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事了之后,宋安临也要赶回皇宫了。

如今宋锦栗变若两人,听府医之言,他是患了罕见的离魂之症,虽不危及性命但到底是病症。

宋父说,府中所有下人都查了一遍,没有人有嫌疑,结合那晚侍女所言,是宋锦栗自己入湖里。

宋安临得知这一点后,一阵后怕。他不知道宋锦栗为何会要寻短见,致使性情大变。他苦思冥想一晚后还是茫无头绪,又实在不安心,宋安临在离府之前,去了一趟宋锦栗的院子。

彼时,宋锦栗坐在院中的石桌边,拿着一本志怪小说看着。

宋安临坐在他身旁,谷风为他倒茶。

宋锦栗放下书,“兄长有事?”

他变化太大了,往常他来,宋锦栗会朝他笑得很开心,也会滔滔不绝地给他分享看了哪些志怪故事。可如今只是神色淡漠地问一句。

宋安临看着书中的配图,“新故事可新奇?”

“还行。”

他看书花的时间有点久,不认真去看内容,他的重点在于字。这些繁体字连在一起,他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拆分开了,有些字他认不出来。

所以他一字一字地看,再默默背下来。

他不想成为一个绝望的文盲。

宋安临眼睫低垂,犹豫再三后,还是试探地问了一句:“锦栗,你到底是因何落水?”

“不知道,可能是天太热了,到水里凉快凉快吧。”宋锦栗把摊在桌面上的书翻过一页,“我忘了。”

觉察出他的敷衍,宋安临暗自叹气,可他再一想,既然他忘了,那再抓着之前又有何意思,过去就过去了,以后他开心才最重要。

宋安临:“算了,不去想了。”

“我不会儿就又要进宫,不能在府里陪你。我那日接你回来时说的话不假,日后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万事有我。”

宋锦栗起了点兴趣,直白地问他:“你很厉害吗?在皇帝面前说话也好使?”

听到他的问题,宋安临失笑:“不敢说厉害,只是在圣上皇子面前能说上几句话罢了。”

能在皇帝面前说几句话,那确实有实力。

宋锦栗心想,他顶多跟人动动手,不下重手,也不做违法乱纪和害人的事,应该是不用宋家大哥给他在皇帝面前求情的。

他一副懒洋洋,不甚在意的样子,宋安临也不好再说,识趣地起身:“你记着,随心便好,不要委屈自己。”

宋锦栗比了个“ok”的手势,“包的,我绝不会让我自己受一点委屈的。”

他才不会让自己受气呢。

谁要让他受气,如果顶住了他的“鸟语花香”,那他也会些拳脚功夫。

宋安临走后,宋锦栗回了房间开始练字,他硬笔写得好,可这毛笔字,他是初学者,又是一个人自学,要花上许多功夫才行。

不过,他不缺少耐心,练练字让自己静一静也好。

宋安临进宫后,先去了大皇子处。

大皇子知他回来,邀他坐下,关切地问了几句。

宫人奉茶,大皇子又叫人摆上棋盘。

“你出宫几日,都没人陪我下棋了。”大皇子执黑棋,落下一子。

宋安临白子落子,“殿下何愁找不到人下棋。”

“他们不及你,还是你的棋艺最得我心,也不会顾着身份让我,下棋不就是将就有来有回,布局谋算吗?轻松取胜又有什么趣味。”

宋安临棋艺好,也颇为傲气,从来不会让棋,每次两人对局,大皇子都讨不得赢面。

大皇子看着棋盘上交错落点的黑白棋子,想起来一事,“前两日,北境的捷报传回来了。边鹰大败北狄大军,乘胜追击将北狄连连击退,如今北狄已退至本国边城。而北狄也上了国书,请求和谈。”

大皇子落子,宋安临也随机落子,吃下他的一子,从棋盘上将黑子拿掉,“两国战事已有两年有余,双方都要有个喘息之机,和谈必是要谈的。”

“这也是陛下与诸位大臣的意思。边鹰,已经准备回京了。”

边鹰?

宋安临:“几年不见,不知道他如今是何模样。”

“定然还是那副木头脸。这小子,十四岁进军营,十六岁竟然跑去北境果然是荣安侯府的人,没给侯府丢人,如今更是被封为安边将军,我前几日碰到了徐世子,他可是气了一番。”

棋盘上,黑子数目明显少于白子,大皇子纵观全局也找不到翻盘的气口。他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盅,“罢了,又是你赢,不下了。”

宋安临放回棋子,端起茶盏。

大皇子问:“边鹰回来后,定是得父皇重视的,几年未见了,我也想好好与他叙旧。你说,他会有此意吗?”

宋安临喝着茶,装作不懂他话里之意,“殿下与边世子自小相识,兄弟情谊自然不浅,边世子重情重义,如何会与殿下生疏?”

大皇子笑了一声,侧过了脸,宋安临在他身边当伴读已有些时日,他一直没摸清父皇的意思。

宋安临是京城的子弟中最具才华的,在学监时便崭露头角,文章策论更是颇有见地,父皇对他赞赏有加。而后,父皇将宋安临点为自己的伴读,他还以为父皇是特意为他筹谋,可宋安临却一直对他的试探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丝毫没有为他效力的意思。

难道是他还没有展现出能够让宋安临忠心于他的优点?

……

宋安临离开大皇子的宫殿后,在宫道上遇到了三皇子。

三皇子持一把象牙柄折扇,气度不凡。

“见过三殿下。”

三皇子:“宋公子,又去和皇兄下棋了?可本殿的棋艺比皇兄高了不知多少,何不与本殿也下上一局?”

宋安临:“殿下棋艺高超,在下自然比不过。”

“你倒是圆融。”三皇子上前几步,“几日前,你小弟打伤了本殿的内弟,这笔帐,如何算呢?”

宋安临气定神闲,“殿下,周公子行事放浪,实在是该管教一番了,也请转告周大人,子不教,父之过,周公子如此行事,难免丢周大人的脸面。三殿下又何必纵容呢?说到底不过是两个小辈之间的小矛盾,有何需要计较?”

三皇子顿了顿,笑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周大人与皇子妃确实太过纵容,周钦确实该吃点教训。罢了,不过是件小事,本殿何必多事。”

宋安临面带笑意:“多谢殿下。”

三皇子:“只望宋公子记得今天本殿之言,日后予个面子。”

宋安临惶恐:“殿下何出此言?”

三皇子看他故作模样,也只能说一句:“宋公子心里知道就好。可惜了,终究是我比皇兄慢了一步,若非如此,宋公子必是在我身侧,为我的伴读。”

宋安临但笑不语。

“真是可惜,每每思及此,本殿便觉懊恼不已。”三皇子说罢,也不管宋安临是何反应,抬步离开。

待人走远,宋安临才收起脸上的假笑,大皇子多次试探他,三皇子的心计也不遑多让,甚至多了些令人作呕的虚伪。

宋安临的眼眸被脑中思绪的牵扯,微微眯起,透着几分冷漠。

虽说学优则仕,但宋安临并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若非陛下有意,他是绝不会掺进朝堂这混局的,彼此间勾心斗角你你争我斗,可非他所愿。

泓朝与北狄之间的战事持续了两年,终于平静下来了。

北狄使团上书,愿献上数万牛羊与金器良玉以求停战,而泓朝朝廷上下也觉得打服了北狄蛮子,同意了和谈。

在北狄使团启程进京后,与此同时北境大军主将边鹰也接到了圣旨,动身回朝复命。

北境驻军职责在身,他只带了几百近卫回京,回京那日,百姓们夹道相迎。

边鹰年少成名,身为荣安侯府的世子他投身军营,经过一番摸爬滚打后,自请往北境驻守,又在北境率军与北狄大军对战,年纪轻轻却立了功绩,被封为安边将军,足以看出他的能力和陛下对他的重视。

他回京的消息早已在京城内传开了,百姓们都想看一看这位年轻的世子将军的模样,见识他的英气。

宋锦栗喜欢看热闹,他带着谷风和方舟出府,在乐食楼订了个雅间,不用挤在人群里草草地看一眼,等那个边将军路过时,他能后看得清清楚楚,一睹其风采。

雅间的窗户开着,他一人站在一扇窗户后,谷风和方舟则站在另一扇窗后,占据最佳视野,能看到下面两侧百姓分行两侧等候,百姓前面则是维持秩序的禁卫。

城门处,大皇子和三皇子与几位朝中大臣等候迎接。

宋安临在大皇子身后,一身锦衣,相貌出众,也惹得围观姑娘频频侧目,悄悄红了脸。

他与边鹰在学监时便认识,在武课上他与边鹰还交手过几招,之后便一直有来往。只是自他投身军营后,两人交集也断了。

得知他在北境屡招屡捷,宋安临只有一个念头,不愧是边鹰,以他的身手与谋略,当得了一军的大将。

此时正是日头最烈的时候,地面被高温烘烤,人也越发躁动。

一刻钟后,黑底红字的泓朝大旗终于出现,最引人注目的是为首的,骑着高头大马的俊逸少年。

他一身银甲,腰间佩剑,在北境与战场上被风沙磨炼过的少年,威风凛凛,通身肃杀之气。

边鹰:各位,我出场的时候到了【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