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无限》录制现场灯火通明,观众席坐满了举着应援手幅的粉丝。
汤景年站在后台,手里紧攥着台本,眼睛不断扫向入口——贺屿已经迟到十七分钟了。
"你们公司的艺人到底有没有职业素养?"
节目执行导演第三次过来质问,额头上的青筋清晰可见,"再不来就取消他的参赛资格!"
汤景年又拨了一次贺屿的电话,依然是关机状态。
她咬着下唇,翻出通讯录准备打给公司,突然听到身后一阵骚动。
贺屿穿着一身黑色演出服,额前的碎发还滴着水,像是刚洗过澡匆忙赶来的样子。
他的右脸颊上有一道细小的划痕,在化妆灯下泛着红。
"去哪了?我给你打了十几个电话!"
汤景年冲上去,声音压得很低却掩饰不住焦急。
贺屿避开她的目光:"排练室出了点意外。"
"什么意外能让你——"
汤景年的话戛然而止,她注意到贺屿右手腕不自然地发红,像是被人用力抓握过,"谁干的?"
"不重要。"
贺屿接过台本快速浏览,"流程有变动吗?"
汤景年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说出潘胜安排的那部分。
她不想在演出前影响贺屿的状态。"按正常发挥就好。"
"正常发挥?"贺屿冷笑一声,"你知道公司要我怎么做吗?"
汤景年心跳漏了一拍。她正想说什么,场务已经过来催场了。
"贺屿老师,该您候场了。"
贺屿整了整衣领,大步走向舞台侧翼。
汤景年小跑跟上,在最后一刻拉住他的袖子:"贺屿,做你自己就好。"
贺屿回头看她,眼神复杂。
舞台灯光从他身后打过来,勾勒出他挺拔的轮廓,汤景年恍惚间看到了五年前那个在高中文艺汇演上光芒四射的少年。
"第37号选手潘琳与助演嘉宾贺屿准备!"对讲机里传来导演的声音。
汤景年退到监控屏前,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潘琳先登场,一袭白裙清纯可人,引来观众席一阵欢呼。
贺屿随后出场,简单的黑色西装衬得他肩宽腿长,台下立刻响起一阵惊叹声。
音乐响起,潘琳开始演唱。
她的嗓音甜美但技巧一般,有几个高音明显吃力。
按照台本安排,接下来该是贺屿"失误"的部分了。
汤景年屏住呼吸。
贺屿举起话筒,眼神扫过观众席,然后——完美地接上了自己的唱段。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情感充沛,与原定的"走音"安排截然相反。
潘琳的表情瞬间僵住了。
她仓促接回唱段,却在转音处明显走调。
贺屿不动声色地调整了自己的和声,巧妙地帮她掩盖了过去。
"Cut!"
导演突然喊停,"贺屿,台本上不是这么安排的!"
现场一片哗然。
潘琳眼眶泛红,楚楚可怜地看向导演组:"对不起,是我没发挥好..."
"不关你的事。"
导演严厉地看向贺屿,"嘉宾应该配合选手,而不是抢风头!"
汤景年看到贺屿下颌线条绷紧,知道他快要控制不住怒气了。
她一个箭步冲到导演面前:"导演,我认为贺屿的表现完全符合节目宗旨。《星途无限》不是应该展示最真实的音乐才华吗?如果连真唱都要被指责,那观众看什么?看排练好的假摔假唱吗?"
现场一片寂静。
导演的脸色由红转青,正要发作,观众席突然响起掌声。
一个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人站起来:"这个小姑娘说得对!我们买票是来看真实表演的,不是来看剧本的!"
掌声逐渐扩大,其他观众也跟着附和。
导演狠狠瞪了汤景年一眼,但迫于压力只能挥手继续录制。
后半段表演,贺屿发挥得更加出色。
他的舞蹈动作干脆利落,歌声充满感染力,完全盖过了潘琳的风头。
汤景年站在侧台,心脏砰砰直跳,既为贺屿的表现骄傲,又担心之后的后果。
表演结束,贺屿鞠躬下台,径直走向汤景年。他的眼睛亮得惊人,像是点燃了两簇火焰。
"你疯了吗?"
他压低声音,但语气里没有责备,"当着全剧组的面顶撞导演?"
"你疯了吗?"
汤景年反问,"明知道会得罪公司还坚持真唱?"
两人对视一秒,同时笑了。
这是重逢以来,他们第一次如此默契。
"谢谢。"
贺屿突然说,声音很轻但字字清晰,"为了刚才,也为了...演出服。"
汤景年耳根发热,低头假装整理台本:"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回公司的车上,两人都沉默不语。
潘琳坐在前排,全程冷着脸发消息。
汤景年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但此刻她竟奇异地平静。
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她想起大学时教授说过的话:"有些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与后果无关。"
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邮件提醒。发件人是Professor·Schmidt,她研究生时期的导师。
"Dear Nina,项目资金已到位,团队急需你回来完成第二阶段项目发展。能否提前结束实习?最迟下月初需返欧。盼复。"
汤景年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一个月前,她会毫不犹豫地回复"立即返回"。
但现在...
她侧头看向贺屿。他靠在车窗边,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那道划痕在昏暗的车厢里依然隐约可见。
五年前她选择了学业放弃了他,如今历史再次重演,她竟然犹豫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