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何屿微微愣住,再次确认了一遍那张学生证,人像上的少女梳着刚过耳的短发,平静地看向前方,右侧写着名字,的确是“何欣”二字。
他将这张帖子连同图片一起发给了那位联系上自己的同学,“你确定当时班上没有何欣这个人吗?”
“没有,”他回应得很快,“当时我们班上遭受霸凌的是一个叫白歆的女孩子,读到高三的时候她就因为生病住院,再也没有来到过学校。”
他接着说:“对了,我找到高中的学生证了,也问了问我们当时的班主任,看有没有学生名单还保存着,然后这是我们当时班主任的联系电话,我和他讲了一下情况,你可以去跟他核实。”
他发来一张看上去还比较崭新的学生证,把自己的名字给模糊掉,右上角写着xx高中。
乍一看上去,和何欣的学生证并无两样,只是在背景颜色和暗纹上有所区别。
何屿眸色微沉。
如果这个主动联系上他的同学所说的情况属实,那发出这条所谓的被霸凌者何欣就是伪造了一张学生证,假冒当时的受害者发声,联系上上一条唯一的处罚通告,她霸凌同学就成为了事实,那人想要钉死唯一的罪名,甚至不惜作假证。
如果不是找到了当年的同学,恐怕还要被假冒者蒙骗过去。
不过……
唯一在刚刚的叙述中,只用到“同学”和“她”作为指代,没能明确指明受害者的名字,当时他是想着不需要对被霸凌者造成二次伤害,重点也并不在于其真实身份,所以下意识的就将何欣和那位同学划上了等号。
可唯一应当是知道受害者的名字的,对于那条帖子的第一反应该是“这人不是那个被霸凌的同学”,为什么会帖子发出后,没做出任何反应呢?
是她也记不清被霸凌者的名字了,还是说,她根本无所谓有没有人站出来指认她?
何屿看向坐在自己左侧的李惟一,后者横放着手机,指尖不断在屏幕上移动点击,看样子是在打第五人格,她神色平静,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到自己分毫。
唯一,当年被霸凌的那位同学是叫做什么?
何屿是想这么问的,可他不知道自己想要听到什么样的答案,于是只是将目光落在李惟一身上,又轻轻移开。
手机发出有新消息传来的振动提示音,何屿看向与那位同学的聊天框,叫他新发来一条附带着图片的消息。
“还好时间过去的不久,我们班主任翻到当时的一张成绩表,你看看是不是能用上。”
那是一张26年上半学期的月考成绩表,按总分多少给学生们印出排名高低,何屿原想快速浏览一遍名字,却不想被李惟一这个名字吸引了注意力。
语文、数学、英语……她的每科成绩都相当平均,也都是分数较高的类型,在总分上排到了班级第三的位置,这也是能让何屿第一眼就看到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分数,上个大学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按照一个学生正常的成长轨迹,唯一本应该在大学时接到IN战队的邀请,随即申请休学前来打比赛。
当初在排位中注意到她直到她来到俱乐部,都没怎么关注过她的家庭情况,她不愿提,又因为成年后有自己的行为能力,IN也不会主动去问。
恐怕这其中缘由是与她的家庭有关。
何屿闷声叹了口气,随即视线下移寻找着名单上的名字。
是的,名单上的确没有何欣这个人。
第三遍浏览结束,细密且有些模糊的字体一圈圈地在何屿眼中环绕,倒让他觉得眼睛有着刺痛,好在是确认了白歆的存在与何欣的不存在。
“同学,你介意我将模糊掉你名字的学生证和这份学生名单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吗?这对缓解李惟一选手的舆论压力有很大帮助。”何屿一字一句地敲击出这段文字,态度相当诚恳。
“行啊,不然我为什么要来找你,反正其他人也不知道是谁发出来的。”
那同学回应得很快,甚至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他爽朗的性格,而在这句话过后,他似乎又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个,你是李惟一的队长是吧,她现在怎么样了?”
在这个问句过后,好像是觉得以自己的身份问出这句话有些不太合适,又接着说:
“那时候白歆受人欺负是人尽皆知的事,我当时,唉,其实也是在冷眼旁观,有一次白歆跑完操快要晕倒,我还在那里纠结要不要扶她,结果是李惟一扶住了她,操场距离医务室差不多有一千米的距离,她就一个人背着白歆走了这么远。”
“虽然我现在做的这些努力不一定能够弥补,但也算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何屿的指尖在键盘输入的上方停留了片刻,好像将要写下的话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
别人能够向他询问惟一的近况,是否有一点说明自己已经是和她更接近的人呢?
他很轻地笑了一声,一声完全能够解释为得到了当年真相的笑,“她现在是IN战队的主力队员,发挥得很漂亮,有机会的话,可以来看看我们第五人格的比赛。”
“一定一定。”
何屿编辑好微博,另外致电给了当时惟一的班主任进行核实,虽然是夜间致电,那位老师听起来略有不满,但该回答的问题也都一一答过。
他是清楚班上的白歆在遭受校园霸凌,但为首的人只是孤立她并没有对她造成实际的受伤,李惟一是后来进入的转学生,没和他们狼狈为奸,后面白歆申请离校住院,他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升学率而刁难她。
也没有?
不知为何,何屿在与那位老师确认情况时,不自觉地感到有些生气,捎带着到最后语气已经变得有些不善,他虽然知道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德才兼备,但白歆遭受这么久的霸凌也与老师的无视脱不开干系。
他在挂断电话后沉默良久,接着回到座位上后,将那条编辑好的微博发给了李惟一。
“经由校方和同届校友核实……”李惟一没开直播——当然在这种条件下没办法开——但却依旧在打排位,她呢喃着念出澄清微博中的这句话,投给何屿一个略带审视的目光,“有人来找过你了?”
“一个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同学,给了我当时你们班的名单和班主任电话,他没发联系上你,就找到我这里来了。”何屿将实话托出。
何屿安静地看着李惟一,似乎能感受到一点若有若无的遗憾,她沉默着将那条微博看了一遍,接着轻声说道:“从秋季赛总决赛之后我就把私信都关了,这篇通告我觉得没问题。”
遗憾,是因为白歆吗?
何屿这么猜想着,如果李惟一能够联系到当时真正遭受过校园霸凌的白歆,愿意站出来指证的话,他们也不用这么大费周章的从另外的同学口中得到真相。
但既然李惟一没做出这样的表示,那也就意味着,她与白歆之间的联系早已经断开了吧。
何屿看着李惟一无声地将目光落到手机之外的空处,像在注视着某段已经被尘封的记忆,她将指尖落到屏幕上,随后接着开启一把游戏。
再将这通告发送给林总确认时,后者感慨了一句效率真高啊,接着再度编辑过后,以IN战队俱乐部的名义发送了出去。
【其实我想看到的霸凌姐的道歉是变成一个骨灰盒摆在我的面前,这种人我打开了都觉得脏了我呼吸的空气】
【IN就是晴日期间怀念小迟,千仞期间怀念晴日,唯一期间怀念千仞,一个个不比职业技术倒是在人品素养下再创新低呀,烂人help烂人】
【IN战队好像发公告了,好像另有隐情啊】
微博上第五瓜格的超话和贴吧练舞室里,从被爆出这件事以来已经新增了几万条评论,一只狗进来都得被科普一遍,而在那些不算好听的声音之中,IN战队俱乐部再次发出了一条通告——
“IN电子竞技俱乐部官方公告
近日,关于我俱乐部选手@IN_Sole涉及校园霸凌的指控引发广泛讨论。经多方查证,现确认该举报账号所发布内容存在严重不实信息,举报人并非当年事件的当事人。
具体澄清如下:
1.经联系校方及同届校友核实,举报人提供的个人经历、身份证明与真实情况不符,其自称的受害者身份无法对应任何在校记录。
2.该举报账号注册时间为舆情爆发当日(3月16日),历史动态无任何与“校园暴力”相关内容,存在蓄意捏造嫌疑。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IN俱乐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诽谤与诬陷,已对不实信息进行证据保全,并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造谣者责任。感谢所有理性发声的粉丝,请勿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我们始终相信正义与真相,也呼吁大家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IN电子竞技俱乐部
2024年3月16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