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册立为皇太子,王氏被册封为太子妃,就在同一天,李治纳萧氏为良娣(太子妾中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而这时,王氏嫁给李治尚不足一年——陛下这是怎么想的呀?虽然我们那时男子纳妾实属平常,但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迎贵妾进门,这简直就是把王家的脸放地上踩呀!不过,萧氏进门的时候李治已经是太子了,所以她的进门与否对“太子擂台争霸赛”的影响不大,所以接下来继续聊太子妃王氏。
太原王氏是北朝名门,其父王仁祐在王氏被册为太子妃之时,被晋升为陈州刺史,而在这之前,他官居罗山县令!——县令?他的官怎么这么小?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于是我顺手把他的近支兄弟都翻看了一下,发现除了他的叔父驸马王裕之外,其他的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他还算是其中最体面的。但他家既然是名门,那祖上应该十分显赫,一查资料,果然,他的曾祖王思政,是北魏到西魏时期名将,北齐建立后,授都官尚书、仪同三司——这官不小。只是,在档案的最后,用粗体字标注了一句:“自称东汉司徒王允的后代”。
“自称”!又见“自称”!
这王思政是王仁祐的曾祖,那就是同安驸马王裕的爷爷,也就是说,他们这个“太原王氏”跟杨姐姐家的“弘农杨氏”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杨姐姐家是我母亲娘家,我自然清楚,而他们王家发家很早,基本是南北朝刚开始时就发达了,于是他们“自称”了好多年,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比如我,就真信了他们是“太原王氏”,但是“自称”终究是“自称”,怪不得李渊会说“未曾”呢!——李渊爷爷,我错了,我不该说你瞎说,眼瞎的那个人是我……
王氏是独生女,也就不可能有兄弟帮衬,难道是因为她的母亲?——那这就跟我家杨姐姐类似了。
杨姐姐的父亲在杨家并不出众,但她非常入皇家的眼,就是因为她的母亲姓“高”,是申国公高士廉之女,而这位高士廉正是长孙皇后的亲舅舅。相当初,长孙皇后的父亲过世,她们兄妹与母亲被同父异母兄斥还舅家(长孙皇后的母亲是继室),舅父高士廉对待妹妹及其一双儿女非常优厚,所以长孙兄妹自然对高家异常亲厚。高士廉子嗣众多,但女儿却只有一个,而且杨姐姐是独生女——我一直觉得,杨姐姐这么任性,说不嫁太子就不嫁太子,就是长孙皇后给惯出的毛病。可惜,长孙皇后去世得太早,如果长孙皇后还在世,太宗纳杨姐姐试试,怕不是皮痒了!
王氏之母出身于河东柳氏。河东柳氏是关中世家,和那时许多的世家一样,在西晋永嘉之乱时分了家,除了一部分人留守河东及在北方政权任职以外,多数南迁。她家这河东柳氏虽然不是“自称”的,但从历史惯例可以知道,重要的如柳家主枝都南迁了,留守的,基本都是旁枝边叉。不过留守的人都争气,整个南北朝时期,风云变幻,他们家始终有人封官拜爵,虽不曾权倾朝野,却也能称得上是世代官宦。
王氏之母的兄弟姐妹也不多,只有一个弟弟:柳奭,贞观年间官至中书舍人。他们兄妹二人的叔父柳亨则累迁至邛州刺史,封寿陵县男——这二人就是太子妃母系亲族拿得出的全部家底了!
看到这里,我掩卷长叹,感慨万千。当初李治娶得王氏女之时,宫内宫外都说李治有“太原王氏”相助,定能问鼎太子之位,可谁知,这传言背后的事实,竟然是这般光景!
现在“太子擂台争霸赛”的三位选手都已就位——老三吴王李恪这个靠脸来陪赛的,就不用讨论了,所以,就只有三位选手,他们是一号太子李承乾、二号魏王李泰、三号晋王李治。
三位皇子的共同点:都是嫡子;三人之妻都为“勋贵名臣”、旗鼓相当,对这三人实力对比并无影响……共同点体现不出差异,竞赛场合讨论这个基本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按下不表,一起来看看三位皇子各自的优势。
太子李承乾,是嫡长子,占据着“嫡长子继承制”的礼法优势。自小(8岁)被册立为太子,自12岁起,陛下多次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开始参政议政,学习锻炼治国能力。在贞观十年及以前,风评颇佳。贞观十年之后,画风突变,原因不明。
魏王李泰,艺术上颇有造诣,治国能力不明——英雄也需要舞台才能展现其实力,可陛下虽然对魏王宠爱有加,却从来没有给过他施展政治才能的机会。他一生最与政治沾边的业绩,就是贞观十二年(638年)时开始主编名著《括地志》,于贞观十五年(641年)完成——严格说来,编书这事还是没能跳出文艺的范畴。
晋王李治,自小(9岁)被太宗带在身边教养,太宗召近臣议事时,会在厅内设置屏风,让李治坐于屏风之后旁听,待臣下退出之后,太宗会就刚才的讨论内容进行抽考,应答如果不能令陛下满意,后果……这些情况未被载于任何史册中。我为什么会知道?我不是还有一个马甲吗?——晋王身边的大宫女“杨芷歌”。
当初李治帮我置办这个身份,本是为了方便我在皇宫玩耍,自从那年倒霉被太宗点为晋王的侍读(挨打)宫女之后,我这个宫女身份算是在太宗面前“转正”了,他时不时就会问李治:“你那个宫女呢?怎么又不见她?是不是偷懒去了?父皇我没有教过你吗?你是怎么治下的?身为皇子……”于是,我便时不时出现在李治身旁,经常陪着他在屏风后呆着。只是,他坐着,我站着,他还有茶水糕点,我就只能看着——才怪,我一般都会竖起耳朵坐下,该吃吃,该喝喝,等听得脚步声靠近,会迅速站起——经过多年训练,那身手真是一个敏捷。
太宗那殿,管得滴水不漏,他不想让外边知道的事,外边一点风声都听不到,所以,李治的“勤学苦练”殿外无人得知,人们听说的,只是陛下对他“仁善”的评价。也就不难理解,在三位选手之中,最不被看好的就是李治,但因为“太原王氏”那个美妙的误会,李治在贞观十六年大婚之后迅速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热点人物,可以说是一匹突然跃入众人眼帘的“黑马”。
综上所述,自封为“事后诸葛亮”的武某人,也就是我本人,得出结论:太子李承乾是皇上的最爱,晋王李治是备胎。而魏王李泰,在贞观初年时,太宗要他回来的初心应该是想让他作为备胎,但在贞观二年李治出世之后,太宗就已经改变了主意,把李泰送回太上皇身边就是他这一思想转变的最好佐证——太上皇一生有孩子41个,其中儿子22个,女儿19个。这其中的30个都是他在53岁登基称帝之后出生的。这30人中,17个儿子,13个女儿,男女都有,最小的儿子跟李治同岁,所以说太上皇根本不缺孩子陪伴。若是当年不把李泰送回去,绝对没有人说太宗不孝。可太宗还是送回去了,足以说明太宗已经放弃了培养李泰为备胎的初衷。所以魏王李泰的“参赛”,纯属别有用心之人自作多情炒作的结果,太宗根本就没那个想法。但是,李泰在“太子擂台争霸赛”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推动剧情的主要角色,毕竟当年“调查报告”明确指出,促成太子谋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试图暗杀李泰失败”——那时的太子跟那时的我一样不聪明嘛!
自此,“太子擂台争霸赛”所有参赛选手的婚姻情况都分析完毕,可我还是没有找到“为何魏征封赏”这个问题的答案。但经过这一番冗长的分析和资料翻查,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解题角度:促使太子李承乾谋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之所以会对太子谋反的原因产生疑问,是因为我觉得好奇怪:太子身边围绕着那么多人,都是太宗为太子精心挑选的人才,没有一个人觉得太宗无扶立李泰之心吗?毕竟对于一个有当太子可能的皇子而言,从不让他沾染政务,这正常吗?我当年只是一个宫女,安居深宫,自然不会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太子是谁对我而言都没有差别,说白了我就是一个看热闹的围观群众而已,当然不会费时费力去仔细研究。可对于太子本身和太子身边的人而言,这可是利害攸关,他们竟然也没看出这一点,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猫腻,是什么呢?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