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闪耀

早读的声浪渐渐拔高,汇成一片混沌的背景音。苏洋的视线从窗外收回,落在同桌陆子清身上。陆子清的头已经一点一点地垂了下去,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下巴几乎要磕到摊开的语文书上。她的呼吸变得绵长而均匀,显然已成功潜入梦乡。

苏洋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无声地笑了。她悄悄从练习本边缘撕下一小条空白纸,拿起笔,手腕轻动。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极细微的沙沙声。几笔勾勒,一个Q版的、闭着眼睛打瞌睡的陆子清就跃然纸上,脑袋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Zzz…”气泡。她画得专注,带着点恶作剧的窃喜,完全没注意到讲台上那道目光再次扫过,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

“陆子清!”宋雨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略显沉闷的诵读声中。整个教室的读书声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戛然而止。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的来源。陆子清猛地一个激灵,从课桌上弹了起来,动作幅度大得差点带倒桌上的水杯。

她茫然地睁大眼睛,脸上还带着睡梦中被惊醒的懵懂和压出的一道浅浅的红印子,嘴角甚至可疑地挂着一丝亮晶晶的口水痕迹。

宋雨抱着手臂,好整以暇地站在讲台中央,脸上没什么怒意,反而带着点“果然如此”的了然和一丝看热闹的促狭。“站着清醒清醒,”她朝教室后面扬了扬下巴,“后面空地去,对着墙,好好反省一下你梦里那篇《滕王阁序》背到哪儿了?”教室里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嗤笑。

陆子清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她懊恼地、磨磨蹭蹭地站起来,拖着脚步,在全班同学或同情或看好戏的目光中,慢吞吞地挪到教室后面贴满优秀作业的墙根底下,面壁思过。她偷偷回头,哀怨地瞪了苏洋一眼,眼神里写满了“你怎么不提醒我”。

苏洋立刻低下头,肩膀可疑地耸动着,拼命憋住几乎要冲出口的笑声。她把那张刚画好的、墨迹未干的Q版“睡神图”迅速揉成一团,塞进笔袋最深的角落里,像藏起一个烫手的罪证。

窗外的麻雀似乎也感知到了教室里的这出小闹剧,叫得更欢快了。

万恶地语文早自习总算结束了,有的同学则选择在下课铃声响起地那一秒倒头就趴在桌上补觉,有的则像飞奔的野马,以风的速度冲向食堂,苏洋和陆子清倒很有默契,不紧不慢收拾了桌面,然后拿起水杯起身去厕所,苏洋总是快陆子清一拍,她俩每天像吃了彼此的影子一般,不约而同。

经过水房时,苏洋顺手把水杯放在饮水机对面的窗台上,然后在这个位置等陆子清上完厕所一同经过连廊去食堂,两人全程没有一句话,但倒是像事先约定好的一般。

食堂总共三层,高二1-6班和语文办公室在三楼,7-12班和理综办公室在二楼,一楼则是政教处英语办公室和数学办公室,以及最不省心的13-18班,但不得不说新盖的学校就是好,不仅装修好看,就连去哪每层都有连廊。

平时苏洋习惯在三楼吃早饭,主要原因还是赶紧买完早饭回去补觉,但奈何自己没有风一般的速度,还有一个慢悠悠的同桌,别提补觉了,连吃完饭回来打水的时间都是紧赶慢赶的,等她们准备好要去食堂时,高一已经早读下课,要去食堂吃饭了,为了赶在他们之前,陆子清也开始快了起来,拉着苏洋就跑,但还是跑不过有些脱缰的学弟,偶尔会遇见几个年轻好看的高一老师从她们身旁经过去三楼教师食堂吃饭。

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是数学老师张秀华的专属前奏。铃声还在空气里拖着余韵,张老师那温和得如同秋日暖阳的声音便已响起,像一阵和煦的风吹散了早读后残留的紧绷感。

“好了孩子们,把课本翻到第68页。”张秀华老师站在讲台后,笑容温煦,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慈祥。她五十岁上下,头发一丝不苟地挽着,穿着件素雅的米白色针织开衫,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平和气息。

她是学校返聘回来的特级教师,经验丰富,说话总是不疾不徐。

教室里响起一阵哗啦啦的翻书声,气氛明显松弛下来。张老师的数学课是公认的“避风港”,节奏舒缓,鼓励思考,从不疾言厉色。“我们来看今天拓展部分的这道题,”张老师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流畅地书写起来。

白色粉笔灰簌簌落下,复杂的几何图形和一连串令人望而生畏的代数符号渐渐铺满整块黑板。“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融合了空间向量和解析几何的难点,是去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一道变形题。”她写完,轻轻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转过身,目光温和地扫过台下,“大家先思考十分钟,可以小声讨论,试试看。

不用有压力,重在思路。”教室里瞬间陷入一种专注的寂静,只剩下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和偶尔翻动书页的轻响。有人眉头紧锁,死死盯着黑板,仿佛要用目光把那图形烧穿;有人咬着笔头,在草稿纸上涂涂画画,画出的线条却杂乱无章;还有人干脆放弃了挣扎,眼神放空,灵魂出窍。

苏洋只抬头扫了一眼黑板。那道题的结构、线条、符号,如同被解析的密码,瞬间在她脑海中自动拆解、重组。

那些在别人眼里纠缠不清的线条和令人头疼的符号,在她眼中如同温顺的宠物,各自归位,脉络清晰。

她甚至没动笔,只是微微侧头,目光越过旁边几个抓耳挠腮的同学,落向窗外。初夏的阳光慷慨地洒在对面实验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大片耀眼的光斑,刺得她微微眯起了眼。十分钟在大部分同学的冥思苦想中显得格外漫长。

张老师轻轻敲了敲讲台:“时间到了。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思路?或者已经解出来的?”教室里一片沉寂。

没人举手,只有几声尴尬的轻咳打破沉默。连几个平时数学不错的男生,此刻也只是盯着草稿纸上那几行毫无进展的算式,眼神里带着挫败。

张老师的目光带着鼓励,在教室里缓缓移动,最终,如同被磁石吸引,落向了靠窗那个望着光斑出神的女孩。“苏洋?”张老师的声音带着温和的笑意,“看你胸有成竹的样子,是已经有答案了吗?”“唰”的一下,全班的目光瞬间聚焦。

那目光里有期待,有好奇,也有习惯性的了然——苏洋嘛,数学课代表,解不出来才奇怪。

苏洋回过神,脸上没有丝毫被点名的慌乱,反而有种被打断神游的不情愿。她揉了揉被光斑晃得有点发花的眼睛,慢吞吞地站起来。“嗯,解出来了。”她的声音不高,带着点刚回神的慵懒,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哦?这么快?”张老师的笑容更深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那太好了。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思路和过程。

不用紧张,想到哪说到哪。”苏洋走到黑板前,从粉笔槽里随意抽出一支白色粉笔。当她转身面对黑板时,那点慵懒瞬间消失了,整个人沉静下来,眼神专注而明亮,像换了一个人。粉笔落在墨绿色的板面上,发出清脆笃定的“哒哒”声。

线条在她手下流畅地延伸,辅助线如同精密的骨架,被精准地添加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代数符号则像忠诚的士兵,被严谨地排列组合,构建起坚固的逻辑堡垒。她的讲解语速不快,条理却异常清晰,每一步推导都如同拨云见日,将那道看似庞杂的难题一层层剥开,露出最核心、最简洁的脉络。

“……所以,这里引入这个辅助平面后,空间关系就清晰了。再利用向量点积的性质,这个未知量的表达式就能直接得出,代入前面得到的等式,最终解就是这个。”她在答案上画了一个利落的圈。

整个推导过程行云流水,逻辑链条严丝合缝。讲台下,刚才还愁眉苦脸的同学,此刻脸上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有人甚至忍不住低声惊叹:“原来是这样!太巧妙了!”张老师站在一旁,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欣慰和骄傲。

她等苏洋放下粉笔,才带头鼓起掌来。热烈的掌声立刻在教室里爆发开来,如同潮水般涌向讲台。

这掌声是给那道被征服的难题的,更是给讲台上那个闪闪发光的解题者。苏洋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她走回座位,迎接她的是同桌陆子清亮晶晶、充满崇拜的眼神。

陆子清偷偷在课桌下对她竖起两个大拇指,无声地用口型夸张地说:“苏神!牛!”苏洋冲她飞快地挑了下眉,嘴角勾起一个细微的、带着点小得意的弧度,随即又恢复成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仿佛刚才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是另一个人。

然而,数学殿堂的璀璨光芒尚未完全消散,上课铃声再次响起,像一道冷酷的分割线,将轻松的氛围瞬间切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