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适归与谢流光带着承露盘走出秘境,重返望鹿崖顶。几乎在承露盘现世的瞬间,一股独特的清灵波动以望鹿崖为中心,如同水纹般扩散开来。
玄静立祭坛旁,琉璃眸扫过承露盘,无喜无悲,只是周身气息与雪原灵脉更深地交融,抚平着神器易主产生的涟漪。
与此同时,远在数百里外驳银城的官署内。
李青临正在批阅文书,怀中一枚贴身佩戴的、由玄亲手所赠的雪玉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温热与震动。他动作一顿,立刻放下朱笔,握住那枚雪玉——这是他与玄之间独有的联络信物,亦能让他模糊感知到雪原核心区域的重大灵脉变化。
“成功了……但也麻烦了。”他喃喃自语,脸上并无喜色,反而忧色更重。承露盘出世,意味着吴适归二人成功了,但也意味着最大的麻烦即将到来。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预感,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随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支密封的铜管,低声道:“大人,京城六百里加急!”
李青临接过铜管,验看火漆无误后打开,抽出的正是那卷明黄圣旨。看着上面“引导特使”、“详察灵韵”等字眼,他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皇帝的反应比他预想的更快,也更直接!这道旨意,将他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不再犹豫,立刻集中精神,通过怀中那枚温热的雪玉传递心念。这是玄赋予此物的另一项能力,无需文字,可将简单的意念跨越千里,直达对方心中。
望鹿崖上。
玄似有所感,琉璃色的眼眸微动,瞬间明了了李青临传来的紧急信息。他周身气息骤然变冷,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结成冰。
“朝廷特使将至,持圣旨,欲入圣地。”玄的声音冰冷,将信息告知吴适归与谢流光,“李青临受皇命所迫,需‘引导’特使。”
吴适归心下一沉,他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谢流光则嗤笑一声:“动作倒快!这是要明抢了?”
玄没有理会谢流光的嘲讽,看向吴适归手中的承露盘:“此物你们既已取得,按约可借用以解黄粱城之危。然,朝廷特使乃至其后皇帝,目标皆在于此。是去是留,尔等自决。”
他的意思很明确:约定依旧有效,你们可以带着盘子走,去办你们的事,但朝廷的麻烦,某种程度上也转移到了你们身上;若留下,则需共同面对。
吴适归与谢流光对视一眼。
此刻若带着承露盘一走了之,虽能暂时避开朝廷锋芒,但将压力完全甩给了九色鹿部族和李青临,非君子所为。况且,皇帝既已察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又能躲到哪里去?黄粱城之危尚未解除,岂能再树强敌?
“我们留下。”吴适归沉声道,做出了决定,“此事因我们取盘而起,自当共同应对。况且,我们也……需要时间研究如何安全使用此物化解城主之危。”
谢流光抱臂点头,眼神锐利:“正好会会那特使,看看皇帝派来了什么高手。”
玄闻言,不再多言,只是那冰冷的眸子里,极快地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意味。他转身,面向东南方向,那是特使前来的方向,也是驳银城所在,默然伫立。
李青临在驳银城承受着皇命压力,吴适归与谢流光在雪原手握烫手山芋,玄守护着圣地与部族,而皇帝的使者,正携带着不可违逆的旨意疾驰而来。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收紧。
翌日午后,驳银城官署。
李青临正襟危坐,怀中的雪玉传来持续的微弱波动,告知他朝廷特使卫诚的队伍已兵临雪原屏障之外。亲随的通报声在门外响起:“大人,卫特使已至城外!”
李青临整理官袍,沉声道:“开中门,随我出迎。”
城门外,卫诚端坐于骏马之上,紫袍映雪,目光如冰刃般扫过躬身相迎的李青临,省去所有寒暄,直斥核心:
“李大人,圣旨已下,天威浩荡。为何那九色鹿部族仍闭门谢客,阻天兵于屏障之外?你这兰台令,莫非阳奉阴违?”
“卫大人明鉴,”李青临姿态恭谨,言辞却清晰坚定,“非是下官办事不力,亦非部族有意抗旨。那屏障乃雪原千年灵脉自然生成,如同人体窍穴,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行破除,恐致灵脉溃散,祥瑞之气尽失。下官连日沟通,陈说利害,奈何守护者言,此乃天地自成之规,非人力可强逆。”
他将后果引向皇帝最在意的“祥瑞之气”,此为关键。
“灵脉?规矩?”卫诚冷笑,语气咄咄逼人,“李青临,休要以虚妄之言搪塞本官!陛下要见的是祥瑞,不是听你讲什么天地规矩!我给你一日时间——明日此时,若还不能让陛下得见祥瑞之象,便不仅是你这顶乌纱帽不保……”他声音陡然转寒,“你李家满门,皆可视为欺君!”
“欺君”二字,重若雷霆。
李青临背后瞬间被冷汗浸湿,他强行稳住心神,知道已无退路,必须为雪原争取时间。他深吸一口气,道:“卫大人,强破屏障,祥瑞立散,此路不通。然,下官或有一法,可尝试引导祥瑞之气,暂现于屏障之外,以慰圣心。但此法需部族配合,且需下官亲入雪原,居中调度。请大人允我一日时间,入内斡旋。”
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策略:以“展示祥瑞”为名,为自己进入雪原、与玄等人共同商议对策,创造一个合理的借口和时间窗口。
卫诚眯起眼睛,审视着李青临,似乎在判断他所言虚实。片刻后,他冷声道:“好,本官就再信你一次。记住,你只有一日。明日此时,若再见不到祥瑞,或你借故拖延……后果,你很清楚。”
“下官明白。”李青临躬身。
返回官署,他立刻通过雪玉,将卫诚的最后通牒与自己被迫提出的“展示祥瑞”计划,完整地传递给了玄。
雪原,望鹿崖上。
玄接收到信息,琉璃眸中寒意凝结。他看向吴适归与谢流光。
“一日。李青临需入内,商‘示瑞’之策。”他言简意赅,“皇权,欲观承露盘之力。”
压力,此刻清晰地传递到了每一个人身上。如何在不暴露承露盘的前提下,制造出能瞒天过海的“祥瑞之象”,并确保李青临的安全,成了他们必须解决的难题。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