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
庄聿白反应了几秒,才想起这是在唤自己。
尴尬。
他从窗台艰难爬下来,掸掸裤子上的灰,一边迎出院外,一边想着该用怎样的身份接待来人。
他是孟知彰的知己,这个家现在归他主事,那他理所应当就是家主。
隔着柴门,新任家主庄聿白轻咳一声,压低嗓音,尽量用胸腔发声,显得威慑力十足:
“阁下哪里?”
“是琥珀吧?我是牛大有。”来人声音憨憨的,还憨笑两声,“知彰让我送些柴来,顺道看看你还缺什么。”
是孟知彰请来的客人,庄聿白忙开了门将人请进来。
不知是柴门矮小、还是牛大有过于“双开门”,他要侧着身才能顺利穿过门进到院内。
“麻烦你跑一趟。”庄聿白仰头同他讲话,家中来了客,理应递杯茶或者端杯水。
牛大有人长得憨厚,做事也实在,拎着两大捆扎捆整齐的木柴,轻车熟路放在灶屋堆柴角落,见庄聿白东翻西找,知道要给自己准备茶水,忙嘿嘿笑说:“知彰家平时也没什么人来。不用忙活,我也不是外人。”
庄聿白还是翻出来两个杯子,洗净倒了水,两人在院中桌凳前坐下来。
一番交谈过后,庄聿白对牛大有了解个大概。他是孟知彰的发小,农闲时帮着家中往县城和周边镇子里售卖柴炭。
常走街串巷,对物价自然敏感。庄聿白正愁虾片该如何定价,这简直是天降助攻。忙将米面盐油等日常价格等问了个详细,边问还边拿笔记录。
每斤米麦皆8文,油30文,盐15文……
该说不说这字歪歪斜斜是丑了些,和孟知彰的字根本没法比,像不在一个次元。
多亏牛大有,庄聿白对这个时空的物价体系有了一个参数系统。他一口一个“大有哥”的谢着。
牛大有时不时挠一下头,憨憨笑两声:“你是知彰表弟,也就是我表弟,用不着客气。”
表弟?!
好吧,看来这是孟知彰给自己的新身份。
作为传统宗族社会,乡村来了生人,是要有个明确身份和缘由说法。正常婚嫁不必说,那是明媒正娶、大张旗鼓知晓族中的。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乡人想暂住,那他何方人士、作何营生、家中背景、官方路引等都要一一向村正族长讲明。
而他庄聿白的身世又是讲不明的。
表弟这个身份还挺合适。孟知彰连自己对外的身份也想到了,看不出思虑还很周密。
暮色上来,庄户人不太有时间坐下闲聊,除了物价,庄聿白赶紧切入另一个关键问题:
“大有哥,能买到虾不?”
“虾?”牛大有眼神闪了闪,抿下唇,“要多少,啥时要?”
看来能弄到。
“明天,一两斤。今后可能定期大量采购。”
牛大有沉默片刻,点了头,起身准备告辞:“明早我给你送来。日后大量用的话,再说。”
两人往院外走,庄聿白想到什么,请对方略站站,去房内拿来孟知彰留下的钱袋时,牛大有围着自己临时搭起的简易晾粉架子正上下研究。
“这晾晒的是什么?”
“水洗粉。打算做一种小吃,贴补下家用。”庄聿白抓出一把钱,“50文不知够不够,明日的虾就拜托大有哥了。”
牛大有圆圆的眼睛满是惊讶,他没想到对方会给他钱,一下还这么多。他用力挠挠头,想了一会儿,一板一眼数了8文捏在厚实的手里:
“明日的虾不用钱。你这架子透气不好,我路过竹编铺子,给你带两个圆簸箕回来,适合晾晒。”
庄聿白明白,这里面全是孟知彰的人情,若强行塞钱,则恐拂了对方的好意。
太阳渐渐偏西,院中阴影越来越多,院墙和柴门的剪影被投放在地上,像长满杂草的小怪兽,蓬头垢面越长越高,眼看铺满半个院子。
石榴树影也越来越长,蓬蓬乱的枝桠已经漫到那座小小的面筋球山上,光线变化间亮澄澄、圆鼓鼓。
庄聿白忙去盛了冒尖一大盘子面筋球:“家中面粉做的,只费些功夫,不值什么。”看牛大有还在犹豫,又说道,“大有哥若吃着好,帮忙在外面说声‘好’就是了。”
牛大有闷声闷气应了声,几步出了门,等再回来手里拿了一叠棕青色的纸状物:“用这荷叶包就成。剩下的这些荷叶你先用着,我明日再带些来。”
庄聿白门外同牛大有告别,不忘强调这叫面筋球,炒菜、煮汤都行。
淀粉上面一层已经透出些干爽,庄聿白送走了人,关上柴门,用竹筷将粉块尽量捣碎,方便更快晾晒。
“哗啦,哗啦——”柴门又响。
庄聿白以为是牛大有忘记什么事情,走近却发现门外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怀里抱几根胖滚滚油绿绿的大丝瓜。
“你找谁?”庄聿白开了门。
小男孩看着眼前陌生的庄聿白,眼神中透着慌张和惊诧,怯生生问:“知彰哥在家么?”
“他不在,你有事找他?”
“今日学中先生讲的一句诗文,我不甚明白,想请教下知彰哥。”
小男孩有些不死心,探头往院门看了眼,并没看到自己要找的人,便把手中丝瓜一股脑塞给庄聿白,“园中新摘的,母亲让我送些与知彰哥尝尝。我叫怀仁,劳烦这位哥哥转交给知彰哥。”
说完小童行了个书生礼转身就要跑。“怀仁”,庄聿白提名喊住,塞了一荷叶包面筋球给他。
*
庄聿白看着院子渐渐被影子占满,晚饭时间到了。
一个人的生活,更值得认真过。
新摘的丝瓜蒂上还挂着藤汁,翠绿醒目,带出初夏的清爽。庄聿白打算做一盘面筋炒丝瓜。
清水浸瓜,凉刃削皮,留下嫩绿瓜体,滚刀切块。油热放入少许调料,花椒、八角的香味瞬间激出。
庄聿白不由深吸一口,带着陶醉。
植物油煸炒出的锅气,是属于每一个华夏胃的味觉归宿。总能让人在他乡四顾茫然时,一下找到归属,找到家的感觉。
现代社会的庄聿白并不挑食,相反他很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不同国家地域的美食他兴趣都很高。但这也仅止步“尝鲜”阶段。
若让他一直吃,他会慌。或许原始遗传基因会告诉他,这里没有熟悉的食物,等于这里不适合生存。所以在海外超过一周,他都会随身携带一些熟悉的调味料。
“滋啦——”
锅中倒入丝瓜,热锅快炒,香味漫溢。淋上几滴醋,丝瓜会更加嫩绿莹润。面筋入锅,变软后加少许水,让每颗都鼓鼓的吸饱汤汁。
丝瓜青绿爽润,面筋澄黄肥厚,一方柴院,加上孟知彰留下来的几个饼子。
熟悉的食物,熟悉的味道,让身处陌生时空的庄聿白,安全感满满。
他眯起眼看了看斜辉,好像他就是为此时此刻而来的。
*
牛大有将荷叶包在母亲面前打开时,牛大婶正在灶上准备烙饼。
“这是什么?”牛大婶就儿子手里看了一眼,手上揉面的动作并没有停。
“面筋球。”牛大有往母亲跟前递近了些,“说是可以炒菜吃。”
一个个油汪汪金灿灿的圆球堆在干荷叶上,看着确实喜人。但这样精巧东西,一看便知道费钱。
可牛大婶俭省惯了的,家中本不富裕,一个铜板恨不能掰成两半来花。幸好有柴炭这个进项添补着,若只指望那几亩田地,这一家老小一年到头能混个温饱就谢天谢地了。
上个月她生辰,儿子花20文偷偷从镇子上给她买回来一块时兴布料,说让她做件新衫子穿。她明白这是儿子长大了懂得心疼父母,心里自然是开心的,但又怕儿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不会过日子。
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土埋半截的人,这新衫子多穿一件少穿一件,又有什么要紧。
高兴归高兴,她还是当面数落了儿子一顿。当然私下她将布料来来回回看了很多遍,越看越喜欢,不过只是看个高兴,最后小心叠好收在了柜子里。
什么面金球、面银球,眼下这不年不节的,买这些新巧东西做什么。
“又乱花钱!”牛大婶取出一个淡棕色杂粮面坯,用擀面杖擀成半寸厚圆饼,“不是说了么,给知彰做喜被的棉花还差个200文,赶紧俭省些我好快做出来,指不定哪天就要用了。”
提起孟知彰的亲事,牛大婶就来气。
“也不知彰夫郎那头日子定了没有。知彰娘走之前聘礼就送过去了,知彰出了孝期又给他们添补了些,那头咋还不松口?都是庄户人谁家能有多少聘礼?这可是知彰娘和庄家哥儿的娘,十几年前就定下的娃娃亲。俩个孩子的亲娘都不在了,虽说那头现在是后娘管家……可她一个后娘,她有什么资格在前面拦这一棒子!”
牛大婶一根擀面杖擀得飞起,等发现时面饼已经薄得像煎饼。
“还有,他家那个表弟什么来头,怎么几日不见就多出个表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