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漫长的余晖
那之后,我没有再给他发过任何消息。他的朋友圈依旧沉寂,那个星空头像,像一颗真正坠入深空的星辰,再未亮起。
我删掉了我们所有的聊天记录,却没有删除他的好友。仿佛那是一个坐标,证明那段时光、那个人,真实地存在过。
生活依旧继续。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更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我拿到了省级三好学生,在演讲比赛中获奖,高考时,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所遥远的、知名的南方大学。
所有人都说我变了,变得自信、开朗、闪闪发光。只有我知道,内心深处那个十六岁的、自卑怯懦的女孩从未真正消失,她只是被一道强光短暂地照亮过,然后学会了,自己发光。
大学里,有人追求我,其中不乏优秀者。但我总是下意识地拒绝。朋友们笑我眼光太高。只有我自己知道,不是眼光高,是心里那座沉默的、已经熄灭的灯塔,投下的影子太长,笼罩了我所有关于爱情的感受器。
大二那年的夏天,我随社团去西北做公益支教。活动结束后,我独自留了下来,买了张长途汽车票,向着边境线的方向而去。
我不知道他的具体驻地,也从未想过要联系他。这只是一场迟来的、与自己的和解之旅。
汽车在广袤的戈壁上行驶,天地苍茫,雪山在遥远的天际线上闪着冷冽的光。这里的天,高远得让人心生敬畏;这里的风,粗粝得能刮走所有矫饰的情绪。
我站在一片荒芜的山坡上,望着眼前壮阔而又寂寥的景象。这里,就是他守护的地方。没有柔软的草地,没有冰镇的可乐,没有温暖的夕阳,只有无垠的荒凉和沉甸甸的责任。
忽然之间,我彻底理解了他。
理解了他的冷静,他的界限,他那句“不要回头”。他的世界是如此广阔而坚硬,容不下少年时代一场旖旎却脆弱的幻梦。他给我的,已经是他所能给予的全部——一道光,一个方向,一份推向更广阔天地的力量。
他从未属于过我,他属于这片沉默的土地和头顶的星空。
风很大,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干了眼角那点迟来的、冰凉的湿意。
回程的飞机上,我打开许久未用的旧手机,点开那个星空头像,打下了最后一行字。不是发给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他,而是发给那个十六岁的,捧着冰可乐,在夕阳下怦然心动的自己。
「我来到你说的远方了。这里的光,很亮。
谢谢你,陈教官,再见。」
点击发送。然后,拉黑,删除。
动作流畅,没有一丝犹豫。
飞机穿越云层,脚下是绵延的云海,上方是湛蓝的天穹和炽烈的阳光。我闭上眼睛,感受着阳光透过舷窗照在脸上的温度。
如同那年夏天,他逆光而来时,一样的温暖。
我们的故事,始于一场逆光,终于一片更亮的远方。
他是我青春里一场完美的飓风,席卷一切,修正了我的航向,然后,消失于晴朗。
我们之间,甚至谈不上一个故事。
只是那道逆光而来的身影,和他沉默的、延迟抵达的温柔,构成了我对“爱”这个字,最初、也是最深刻的理解——
不是占有,是守护;不是纠缠,是放手;不是燃烧殆尽的烈火,是遥远而恒久的,星光。
而我,终于可以带着这份理解,真正地,走向没有他的,我的远方。
(全文完)
点击弹出菜单