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未亡僧

送别宗樊后,悟道缓步走入了庙舍,掌心合着佛珠,他似乎早就预料到溟珞今日会来,以及为何而来,言语间从容而平和。

“二位施主,请随小僧来。”

悟道带着二人走过被香火气笼罩的前殿,穿过数条长而曲折的连廊,来到了一处竹影绰绰的院落前。

这里似乎已经久不住人,四周未悬灯笼,脚下的青石小径夹生着碧绿的苔藓,夜风吹着葱郁的竹林,耳边只剩沙沙的叶声。萧湄甫一迈进院子,凉意便从脚底卷起爬遍全身。

悟道熟练地吹燃火折子,一路点亮了小径上排列的十数个盘着异兽的石灯,院落的全貌便显于人前。

“这是师傅生前住地,他圆寂之后,我时常过来扫洒,所以虽多年未住人,禅房还是齐整如前,不显破败。”

悟道的师傅,便是曾为萧湄封住通灵眼的高僧慧空大师。

他走上几级低矮的石阶,推开了禅房的木门,随后陆续点燃了里面的烛灯,屋子里霎时间亮堂起来。

入目是一扇极其宽大的屏风,一眼粗略望去,只是寻常的山水画,可是细看之后,萧湄心中却慎得慌。

上面所画,并非寻常山水鸟兽,而是冥河泅渡图。

破落的渡口、半隐迷雾的小船、丛丛簇簇的彼岸花,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奈何桥,以及桥上神色浑噩、衣着破烂的行者,与她当初在幽冥界所见无一丝差别。

禅房房中立着五个架子,上面摆满了书册,放眼四周,整洁得只有一桌一椅一榻,再无他物。

悟道走到靠墙的书架前,看似随意却遵循着某种既定的顺序,抽出了六本书册。

万物寂静,只听到齿轮转动声,不知过了多久,金属摩擦声停息,沉重的书架忽然前伸,往一侧移开,露出一个漆黑的暗门,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

等二人跟着悟道走过狭长无光的甬道,眼前霎时明亮起来。这是一处四四方方的密室,比禅房更加简洁空荡,放眼望去空无一物。

悟道按着心中记了多年的走法往密室对面靠近,将那些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

“当初小僧随师傅远赴宣启,借的由头是讲经授法,其实本意,是为施主而去。”

“我们在灵巡寺住了不到两日,令尊果然带着施主到了跟前,求他封去通灵眼的印记。”

“旁人都道,师傅年至耄耋却要千里跋涉奔波,伤了根本,所以才会大漠小城宣启含恨圆寂,难以返京。其实非也,启程之前,他便已知晓自己的结局,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道路。”

“师傅赠与的那本无字血书,小僧猜想,您或许已经知晓其真正用途。那本书曾在广陵寺的封印阵中度过了数千年光阴,受历代住持守护,直到您降生,师傅才将它取出,使其得以重新面世。”

“破阵那日,寺中有三十名僧人失踪,师傅对外称的是他们已经还俗,其实真正原因,是他们以自己饲阵,成了祭阵亡魂,被无字书吸干了精血。”

几人平安走到了密室尽头,悟道按下一块青砖,眼前的厚墙轰然塌陷,露出一条往下无限延伸的石阶。

他率先往下走去,随着步声,石阶两侧陆续亮起幽幽的烛灯。呜咽风声从石阶尽头的黑暗里吹来,寒凉无比,连骨头缝都隐隐作痛。

“天启二年那场突降的血雨是空前的劫难,师傅说,若无人相助,施主会在魔人的围攻中,如期死在十六生辰那夜,而且异常惨烈。”

“那夜,小僧在佛像前替您燃了魂灯,看着它无风无雨而飘摇渐熄,心中惶恐不定。”

“直到夜半时分,熄灭的魂灯陡然亮起,燃着一簇虽然微弱却不被夜风撼动的火苗,我猜想,是有人出手了,悬着的心,忽而有了去处。”

石阶非常漫长,且愈往深处走便愈发寒冷,加之悟道那些令人心绪难宁的话,萧湄百感交杂,她忽而慢下脚步,回头看向离自己数步之遥的女子,眸中惴惴。

溟珞知道,她在恐惧。

从宣启二年那场血雨开始,萧湄的人生便脱轨而行,偏离了既定的走向,前方等待的是什么,她一无所知,所以不安,所以踌躇。

“无事的。”溟珞轻声道。

我在,一直在。

她的嗓音极其轻缓,明明只是简单的几字,却似有不可言说的神力,轻易安抚了萧湄躁动的心绪。

萧湄刻意停下脚步,等溟珞走来,才与她并肩而行。

嗅着浅淡的龙桑草香,萧湄心中好似火燎,有个声音在叫嚣怂恿。

她的手指蜷紧又松开,终究没有牵上去。

大约走了一刻钟,前方黑暗才隐约从砖缝泻出一线光,随着几人走近,越来越亮。沉重的石墙往两侧移开,一股寒气扑面袭来。

溟珞忽而往前两步,凌厉寒气在她的挡御下,只化作了轻缓的和风,撩起萧湄耳畔的碎发。

宽阔的密室内,立着三十根约有三人环抱粗的冰柱,寒气缭绕。

冰柱中心,皆封着一位佛坐状的僧人,他们身上穿着以朱砂写满经文的黄色僧袍,栩栩如生,明明手背皮肤看起来极其年轻,面容却呈现着一种怪异的衰老状,布满褶皱,形容枯槁。

萧湄释放通灵眼的能力看去,只是一瞬间,眸光便猛然滞涩,她不敢置信地拉着溟珞,止住了她往前的脚步。

“溟珞。”萧湄低低喊了一句,深呼一口密室里的冷气,无数冰锥刺着心肺,她攥着溟珞的衣袖,竭力稳住话音。

“这些僧人,还未死去。”

溟珞神色如何常,侧目看去,只见那些被冰封的僧人皮肤白无血色,魂台之上,却被困着几缕挣扎着想要外逃的残魂。

“这些年,小僧按师傅的嘱托守着这里,一直在等施主来。一是为了还您一样东西,二是救他们一命。”

悟道顺着她们的目光,看着这三十位曾舍身祭阵的僧人,道:“当初破开封印阵,为了防止无字书的力量外泄,殃及全城百姓,师傅不得已让这些弟子舍身,以其精血封住了那股吞天噬地的力量的去路。”

“师傅只来得及将他们的一缕残魂封在了魂台之中,余下那些,都被吸进了无字书。”

言下之意,萧湄能使他们摆脱这种非人非鬼的困境。

萧湄问:“我该怎么做?”

“用唤灵旗,从无字书中召唤出他们的魂魄,受体内残魂吸引,他们一旦挣脱束缚,必然会归位。”

萧湄目色有些沉,她看着那些被封印其中无法投胎的残魂,既未答应也未拒绝,而是忽然道:“可有这些僧人的指尖血?”

悟道不知从何处端来一个箱子,里面放着三十个用黄符包裹的小瓷瓶。

“师傅早已备下。”

萧湄接了过来,从乾坤袋中取出用具,以血为墨,按着脑海里浮现的印记,画了三十张符纸,而后递给悟道。

“血对人,按他们各自身份贴于冰柱之上,绝不可出差错。”

经历过六赑岛那场惊魂意外后,唤灵旗中的鬼魂得到了迭代,它们在寄魂阵中千百年,强悍无比。

萧湄无法凭自己的力量使其完全臣服归顺,但借唤灵旗之力将它们镇在了旗身中,只等时日一久,它们所负煞气被符文融化,便可为她所用。

萧湄担心的是,如今距离青铜船返程才过去二十来日,此时祭旗,堪称冒险,但凡有一瞬间分神,它们闯入人间酿下大祸,事态都将滑入不可控的深渊。

溟珞看出萧湄的迟疑,缓步走来,轻声安抚道:“不必担忧,我在身旁。”

萧湄吃了颗定心丸,点了点头。等悟道贴完黄符,她又将剩下的血液汇集到一个碗中,端着那碗血走向冰柱阵。

现在已经接近子时,而且这处密室深入地下,紧靠绥京鬼门,所以阴气极重。

随着通灵眼开启,无数水雾状的阴气以萧湄为介质,从她脚底下渗出。受三十根巨型的冰柱所迫,每往前一步,脚下流转的阴气便结成冰霜。

不过片刻,萧湄身后已经变作一条簇生着冰晶的路,它们如枪头戟尖,看起来锋利而尖锐。

溟珞在密室周围设下一道结界,用以阻止阴气外泄,又念及悟道的凡人之躯,不动声色地往他体内打了一道护命灵息。

随着唤灵旗虚影的现身,萧湄从符袋中拿出那以活物之皮所制的幽冥录,将其往阵眼掷去。

书页翻开,一团腥煞血雾瞬间冲出,和唤灵旗暴起的力量相撞,碎成丝丝缕缕的烟雾朝四面八方散去,霎时间,腥臭味盈满了整个密室。

无数亡灵挣扎着想要出逃,却被幽冥录的力量禁锢着,在书页边缘挣扎,刺耳的鬼嚎声久久不息。

那些被困于唤灵旗中的寄魂阵恶灵亦不安分,纷纷想趁此机会逃脱萧湄的掌控。

旗身在它们的撞击下出现了裂隙,浑身浴火的恶灵叫嚣着蓄势而出,一股无形的力量撕扯着萧湄的身体。

握着旗柄的手掌开始自燃,赤色火焰裹挟着往手臂烧去。仅仅是眨眼之间,无根之火的燃势愈盛,带着剧烈的痛意蔓延至萧湄全身。

萧湄的双目开始变化,赤红如血。

一阵凉风掠过,溟珞已经到了萧湄身后,略带薄茧的指腹覆上那双充血的眼睛,她俯在萧湄耳侧,嗓音从容而温和。

“那团火是恶灵的引诱圈,莫看,莫留,跟着雪狼虚影跑。”

随着温微凉的灵力渗入,萧湄眼中的灼痛感瞬间缓和。

燃烧的焰火渐熄,聚拢成约一指宽的赤色长蛇,想要顺着她的筋脉逃窜回唤灵旗中。

溟珞目色一凛,迅速封住萧湄臂间的脉穴,没有掌纹的手轻摁在滚烫的腕上。

那条煞气化作的赤蛇被抽出来摔在地上,没等它辨清方向逃跑,一枚符钉已经钉穿了七寸。

作者有话说

第89章 未亡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