝萧琰靠在引枕上,面色灰败,眼神却异常锐利地盯着他。
“今日朝堂之事,你怎么看?”萧琰的声音沙哑。
谢珩低头,中规中矩回答:“天象之说,玄虚难测,陛下不必过于挂怀,至于御史弹劾,既已交由三司,自有公断。”
“朕问的是你!”皇帝突然提高声音,带着怒意,“满朝文武都在议论,说你谢珩是摄政的最佳人选!你就没什么想对朕说的?”
谢珩急忙以头触地,虽知萧琰肯定会发怒,但没想到他如此动怒。
“臣惶恐!臣年少德薄,才疏学浅,万万不敢当此重任!请陛下明鉴!”
“不敢?”萧琰冷笑,“朕看你敢得很!昨日朕欲予你批红之权,你坚辞不受,今日便有钦天监为你造势!谢珩,你当真以为朕老糊涂了?”
殿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曹公公在一旁吓得脸色发白,连连向谢珩使眼色。
谢珩心头剧震,知道这是最危险的时刻,萧琰果然起了疑心,将钦天监的举动与他联系在了一起。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坦然迎向皇帝的审视:“陛下,臣若有半分不臣之心,天诛地灭!
昨日陛下授權,臣之所以推辞,正是深知權柄過重,非人臣所宜,恐招致非议,有损陛下圣明,亦陷自身于不义!
臣若真有觊觎之心,当时便应顺势接下,何须多此一举,授人以柄?”
他言辞恳切,目光清澈,不见丝毫闪躲。
萧琰死死盯着他,似乎在判断他话中的真伪。
[吃瓜][吃瓜]不知道写明白没,咋还是好多人[化了][化了]
算了,用简单的话语概括一下,免得大家看懵了。
大概就,太子(也就是大皇子),当初为皇帝委以重任,但是却准备造反,不出意外的失败了。
皇帝就开始疑心病,可是大皇子有子嗣,被长公主(女主)保下来了,女主就单纯想扶持自己哥哥子嗣上位,所以布局很多。
但是女主又怕倒是男主辅佐自己侄子,会有异心,这才试探男主,给咱们小谢推到风口浪尖上。
其他的别管,都得消失[吃瓜][吃瓜]
以上剧情线[吃瓜][吃瓜]
大家应该没懵逼吧[化了][化了]俺不中嘞,就这水平了,大家看看就得了[裂开][裂开]
重点是人好多,怕大家看迷糊了[化了][化了]没法,要铺垫一下。
毕竟小谢嘛,[吃瓜][吃瓜]上岸他真就忘本,嘿嘿。
公主——[裂开]我就知道……
小谢——不不不,[化了][化了]公主你想多了,有没有可能,我只是单纯看上你了[吃瓜][吃瓜]
公主——big胆真大[裂开][裂开]
小谢——[捂脸偷看][捂脸偷看]做人要敢想敢拼才会有老婆[害羞][害羞]
公主——我不是你老婆……
小谢——迟早都是啦[星星眼][星星眼]
未完待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弹劾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