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在见到舅舅孙子云的那一刻,钱思齐就知道,自己的挣钱之旅到此为止了,算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积蓄,一共有66两银子300文铜钱,这点钱财足够在一般地段买一套小小的房子了。
再三思考,钱思齐还是克制住了买房子的**,年纪是硬伤,在这操蛋的世界,自己的财产不一定是自己的财产,更不要说自己未成年,以及户籍上是男的,而自己却是女的。
钱富贵则是请舅兄上座,“说来惭愧,我家的情况舅兄也知道,在孝义坊那里有个杂货铺这些年乃是家父置办,这些年一直亏空,只是家母带着家小磨豆腐来稍作补偿,”
面对舅兄,钱富贵不自觉的就说话文气起来,
而孙子云只是微微皱眉,轻轻点头示意自己知道情况。
钱富贵整理措辞,知道舅兄不耐烦听自己细讲,索性也不多赘言,直白的说家中做了什么事情。
“这段时间,多亏了齐哥儿出主意,找到几个豆腐方子,味道绝佳,生意好得很,我家中重新请了几个人来磨豆腐才忙得过来。”
“还有杂货铺子,多亏齐哥儿想办法清掉成年堆积的库存,又重新打架子,装修杂货铺子,几件事情加在一起,颇为忙乱,所以齐哥儿赶不急回去读书,如今事情已经忙完了,这就让齐哥儿回去读书。”
话音一落,孙子云劈头盖脸的骂道:“齐哥儿,你又看些闲书,读书人,四书五经,圣人经典为要,你如何看一些杂书,还沉迷商事,连书都忘记读了。”
钱富贵知道这舅兄的性子,读书多年,颇为看不起商人,嫌有铜臭气,如今他上门来了,今天这事情不好好的解释一下,怕是过不去了。
正要开口替儿子说情,就听到钱思齐笑着开口道:“舅舅勿恼,是外甥错了,外甥马上改过,这就和舅舅一块儿回去读书。”
见钱思齐态度诚恳,孙子云这才满意的点头,
见状,钱富贵也放松了下来,帮忙解释道:“齐哥儿最近虽然忙着家事情,却也每日勤学不断,每天都拿书在手上看,不仅如此,还带着弟弟妹妹一块儿学习,没有半点偷懒。”
孙子云点点头,“上能为长辈分忧,下能爱护弟妹,很好,很好,”说完这话,接着画风一转,
“但是齐哥儿你要知晓一点,你是一个读书人,真正的孝应该是科举举业,能进入官场,为钱家争光,这才是应有之义。”
钱思齐也不反驳,只是连连点头,这个舅舅的性格,钱思齐最清楚不过,自己要是好好沟通,乖乖听话,那还好,要是有反驳,那就要听他的咬文嚼字,从圣贤书里面找来的各种大道理了。
一家人都知道他的性格,就连杨麦穗都带着李大丫还有几个小的躲去厨房忙活去了,孙秀琴则是拉着侄子孙志彬细细的问询起来,
钱家和孙家虽然同样住在安南县城,但是却是一家在东西方向,一家在南北方向,孙秀琴平日里无大事不会回娘家。
倒是孙志彬和钱思齐年龄相仿,经常来钱家,孙秀琴对这侄子颇为疼爱,姑侄之间相处颇为亲密。
孙子云得到了钱思齐肯定的答案之后,不再多说,只是考教起外甥的学问,见钱思齐对答如流,言谈之间颇有深意,在家这段时间,竟然颇有些进益了,
孙子云心里满意,面上却不动声色,面无表情。
钱思齐这一段时间,在读书上颇为努力,不但将原主的记忆融会贯通,还努力练字,抄写经典,心里知道自己的水平应当不错,此时见舅舅如此态度,不免有些忐忑。
想起孙子云一贯的作风,向来都是不动声色,不喜欢鼓励教育的,便按耐住心里的种种思虑,打算去私塾之后找出相关的题目考上一考,到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
钱思齐没有想到,这考试的机会来得这么快,才一到私塾,就听说青山书院打算举办文会,附近几家私塾的学生都会参加。
青山书院是安南县最好的书院,论教学质量,连安南县县学都无法比,因为青山书院有三个颇有才华的举人。
钱思齐读书地方是孙永清的私塾,私塾不大,只有孙永清孙子云父子两个教学,孙永清是秀才出生,孙子云则只是一个童生而已,
孙家私塾一共两个班级,一个蒙学班,主要是启蒙用,授课的是孙子云,还有一个是蒙学班的升级,也叫甲班,学生都是是学习了几年的,多少有点基础的人。
钱思齐就在甲板,是由于孙永清这个秀才亲自教导,甲板虽然比蒙学班好,但其实也都是些没有在科举上取得成就的人。
连童生都不是,顶多曾经下过场,
孙永清教学颇有方法,自然有考上童生的学子,这些学子考上童生之后只要不放弃科举,大多选择了去青山书院深造。
孙家私塾就如同前世的小学和初中一样,孙舅舅的蒙童班是小学,孙外祖父的的甲班是初中,在这里读初中才能参加童子试,童子试就像统考会试,县试则是中考,考过了之后才能是童生。
青山书院就如同现代的高中一样,招收的都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一旦考上童生,又年纪相当,不是什么老童生,就能直接获得进入青山书院的机会。
而青山书院教导的是更高深的知识,加上夫子的举人,才华更深,知识更加渊博,自然人人向往。
除了考上童生获得进入青山书院的资格之外,还有一个机会,就是文会。
安南县各家私塾中的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参加,在文会中一展才华,表现好的就有进入青山书院的机会。
这青山书院的文会,就如同是自主招生一样,不需要经过高考就可以进入大学,青山书院的文会上展现才华的人,不用硬性规定是童生,就可以提前进入青山书院,享受整个安南县最好的师资力量,比各家私塾要好得多。
“你的身体怎么样了,你要参加吗?咱们书院里面你的才华数一数二,必然要参加的对吗?”
说话的人十六七岁的样子,眉眼活泼狡黠,拉着钱思齐讲述了青山书院的文会的事情之后才在问出了自己想要问的。
“景荣兄,小弟自然是要参加的,此等盛会,错过就可惜了。”
钱思齐在看到杨景荣的时候,自动浮现了关于他的相关事情,杨景荣今年已经十六岁,快要十七岁了,性格比较外向,在私塾人缘颇好,
就连性格安静,很少社交,勤学苦读的原主和他都能算得上朋友,
“嘿嘿,我就知道,你一旦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参加的,就算是你自己不想参加,夫子也都会让你参加的。”
孙子杉绕绕头,“齐哥儿,我在你家就想说来着,结果给忘记了,”
“这次文会不少人都重视,各家私塾的最拿得出手的学生都会参加,咱们这次要好好表现,进不进青山书院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在其他家几家私塾面前争口气。”
杨景荣忙不迭的点头,正是这个道理,进不进青山书院再说,但是面子不能丢掉,尤其是在王家私塾的人面前。
大家都讨论起来这次文会的事情,连平时一心只读书,不喜欢和大家说话的同学也都一起讨论起来,钱思齐回私塾的第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