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梅香引客,旧忆勾新绪

荷碾

第十七章荷碾

第十七章梅香引客,旧忆勾新绪

腊月的江南总裹着冷意,一场薄雪后,小院墙角的腊梅开了,细碎的黄花缀在枝头,风一吹,满院都是清冽的香气。宋茜正帮李静怡裹紧披风,院门外忽然传来马蹄声,紧接着是个略带沙哑的女声:“请问,这里可是宋茜姑娘的住处?”

两人出门一看,雪地里站着个身着墨色劲装的女子,腰间别着把短剑,马背上驮着个半旧的木箱。女子见了宋茜,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宋茜,我是阿芷啊!你还记得我吗?”宋茜愣了愣,随即快步上前:“阿芷?你怎么会来这里?”

阿芷是宋茜年少时的玩伴,两人曾一起在山中跟着师父学过医术,后来阿芷因家中变故,去了西北军营当军医,这一别就是十年。进屋后,阿芷喝了杯姜茶,才缓过劲来:“我去年从军营退役,四处打听你的消息,直到上个月在苏州遇到苏砚,才知道你在这里。”

她打开马背上的木箱,里面装着些西北的特产——晒干的枸杞、熏制的羊肉,还有一本泛黄的医书:“这是当年师父留给你的那本《本草拾遗》,我一直替你收着,现在终于能还给你了。”宋茜接过医书,指尖抚过熟悉的字迹,眼眶瞬间泛红:“谢谢你,阿芷,我还以为这本医书早就丢了。”

李静怡坐在一旁,看着两人叙旧,悄悄起身去厨房煮了锅羊肉汤。阿芷喝着汤,说起西北的生活:“军营里条件苦,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不过看着士兵们痊愈后重返战场,又觉得一切都值了。”她顿了顿,看向李静怡,笑着说:“宋茜总跟我提起你,说你是她这辈子最重要的人,今日一见,果然是个温柔的姑娘。”

李静怡脸颊微红,轻声说:“阿芷姑娘才厉害,能在军营里当军医,一定吃了很多苦。”阿芷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苦是苦,但有念想就不觉得难了。就像你们,守着这小院,守着彼此,不也过得很安稳吗?”

第十八章踏雪寻梅,暖意映归程

第二日雪停了,阳光洒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阿芷提议去附近的梅林赏梅,宋茜便扶着李静怡,四人一起往山中走去。梅林在半山腰,远远望去,一片雪白中点缀着点点金黄,像撒了把碎金。

阿芷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停下脚步,指着枝头的梅花说:“当年在西北,哪能见到这么好看的梅?冬天只有漫天黄沙,连草都见不到几棵。”宋茜笑着说:“等开春了,我带你去看西湖的桃花,比这梅林还要好看。”

走到梅林深处,有座石亭,四人便坐在亭中休息。李静怡靠在宋茜肩上,看着枝头的梅花,轻声说:“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担心自己的身子,没想到今年能和你们一起赏梅。”宋茜握紧她的手,轻声说:“以后每年,我们都来这里赏梅,还要带苏砚、清辞他们一起来。”

阿芷看着两人,眼中满是欣慰:“我就知道,宋茜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幸福。”她顿了顿,从袖中掏出个平安符,递给李静怡:“这是我在西北的寺庙里求的,能保平安,你带着吧。”李静怡接过平安符,指尖触到上面温热的布料,轻声说了句“谢谢”。

下山时,夕阳已经西下,将梅林染成了橘红色。阿芷走在后面,看着前面宋茜扶着李静怡的身影,嘴角不自觉上扬——她终于明白,幸福不是建功立业,也不是走遍天下,而是像这样,守着爱人,陪着朋友,在寻常的日子里,感受每一分温暖。

回到小院时,苏砚和沈清辞已经来了,还带来了刚熬好的八宝粥。陆昭也在,正帮着劈柴,见四人回来,笑着说:“正好粥还热着,快进来喝。”阿芷看着满院的灯火,看着桌边谈笑的众人,忽然觉得,这江南的小院,比她走过的任何地方都要温暖。

几日后,阿芷要去苏州访友,宋茜和李静怡送她到码头。阿芷踏上船,回头对两人说:“等我回来,还来你们这里住,到时候你们可要陪我去看西湖的桃花。”宋茜笑着点头:“我们等你回来。”

船缓缓开动,阿芷站在船头,挥手告别。李静怡靠在宋茜肩上,看着船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轻声说:“真好,又多了个朋友。”宋茜低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是啊,以后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日子也会越来越热闹。”

晚风带着腊梅的香气,拂过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远处的灯火次第亮起,映着两人相携的身影,也映着这江南的烟火人间。那些过往的岁月,那些未来的日子,都像这湖面的涟漪,温柔而绵长,等着他们一起,慢慢走过。

腊月的江南总裹着冷意,一场薄雪后,小院墙角的腊梅开了,细碎的黄花缀在枝头,风一吹,满院都是清冽的香气。宋茜正帮李静怡裹紧披风,院门外忽然传来马蹄声,紧接着是个略带沙哑的女声:“请问,这里可是宋茜姑娘的住处?”

两人出门一看,雪地里站着个身着墨色劲装的女子,腰间别着把短剑,马背上驮着个半旧的木箱。女子见了宋茜,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宋茜,我是阿芷啊!你还记得我吗?”宋茜愣了愣,随即快步上前:“阿芷?你怎么会来这里?”

阿芷是宋茜年少时的玩伴,两人曾一起在山中跟着师父学过医术,后来阿芷因家中变故,去了西北军营当军医,这一别就是十年。进屋后,阿芷喝了杯姜茶,才缓过劲来:“我去年从军营退役,四处打听你的消息,直到上个月在苏州遇到苏砚,才知道你在这里。”

她打开马背上的木箱,里面装着些西北的特产——晒干的枸杞、熏制的羊肉,还有一本泛黄的医书:“这是当年师父留给你的那本《本草拾遗》,我一直替你收着,现在终于能还给你了。”宋茜接过医书,指尖抚过熟悉的字迹,眼眶瞬间泛红:“谢谢你,阿芷,我还以为这本医书早就丢了。”

李静怡坐在一旁,看着两人叙旧,悄悄起身去厨房煮了锅羊肉汤。阿芷喝着汤,说起西北的生活:“军营里条件苦,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不过看着士兵们痊愈后重返战场,又觉得一切都值了。”她顿了顿,看向李静怡,笑着说:“宋茜总跟我提起你,说你是她这辈子最重要的人,今日一见,果然是个温柔的姑娘。”

李静怡脸颊微红,轻声说:“阿芷姑娘才厉害,能在军营里当军医,一定吃了很多苦。”阿芷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苦是苦,但有念想就不觉得难了。就像你们,守着这小院,守着彼此,不也过得很安稳吗?”

第十八章踏雪寻梅,暖意映归程

第二日雪停了,阳光洒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阿芷提议去附近的梅林赏梅,宋茜便扶着李静怡,四人一起往山中走去。梅林在半山腰,远远望去,一片雪白中点缀着点点金黄,像撒了把碎金。

阿芷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停下脚步,指着枝头的梅花说:“当年在西北,哪能见到这么好看的梅?冬天只有漫天黄沙,连草都见不到几棵。”宋茜笑着说:“等开春了,我带你去看西湖的桃花,比这梅林还要好看。”

走到梅林深处,有座石亭,四人便坐在亭中休息。李静怡靠在宋茜肩上,看着枝头的梅花,轻声说:“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担心自己的身子,没想到今年能和你们一起赏梅。”宋茜握紧她的手,轻声说:“以后每年,我们都来这里赏梅,还要带苏砚、清辞他们一起来。”

阿芷看着两人,眼中满是欣慰:“我就知道,宋茜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幸福。”她顿了顿,从袖中掏出个平安符,递给李静怡:“这是我在西北的寺庙里求的,能保平安,你带着吧。”李静怡接过平安符,指尖触到上面温热的布料,轻声说了句“谢谢”。

下山时,夕阳已经西下,将梅林染成了橘红色。阿芷走在后面,看着前面宋茜扶着李静怡的身影,嘴角不自觉上扬——她终于明白,幸福不是建功立业,也不是走遍天下,而是像这样,守着爱人,陪着朋友,在寻常的日子里,感受每一分温暖。

回到小院时,苏砚和沈清辞已经来了,还带来了刚熬好的八宝粥。陆昭也在,正帮着劈柴,见四人回来,笑着说:“正好粥还热着,快进来喝。”阿芷看着满院的灯火,看着桌边谈笑的众人,忽然觉得,这江南的小院,比她走过的任何地方都要温暖。

几日后,阿芷要去苏州访友,宋茜和李静怡送她到码头。阿芷踏上船,回头对两人说:“等我回来,还来你们这里住,到时候你们可要陪我去看西湖的桃花。”宋茜笑着点头:“我们等你回来。”

船缓缓开动,阿芷站在船头,挥手告别。李静怡靠在宋茜肩上,看着船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轻声说:“真好,又多了个朋友。”宋茜低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是啊,以后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日子也会越来越热闹。”

晚风带着腊梅的香气,拂过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远处的灯火次第亮起,映着两人相携的身影,也映着这江南的烟火人间。那些过往的岁月,那些未来的日子,都像这湖面的涟漪,温柔而绵长,等着他们一起,慢慢走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