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章六十四

柳念与恒峥一行人,还在赶往上京城的途中,某些人就如现下的天气般躁动难安了。

太师府,书房之中古玩珍宝错落有致摆放在多宝阁上,四面墙壁挂着名家墨宝,阳光透过雕花窗棂,于桌案处形成片片斑驳,太师隐在暗处,眼神晦涩不明。

恒家军一万余众,虽非兵将出身,但皆身怀绝技,武艺超群,且还经历大小战事无数,实战经验丰富,堪称一支虎狼之师。

太师摩挲着手中那枚温润地玉扳指,眸色渐深,他心中暗想,若能将这批精锐队伍收归己用,那在朝堂内外,又有几人敢与自己抗衡?他的嘴角不自觉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阴鸷笑容。

在众多庄严肃穆地皇家庭院之中,长公主的府邸更为恢宏璀璨。

府内亭台楼阁高低错落,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皇家威仪;假山池沼相映成趣,鱼儿在水中游弋,溅起朵朵水花;繁花锦绣,寻常人家精心呵护的名贵品种,在此处似不值钱般,开的到处都是。

溪水蜿蜒穿过府邸,溪边的石头覆着厚厚青苔,平添几分古朴气息。

长公主姬圣筠正端坐在湖前书房,暑热蒸腾,屋内摆放着两方冰鉴,散出阵阵清凉,侍女们手持蒲扇,动作轻缓而沉稳地摇着,窗边薄帘跟着晃动。

一帘之隔,两方天地,丝丝燥热努力想透过纱帘往屋里钻。

姬圣筠虽贵为长公主,如今不过二十有五的年纪,与当今皇上一母同胞,仅长其一岁。

二人皆肖似其母楚后,然姬圣筠的样貌更为大气凌厉,眉如远黛,目若星辰,透着一股不输男儿的英气,自带威严与霸气。

她身着一袭月白常服,细致翻阅着手中账目,偶会眉目轻皱,似对账目中的某些内容有所考量。

忽然,一阵轻柔脚步声传来,侍女款步走进书房,微微欠身,恭敬道。

“启禀长公主,皇上下旨,恒家军军队不得擅入上京城,命其驻扎于京城以北二十里的郡姑。”

姬圣筠闻言,手中翻阅账目的动作一顿,抬起头来,目光犹似平静地湖面。

“这郡姑,原就有京中军队驻守吧?”

侍女连忙点头,道。

“回长公主,正是。郡姑驻守的京军将领乃从三品宝文阁直学士宋从诚之子宋予。”

姬圣筠听闻此言,眸色微变,似湖面被投入一粒石子。

宋从诚与太师素日在朝廷上无甚交集,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可姬圣筠却知晓这二人背后的渊源不浅。

此番奉旨进京,恒家一门上下皆齐整出发。

恒峥、恒木、恒森三位,昔年走镖踏足过京城;程举磊贩货亦来过两回;褚之意则因凤媒缘故,有过京城之行。

其余众人,都是生平头一遭去京城,耳闻上京盛名,满是憧憬。

据说上京城,作为盛朝都城,街巷纵横,如织锦般铺展;楼台林立,金碧辉煌;市集之上,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夜市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如此种种,皆令众人心向往之,想要即刻一睹为快。

故而,虽知京城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众人却没有退缩之意,反添几分兴奋感,他们一路自北地而来,南征北战,历经坎坷,行得端,立得正,何惧之有?

到达郡姑,恒峥将队伍安顿妥当,欲领众人进京之际,恒安却主动要求留守驻地。

因他素来寡言少语,不喜喧嚣,恒峥便应允了他,并嘱其看顾好军队,不过几日他们就回来。

不多时,众人抵京,恒木、恒森、恒景、恒峥与卢屹言、卢昭阳一同,随旨意入朝面圣。

旨意还特别点明,柳念也一同入宫,皇帝耳闻柳念之名许久,对她的才情与智慧颇感兴趣,欲亲眼见见这位奇女子。

其余女眷们,则由程举磊带着,先去京城各处游玩,京城之中,处处皆是新奇景致,女眷们穿梭于各中街巷,自是逛得乐不思蜀。

朝堂之上,金銮殿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恒峥一行迈着稳健步伐,进入殿中,至御前数步处方停下,躬身行礼,齐声道。

“臣等参见陛下。”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微扬,缓声道。

“平身吧,久闻恒家军威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宇不凡,恒将军,你恒家军为我大盛收复失地、镇守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朕心中甚是欣慰呐。”

恒峥站直身子,目光坚定,不卑不亢回道。

“陛下过誉,臣等只是尽忠职守,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百姓守护太平,此乃臣等分内之事。”

皇帝点头,似是满意他这番作答,又道。

“边疆苦寒,战事频繁,你恒家军却能屡战屡胜,想必是有过人之处,朕听闻你治军严谨,不知有何秘诀?”

恒峥抱拳,一板一眼回道。

“回陛下,治军之道,在于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战场上,论功行赏,有过必罚,如此方能令行禁止,将士们才会奋勇杀敌。”

皇帝闻之话语一转。

“如今边疆暂安,你恒家军可有其他打算?朕听闻一些将领,在无战事之时,便懈怠起来,你可要引以为戒呐。”

言词间,机锋暗藏,似在试探他恒家什么。

恒峥神色未变,依然从容答道。

“望陛下放心,臣等时刻铭记使命,即便边疆暂安,亦不敢有丝毫懈怠。平日里,将士们勤加操练,提升武艺,以备不时之需,守护天下太平,乃恒家军之责,无论何时,都不会遗忘。”

皇帝听罢,将目光移向殿中唯一的女子身上,饶有兴致道。

“这位便是柳姑娘吧?朕听闻你聪慧过人,颇有谋略,今日可得让朕见识见识。”

柳念行下一礼,声色平静。

“陛下谬赞,小女子不过略通文墨,偶有浅见,承蒙陛下错爱,得以面见天颜。”

皇帝唇畔含笑,说出口的话却并非那么良善。

“柳姑娘不必谦逊,朕且考你一考,如今朝堂之上,有诸多事务需处理,若遇两难之事,当如何抉择?”

柳念略一思索,佯装为难道。

“陛下,世间两难之事,多无绝对之解,小女子以为,当大局为重,权衡利弊,取其利大而害小者,且行事需遵道义,不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如此,方能不偏不倚,得长久之安。”

皇帝微微一怔,随即大笑。

“柳姑娘果然名不虚传,朕听闻你与恒将军是未婚夫妻,这恒家有了你这等聪慧之人,实乃幸事。”

此言一出,恒峥忙道。

“作为陛下臣子,臣等皆为陛下排忧解难。”

皇帝又与殿中几位交谈片刻,言语间或是试探,或是赞赏,众人皆不卑不亢,应对得体,既不失礼数,又巧妙化解掉皇帝话语中的机锋,此次进宫之行,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两日后,太师府遣人来邀恒家一众赴宴,太师此举,一则是想探探口风,二则便是想拉拢恒家军为他所用。

严家因与长公主有旧识,在知晓严浩良也随恒家一同进京后,长公主以此为由,要求严浩良及恒家众人上门赴宴。

恒家人自是无法拒绝这两场宴请,太师府中,珍馐美馔,歌舞升平,太师表面热络,言语间却多是试探;而长公主府上,亦是宾客满堂,长公主温婉大方,与众人谈笑风生,却也隐约透露出招揽之意。

两番宴请下来,恒家人已然明了他们各自的意图。

回到住处,关好房门,一家人才敢低声商讨起此事。

长兴侯与太师有染,他们心中自是更偏向长公主,然如今皇帝康健,他们断不可私下与任何一方有牵连,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故而,之后再面对太师与长公主的暗示时,恒家一众要么装傻揭过,要么委婉拒之,既不得罪太师,也不让长公主难堪。

不等恒峥一行回到郡姑,太师却按耐不住心中不满,欲要给恒家下马威。

这恒家军在边疆威名赫赫,如今进京却多次拒绝他的示好,若不加以打压,日后定成大患。

太师于别院召见驻守在郡姑的京军将领宋予,宋予一见太师他老人家面色阴沉,眼神狠厉,大气都不敢出,盼着上首之人尽快吩咐。

“宋将军,你可知那恒家军如今就在郡姑之内驻扎?他们不过是一群边疆来的野蛮之徒,如今竟敢拒绝本太师的招揽,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宋予心中一凛,忙问道。

“太师的意思是......”

太师冷笑一声,站起身来,在厅中踱步。

“本太师要你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你且带一队京军,去他们的驻地挑衅一番,若他们胆敢动手,便令你父亲上奏陛下,借机打压一番,不过,切记不可闹出太大动静,以免提前惊动陛下。”

宋予心中虽有顾虑,但面对太师的命令,也不敢违抗。

“末将遵命,定不负太师所托。”

翌日,宋予便带着一队京军,气势汹汹来到恒家军驻地附近,这会儿,驻地的将士们正在进行日常操练。

宋予勒住缰绳,骑在马上,大声骂道。

“恒家军的小子们,都给我听好了!你们不过是一群边疆来的土包子,如今进了京城,还敢如此嚣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