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北京深秋的午后,俞瑾萱坐在经纪公司会议室里,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她面前的剧本上,《声之翼》三个烫金字体在光线下微微闪烁。
"林志远导演亲自点名要你,"经纪人陈姐推了推眼镜,"投资方已经点头了,片酬比上一部高出百分之三十。"
俞瑾萱翻开剧本第一页,眉头微蹙:"音乐传记片?我对唱歌一窍不通。"
"所以才需要突破啊,"陈姐递过平板电脑,屏幕上是一张数据分析图,"你这两年接的角色太同质化了,观众和市场都需要新鲜感。"
正当俞瑾萱沉思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公司宣传总监快步走进来:"瑾萱,有个情况得告诉你。《声之翼》是双女主设定,投资方坚持要蓝心悠演另一个版本的主角。"
俞瑾萱的手指停在半空:"偶像歌手蓝心悠?"
"没错,"宣传总监滑动平板,调出一段视频,"她去年客串的那部网剧意外爆红,演技评价不错。更重要的是——"画面切换到蓝心悠的演唱会现场,台下万千荧光棒如星河闪烁,"她自带流量和年轻观众群体。"
俞瑾萱合上剧本,声音平静:"所以这是一场商业联姻?"
"这是一次双赢合作。"陈姐按住她的手,"林导保证过,艺术质量绝不会妥协。而且——"她压低声音,"环球影业正在物色《东方皇后》的主演,这部戏可以展示你的多面性。"
---
与此同时,CBD另一栋大厦的顶层公寓里,蓝心悠赤脚踩在羊毛地毯上,对着手机那头的人摇头:"李室长,我说过不想再接演戏的通告了。"
"这次不一样,"电话里的男声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林志远导演,预算两亿,国际发行。更重要的是——"他故意停顿,"和你对戏的是俞瑾萱。"
蓝心悠的手指绞紧了睡衣腰带。三个月前电影节后台那个落寞的身影浮现在眼前,还有那张被她随手写在收据背面的纸条。
"她同意了?"
"刚签的合约。"李室长得意地说,"想想看,和柏林影后同台飙戏,那些说你'只会卖脸'的评论家会是什么表情?"
蓝心悠走到落地窗前,整个北京城在脚下铺展。她想起自己锁在抽屉里的那本《表演艺术十二讲》,书页边缘已经翻得卷曲。
"把剧本发给我。"她最终说道。
---
一周后,昆仑饭店的会议厅里,《声之翼》首次剧本围读会正在进行。长桌一端坐着俞瑾萱,黑色高领毛衣衬得她越发清冷;另一端是蓝心悠,香奈儿套装下的不安被她用频繁撩头发的动作掩饰。
"这个故事讲述一位古典钢琴家转型为流行天后的历程,"林导热情洋溢地介绍,"俞老师饰演青年时期的沈星辰,音乐学院的天才学生;蓝老师饰演成名后的流行歌手Star。虽然是同一个角色的不同阶段,但需要呈现出灵魂的延续性。"
编剧王梅分发修订版剧本时,蓝心悠突然举手:"林导,第38场戏,Star在演唱会上崩溃那段,台词感觉太...工整了?真实情绪爆发时不会说这么完整的话。"
会议室骤然安静。所有人的目光在俞瑾萱和蓝心悠之间来回游移,等待影后的反应。
出乎意料的是,俞瑾萱点了点头:"我同意。那种状态下更适合碎片化的语言,甚至语无伦次。"她翻开自己密密麻麻的剧本笔记,"不过Star是左撇子吗?剧本写她用右手砸钢琴,但沈星辰的钢琴老师严格要求她用左手控制情绪。"
蓝心悠眼睛一亮:"这个细节太棒了!Star应该保留这个小习惯,观众会发现这种联系!"
林导拍案叫绝:"完美!这就是我们要的化学反应!"
围读会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俞瑾萱收拾笔记的速度比平时慢了三分,余光瞥见蓝心悠被经纪人拉到角落低声交谈。年轻女孩脸上兴奋的红晕还未褪去,却在听到某句话时突然绷紧了肩膀。
"瑾萱姐,"助理小林凑过来耳语,"狗仔已经拍到你们同框了,微博热搜预定了'王炸组合'。"
俞瑾萱望向玻璃窗上自己和蓝心悠的倒影——一个如冰,一个似火。她想起剧本第79场戏:两个时空的沈星辰隔着镜像对话。现实与艺术的巧合让她嘴角微微上扬。
"告诉陈姐,"她拎起包走向电梯,"我接这部戏。"
电梯门即将关闭时,一只涂着星空蓝指甲油的手突然伸进来。蓝心悠气喘吁吁地挤进电梯,香水味混合着淡淡的柑橘洗发水气息扑面而来。
"地下二层,谢谢。"她冲俞瑾萱笑了笑,手指悬在按键上方犹豫片刻,"刚才...谢谢你在会上支持我的建议。"
俞瑾萱注视着电梯数字缓缓变化:"你说得对,仅此而已。"
"其实我有个不情之请,"蓝心悠转动着手腕上的水晶手链,"开拍前能不能...请你帮我看看角色分析?我对古典音乐一窍不通。"
电梯到达一层,门缓缓开启。俞瑾萱迈步前停顿了一秒:"让你的经纪人联系陈姐约时间。"
门外等候的粉丝尖叫着涌上来时,蓝心悠条件反射地戴上墨镜。她看着俞瑾萱挺直的背影穿过人群,没有停留也没有加快脚步,仿佛置身于另一个透明的世界。
"我们会合作得很好的,影后小姐。"她对着那个背影轻声说,声音淹没在快门声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