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声像是被寒风催逼着,在教学楼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带着一种困倦的机械感。
当高主任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时,读书声微妙地停顿了一瞬,随即又在一片刻意营造的专注中重新响起,只是比先前更多了几分不自然的响亮。
他依旧沉默地步入教室,步伐沉稳,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那视线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从容,让每一个与之接触的学生都不自觉地正了正身子。
巡视完毕,他缓步走上讲台,双手轻轻撑在讲桌边缘,脸上是惯常的温和,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同学们,打扰一下早读。”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
教室里霎时安静下来。
“高三上学期的旅程即将抵达终点。”他开门见山,语气平稳而笃定,“距离高考,时间已经可以用天来倒数了。这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我希望大家能沉住气,牢牢把握住这次能够决定未来走向的机会。”
他没有使用过于激昂的语调,但每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学生的心上。
紧接着,他没有赘述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结合近几届学生的真实案例,平实地分析了最后冲刺阶段的心态调整与学习方法,言辞恳切,句句落到实处。
黎予面上保持着聆听的姿态,眼神却落在摊开的英语课本边缘,心思早已飘远。
周围不少同学起初还被那沉稳的语调吸引,听着听着,眼皮又开始打架。
高三的日子就像不断重复的陀螺,抽走了太多鲜活的色彩。
……
“另外,通报一个情况。”高主任话锋平稳地一转,神色稍稍凝重,“根据最新的疫情防控通知,我们周边区域的形势比较严峻。”
这句话瞬间激醒了那些昏昏欲睡的脑袋。底下立刻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要停课了吗?”
“是不是能回家了?”
期待与不安在空气中弥漫。
高主任抬手,轻轻向下压了压,教室迅速恢复了安静。
“具体的安排,学校还在根据上级指示紧急商讨。”他语调依旧沉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不过,基于我们学校住宿生占绝对多数的情况,初步预案是——
数量极少的走读生,可能需要克服一下困难,暂时统一安排到宿舍空余床位居住。”
他目光扫过全班,重点在那几个走读生身上停留了一瞬,包括黎予。
“教学活动,原则上会尽力维持正常进行。请所有同学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口罩务必规范佩戴,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
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失望的哀叹。
“啊……为什么不能直接放假啊……”
“还要上课……”
“住校好麻烦……”
原本对此事并未太上心的黎予,心里“咯噔”一下。她,正是那“极少数”之一。
要住校了?
一丝本能的抗拒闪过,但下一秒,一个更清晰、更强烈的念头猛地攫住了她——住在学校,意味着她几乎二十四小时都会待在这里。那岂不是……从清晨到日暮,都有可能见到耿星语?
高主任行事向来稳妥,他口中“初步预案”,基本等同于最终决定。
黎予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她开始飞快地盘算起来:
如果住校,早上是不是能更早地去食堂,说不定能“偶遇”同样早起吃早餐的耿星语?也许中午也能多出十几二十分钟去找她,哪怕只是在她们教室门口站一会儿,说两句话也好。晚自习结束后,回宿舍的路上,夜色深沉,是不是……也有了更多可以并肩走一小段路的理由?
这突如其来的安排,简直像为她量身定做的、能够正大光明靠近耿星语的通行证。
想到这里,那点对陌生环境的不安瞬间被一股巨大的、隐秘的喜悦冲得无影无踪。
太好了!她几乎要按捺不住上扬的嘴角。这不仅是解决了通勤和潜在的隔离风险,更是为她本就渴望靠近的心,铺开了一条康庄大道。
早读休息的铃声响起,同学们大多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在桌上抓紧补眠。黎予却腰背挺直,眼神清亮,从书桌里利落地抽出下节课的习题集,指尖都带着一股跃跃欲试的轻快。
她感觉自己瞬间被注满了能量,这沉闷压抑、被疫情阴影笼罩的冬日,仿佛也因为这个消息,而透进了无比明媚温暖的光。
黎予和耿星语早已形成一种无言的默契,至少,在正式在一起之前就是这样了。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往往就能传递许多未言明的心事。
果然,在食堂靠窗的老位置,她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耿星语正和徐乔乔、许知州、程彩坐在一起,几个女孩围坐着,餐盘里的饭菜还冒着热气。
“黎予学姐!”眼尖的许知州率先挥手打招呼。
黎予走过去,很自然地在耿星语身边的空位坐下。
她们的膝盖在桌下轻轻碰了一下,耿星语侧头看她,眼睛弯了弯,没说话,却把桌上那瓶没开封的酸奶推到了她手边。
“我有一个消息,你们肯定不知道,想听吗?”黎予带着点小得意卖着关子,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耿星语脸上。耿星语果然抬起头来看她,带着询问的神色。
“刚通知的。”黎予顺势接过耿星语推来的酸奶,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对方的手背,两人都微微一顿。
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常,像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因为疫情的原因,走读生好像要搬进学校宿舍暂住了。”
耿星语闻言,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流露出一丝微妙的担忧。
徐乔乔听完也下意识地看向耿星语,仿佛早已料到她会露出这副神色。
许知州本来激动的神色又按了下去,撅起嘴:“什么嘛,我还以为是要放假了呢,白高兴一场。”
黎予看着她那模样,轻笑一声。
一直安静的程彩则平静地问:“学姐你好像看起来……还挺开心?”
黎予一怔,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是吗?没有吧?” 可她试图压下的嘴角,还是泄露了真实情绪。
徐乔乔放不下那份担心,忍不住追问黎予
“是所有人都要吗?高一的走读生也要?”
黎予被问住了:
“不知道诶,我们班主任没说具体范围。我记得你本来就是住宿生啊,怎么了?” 她有些疑惑。
耿星语在桌下轻轻碰了碰徐乔乔的腿,给她递了个眼色,暗示她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徐乔乔接收到信号,话到嘴边改了口:“没什么,就是……星语她,不太能适应住宿环境。”
黎予这才反应过来,转头望着耿星语,关切地问:“你……不习惯住宿吗?是有哪里不舒服?”
耿星语垂下眼睫,用勺子轻轻拨弄着碗里的米饭,想了一个好糊弄过去的答案:
“嗯,没什么大事,就是……神经有点衰弱,睡不惯陌生的床,不太喜欢。”
黎予看着她的侧脸,心里明白了这或许不是全部原因,但也不再追问:“好吧。”
早上那点因为可能拥有更多相处时间而燃起的激动小火苗,仿佛被这盆冷水“嗤”地一下浇熄了大半,只剩下湿漉漉的失落。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就像早上还能因为可能一起住校而偷偷高兴,中午就能因为这个可能性落空而瞬间低落。
而到了下午,现实告诉她们,连这点纠结都显得多余了——
学校的安排再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高主任在晚自习前再一次走进教室,面色比上午更加凝重。他没有多余寒暄,直接下发了学校的紧急通知。
“疫情形势急转直下,过于严峻。”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为保障全体师生的健康安全,现决定:全校即刻停课,开始放假。具体复课时间,等候进一步通知。”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雷,在教室里轰然爆开。全体学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打了个措手不及,瞬间哗然。
那些来自乡镇、离家遥远的孩子更是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茫然和无措,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粉笔灰在夕阳的余晖中飞舞。
好在学校的后续安排还算妥当、迅速,安抚着这片慌乱。广播里很快传来调度指令,为需要远途回家的学生协调安排大巴车辆。
黎予收拾好东西,除了那个被塞得满满当当、几乎要把她肩膀勒出深痕的斜挎包,还有一个沉甸甸的纸箱,里面装满了课本和厚厚的一二轮复习书。
她看着这堆“家当”,正发愁该怎么把它们弄回家,心头却毫无预兆地闪过一丝冰凉的不安,像被一根细针轻轻扎了一下。
这感觉来得突然却强烈。她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决定——先去找耿星语。
她逆着校园里搬运行李、喧闹嘈杂的人流,朝着高一教学楼的方向快步走去。
那份惴惴不安在她胸腔里迅速膨胀,心脏跳得又重又快,几乎要顶到喉咙口。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只有一个念头清晰无比:要见到她,立刻,马上。
“再快一些,再快一些。”她在心里催促着自己,脚步越来越急。
终于,在熟悉的,高一教学楼那枯萎的凤凰花树下,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耿星语背着双肩包,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就像她上次在阶梯教室的走廊上看到的一样。
“耿!”黎予忍不住喊出声,气息因为奔跑而有些不稳。
耿星语闻声回头,看到她气喘吁吁的样子,愣了一下,随即蹙起眉,语气带着些责备:
“你怎么又跑得这么快?之前不是让你跑慢一些,又不急这一时。”
黎予在她面前站定,平复着呼吸,目光紧紧锁住她:
“我……我是想来和你说再见的。”
这句话说出来,带着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依恋和不舍。
国庆假期就要结束咯,伤心心?
后面就要恢复每日一更了呜呜呜,大家复工复学快乐(bushi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隔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