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今生(上)

杭州,西湖,岳庙。

我又回到了这里。

上一次,我到这里,落了水,出了……巨大的意外。

可我醒转来,出院后,第一桩事,还是到这里。

我从未想过我可以回来,就像……当初,我从未想过我会去到那样一个世界。

我去了,又回来了。

我天真的以为,会改变些什么。

可是,什么……都没有。

我站在高耸的门楣前,红色的墙,黑色的瓦,金色的匾额,这里是岳庙,跟我记忆中的,没有丝毫差别。

所以,一切都没有改变。

我想,我……大概是做了一个梦。

特别长的梦。

梦里,是近十年的春秋,却耗尽了一生的心力。

可是梦外,我昏迷了都不到十天。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短暂的什么都来不及改变,特别荒诞。

跨进大门,望向四周。

依旧是空旷的园子,两侧长长的配殿。配殿前各有两株三丈多高的古柏树,粗壮的枝桠和繁密的树冠将氤氲袅绕的青烟香火守护在院落中。

大殿就在那阵阵青烟后,寂静而巍峨的伫立着。悬梁下,一幅幅巨大的匾额,书写着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浩然正气。

我看着那些匾额,看了很久,一幅一幅的读完。

我有些怯懦,因我不敢走进去。

正如从醒来到如今,便是有了各种电子设备,我也不曾触碰过任何有关他的讯息。

我害怕,看到的不是那个他。

仿如此刻我心里知道,那正殿中端坐的,也不是他。

这岳庙中,端坐百千年,受享着香火和崇敬的那个人,不是他……

我记忆里的他,心底里的他,爱憎嗔痴的他,也许……真的只是一个泡影。

身边络绎来去的游客,三三两两的进去,交头接耳的出来,他们……来瞻仰的英雄,大概只要叫做岳飞便可以。

岳飞是背阔腰圆、广额疏眉的,还是俊朗英武、剑眉星目的,这都没有差别。

可对于我,是生和死的距离。

我走了很久,才走到大殿外。

我想,不管梦境有多真实,终究是要醒的。

醒来了,一切梦幻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停步,抬头。

隔着高高的门槛,我倚在殿门外,定定望住那塑像——那岳飞。

我的呼吸凝住了。

他依旧是坐着的,身披软甲,蜂腰猿臂,没有执剑,没有提枪,他的手中握着一卷书册,嘴角微翘。

这面容,这五官,这眉眼……

我一步一步,走到祭台前,隔着最近的距离,仰头细细看他。

其实,每一处细节与我记忆中……不,梦境中的那个他并非完全一样,可是,就是那么像,那么像。

是他,是他呀!

怎么可能?怎么回事?

我迷乱了,理不出任何的头绪。

他……在这里!他在这里!

他是岳飞!

那……我在哪里?

“妈妈,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一个稚嫩的童音软软响起。

“这是——江山如故。”

“江山如故,是什么意思?”

“就是岳飞带领着岳家军,将从前失去的土地都收了回来……”

“那……岳飞很厉害!”

我……看向塑像上方的匾额。

果然不再是张扬飞舞的“还我河山”,而是——

江山如故。

到底怎么回事?

我望向四周,大殿中游客们你来我往,有成人有孩子,有的专注,有的随意,走进来的,逛出去的,但大家都很淡然,谁也没有觉得这一切有任何不对。

可我分明记得,这殿中曾经的人像,不是这般的,高悬的匾额上,是“还我河山”。

十多天前,分明就是这样啊!

我掏出手机,可是信号一般,想了一想,穿过大殿,去找陈列馆。

如果记得不错,陈列馆里定会记载岳飞的生平和事迹。

这个岳飞……究竟是我知道的哪一个?

陈列馆里人头攒动,比正殿里热闹多了。

有一群初中生模样的少年们,正围着巨大的声光屏幕,津津有味的看着影视资料。

我侧过身,找到一台多媒体查询系统,迫不及待的调阅出想知道的信息。

“岳飞(1103—1189),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开首的简介耳熟能详。

我迅速的往下翻阅。

“……1131年(绍兴元年),岳飞率军攻克襄阳六郡,击溃伪齐刘豫,擒获刘豫子刘麟,复又使用反间计放还刘麟,使其及父刘豫与金庭产生嫌隙……”

“……1132年(绍兴二年),岳飞接管淮西军,收颍昌,破金军铁浮屠,兵至朱仙镇……”

“同年,宋金和议,金拟归还赵佶帝后梓宫及赵构妻母…”

“……1133年(绍兴三年),岳飞以特使身份赴燕京迎回徽帝梓宫……”

“同年,赵构薨,皇子赵昚(伯琮)继位。”

“……1135年(淳熙二年),岳飞率军复汴京,生擒金将完颜兀术……”

我继续翻阅着屏幕,努力克制着忍不住轻颤的手指。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为什么还会有岳庙?

“1136年(淳熙三年),岳飞率军收复燕云之地。”

“1137年(熙宁元年),宋帝赵昚还都汴京,宋金两国正式签订燕北会盟,两国以长城为界,互不侵扰。每月十日,边界开放互市,允许马匹、毛料、丝绸、瓷器等物资自由贸易。”

“岳飞封镇北王,加枢密使衔,赏京师府邸。岳云擢升御前军都统制,授河东路宣抚使。”

“同年,岳飞辞官离京,再三挽留不得,其后定居杭州西湖畔……至1189年(熙宁五十三年),岳飞逝于杭州府中,终年八十六岁。”

“岳飞生前,帝赵昚极为推崇,多次欲以太师、亲王衔相赐,皆被上表推拒。岳飞并以寸功少力为由,要求长子岳云、次子岳雷不得向朝廷要求任何封赏。岳飞辞世当日,帝闻讯当殿恸哭,谓大宋失之肱骨,朝廷失之栋梁,即令全朝文武素衣服丧,并下旨再次追封岳飞为燕王,谥忠武。”

“因岳飞遗言归葬西湖,帝择址建造坟茔,并在栖霞岭下拨地500亩修建庙宇用来供奉岳家英灵,宣扬其恢复大宋国土之恢宏功绩……”

“其后,岳家数代英魂,均随葬于其内,延续至今。”

……

当我走出岳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西子湖畔,依旧是璀璨的灯光和人流。

和煦的轻风吹在我的脸上,好像一双特别温柔的手。

一切明明都那么寻常,什么都一样。

可是,有一些,却完全不一样了。

我轻吁一口气,觉得……周身都轻飘飘的。

回到住处,我又忍不住的上网去查一些细枝末节。

正史未及,可有民间遗存笔记载有岳飞续娶的痕迹,说是他卸甲后又娶了一位在家乡遇到的女子,两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但这女子似乎也并未陪着他走到老,不过数年便因疾离世。

岳飞再不曾续弦,同儿女们在西湖边平静生活。

寥寥数语,那女子姓甚名谁无从询查,再要深究亦毫无踪迹可循。

可这些都不重要了,我关上电脑,将自己蜷于座椅中。

由始至终,岳飞的生命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异族的、敌国的女子的身影,她便于汴京之战当日,随着冰冷的汴水,流淌消逝在了浩瀚长河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