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暗流涌动

新任漕运巡察使李崇俭离京南下已有半月。这日,楚肆在勤政殿批阅奏章,一份来自江南监察御史的密折,让他眉头紧锁。

密折中提及,李崇俭抵达江南后,雷厉风行,着手清查漕运账目,整顿吏治,确实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然而,近日漕帮内部流传出一种说法,称新政意在盘剥底层漕工,要将他们逼上绝路。更有甚者,暗中煽动,言说朝廷欲借改制之名,裁撤漕帮,致使数万漕工及其家眷生计无着。

流言蜚语,往往比刀剑更难防备。

“王爷,可是江南有变?”一旁的江挽青正在为他整理书案,见状轻声问道。她如今时常在楚肆处理政务时陪伴在侧,虽不干预,却能在他需要时提供建议或仅仅是安静的陪伴。

楚肆将密折递给她,声音带着冷意:“有人不甘心,开始玩弄人心了。”

江挽青快速浏览完毕,心中亦是一沉。漕运改制,本是为了疏通国脉,降低损耗,惠及百姓。但任何改革,总会触动旧有格局的既得利益者。这些人不敢明着对抗朝廷,便使出这等阴损手段,煽动底层民众,将水搅浑。

“流言虽可畏,但根源在于漕工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恐惧。”江挽青沉吟道,“若能让他们亲眼见到新政的好处,流言或可不攻自破。”

楚肆颔首:“李崇俭已在着手此事,于几个重要码头设立‘漕工司’,直接发放部分工钱,减少中间克扣,并承诺保障服从安排的漕工生计。只是……有人不想让他做成。”

他指尖敲着桌面,目光锐利:“这背后煽风点火之人,藏得颇深。漕帮几个明面上的头目,似乎也只是被推出来的棋子。”

“王爷怀疑,仍是‘幽冥之眼’残余势力在作祟?”江挽青立刻联想到那已被摧毁却可能仍有零星火星的组织。

“未必。”楚肆摇头,“‘影’带着核心远遁,留下的多是外围或不知情的。此番手法,更像是一股新的、或者说一直潜伏的势力,想借漕运改制之机,试探朝廷底线,甚至挑起事端,从中渔利。”

新的势力?江挽青心中微凛。朝堂之争,从未止息。扳倒了长公主,瓦解了“幽冥之眼”,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总有人,在暗处觊觎着权力与财富。

“王爷打算如何应对?”

楚肆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目光落在蜿蜒的漕运河道上:“李崇俭在明,推行新政,安抚漕工。还需有人在暗,查出这幕后黑手,斩断其伸出的触手。”

他转身,看向江挽青:“萧寒需坐镇京城,统筹全局。此番,本王欲派赵锋秘密南下。”

赵锋是楚肆身边仅次于萧寒的暗卫首领,精于潜行、追踪与刺杀,由他暗中调查,再合适不过。

“赵统领能力出众,定能查明真相。”江挽青表示赞同,随即又道,“只是,对方在暗,我们在明,赵统领此行,风险不小。”

“嗯。”楚肆走回书案后,提笔开始书写手谕,“所以,需为他准备一个合理的身份,并调动当地可靠的暗线配合。”

他书写的手谕,并非给赵锋,而是给一位表面上与漕运毫无瓜葛、实则暗中为楚肆效力的江南富商,令其以商队护卫首领的名义,“雇佣”赵锋,使其能合理穿梭于各码头之间。

看着楚肆运笔如飞,侧脸在烛光下显得愈发冷硬坚定,江挽青知道,一场围绕着漕运、关乎国计民生的暗战,已然拉开序幕。这不再是宫廷内的权谋倾轧,而是蔓延至千里河道的、更为复杂尖锐的冲突。

她默默走上前,为他研墨。墨香在空气中散开,一如当初在静心苑时那般。只是,彼时他们面对的是宫墙内的阴谋,如今,他们要共同应对的,是这万里江山的风浪。

楚肆写完手谕,用上密印,交给候在一旁的暗卫,令其即刻送出。

处理完此事,他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散去,反而更深。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江山社稷,从来都不缺兴风作浪之人。”

江挽青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轻声道:“有王爷在,风浪再大,终有平息之日。”

楚肆侧头看她,烛光映照下,她眼眸清澈而坚定,如同暗夜中的星辰,照亮他前行的道路。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下颌轻抵她的发顶。

“幸好,有你。”他低叹一声,将所有纷繁的政务与暗涌的危机都暂时隔绝在外,只余下怀中这一方温暖与宁静。

夜色渐深,勤政殿的烛火久久未熄。而千里之外的江南,漕河之上,灯火通明的码头与隐藏在黑暗中的交易,正悄然酝酿着新的风暴。赵锋的身影,也已如同鬼魅般,融入了南下的夜色之中。新的棋局,棋子已然落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