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伤情

宫里人都叫她清心姑姑,实际上她的本名并非如此。清心姑姑本名周如慧,本家原是江南一富户,只是在她幼时家道中落,母亲受不得这个打击一病不起。

那时她家正好有一位远亲在宫中当差,看这小丫头长得水灵,又嘴甜怪会讨人喜欢,便与她父亲说可以把小丫头带进皇宫当宫女,总也是不愁吃穿。

就这样,当时岁数还很小的周如慧便糊里糊涂地离开了父亲,告别了家乡,踏上了一条未知的路。

总归,那位远亲并没有骗人,周如慧真的成为了小宫女。只是,一开始小女孩也总是受欺负,不过后来她便快速成长起来。宫廷生活枯燥乏味,但也过得挺快。

周如慧入了宫,时不时给家乡的父亲寄钱寄物,空闲的时候还会告假回乡看望家人。据说,她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位夫人,还生了一个儿子。

周如慧长大了,越发出落得好看。那时她在治政殿当差,经常能见到皇子和朝臣。见她长得好看,一些人难免就动了心思,只是他们自然不敢真的有所动作,就时不时撩拨一下。

在这其中,便有一位探花郎,借机找她说话,还偷偷约她见面,甚至二人还偷尝禁果。

只是这样的日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周如慧腹中竟有了胎儿。这事要说可不小,在宫中想要瞒下去很难,她又真的舍不得打掉孩子。没想到,一拖再拖,真的被人发现了。

事发后,周如慧想要再与那探花郎见面商量,哪知对方根本不理她,还火速与朝中重臣的女儿定下亲事。这事真叫她伤透了心,本欲寻短见,却被当时进宫玩耍的大将军之女袁文英,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娘娘给救下了。

在太后娘娘的美言下,周如慧虽然受到严厉的惩处,却并没有被赶出宫。据说,太后娘娘还帮周如慧收拾了那个负心汉。

再后来,周如慧彻底醒悟,决心不再为情所困,因此改名清心。

这个励志的故事曾经在宫里颇为流传,清心姑姑也因此成为宫女们学习的榜样。

姜游刚入宫的时候,便听很多宫女讲过这个故事。连风玉本人,都十分仰慕清心姑姑。所以,即使和清心姑姑没有打过很多交道,姜游也并不觉得对方陌生。

清心姑姑来到姜游面前,微笑说道:“姜护卫,太后娘娘正在焚香祝祷,让你稍候。”

“好。”

姜游如今最不缺的就是耐心,所有的事情看似一团乱麻,但她相信总能找到那个线头。

清心姑姑就站在身旁,姜游想了想,脸上先是摆出惊疑不定的神色,一会儿假装特别舒服的样子。

许是她的动作太过引入注目,清心姑姑靠近她问道:“姜护卫,你这是有什么事么?”

姜游故意“唉”了一声,然后对她轻声道:“清心姑姑,不知怎得,来到这明真堂,我才觉得身心自在了一点。最近,我们修明宫不是闹鬼吗?我这跟着追踪过一回,老觉得不干净,总打不起精神,不知道是不是被什么邪祟影响了。”

清心姑姑一时愣住,然后才道:“这事闹得这般大,我自然也听说了,宁可信其有吧。要不,一会儿你也去拜拜,去去晦气。”

姜游惊讶道:“原来清心姑姑你也信啊,也不知道这女鬼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流传的那般是崔妃。清心姑姑,你说是吗?”

清心姑姑道:“既然宫里是这么流传的,那么就有可能吧!”

姜游感慨地说道:“那这崔妃还真是阴魂不散啊,既可怜又可悲,还可恨,好鬼不当,非要当个恶鬼,跑来吓人,真不怕鬼有鬼报,早晚给她下油锅做个油炸鬼。”

清心姑姑脸上神色不明,可能是没听过这样的言论,忙回答她道:“小孩子莫要胡言乱语。”

姜游嘟嘴,不满道:“我不做亏心事,才不怕鬼敲门呢。要真来找我,我便叫我爹爹对付她。你晓得我爹爹吧?那身手可厉害了,昨夜还给我托梦说最近在地府升了职,宫里闹鬼这事儿他心里有谱,让我放心,管叫那背后捣鬼之人,哦不,是让那鬼再入地狱无门。”

听完这话,清心姑姑的脸上明显完全呆住了。

姜游小脸一热,她心里很清楚,面前这人肯定觉得自己脑子有问题。不过没关系,她当作看不见。既然想让“女鬼”这把火越烧越旺,那她就给这些人再添上一把火。

这时,已经祝祷完毕的太后也向这边的二人走过来。

清心姑姑看见太后,赶紧过去搀扶,顺便在太后耳边轻声说道:“太后娘娘,这姜护卫可能是最近被那修明宫女鬼之事闹得,一个劲儿地说胡话。”

闻言,太后惊讶不已,连忙快走两步,一手拢住姜游的身子,一手抚了抚她的额头,关切地问道:“游儿,快跟哀家说说,这是怎么了?怎么还说上胡话了?”

“我哪有说胡话,太后您别听清心姑姑乱讲”,听到熟悉的称呼,姜游的心突然一软,但是她仍然心存芥蒂,不自觉挣脱了太后的怀抱。

太后明显一愣,双手突然空了,有些许尴尬。她心里有些急,连忙跟旁边的清心姑姑说道:“是不太对,游儿每次见了我都很黏我,今天怎么感觉有些生分了。”

姜游没想到,只是一个挣脱的举动竟叫太后生出了这样的感觉。不过也无妨,错有错着。

太后想要拉着姜游去那太上老君像前跪拜,姜游并不抗拒,只是怀中还拿着那象牙雕花首饰盒,不太方便。

姜游忙说:“太后娘娘,这是陛下让我给您拿过来的,玉平国的饕餮兽面古玉吊坠,陛下说这个能护您平安,让您最近戴着它。”

太后用眼神示意,清心姑姑当即将东西接过。之后,姜游就被太后拉着跪下,香还未烧尽,那味道直往她的鼻子里钻。

一连拜了三拜,姜游才被太后拉起来。还没说上一句话,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尖锐的声音,“姜游,你怎么在这里?”

姜游甚至都不用想,能在福康宫大喊大叫的只有那位袁大小姐。果不其然,太后听到袁瑶大叫,皱了皱眉,沉声喝道:“瑶瑶,大呼小叫的做甚。”

挨训了的袁瑶立马脸色都不好看了,尤其是当着姜游的面,不过碍于太后,也不敢再发作,只弱弱地狡辩道:“姑姑,侄女只是一时习惯了,没有别的意思。”

话毕,袁瑶便走到太后身边,拉着太后的一只手晃啊晃的,太后看见她撒娇的样子,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是自家的孩子。

见太后没有责怪她,袁瑶得意地冲姜游看去。姜游不以为意,袁大小姐这一套从小玩到大,反正也没在自己这儿占到便宜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袁瑶每次见了她都想挑起点事儿,不过她可没空陪袁大小姐玩。

姜游虽然不理会袁瑶,但还是学着袁瑶的样子拉着太后的另一只手晃啊晃的,对着太后说道:“太后娘娘,游儿有点事儿想单独跟您说一说。”

尤其是“说一说”三个字,姜游的声音拉得老长,一边说还一边看向袁瑶。

这可把袁瑶给气了个够呛。不过看着她气急的样子,姜游的心情还不错,难道只准你气别人,别人便气不得你嘛!

太后看两个孩子你来我往,不停斗气,不由得笑出了声。她安抚了一下袁瑶,然后示意清心姑姑将袁瑶带出去。袁瑶瞪了一眼姜游,然后不情不愿地离开了。

等到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二人的时候,姜游的脸色也稍微严肃了一点。

太后握了握姜游的手,温声道:“游儿,你要跟哀家说什么事儿?”

姜游道:“太后娘娘,修明宫这两天夜晚又有邪祟出没,还和九幽监女犯离奇死亡一事扯上了关系,宫里现在传言那邪祟是当年被打入冷宫的崔妃,还说会对陛下不利,我想着您肯定清楚当年的事儿,给我说说呗。”

太后闻言大惊,道:“邪祟又出现了?那淮儿无事吧?”

姜游安抚道:“无事,那邪祟并没有靠近陛下的寝殿。”

太后松了一口气,才道:“那就好,是淮儿让你来找哀家问的吧?”

姜游点点头,一脸好奇的看着太后。

太后继续道:“虽然哀家也不知那邪祟是何人?但确实和宫中传言的崔妃没有任何关系。唉,既然这事儿又翻了出来,那哀家就照直和你说了吧。其实,崔妃不仅没有死,还和先皇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关系,更遑论怀先皇的孩子了,所以又怎么会对淮儿怀恨在心呢?”

姜游不由得“啊”了一声,那嘴巴好似能塞进去一整个鸡蛋。她惊讶地说道:“那…那…她为何会被封为妃子?不是说她曾住在冷宫之中。”

太后看着姜游,见她那么惊讶,没忍住笑了出来,然后才说:“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崔妃,也就是崔木雨,是先皇在江湖游历的时候结识的一个女子,那女子出身武林世家,性格极为豪爽。两人投缘,以兄妹相称。

后来,先皇被仇人追杀,除了得你爹爹帮助外,还有一个义士冯非相助。谁知,这冯非与崔木雨一番纠葛,伤了崔木雨,还与先皇分道扬镳。崔木雨偷偷求到了先皇这里,先皇便将她接进皇宫里,名义上纳为妃,绝了那冯非的心,崔木雨还坚持住在冷宫里。

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了两年之后,有一天,崔木雨突然向先皇表明要离开。我们劝阻不得,便只得放她离去,这一走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姜游听完之后,颇为感慨,道:“都是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的女子,只是不知那崔木雨现在如何了。”

按照太后的说法,这崔妃不是冷宫的冤死鬼,也和先皇没有丝毫情感纠葛,那这传言的确是谣言无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