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这时心情极好,路边行人目光再是诧异,也视若无睹,郭芙见杨过昂然自若,潇洒从容,心下不禁敬佩。
杨过见郭芙带他到一处打铁铺子前,却往旁边铺子进,心下奇怪,进门一看,但见铺子里满是武器,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器,样样都有,一旁更放着各种刀鞘,或是木制,或是皮制的,令人瞧着眼花。
郭芙望一眼前台桌后,竟不见掌柜,杨过正要喊人,却见一个伙计从一旁的打铁铺子溜过来,手上上捧着一把大刀,满脸堆欢,忙不迭地放置好刀,迎上来,喜道:“郭姑娘来了,掌柜的出去啦,有甚么吩咐?”
杨过当即明白,两家铺子原是一家,一家打铁,一家售货,专捡了光鲜亮丽的一面给客人看,望一眼郭芙,心下好笑:“专来骗小女孩儿的。”
郭芙道:“这是我世兄,他得了一柄剑,有七八十斤重,需要一根合适的剑带。”又侧头对杨过解释,“这儿是襄阳城兵器最全的铺子了。”杨过笑道:“看得出来,你已是这儿的熟客了。”
那伙计看了杨过和他怀里的重剑一眼,不禁一呆,见那重剑形状奇异粗苯,嘴里不住称奇,但既来了生意,又怎会自砸招牌呢,而且这位郭姑娘是郭大侠的女儿,心道:“郭大侠保境安民,真是万家生佛,能为他们稍效微劳,那是磕头去求也求不来的。”
他忙道:“我进去找找,二位稍候。”
郭芙皱皱鼻子,抱怨道:“还不是怪那金轮法王,三番两次弄坏了我的长剑,等以后我武功比他高了,也要把他的破轮子摔了去。”杨过笑道:“下次遇见了,我给你报仇。”
郭芙喜道:“下一次再见到他,我们一起出手,打得他落花流水。”
郭芙和武家兄弟都是郭靖一手亲传的武艺,三人在桃花岛上朝夕共处,练的是同样剑法。三人剑招配合得紧密无比,自来对敌,三人一起,只要不遇上一流高手,都能斗上一斗,故而郭芙没多少要一对一单挑的想法,打赢敌人便算。
杨过见她一脸跃跃欲试,不由想起那日襄阳大战,金轮法王拿轮子就在她脸颊旁转动着威胁她,她却全然不惧,他当时出去若晚上一刻……杨过心道:“她就学不会躲避么?”他又是后怕,又是好气,正要说点什么,那伙计已去而复返,手上托了几条布带,叫道:“来啦。”
郭芙挑了两条,展示给杨过看,道:“杨大哥,你喜欢哪一个?”不待杨过回答,郭芙眼睛一亮,拿起一条,笑道:“这个不错。”
杨过定睛一看,那条剑带约三指宽,浅色棉布制成,绣了些流云纹路,斜置了三十六个圆形铁片,铁片尽头扣了一个小指粗的精巧铁环,用来扣住剑柄,似乎一百来斤也提得了。
郭芙眼光极好,这条剑带在当中,也确是最实用最好看的一件,杨过也甚是喜爱,接过系了重剑,负在背上,果然稳稳当当,他原地转了个圈,喜道:“怎样?”郭芙见他像小姑娘炫耀新裙子一般,不由扑哧一笑。
伙计见两人喜欢,自是大喜,既保住铺子名声,便不住赞杨过背上重剑后是如何玉树临风,潇洒过人,越说越夸张,教旁人一听便知他在胡说八道,却惹得郭芙格格娇笑。
杨过眼望着她,想起母亲死后,自己东飘西泊,这么多年来,这竟是他收到的第一份礼物,不由低声一叹:“你以后都对我这般好,我死也甘愿了。”
郭芙给付了银两,伙计知她不喜欠人钱财,忙伸手接过。她望了望外面天色,叫道:“杨大哥,我带你去个好玩儿的地方。”杨过道:“去哪儿?”郭芙伸出一根白白嫩嫩的手指抵着右颊,笑道:“秘密。”
杨过微微一笑,不再多问,两人并肩出了门,郭芙引着杨过径直去了襄阳城最大的酒楼,“朝天阙楼”,店中直立着一块大木牌,题着一首诗,是昔日岳武穆所写的“满江红”,原来酒楼取了这诗最后一句为名。
杨过跟着黄蓉学文,黄蓉跟他讲过许多岳武穆的故事,杨过心中欢喜,快步入店,站在木牌旁,细看诗意,喃喃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几句诗,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杨过道:“这诗真是极好,岳爷爷赤心为国,奋不顾身,真是位大英雄啊。”
郭芙拍掌道:“岳爷爷最是了不起,爹爹也极是仰慕他的,杨大哥,我们的志向与武爷爷的志向都是一样的,都要把外敌赶出大宋去。”
杨过却忽然想起自己相助蒙古鞑子一事,不由得汗流浃背,暗自心惊,结结巴巴道:“我……哪儿有那么大的志向?”郭芙见杨过脸色忽地古怪,以为杨过又想起自己生身父亲,正色道:“立志高远,本就应该,杨大哥何必妄自菲薄?”
杨过极是羞愧,郭靖知此事于他名声有碍,不要他对人说出此事,此事唯有郭靖黄蓉才知晓,见郭芙庄严的神色,宛如郭靖,更不敢抬头,低声道:“我……做了……很多错事,唉……我如何还能再厚颜呆在此处呢。”
杨过怔怔想着,一股凄苦萧索之意袭上心来,不由面如死灰,心道:“她不知道我做过什么错事,否则怎会如此待我?唉,我就是江南嘉兴里的无赖混混,坏事做尽啦,早该寻个地方,自己死了去。”
郭芙哪想得到他曾刺杀郭靖,见他神伤凄苦,心道:“原来武家哥哥和襄儿的事情,杨大哥还未释怀。”她可不是来故意叫人伤心的,郭芙忙拉着他手,摇一摇道:“杨大哥,没有酿成大祸的错事,便不叫错事,你仔细想一想,爹爹怪你了么?妈妈怪你了么?他们都没有说你犯了大错,你又怎么怪自己呢?”
杨过一呆,道:“郭伯伯郭伯母待我甚好,只是……”郭芙抢着道:“哪有只是,你若不信我,只管跟我去瞧瞧,看襄阳城里,谁会说你不好。”
杨过急忙道:“我自是信你的。”郭芙嫣然一笑,道:“既然如此,就跟我走罢。”郭芙不由分说,拉着杨过快步上楼。
杨过被她拉着手,心跳不由加速,便不由自主地随着她走。郭芙寻了一处座位,拉杨过入座。
杨过再是自卑自伤,被她这样一摆弄,甚么想法也没有了,见郭芙双手托着脸蛋,闲着无事,四下张望,杨过笑了笑,招手唤来店伴,点了四样干果,两个酒菜。
待店伴端菜上桌,杨过接过盘子,把郭芙喜欢的干果摆在她面前,郭芙回头一瞧,六个盘子堆在自己面前,郭芙笑道:“我一人吃么?”伸手把盘子都推到桌子中央。
杨过笑道:“你喜欢,就多吃一些。”忽听一声脆响,郭芙立即转头去瞧,杨过也随她目光望去,只见酒楼中央留下的空台上,多了一案一人。
那说话人五十来岁年纪,一件青布长袍早洗得褪成了蓝灰色。只听他两片梨花木板碰了几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敲起得得连声。唱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两片梨花木板磕地一碰,继续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众人皆被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热血沸腾,待其声音一停,满座喝彩,杨过也忍不住坐直身子,拍掌喝彩。
那人原是一位说书人,他将木板敲了几下,道:“这首诗是当年岳爷爷所写,说的是岳爷爷矢志抗金,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这酒楼改名为‘朝天阙楼’已有数十年历史,为的是叫往来客人,谨记自己是大宋子民,万不要忘了先辈英雄的志向。”
此话,说书人每日都要说一遍,但众人听了,仍是纷纷鼓掌,杨过这时才知这酒楼名字的深意,不由暗暗敬佩。
那说书人点了点头,道:“一月以前,蒙古鞑子又来攻我襄阳城,蒙古鞑子像蝗虫一般赶来,先肆掠的,却是周边的城镇,原来的家家户户,都变成了断墙残瓦的破败之地,逼得四郊遍野都是难民,比那黄河的流水还要多。”杨过回想那日在城头看着的难民惨状,忍不住咬牙切齿。
说书人道:“难民来到城下,却无将士敢开门,原来蒙古鞑子逼着难民前来,躲在后面,要骗开城门,郭靖郭大侠为救百姓下城楼杀敌,自己却深陷鞑子重围,朱大侠垂下绳子要救郭大侠,郭大侠重情重义,只等到最后的丐帮英雄入城后,才手拉绳索,往城头跃去。”
杨过明知郭靖事后无恙,听他说得曲折激昂,也忍不住急欲听到后文,楼内更有人不住催促:“快说快说。”
说书人继续道:“眼见郭大侠要逃离鞑子围攻,鞑子狠毒,怎肯轻易罢手,他们当即万剑齐发,要活活射死郭大侠,郭大侠武功盖世,这些箭自伤不了他,但鞑子用一箭射断郭大侠手握长绳,又见郭大侠竟如神仙一般,能在城墙上轻轻一踏,便要上城楼,又是一箭,郭大侠这下却糟啦,眼见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出了一位少年英侠,他大胆机敏,武功卓绝,只见他猛扑下城去,一手抓住郭大侠,一手抓住那半截绳子,手臂用力一甩,两人登时如天神一般,飞了起来,安安稳稳地落在城头上,嘿嘿,你道这位少年英侠是谁?”
楼中一人叫道:“那位少年英侠,姓杨。”说书人道:“正是,杨少侠年不过十九,却是英雄出少年,他的武功比之那蒙古的什么第一高手,金轮法王,还要厉害得多,这位杨少侠,便是我今日要说的英雄人物了。”
杨过早已惊呆,心道:“我算什么英雄人物?”
说书人继续讲述,郭靖杨过合闯蒙古军营和襄阳大战一事在襄阳城早已流传开来,而他既是说书为业,口才绝佳,一一细说而来,只说得惊险万分,动人心魄,满座宾客,沸腾起立,皆为故事里的少年英雄猛力喝彩。
酒楼里围集了百多人,都曾经历过当日襄阳大战的乱象,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一人说到自己亲眼见过杨过与金轮法王打斗的场景,登时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宾客们都大声吆喝,请他接着细说,连说书人都大声喊道,要请他喝酒吃饭,请他细细说来。
杨过怔怔听着,满耳都是欢声雷动,仿佛真有雷电轰响一般,他耳朵都似被震聋了,灵魂都好像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郭芙凑到他眼前,笑道:“杨大哥,你欢喜傻了么?”
这话听在杨过耳里,宛如轰天霹雳般惊心动魄,杨过只觉自己仿佛真的被一道雷电击中,身子一颤,浑身登时木了,脑中回忆起郭芙那句话:“只管跟我去瞧瞧,看襄阳城里,谁会说你不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侠名自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