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月离开之后,直接去了皇上的御书房,围猎回来还没两日,案上的公文已经堆积如山,良成帝正在通宵达旦地审阅。
周明月进去的时候,良成帝身边跟随的大太监叮嘱她道:“圣上这两日忙着审阅公文,很是疲惫,公主等会儿可以多陪陪圣上说话,让他放松放松。”
周明月爽朗一笑:“公公放心吧。”
“放什么心?你们两人又在说什么呢?”里面的良成帝听到周明月的声音,笑着说道。
周明月提步进去,先恭敬行了礼,“父皇。”
大太监搬来一把椅子。
良成帝“嗯”了一声,挥了挥手让周明月坐下,又问:“说吧,你这次来,又是想出什么坏主意了?”
“父皇怎么这样说话。”周明月哼了一声,看起来好像有些不太高兴,“我这次来,是想求父皇件事的。”
大太监悄悄退出了屋子,留父女俩说话。
良成帝微挑眉梢,“哦?所求何事?”
周明月面色郑重,“我想求父皇把国内最贫困的三个地方的税赋免了。”
良成帝有些惊讶,“你怎么会想到这件事?”
周明月:“父皇先说准不准?”
良成帝哈哈大笑,“只是三个地方的税赋罢了,就依你。现在总能说了吧,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要免税赋了?”
“是今日宋大人在课上教我的。”周明月道,“他说为君者,要有仁心。”
良成帝赞许道:“不错不错,一国之君,确实需要仁心,若只靠蛮横霸道,国家是走不长远的。”
周明月面上得意。
良成帝面上挂着笑,“没想到,这个宋识竟然真的在用心教你,我一开始还觉得,你这种自己挑出来的夫子,是在过家家呢。没想到,倒是父皇狭隘了。”
周明月语气张扬,“那是自然。宋大人可是我挑出来的,当然水平高。”
她神色得意,良成帝见状又是哈哈大笑。
周明月等他笑够了,才道:“父皇今日心情很好吗?”
“是啊,我的女儿长大了,懂事了,我怎么能心情不好。”
周明月:“我一直都很懂事呢。”
两人又说了会儿闲话,良成帝道:“阿月,如今你可有想过成婚,我看朝中还是有几个不错的年轻人的,你若是有兴趣,下次我将人叫来,你趁机看看,如何?”
周明月想了想,问:“父皇指的是哪几个?”
见她不似上次那般抵触,良成帝也惊讶一下,他本来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明月真的动了心思,眼下,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他确实要好好想想了。
周明月见他沉吟不说话,忙追问道,“怎么了?父皇,可是人太多了,您不记得是哪一个了?”
“哈哈非也非也。”良成帝道,“卢尚书的嫡孙,兵部侍郎的小儿子,礼部尚书的大儿子,这几个都是刚刚及冠,论人品,相貌,才华,皆是年轻子弟中数一数二的,你看看,可有钟意的。”
周明月没想到他说得是这几个人,顿时没了意思,将头一扭,哼了一声,“我谁都不喜欢。”
“哦?”良成帝试探道,“看样子,明月是已经有意中人了啊?这人是谁?父皇可曾见过?你也跟父皇说一说,让我给你参谋参谋。”
他一连几个问题,跟炮仗一样,周明月一个也不愿意回答。
两人刚刚讨论过宋识,父皇便接着跟自己说要相看,她还以为他说得是宋识呢。
脑袋突然清醒,周明月心神一震,为何她会想到宋识?难道今日父皇说得人是宋大人,她就会同意了吗?
这个想法如同惊雷一般在周明月脑海中炸响。
她为何会这么想,难道她喜欢上了宋大人吗?
良成帝见她眉头松开又皱紧,还以为她十分不愿意,便笑着道,“好好好,你不愿意就罢了,为父不提了就是。”
在周明月面前,良成帝一直都是宠溺的,没有一点皇上的威严。
周明月心思有些乱,也没理会父皇的话,良成帝见她心不在焉,便打发她回去了。
周明月一走,良成帝便立刻将大太监唤了进来。
“圣上,有何吩咐?”
皇上捏了捏眉心,“你去把宋识喊来。”
“是。”
宋识为周明月授完课,刚走到宫门口,便见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过来。
大太监亲切道,“宋大人先别走,圣上有请呢。”
宋识问,“圣上可说了什么事情?”
“宋大人不必担心,去了就知道了。”大太监满脸喜色,对待宋识也很是亲切。
宋识见他面上没有凝重之色,心下稍安,便跟着大太监去了。
进了御书房,宋识先是跪下行礼。
“免礼。”良成帝没有喊他起身,而是直接问道,“宋识,听说你今日为明月公主授课,告诫她作为君者要有仁心?”
良成帝面上看不出喜怒来,宋识没有半分慌乱,诚恳道,“正是,公主是圣上的爱女,是周朝的公主,臣以为,臣作为公主的夫子,应当教导公主如何使用手中的权力,为百姓谋福祉。”
“你教得很好嘛。”良成帝冷哼一声。
宋识垂头,仿佛看不出来良成帝心情不虞一般,垂首恭敬道,“多谢陛下夸赞。”
又等了一会儿,才听到头顶上方传来良成帝的朗声大笑,“好了,不必如此拘谨了,今日叫你过来,也只是聊一些公主的事情罢了。来人,赐坐。”
大太监很快将椅子搬到宋识面前,宋识道了谢,规整落座。
等宋识坐下后,良成帝开口问道,“宋识,依你看,明月公主如何?”
“公主聪明果敢,有计谋有魄力,且心中常念百姓,是大周朝的福星。”
“嗯。”良成帝面上带笑,又问,“那依你来看,朝中有谁能配得上她呢?”
宋识愣了一下,朝皇上看去,等反应过来后忙垂下头,“臣失礼了,还望陛下恕罪。”
“无妨。”良成帝淡淡道,“今日朝中频频有人提起明月公主的婚事,刚刚她来找朕,朕又提了此事。宋大人,你是公主的夫子和救命恩人,你来说一说,朝中有谁能够堪为公主的夫婿呢?”
“这……”宋识面上犹疑不定。
“怎么?爱卿有话直说即可,不必吞吞吐吐的。
“圣上,臣以为,朝中无人能与公主相配。”宋识认真道。
“哦?”良成帝面露惊讶,“爱卿此话怎讲啊?”
宋识道,“公主千金贵体,品貌性格皆在众人之上,而朝中这些青年子弟,品貌好的,聪颖不足;才华出众的,样貌却又不是顶尖。朝中这些子弟,品貌,才华皆有的,又不是最上等的,故臣以为,朝中无人配得上公主。”
良成帝哈哈大笑,“照卿如此说,公主岂不是要常年孤独了?”
宋识沉默不语,刚刚那番话却是宋识的内心所想。在她看来,公主一能识破藩国的阴谋诡计,巧妙设计抓到刺客,又能在遭遇刺客刺杀时临危不惧,是帝王之相。而朝中这些青年子弟则成熟不足,没有一个能配得上站在公主身边的。只是不知,有关公主的终身大事,圣上为何来问自己。
宋识沉吟片刻,“臣惶恐,臣以为事关公主的终身大事,还是要问过公主的意见才可,若是公主不同意,旁人的论断再好,也是没有半分用处的。”
良成帝笑得意味深长,“卿果真如此想?”
“是。”
“明月眼光果真不错,卿确实事事以她为先。”良成帝笑容敛去,“好了,朕也没有别的事了,卿回去吧。”
“臣告退。”
宋识又躬身行了一礼,这才缓步走出御书房。
大太监又送了宋识几步路,宋识对于这次召见还有些莫名其妙,问大太监道,“公公可知圣上这次是什么意思?圣上莫非是想要为公主指婚吗?”
“唉,宋大人实所不知啊,今日朝中频频有人上书,催促公主尽快成婚出宫立府,但都被圣上压下来了。但总拖着也不是个事啊,公主毕竟也在一天天长大,如今也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若是有合适的人选,公主若是乐意,圣上自然也希望公主成家立业。”
“那公主呢?公主是什么意思?”
大太监看了一眼宋识,但笑不语。
宋识莫名其妙,“公公看我做什么。”
大太监委婉提醒道,“公主恐怕已经有意中人了,是以圣上今日才会又重提此事,但具体公主的意中人是谁,老奴不敢妄言。”
宋识愣了一瞬,喃喃道,“公主有喜欢的人了?”
这几日,他们来往颇多,他竟然一点都没察觉,公主竟然有喜欢的人了。
怎会如此?
是什么时候的事?
太监将宋识送到宫门口,道,“圣上身边离不得人,老奴就送大人到这里吧,大人慢走。”
宋识还怔怔的,一直到坐上回家的马车时,还有些回不过神。
他脑海中一直想着这个问题。等到晚上,月亮探出了头,宋识临窗而坐,身披外衣,看着院中形单影只的树,罕见地一夜未睡。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