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同载酒 香茗对月,纸醉金迷

外面刚刚升至柳梢的月牙,正缓缓对着大地,晕染开清冷光辉。

趁着渐趋浓重的夜色铺陈,巫马良雨再次试着,提出了告辞的请求。

他已不知是第几次,如此提议了。

可不论说上多少遍,也不管用什么理由,陈瑜亭就是抱着“一个糊涂装到底”的策略,以不变应万变。

回回都能找到说辞拒绝。

听着是驴唇不对马嘴,却又有着各种毋容置疑的道理。

第一回,他搬出的是圣旨圣命。

乐呵呵道:“在下于府中设宴款待太师,乃是奉皇命而为。现下筵席刚散,太师便急于离开,传扬出去岂不让陛下以为,是在下照顾不周,不仅得罪贵客还欺君罔上?”

这等自上而下的理由,只能哄住对方多坐一时半刻,并不能长远起效。

是而第二遭,陈瑜亭故意换了个更接地气的借口。

但听其捋着胡子轻声笑道:“如今虽是兰月末尾,天气清朗宜人,可到底也算初秋了。夜晚露寒霜重、人困马乏,在下为太师安全考量,实是不宜出行。”

是的,用第一个理由把人拖到现在,就是为了上头这番话。

除了夜深不好劳动以外,更是暗戳戳提醒对方,南夏并无马车跟来一事。

只要自己这边不遣人相送,凭他自己根本别想找到,同来的孟广和储陈。

好一记笑里藏刀的暗示!

巫马是何等样人,自然是听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又耐着性子坐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内心里那股忐忑不安不仅没有消退,反倒是愈发变本加厉。

拱得其芒刺在背、如坐针毡。

只得咬起牙关,做出这最后一次努力。

岂料,陈瑜亭处早早就准备好了新的理由。

且这个理由一出口,饶是对方心肠再硬、再能说会道,也无从推却驳斥。

一声如老树被折断枝丫的叹息,缓慢幽长自陈瑜亭口中飘荡而出。

只见其一改适才的从容豁达,收起面上层层叠叠的笑。

很是凄凉地,轻轻拍了拍巫马。

“唉,太师有所不知啊,自小女出嫁后,在下这府里还未有一日,似今天这般热闹暖和……”

“往常下了朝,处理完公事,我回到这偌大的府邸,只觉清冷凄凉,不是一个人闷在书房批公文,就是枯坐窗前等天黑……”

在说这番话时,巫马良雨看到对方脸上,浮现出一种类似苍老疲倦的神色。

还带着隐藏极深的追悔和落寞。

他知道,这一刻的陈瑜亭,字字发自肺腑、出于真心。

可又有什么用呢?

就如之前所说,真诚亦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很多时候,光明正大示弱,可比佯装刚强要好多了。

自知决计走不出陈府大门的巫马良雨,此刻倒彻底安下了心。

端起茶壶给陈瑜亭和自己从新斟好茶后,将话题适时切换到了别处。

“在下此次前来,还略备了些南夏特产,打算进献给穆王、齐王殿下。只是不知,何时才能与二位说上话呢?”

他把语气沉淀下来,自成一派的风度渐渐流转开去。

变回了陈瑜亭,所熟悉的那个南夏太师。

或许是对这份陪伴的投桃报李,又或许是根本无需隐瞒。

在这件事上,陈瑜亭没做任何修饰引导,只直言相告道。

“穆王、齐王和徐大人,眼下正忙着接待北夷使团一行。太师这份心意,怕是要等三日后阖宫大宴,才得一抒胸臆啊!”

“哦?在下还未启程时便听闻,中州要与北夷来使促成和谈、共谋发展!原来这等要紧之事,陛下安排给了穆王爷?”

“以王爷的文韬武略,此事必定无往不利、事半功倍!”巫马一面夸赞,一面将想要打探的讯息隐匿其中。

毕竟,跟他们这种人聊天就是如此——

摆在第一位的,永远只有公事和得失。

“呵呵呵,太师果然慧眼如炬,陛下当日也是这么说!”察觉出话音不对的陈瑜亭,依旧气定神闲。

“只是……要说共图发展,北夷的元胥王上何等雄才大略,岂会轻易受人操纵摆布?”

“这一局,中州只求边民平安,过几年舒心日子……至于其他,唉……不敢多想,不敢多想啊……”

碰了个软钉子的巫马,仔细琢磨着这几句话,也不得不承认确有几分道理。

北夷那群生长在草原大漠里的野蛮人,说好听了是未遵教化,说难听点儿根本就是豺狼心性。

只要能填饱肚子,什么忠孝礼义全都可以抛诸脑后。

想必这一关,中州还真没那么容易过。

可纵使他再看得清时势,到底也没有未卜先知的大能。

哪里能够想到,这一场上中州使了出“借力打力、以夷治夷”。

轻轻松松,就把对方来使分而化之。

稀里糊涂之下,更是应允了许多不知所从何来的条款。

还以为自己,捡了天大的便宜。

这不,伴着华灯初上、歌舞升平,王府里的奢华夜宴,一并拉开了它纸醉金迷的大幕。

定海神针般的中州穆王,高居正位。

周身一派珠围翠绕、金碧辉煌。

其右稍下方的位置,设着两张大桌。

上头酒肉堆叠如山峦林立,瓜果梨桃等时令果品,更是数不胜数。

在一众金器银碟中,愈发流露出一种,近似腐烂的奢侈与迷醉。

高亢急促的乐声,掺杂着不怀好意的迷离引诱。

跟随台中央舞姬们尽情展露的妖娆身段,简直比酒还要醉人。

“国相,别光顾着看啊!来来来,小弟我再敬您一杯!今后家姐在北夷,就仰仗您多多关照啦!”

端着斟满的酒杯,这位当日被扣留在齐王处的右副使,如今已全然融入了中州朝堂。

大有一派,乐不思蜀的东道主人模样。

而身旁那个,能让其如此低三下四、小心陪笑,连美女都来不及看的人。

正是此次中元胥王上钦点的随行副使,北夷国相“达罗洱”。

此人不仅追随王上多年,鞍前马后不辞辛劳。

在草原诸部中亦颇有人脉威望,与右副使一族更是多年交情。

甚至可以这么说,若没有达罗洱当年暗中引荐安排。

家姐未必能顺利被王上看中,且多年来一直恩宠不衰。

是以,无论现在的自己身在中州还是北夷,对待这位国相,右副使真是丝毫不敢怠慢。

出入随行,皆唯唯诺诺。

只为办好齐王交代的差事,给自家姐姐和外甥挣个好前程。

“哎,老弟这是说哪儿的话?咱们打小认识,你的事儿那就是我达罗洱的事儿!放心,只要有我在,你姐姐和外甥绝对稳稳当当的!”

话虽这么说,可这位国相的眼却半分没往右副使处瞟。

只一味虎视眈眈,盯着舞池里的美人。

是啊,忙活了这么些日子。

又是跋山涉水来到中州,又是四处见人谈条件,属实劳心劳力。

现下,一切既已尘埃落定,可是该歇下来,好好享受享受了!

更何况,王府里吃的、喝的、用的,俱是顶尖儿。

美人儿又柔得跟水似的。

不抓紧时间行乐,岂不是白白糟蹋了?

想到这儿,达罗洱拿眼往自己右边斜了一下。

愤恨与担忧一闪而过,很快就被**的馋虫吞噬了。

对,那个位置比他高,身份比他贵,受到的礼待也比他多的人,便是这次谈判的正史——

元胥王上的亲侄子,贤昆王金笛。

其虽说是个王爷,年纪上却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孩子。

此番抬出他来做正使,一方面是看重这层身份。

另一方面也为给中州来个下马威,显示草原王庭对中原势力的轻蔑与不屑。

当然了,除去以上两点,还有个最主要的原因——

那就是北夷当下,实在无人可用。

先前派出的三位使者,皆被扣留在了中州。

飞骑营一战又杀了浑昌王、掳了伊势产,沿途拔除大小王侯百余人。

左次王更是趁着与中州合作的东风,彻底与大王庭撕破脸皮、不再往来。

以至现今北夷的上层势力,可谓元气大伤、青黄不接。

万不得已之下,才选了这么个少年出使中州。

为保万全,元胥王上还特意叫自己的国相来做副使。

就是怕金笛年纪轻轻,容易听信谗言、受人蒙骗。

只不过,他做梦都不会想到,将北夷国运就着美酒佳肴,拱手送人的并不是这位少年英才。

反倒是他的好国相、好帮手。

就像现在,无论身边陪着的人怎么劝酒布菜,金笛统统不予理睬。

一双眼睛直直盯着,跟前丰盛的桌面。

不管是曼妙的舞姿还是清越的歌喉,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除了必要的还礼答谢,整场宴席上都一言不发。

紧紧拧起的眉头,像两把锋利的北夷弯刀。

带着股被压抑的无名怒火,却找不到供以砍杀的目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