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他和他和他都是亲戚

林薇虽然理解这清音阁掌事的生意经,但并不打算当冤大头。明知道对方要宰客还往上凑,那不是豁达,是傻。

见那位出言提醒的夫人已款步走出店门,她连忙追了出去。

“夫人请留步!”林薇快步上前,行了一礼,“方才真是多谢夫人提点。我确实对古琴一窍不通,只看外表漂亮,若非夫人,差点就真要掏钱买那华而不实的东西了。”

那夫人没想到林薇竟如此坦率地承认自己不懂,这在好面子的世风中实属少见,不由莞尔:“娘子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看不惯他们这般欺生罢了。这清音阁近些年生意越发冷清,也与这等以次充好、忽悠外客的行径脱不开干系。”

林薇再次道谢,觉得光嘴上说说不够诚意,便从随身带着的小布包里又摸出一支钢笔,幸好出门时把那一小匣子都带上了。

“夫人,这个小玩意儿您拿着玩吧。这是硬笔,与毛笔不同,书写便利,您试试看是否顺手。”

那夫人本欲推辞,林薇笑道:“只是个小巧思,胜在新颖罢了,不值什么。”

夫人见她态度诚恳,便示意身旁的侍女接过,微笑道:“那便多谢娘子好意了。”侍女将笔仔细收好。

林薇自报家门:“我姓林,单名薇,刚来汴京不久,暂时借住在亲友家中。不知夫人如何称呼?”

那侍女见林薇似乎真不清楚,便代为答道:“回林娘子,我家奶奶乃是曾舍人府上的二奶奶。”

林薇仍是茫然,侍女只好进一步解释,“我家老爷是曾肇舍人,乃是已故龙图阁直学士曾巩公的胞弟,当朝知枢密院事曾布相公的兄长。我们二奶奶,是曾舍人家的二儿媳,娘家大人是门下侍郎苏辙相公。”

什么???所以这位人美心善的夫人,是苏辙的女儿?

啊,对,苏辙好像是子女成群,女儿特别多,好像还有因嫁女致贫的历史故事…

等等等等,林薇脑子飞快转动,曾巩,是唐宋八大家那个么?而且曾布也是他们一家的!所以苏辙和曾布家是姻亲?是通过曾布的哥哥曾肇联姻的?

天呐,北宋这些名臣之间的关系真是盘根错节!虽然没有唐代那种超级门阀,但通过师生、同乡、姻亲结成的文臣集团网络,其影响力同样深不可测。

苏家好像还与李家、王家都有些关系…林薇心下感慨这水真深。

她心中想了很多,当下却是连忙郑重行礼:“原来是曾二奶奶,失敬。我借住在范纯仁范相公府上,今日承蒙娘子相助,感激不尽,日后若有机会,再登门致谢。”

曾二太太苏氏微笑颔首:“林娘子住在范公府上,那便是邻居了,不必多礼。”

坐在回范府的马车上,林薇一边感慨着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一边计划着两天后的聚会。

现在临时抱佛脚肯定搞不出《麒麟阁·凌烟阁秘藏》和《三界玄枢》那种复杂游戏了,不如准备点简单的聚会小游戏。

狼人杀?别了吧,刚因为魔改三国杀搞开国策惹了祸,她有点阴影了都。

不然还是你画我猜、谁是卧底之类的休闲游戏更安全些。嗯,还是把文偃叫上吧。

一群不在朝堂的年轻二代,不知道韩大哥会不会觉得太幼稚啊?要不要让范六哥也给王舍人下个帖子?

王舍人!林薇猛地一拍脑袋!就说总觉得忘了什么!

王谨,他是前朝宰相王珪的小儿子!而李清照,照姐,她母亲就是王珪的女儿呀!所以王舍人是照姐的小舅舅!

她记得照姐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所以跟苏轼也有关系……

北宋这群文臣勋贵,真是衣冠相连,互为姻娅额,织成了一张巨大而紧密的关系网。这再次让她感到阶级抱团,别说平民百姓了,寒门子弟想要出头,估计都难。

心情复杂的回到范家,她去找颖娘听她弹了会儿琴,怎么又是这思乡曲?

林薇叹气,问:“颖娘,你能教教我弹琴吗?不用很复杂,就最基本的指法就好。”

颖娘有些为难:“林姐姐想学琴,我可以帮姐姐请一位专业的女夫子来教,定然比我自己要强得多。”

林薇摇摇头:“不用那么正式。我小时候…妈妈给我报过古筝班,但我没坚持下来。”她眼神有些黯淡,“现在想学,也不是为了学有所成,只是…有点想家了。”

虽然不能明说,但颖娘看出了她深藏的难过,觉得林姐姐背负着那么多秘密和压力,周旋于朝堂之间,直面官家,实在不容易。

换做是她,面圣前怕是得提前好几天请母亲帮忙打腹稿才能不怯场。

颖娘心软了,柔声道:“既然姐姐这么说,那我便僭越了。我虽学艺不精,但帮姐姐纠正一下基本手法还是可以的。”

林薇原以为自己早忘光了,没想到手指按上琴弦,一段简单活泼的旋律竟然磕磕绊绊地流泻出来——是小时候学的《穿花蜂》。

颖娘有些惊讶:“姐姐弹的这是什么曲子?虽生疏,却是一首完整的调子,轻快有趣,我竟从未听过。”

林薇笑了笑:“是一首后世的民间小调改编的入门曲,比较简单,适合新手找手感。”

晚间,范纯仁回府,特意叫林薇去书房。

林薇本以为是要说地理培训班的事,没想到范公脸上带着难得的喜气。

“林娘子,今日行宫传出大喜讯!”范公语气中带着欣慰,“皇后娘娘与昭仪娘子,皆被诊出有了身孕!”

官家子嗣不丰一直是大家的心头之患,听到后面可能会因为官家寿数和子嗣的问题,导致那靖康……众人虽不提,但心都是悬着的。

现在才搬去行宫不久,两位后宫娘子有了身孕,实在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林薇想了想,哲宗好像是有过孩子的,不过都没长大,不像前面的仁宗,连娃都不咋生的出。

她不想泼冷水,但还是不得不提醒,“这确是好消息,不过现在刚搬去行宫不久,怕两位娘娘孕期会有些不适应,得好好照顾才是。”

“正是!”范公难掩激动,“迁居行宫不久,便有如此吉兆,实在令人振奋。而且,那对照实验的结果也愈发清晰,宫中旧物确有问题。虽未最终定案,但皇宫修缮势在必行。”

林薇马上接话:“范公,既然要修缮,那无论如何,也得等两位娘娘将孩子平安生下来,并且孩子稍大些再考虑回迁呀!修缮过程中,土木、油漆、诸多材料,对孕妇和婴幼儿恐怕不好。”

虽然古代没有化工产品,但天然涂料、矿物颜料、某些木材或香料,也可能含有不利于健康的成分。

范公闻言神色一凛:“竟还有此说?老夫即刻记下,明日便禀明官家与相关衙门。此事关乎皇嗣安康,丝毫大意不得!林娘子,此番又要多谢你提醒!若非你洞察先机,这两个孩子的恐有疏漏啊!”

说着,他竟然站起身,要向林薇行礼。

林薇吓得赶紧侧身避开:“范公折煞我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她心中感动,范公平日里修身养性,情绪极少外露,朝堂争论都能面不改色,此刻却因皇嗣之事如此失态,真是一心为国的纯臣。

她不禁感慨,同朝为官,怎么有范公这样的君子,也会有蔡京那般的人物呢?

范公又提到:“官家亦觉此乃吉兆,认为林娘子你带来了祥瑞,明日宣你进宫,必有封赏。”

哇!御赐好东西!林薇眼睛亮了。

第二天,林薇进宫。哲宗果然心情极佳,一番嘉勉后,内侍宣读赏赐:除了常见的绢帛、金银器皿、名贵药材、香料等物之外,还特旨册封林薇为永安县主。

“感念尔身为太祖太宗使者,为国带来警示与吉兆,特此恩荣。”哲宗说道。

林薇跪谢接旨,心里乐开了花:实在的好处呀!谢谢老板!县主,应该有工资吧?这下经济更宽裕了!只要不作死,这还是金饭碗呀!

随后,哲宗又道:“皇后听闻你之事,也想见一见你,说是要沾沾你的吉祥之气。”

林薇忙道:“没有没有,陛下您是知道的,我哪里有什么吉祥啊,在端王府险些丧命,还蹲过皇城司大牢…说起来,真该用柚子叶好生泡澡去去晦气才是。”

哲宗被逗笑,安慰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你亦说过,逆转因果岂能毫无代价?结果向好便是矣。且你所磨难,皆为大宋,朕与朝廷都记在心里。眼下不便对你封赏过重,以免物议沸腾,亦恐影响过巨。须知磨难之后,必有大福。”

这话林薇爱听,比说什么“吃亏是福”强多了。而且确实,现在给她太高位置,她也怕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捧得高摔得痛,这样刚刚好。

“既然皇后娘娘有令,臣女自当遵旨。只是借陛下一件偏殿,容臣女先稍作整理?臣女虽未生养过,但后世医学对于孕妇保养有些通行注意事项,臣女可粗略整理一份,供娘娘和医官们参考,或许能有些许助益。”

哲宗闻言,更是欣慰,赞道:“林娘子思虑周全,甚好!”

于是,林薇在宫人引领下前往偏殿,准备将自己知道的孕期保健知识,用这个时代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记录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