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重开宴9

方慧大清早的,真被唬了一跳。

秦家人来时,她正在院里歇着,临近年节,各家都要拜访,除了备礼,还要留心两个孩子的婚事——

沈长宁是一个。

她膝下的文哥儿,眼瞧着也到了要筹备之时。

嫁娶之事,最是讲究个长幼有序,昔日三房的沈庭瞻未定下,她纵使有给沈庭文议亲的心里,也是无力。

何况,她也没那么有心。

沈庭文一举过了院试,成了秀才时,她就在想,要不要将沈庭文的婚事向后拖一拖。

沈家虽有个清流的矜贵声名,但到底不似公爹与二弟具在时来得显贵。

正因自家不成,她才想给沈庭文找一个得力的姻亲。

这个想法,在沈庭文过了院试后,就生在心间,那年,所有私下来问过的人家,都被她不动声色地推了,直到今年,沈庭文又过乡试,桂榜提名,想法彻底活泛起来。

她要等等。

万一呢。

万一能再过会试呢。

但心里这么想,该提前筹备的还是要筹备着,哪能等一切瓜熟蒂落之际再行动,那可真是应了老话,吃粪土都赶不上热乎的!

门人来禀报。

方慧讶异了瞬,放下手中刚拿起的汤碗,匆匆披上搭在熏笼架上的斗篷,和刘妈妈向前院去。

路上,满脑子都在想,到底是什么事,连这尊大佛都给惊动了。

肃毅侯府秦家,就是放眼满朝堂,也能说做是勋贵人家里头的翘楚,陛下眼前的红人,后党的中坚力量。

方慧问过身旁刘妈妈的看法。

刘妈妈一合计,问:“约莫是因着四姑娘的亲事?”

除此之外,她们沈家和秦家,也没什么交集了。

方慧惊了:“啊!?”

刘妈妈:“……夫人且低声些。”

方慧也觉得刚才有些失态,可她哪顾得上那么多,低声急呼:“可秦家不是无意吗?”

三月前,一位和公爹有些关系的贵人家里办赏菊宴,特邀了沈家,她将府中的三个姑娘都给带了去,这也是京中心口不宣的习俗,虽说是宴会,但也是个为自家儿女相看姻缘的好时机。

就是那次,秦家托人来问了问沈长宁的婚事。

但也没个下文。

前几日她隐晦地提了提,秦家没回,她就想着,此事大概是不成的。

也是,对方门第那么高,有更好的选择,看不上沈家,也算在情理之中,她也没多想,你情我愿的事,总不能自己太上赶着。

方慧与刘妈妈对视,将汤婆子向她手中一塞,提着裙摆,大步向前院走,步子明显加快不少。

一眨眼,人就与刘妈妈间隔了两步远的距离。

回神的刘妈妈:“?”

她忙去追。

秦家来的正是周婉身边的乔嬷嬷。

这可是周婉身边最近最亲的人,对方一出现,方慧就隐隐觉出了秦家的意思。

等乔嬷嬷隐晦透露后。

方慧:“…………”

她呆住。

我的老天爷!

还真被刘妈妈说中了。

方慧掩在袖下的手,紧紧攥住刘妈妈的胳膊。

刘妈妈:“。”

两家略略商谈两句,便离去。

直到乔嬷嬷的身影消失在眼前,方慧还没回神。

她是结结实实的被吓了一跳。

最近是怎么了!

好事一连串的来!!

原本想着李家愿意结亲,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没想到,秦家竟也来了人。

方慧回去的路上,心里是又激动又澎湃。

难不成,到了沈家将要腾飞之际?

乔嬷嬷归家。

德七想了想,到底没跟去。

……秦家没调令,是不得查的。

就是不知道段劭现在是什么意思。

他回锦衣卫探探。

-

秦府。

周婉见乔嬷嬷回来,欢喜得忙起身,期待问:“如何?”

沈四姑娘,她上次在赏菊宴上瞧见过一次,很是标致,虽父母早亡,但养在大房和老夫人膝下,算不得无母亲教养。

方慧的为人,她信得过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儿子喜欢。

但这种情绪在看到乔嬷嬷凝重面色的瞬间,顷刻间烟消云散。

周婉心一沉。

这是出了岔子?

还是沈家不愿意?抑或是,觉得她没亲自去,有些不愿?

周婉心里开始七上八下的。

乔嬷嬷:“沈四姑娘,现在正和李家四郎议亲呢。”

“什么!?”周婉讶然,“这么快!?”

她是真惊了。

前两日不是还来问秦家的意愿吗?

怎的,现在就和李家议亲了?

乔嬷嬷表情认真:“千真万确!”

周婉扑通声,坐回凳子,轻轻蹙眉。

怎能如此快?

她是万死也想不到,方慧如此着急将沈长宁婚事定下的原因是什么,只想着,是不是她不知道的某处出了什么事,才导致这场变故。

周婉轻蹙眉,心中犯起嘀咕。

这位沈四姑娘,不是过了年,方才十六的吗?正合适的议亲年纪,马上就是新年,着急忙慌地做什么?

周婉寻思了片刻,看向乔嬷嬷,嘱托道:“你去探探。”

什么东西也没有她儿子重要。

再怎么样,也要试试。

乔嬷嬷与周婉对视。

……她懂了。

-

大宅门里没有秘密,京中的官场里也没什么,当然,这是针对某些特定官员,以及某些特定消息。

因为京中有卢公公一手建立的锦衣卫。

秦家和锦衣卫没有直接关联,但透过秦均行,倒是能和北镇抚司攀上缘分,论论交情。

她家的世子,素来和如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交好。

乔嬷嬷用周婉的对牌,去账上取了五百两银子,亲自去了趟北镇抚司。

德七今日回北镇抚司,但段劭不在。

宫中召见,料想归来怎么也要卫申时,陛下素来喜欢段劭,总是留他。

德七处理了些近来堆积的公务,忽听有人来寻他。

出门一见,发现是乔嬷嬷。

还没反应过来,袖子里就多了某种熟悉的偏硬触感,刚贴到肌肤,鼻尖就好似嗅到了浓重的油墨香气。

德七:“……”

这是咋了?

知道他埋伏在沈家,所以特意送来的封口费?让他在段劭面前恶言几句,把四姑娘让给秦家?

不可能吧。

他觉得自己想多了。

还未想出一二三,乔嬷嬷就恭敬道:“许久未见您。”

上午刚在沈家见过的德七:“。”

倒也没有。

等知晓乔嬷嬷来意后。

德七:“…………哦哦。”

怎么和沈庭瞻来意一样?

消息已经打探出来了,他回来主要为的就是这事,李家四郎在外面,确实有个外室,模样还不错,尤为娇俏,按李家四郎和李氏的交谈来看。

李家四郎的心里,这位外室,还柔弱不能自理。

一份消息,先得沈府的五百两,再得秦家的五百两。

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

德七陷入沉思。

他的表情,落在另人眼中,就别有一番意味了。

乔嬷嬷不动声色地又向他手中塞了张银票。

德七:“……”

德七:“您——”

您误会了。

还没说完,手中又多张银票。

德七:“…………”

您是真误会了,但我还挺想收。

他缓缓收回未说出口的那三字最终浓缩成了一个字:“行。”

乔嬷嬷看他数息,见他松口,又递来张。

反正秦家不缺银子,她来的时候,拿了张五百的,想想又觉得不妥,回去多拿了几张一百两面额的。

乔嬷嬷满脸写着四个字:越快越好。

德七:“……”

好的。

他缓缓道:“晚上就给您递消息。”

乔嬷嬷登时笑了下。

德七:“。”

今天还真回对了。

德七看着袖中的七百两银子,沉默了下,去段劭书房等着。

-

段劭此时正在宫中。

陛下很喜欢他。

最初是因着卢辛的关系,卢辛到底是从潜邸就跟着他的老人了,帮他良多。

陛下在当初的皇子中不算出挑,能得到帝位,旁人不知卢辛的出力,他却是知的,这些年来,对卢辛,是当亲人相处的。

对方没有生育的能力,他当初知道卢辛在即将入宫的小太监中找了个养子时还感慨。

总算是个自己留个后,来日魂入西天,棺材前也有个尽孝的。

他对段劭渐渐上了心,时不时召见来瞧一瞧。

到眼前一看,才发现生得唇红齿白,很是漂亮。

他子嗣尚可,虽说放在历代帝王里也是尚算丰盈的,但到底有不少高位妃嫔膝下无子,段劭六岁就入宫,倒让不少妃嫔得了趣。

不知道段劭如何做想。

他是觉得舒心许多。

时间长了,又一直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总归带了几分真情。

今日来,是因着喜事。

陛下提起这桩事,眉飞色舞:“娴贵妃有孕了。”

段劭坐在陛下身前,闻言,轻怔了瞬,眼中闪过一丝轻快的诧然。

陛下更显得意。

锦衣卫纵然权力彪炳,也依旧要依仗着天子。

纵使知道天下事,也不得宫闱之事。

娴贵妃入宫六年了,最初他也想让二人间再有个孩子,但老天不垂怜,终未得成,哪怕他私下寻了许多方士,吃了许多红丸,也未如尝所愿。

甚至偌大个后宫,诸多妃嫔,终未添一子半女。

多年未得,他已想顺应天命,没想到,新年之际,娴贵妃告诉他,孕已三月。

陛下大喜,又夹杂着一种微妙的自得情绪。

年近五十,尚可得子。

普天之下,也就他这位帝王。

段劭笑笑:“恭喜陛下。”

二人闲说几句,陛下再生起做媒的心思。

他都再有孩子了,段劭算算年纪,也到了可以成亲之时,想来若是有了孩子,也不知道卢辛那个老家伙会开心成什么样子。

陛下投来的目光微微凝实。

他想起了娴贵妃昨日晚间对自己说的话,说自己有个妹妹,前几日入宫,瞧见段劭,自此日思夜想,魂不守舍。

陛下听后笑,未应下,也未拒绝,只言次日让其入宫,问问他的想法。

段劭:“……?”

有事?

陛下适可而止,没真明说,只提点道:“娴贵妃的妹妹,你可曾见过?有何想法。”

段劭:“。”

又来。

他平静道:“见过一次,长得很有佛像,感觉被净化了。”

简称无欲无求。

陛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