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十二卫

听到沈清如此说明,倒是让邓斯铭想起了缘由,他解释道。

“这本是十二卫的招式,顾老王爷当初为了保护皇帝亲创。其中四人虽是以攻为守,却也相互防护,环环相扣,自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新一批的人中只选出了五名可用之人,这进攻之位也就只有一人可坐。所以当时便将四人的东西重新融合,让身在暗五位置上的沈清就基本弃掉了防守的东西,全权以杀招搏命。”

“十二卫?这是何人?”

顾骄疑惑,此前从未听过还有这样一只队伍。

邓斯铭点头。

“这是暗卫营所收的第一批人物,当年皇帝还是安王之时,曾随老王爷大军出征,在北防边境救下了二十多名孩童。”

边境大多孤儿都是北国不怀好意的军爷与边境孤女结合所留下的小孩,被丢弃在难民所,无父无母、无依无靠,上不得户,大多只能是饿死的结局。

但这些孤儿身上都流着北国壮士的血,各个身强力壮,安王也不忍心见这些无辜稚子平白送命,特下令设置军幼所,将这些小孩安置在军营之中。当时的争储之势已初现端倪,连襁褓中的皇子也逃不过刺杀。许多母家显赫的皇子都在身边放了几名探子,以备不时之需。顾王爷为保安王安危,提议筛选几名身手矫健之人养在身旁,也好保护安王殿下。

就这样,顾老王爷拢共选了十五名幼子接进京都,秘密养在京郊的庄子上,也就是如今暗卫营所在之处。

邓斯铭、王骁胜都是知情者,邓斯铭更是当年教导那批孩子的武师傅。

但十五名孩童实力自然是参差不齐,最后能在暗卫营中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十二名,当时的安王便亲自赐名——十二卫。

“那这些人现在身在何处?可有名单?”

顾骄情绪有些激动过了头,身旁沈清闻言也皱起了眉头,众人不明所以。

邓斯铭摇头。

“当年有了十二卫过后,就一直秘密为王爷和安王殿下行动,因此我们并不知道行踪。但据说争储之时,死伤惨重,再加上他们身份有异,所以后来安王登基后,也就没有了十二卫的姓名。”

见顾骄依旧眉头紧锁的样子,薛淮义忍不住出言询问。

“为何突然对十二卫有了兴趣?”

顾骄沉下心来思索,还是决心将此事坦明。

他将当初王骁胜所言,父亲最后一战的场景与祖父言明。

原来这背后还有如此之事,常年面对生死的几位大将,也不自觉红了眼眶。

顾王爷惨死北国沙场,本就令人痛心不已,若是这背后还有自家人的手笔,那可真是滑天下人之大稽。

“当时据师傅所言,也是十一二人,一招一式皆是克制着王爷的身手,若非仔细研究过,绝不能做到如此。因此,在邓叔提及之时十二卫之时,我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他们。”

邓斯铭立刻否认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且不说这十二人都是王爷一手教导,不会无情到连师傅都杀,更何况以安王殿下与老王爷之间的情谊,就算安王当上了皇帝,也不会这般赶尽杀绝。”

陆怀川见邓斯铭情绪激动,连忙上前安抚。

“你邓叔说的对,而且王骁胜也是十二卫的武师傅之一,怎么会连自己教导出来的徒弟的身手都认不出来?”

顾骄也只是猜测,并无实证。

“我已与北国之人达成协议,已经有人在助我查明真相。”

之前容陌所应下之事,想来不久便会有结果。

他朝邓斯铭深鞠一躬。

“请邓叔放心,我定会为父亲讨回公道,定不让那背后之人逍遥法外。”

陆怀川神色不愉,低声道。

“你可有怀疑之人?”

顾骄点头。

“其实刚得知此事之时,我第一时间就有怀疑兵部以及定国公等太子党,但他们做此事的动机,实在难以猜透。”

当时赵乾煜还是幼子,与顾骄交往甚密,顾王府最终定是会交到顾骄手上,定国公根本不必忧心,就算顾家为了皇室作出太多贡献,功劳盖过了亦有从龙之功的国公府,那也是武将之功,还比不上林相于他的威胁更大。

陆怀川接着抛出。

“你就没怀疑过上头那位吗?”

能被陆怀川称为上面那位的,只有一人,那就是皇帝。

薛淮义和顾骄异口同声。

“不会。”

“不可能。”

且不说皇帝刚刚上位,就有境外来犯,此时最缺的便是能镇住场子的武将,顾王府还帮他养着亲子呢,又怎会这般痛下杀手?

陆怀川虽不知祖孙二人为何相信皇家,但他已经将心中所虑说出,就够了。

“毕竟十二卫是皇帝之人,我只是猜测。”

但十二卫是死是活还未可知,当年争储之端鱼龙混杂,顾家可与安王暗中建起暗卫营,别的什么王又为何不能?

说不定还有别的什么组织存在,只是不知身在何处,效力于何人罢了。

邓斯铭静下心绪,开始仔细回想此事。

“无论如何,既然有这么一批人存在,就一定要格外担心。”

他从架子上提下自己所用的大刀,用刀柄指着顾骄的膝盖,对他说道。

“你的身手师承王骁胜,胜在速度与力道,却忽略了底盘的重要性。一旦碰到这种围追绞杀,便会吃亏。”

“余下几日,我将邓家刀法交给你,助你练一练你的下肢,再加上几名暗卫,若是再遇见追杀,至少逃脱不成问题。”

顾骄知道邓斯铭因为老王爷之事伤了心,却不愿表现出来,只能通过这些事来有所表达,他连连应下。

毕竟后面还有胡戎的硬仗要打,武力能多精进一点没有坏处。

邓斯铭要教导顾骄,陆怀川自然也是要跟过去凑热闹的。

沈清在一旁目送主子离开,才发现薛淮义一直盯着自己出神。

“薛老将军?”

沈清轻唤道。

薛淮义这才回神,却有所不满。

“都已经这样了,还要叫我薛老将军吗?”

沈清一下愣住,虽然欣喜,但因身份之云泥,不敢僭越。

“晚辈不敢。”

薛淮义大笑。

“你都敢为了顾骄承诺于我,改个称呼算什么?”

他放软了语气,已然像一个家中亲切长者。

“无事,跟着顾骄唤我一声外祖父吧。”

沈清也不好再推脱,但于他来说这也是第一次这般亲切地唤长辈,自然是郑重其事,拱手行礼。

“是,外祖父。”

薛淮义不知为何,觉得沈清这一声比顾骄来得更是动听,笑容满面地答道。

“嗯。”

但忆起刚才之事,又不自觉敛了神色。

刚刚有太多人在,许多话不方便说,况且对于顾骄来说,薛淮义的猜测更是不愿告知于他,他只能趁着现在,来问询沈清。

“当时王骁胜说到顾王爷北上遇奸细之事,你可在场?”

沈清点头答道。

“我在。”

“那你可有想法?”

沈清迟疑了,却又不愿意欺骗薛淮义。

“我不敢妄下结论。”

薛淮义摆手。

“无事,家中谈话,不论对错,你只管说便是。”

沈清仔细回忆了当时所提到的北上布防图、岭峡关地图两者与京中势力往来。

“或定国公、或林相、或兵部尚书,皆有可能轻易得其之一,但两者一起到手还要能与北国奸细扯上联系,绝非易事。”

薛淮义没说话,算是认可了沈清的说法,他抬手,示意沈清继续。

“所以,能做到此事,要么就是两方之间相互勾结,要么就必须是能直接得到二者之人。”

薛淮义抬眸,与沈清对视。

“所以,你的想法是……”

沈清咽下唾沫,降低声音。

“定国公与兵部自然能够合作,但当时的处境来说,兵部还没有倒戈的必要,更别提要联手去害顾老王爷。”

“所以,我更怀疑……是那位。”

沈清虽然平日不怎么言语,但看事情却比任何人都清楚。

顾骄身在局中,皇帝对他、对顾王爷之情皆不假,他更下意识地偏向于本就有仇的定国公与太子,却忽略了这其中的细枝末节。

但沈清与薛淮义不一样,他们站在局外,更能看清这此间迷雾。

薛淮义叹气,手撑着扶手。

“你是个聪明的。”

“你这般猜测,与我所想,**不离十。”

薛淮义从一开始就怀疑是皇帝所为,毕竟要下如此大的一盘棋绝非一个国公府能够操控。

但他唯一想不明白的还是那件事,皇帝为什么会突然对顾老王爷起了杀心?

如果是为了兵权,他大可等顾行之赢了胜仗回京再想办法,而不是冒着被赤溪深入腹地的威胁去下手。若是为了寻回顾骄,顾老王爷夫妇去世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有一丝半点的动作,甚至如果不是赵乾煜偶然发现,从而对顾骄下手,这件事根本就无从得知。

难道这其间发生了什么别的事情还藏于深处,未有人察觉?

沈清灵光乍现,想起一事。

“薛……外祖父,还有一事……不知是否有所关联。”

沈清对此称呼还有些绕口。

“不必多想,你直接说。”

沈清将前几日暗二到访一事吐露。

“当年成王殿下并非明昭九年因病身亡,而是明昭五年,于府中服毒自尽。”

薛淮义自然不会相信这成王殿下会服毒自尽,所以他的死背后定是他人所为。

明昭五年……明昭五年发生了什么……薛淮义思至此,好像一下子想通了什么,双手甚至没能扶稳座椅。要不是沈清一把扶起,薛淮义怕是要栽倒在地。

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

明昭五年对别人来说,或许只是普通的一岁,但对顾家来说却是悲痛的一年。

因为明昭四年末,顾王妃查出有孕,众人皆贺顾王府再添新丁,但只有顾家人和薛家人才知道,这是王妃的第一子,自然宝贝得不行。顾老王爷如此痴迷于军事之人,也将北防军务全权交给了旁人,在家安心陪妻子待产,连带着顾骄,一家人都沉浸在迎接新成员的喜悦之中。

但天不遂人愿,王妃临产之际,居然遇上了心怀不轨之人行刺。

薛江婉受到惊吓动了胎气,只能提前生产,但一切发生得太突然,连稳婆也没有提前接入府中,只能深夜进宫去请太医。这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时间,肚子里的孩子怎么等得。

最终只能舍小保大,保住了王妃性命,却夭折了府中的二公子。

当时醒来的薛江婉抱着死婴哭得昏天黑地,伤了身子,所以后来再经历顾老王爷之事时,身子已经是挺不住,只能留下顾骄,随之去了。

成王殿下的死很难与薛江婉的生产联系到一起,但宫中居然将此事隐瞒了下来,非要对外说成王死于明昭九年,这就十分怪异。

顾王爷知情,却因悲痛并不会想到这么多,但如果传到薛淮义耳朵里,就不会这般容易放过。

沈清把薛淮义扶起来,又去取来了静心的茶水,让外祖父平息心绪。

事已至此,皇帝为何会下如此大的一盘棋或许就能想通了。

皇帝在不知情之时,亲自封了顾骄的世子之位,并昭告天下,后来得知顾骄身世,却也无法言明。但顾王府也算一个好去处,将顾骄放在挚友身边,倒也可行。

但错就错在薛江婉怀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还是个男孩。皇帝也怕顾行之夫妇会偏心自己的幼子,只好沉心为顾骄铺路,能让顾骄安心坐在世子之位的唯一方式,那就是杀了薛江婉肚子里的那个。

但这等污秽之事怎能自己动手,于是想起了争储失败被囚禁于成王府的成王殿下。

许是答应他事成之后,愿意放他一条生路。

成王自有隐忍之心,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于是便答应了皇帝,成功阻碍了顾府二公子的出生。

但皇帝怎么可能给自己埋下祸端,待成王一复命,便命人一杯毒酒送走了他。

顾行之自小长在边境,一直都是一颗沙场之心,又沉浸于悲痛之中,联想不了这么多,但京都活出来的薛淮义却不一定,为了防止老将军起疑心,只能瞒下了成王的死讯。

或许是有契机得知、又或许顾行之对当年之事起了疑心,总之,皇帝为了瞒下自己所做的一切,只能对扶自己上位的挚友痛下杀手。

为了不让别人疑虑,大概率是选择了皇后的母家定国公去与北国联系,联手做了一个能够杀掉顾行之的局,甚至防止顾老王爷从中逃脱,还安排了万增等小人以及悄悄到场的十余人。

至此,一朝名将殉国,恶人藏笑于心。

薛淮义握着沈清的手,老眼垂泪。

“孩子,记住,今日之事一字也不能透露给顾骄。”

顾骄虽然常年血染沙场,却有一颗稚子之心,若是让他知道皇帝是为了保住他的荣华富贵才对其养父母、甚至未出世的弟弟痛下杀手,怕顾骄陷入心魔。

沈清点头,对天发誓。

“放心,我一定半个字都不会说出去。”

薛淮义这才安心。

既然知道了皇帝是个有私心的人,当年会为了保住顾骄的世子之位起杀心,如今得知顾骄与暗卫在一起,难道会就此放过吗?

当年的十二卫能动手一次,就能有第二次,不过,薛淮义更担心的是,皇帝只会对沈清动手。

“你跟我来。”

薛淮义掀开了比武台的台阶,从中取出了自己曾经所用的兵器,长短刀。

顾名思义,左右手各持一把,一长一短,能进能退。

“你的剑使得极好,暗卫所用的匕首应当也不会太差。我将薛家祖传的长短刀法教于你,若是遇上十二卫,定能阻挡一二。”

“届时你不必担忧顾骄,如果真是十二卫,他们只会对你下手。”

沈清握住手中兵器,眼神坚定。

“好。”

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收藏!

我一定,一定开始稳定更新,真的很对不住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十二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